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2024年01月06日下午拆书帮线下练级场(街道口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库伯学习圈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陈舜尧,陈是耳东陈,舜尧是古代部落首领尧舜禹中的舜尧两个字。我是一名资深软件工程师,从事安卓手机软件研发有12年了,参与过华为,三星,摩托罗拉手机产品的研发,曾带领5人小团队从0到1完成项目交付。如果有人想要进入IT行业从事技术工作,或者对手机通讯行业感兴趣,我可以分享我的经验,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拆书帮介绍】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强调将书中的内容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成人学习要以自我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拆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拆书法和组织学习拆书法,个人拆书法的核心技能是RIA便签读书法,R是Reading的首字母,意思是阅读书中的原文拆页;I是Interpretation的首字母,意思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A是Appropriation的首字母,它分为A1和A2,A1是结合具体的经验,进行反思。A2是制订目标,明确行动计划。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是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目前全国有58家正式分舵。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愿景是帮助拆书家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库伯学习圈【页码】P149-150

关于人类从经验中学习的机制,绕不开著名的库伯学习圈(见图5–2),也就是教育学家戴维·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圈模型: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Experience),然后是对经验进行反思(Reflection),再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的第三阶段——“理论化”(Theorization),最后是“行动”(Action)。行动中如果出现新问题,则开始又一轮的学习圈,如此循环。

我们可以借助3张便签实现这个学习过程:先拿一张A1便签,写下自己的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和追问,问有洞察力的问题。如果你不知道具体该问什么,就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通过追问,找到重新定义的问题,写在I便签上。然后规划A2便签。在真正的行动中检验信息,发现新问题,再次反思。如此形成一个小循环。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你是否发现身边有人看到精美的便宜的包包,买回来后发现做工质量很差,心想下次坚决不买了,过段时间又在抖音上看到了类似的商品,价格低还送礼品,心动了又买回来,用了几天后发现质量仍然很差。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会发生两次?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好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库伯学习圈是教育学家戴维.库伯创造的一个经验学习圈模型。对某一个具体经验进行反思和观察,将提炼的方法论系统化和理论化,在实践中测试和行动,并形成新的经验。

使用库伯学习圈,要遵循以下四步:

1、记录已经完成的事情。

2、对事情进行反思和追问。

3、找到一般性关键要素或关键行动。

4、写下具体的行动步骤。

先用一张便签写下自己经历的事情,例如这次考研离录取分数线就差5分,我该不该继续考研。对事情进行反思和追问,最初的目标是什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有哪些亮点与不足?成为亮点或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哪个是关键动作?经过反思和追问,找到一般性关键要素或关键行动写在另一张便签上,最后在新的便签上写下具体的行动步骤。

库伯学习圈适合在实践中萃取经验,找到规律后,形成经验值来指导下一次的行动。例如生活中不太满意的一次装修,工作中的某个环节没有做好导致项目延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有一次测试人员和我的一位同事吵了起来,起因是他责怪测试人员提的bug不符合要求,测试人员跟他描述了问题发生的场景,坚持说自己提的bug是符合要求的,他却说测试人员的环境有问题,两个人争来争去没有结论,最后只好将测试经理找来解释了一通才有了结论。过了一段时间,我的同事又跟测试争执了起来,原来问题在一个生僻的场景里又复现了,然而测试文档里却没有规定相关场景的处理方式,于是他们将研发经理和测试经理拉到一起,经过讨论确定是开发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导致问题再次发生。

之所以该问题反复出现,是因为以下2点没有做好:

1、第一次问题出现后,没有对事情进行反思,没有找到问题的根因。

2、分析问题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找到关键要素,无法形成有价值的经验,不可避免下次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A2具体应用】

在1月18日的项目复盘会议中,通过库伯学习圈萃取项目经验,指导新的项目开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做到以下四点:

1、回顾去年做过的重点项目,盘点哪些项目实现了预期目标,哪些项目未实现预期目标。

2、对项目的里程碑节点进行反思和追问,当初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亮点和不足?成为亮点或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开发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技术难点?哪些方案可以复用到未来的项目?

3、将做的好的方面汇总成文档,做的不好的行为进行纠正,将好的解决方案输出成文档保存到业务系统中,优化项目开发流程。

4、在2月份新启动的项目中,严格按照新的流程和规范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