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刘莹莹,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正在努力过级的新晋拆书家,我相信教是最好的学,希望自己早日通关。第二个标签:剪视频爱好者,自我短视频制作,其中一条视频浏览量达600W+。第三个标签:一名正在求学的护理研究生。
<拆书与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适用于成人的学习方法,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或是书本为中心。
拆书法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通过关联个人经验、规划具体行动,提升个人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拆书法分为两种。一种适用于个人学习,由个人运用 RIA 三张便签学习选定的片段,帮助个人通过读一本书达到相当于参加培训的效果。另一种适用于组织学习,由一名拆书家对书进行结构化加工,形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多名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成立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拆书帮分舵覆盖全国28个省47座城市,正式分舵58家,筹备分舵17家,会员1720余人,我现在所在的分舵是由胡奇伟、李秀梅带领的郑州轩辕分舵。
这个片段出自《沟通的方法》,它是由得到App的联合创始人脱不花写的一本关于提升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的书。书籍P107-117页
赞美:怎么提升你的人际友好度
很多人把赞美等同于夸人--夸人还不简单?使劲夸就行了。但请问:如果你的沟通对象是你的顶头上司,而且他很严肃,你要怎么夸?或者,你跟某个业务负责人不熟,不太了解他的风格,你又要怎么夸?
用行动表达赞美
我先教你一个方法, 就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来表达赞美。一般我们会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仪态规范向别人表示尊重。比如,对方说话时我不能环抱手臂,更不能四仰八叉地坐着。同样,我们可以将赞美用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像是不断点头,身体前倾,口头配合着说:“嗯嗯,是这么回事。”这些都是礼仪常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指标特别重要,我开玩笑地把它命名为“摸机率”。控制“摸机率”,就是在沟通时要尽最大可能少碰手机。当然,我们可以顺着上述这些线索,把“赞美行动”升级。比如,提高“举机率”,在听对方演讲时,适时举起手机拍摄对方的投影内容。通过这个行动,对方就能感知到你的赞美。再比如,在对方发言时认真做笔记。这是一个比身体语言更明确、更强烈的赞美信号。
让对方被看见
在学习使用言语、措辞表达赞美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它来自心理学家的一个洞察:“每个人毕生都在追求的是被看见。”是的,每个人,没有例外。进一步把赞美拆解成公式的话,它是由以下这些动作组成的:
赞美=打追光+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
动作一:打追光
技巧一:发现差异
这就是打追光的第一个技巧:赞美要观察差异,发现对方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把追光打在那个位置,赞美才是有效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差异,不是对方与你之间的差异,也不是对方与泛泛的普通人之间的差异,而必须是对方跟他自己所在群体之间的差异。
技巧二:照亮行为,而不是照亮禀赋
来看另一个技巧。比如,你夸一个同事:“您真聪明。”大家都会觉得这样说不合适。但如果你夸他的行为:“这个项目竞争这么微烈,你居然把它拿下了,一定是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对方听了就会觉得很舒服,觉得你很懂他,还觉得你“看见”了他的努力。
不过,在观察和照亮行为时,你要提前判断一下对方是不是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被看到。
动作二:轻轻地(赞美)
“轻轻地赞美”,意思是赞美的表达一定要简洁, 不给别人造成负担。
动作三:深深地(赞美)
“深深地”赞美,它不是说赞美的言辞要多深邃,而是要表达对方对于我们的影响之深一我 由衷地赞美你,因为你的优秀深深地影响了我。
动作四:常常地(赞美)
最后来看“常常地赞美",顾名思义,就是要经常表达赞美。
<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念介绍,适用边界)>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感受,就是当别人赞美你时,你可能会因为一句赞美而开心一整天,你赞美别人的时候,别人因感到开心更愿意和你交谈,从而提升你的人际友好度。赞美的确有这种魔力,它是一种以打追光-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四段简洁且逻辑清晰的赞美方式,主要解决不知道如何真诚、有效的赞美他人的问题。
<Why(前因后果、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会有哪些糟糕的后果>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赞美呢?第一:赞美这项沟通能力,训练的不是赞美本身,而是你的人际容纳度,养成给别人打追光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渐渐地与他人的协作能力也会慢慢提高。第二:赞美别人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不断向外界打出追光时,不仅身边人会高兴,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更好了。
<How>
第一步:发现差异、或表扬行为去赞美。
比如说,你看到闺蜜唱歌很好听,那么你就能用唱歌这个差异来赞美闺蜜。
第二步:轻轻地赞美 赞美的表达一定要简洁,不给别人造成负担。
比如说,闺蜜唱歌很好听,去参加了歌唱比赛,活动结束时,不能只是简单的说一句,听到你唱歌,我感觉很美好。可以发个朋友圈夸一夸,闺蜜看到后肯定特别开心。
第三步:深深地赞美 不是说赞美的言辞要多深邃,而是要表达对方对于我们的影响之深。
比如:听到闺蜜优美的歌声,让我一整天的心情都非常的好,做工作也特别的有精气神。
第四步:常常地赞美 要经常的向他人表达赞美。
比如:可以每隔一个周,向闺蜜表达她唱歌很好听。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职场中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以及平级之间的赞美,也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亲人之间的赞美、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老师之间的赞美。不适用于不分场合的赞美,比如别人处在伤心、悲伤之中,就不适合去赞美。
<A1便签>
今年七月份,我从深圳回家打算去看望我的院长,表达院长对我考研时的感谢之情。确定好时间后,我就去学校看望院长,我们说话很随意,院长的脾气也很好,不知不觉的过去一个小时了,等到快要离开时,我从包里掏出锦旗,要表达对院长的赞美和感谢之情,不知道是不是太紧张或者事先没有想好,就吞吞吐吐的说了几句:院长,你真的很厉害,成就很多、还待人亲和,能够有你这个院长,我很幸运…只见院长微微点了一下头,没有做声。等回去的路上,我反思了自己赞美院长的问题,没有通过发现院长跟他所在群体之间的差异去赞美他人,也没有通过照亮他人行为去赞美院长,在赞美之中也没有提到院长对我的影响之深,自己平时也没有经常对院长表达赞美,这一次的赞美效果显然不够好,没有让对方感受到我的真诚,有没有让院长对我印象深刻。
<A2便签>
目标(符合SMART法则):
在寒假放假期间,具体来说21天的时间(1.18号到2.9号),用学习到的赞美方式去表达对院长的赞美之情,养成爱赞美、会赞美的习惯。
行动(具体落地包含How):
第一,在1.18号去一趟商丘,见一下我的院长,通过院长和他所在的群体用差异性,表达对院长的赞美。比如:花甲之年,在别人都颐养天年的时候,您仍然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出版自己的书籍、走遍河南的每一所医院,为我们争取更好的实习名额,竭尽所能,为每一位想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各种帮助。
第二、轻轻的向院长表达赞美之情。比如:在和院长沟通结束后可以发个朋友圈来表达对院长的赞美。内容可以是:关心我们的家庭情况、及时给我们提供物质的帮助,在我们面对低谷时,院长耐心的给我们开导等等。
第三、深深的赞美。比如可以说,院长为人师表为我们树立楷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对学业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常常的赞美,可以经常向院长表达赞美,比如在这21天里,每周表达一次对院长的赞美,第一周以见面的方式去表达,在后面两周的时间以微信聊天的方式表达对院长的赞美。
<强有力的结束语>
我们通过学习今天的原文片段,知道了一个赞美的好方法,用发现差异、轻轻地、深深地,常常地,简单四步,就可以解决你不会赞美的困扰,成为一个会赞美的人,提升你的人际友好度。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