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好!我是拆书帮新手拆书家蜗牛不慢,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个标签“民间外交工作者”,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在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中我会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扮演这个角色;
第二个标签是“不务正业俱乐部首领”,这是我的家庭俱乐部,希望带全家人创造生活乐趣;
第三个标签“有趣读书会创始人”,与有趣灵魂每周线下碰撞智慧,体验更多松弛感与充实感。
<拆书帮介绍>
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拆书帮。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读了很多书,明白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拆书法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困惑。它是一种将书中知识或道理结合个人经验拆为已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论。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内化为能力。
拆书主要应用于两个场景,一是个人学习,通过RIA便签法,把书中的知识点转化为能力;二是组织学习,通过RIA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那什么叫RIA呢,它是READING阅读原书拆页、INTERPRETATION拆页讲解和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三个单词的缩写,RIA也就我们所说的拆书法。
那么拆书帮呢是拆书法的爱好者们的社群组织,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的分舵组织,它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陪伴和帮助学习爱好者通过拆书法成长为学习促进者。我们拆书帮的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的活动。
行为模式化【P83】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如前所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好多习惯。这些习惯被嵌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每天都会重复做出习惯性的动作。
因此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正确而规律的行为模式吧。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点采取行动,重复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这就是成功培养习惯的捷径。
例如,许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马上检查电子邮件。如果不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同样地,每天都在上午六点起床的人,就算是假日也会在六点钟就自动醒来。
如果新的习惯已经养成的话,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若要模式化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 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
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第二步: 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
例如:每天花30min听CNN的英语新闻
第三步:地点:决定地点
例如: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WHAT
相信大家对培养行为习惯都有切身的感受,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与培养习惯有关。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中,作者给我们推荐一种方法——通过行为模式化建立持续行动机制,那什么是行为模式化呢?就是把你要培养的习惯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持续下去,这个模式可以固定到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行为。比如说,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什么?有的人去卫生间洗漱,有的人在阳台做冥想,有的人是出门在小区里跑步,那如果持续性每天或固定周期去做,那么就形成了长期固定的行为模式,所以,这本书推荐我们把行为模式化养成我们期待的行为习惯。当这些行为被嵌入生活,形成潜意识的动作,不去做甚至会有不适感,这样方法养成的行为习惯你会不会很喜欢?
WHY
在培养习惯的体验中,我们似乎都会碰到这样一个痛点,我们信誓旦旦立下FLAG:每天走一万步,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冥想十分钟……听起来很美好,似乎也并不难,然而,一周以后呢?一个月以后呢?一年以后呢?或许因为太忙了,或许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许已经索然无味了。为什么貌似很容易的事却形成不了习惯?那用行为模式化的概念就可以把固定的行为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嵌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形成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规律和节奏,就可以帮助我们把习惯轻松养成,解决培养习惯难以坚持的痛点,实现自己的目标。
HOW
那怎样把行为嵌入生活形成习惯呢?我们一起来通过以下步骤分解:先是确立你想培养的行为习惯,以每天阅读一小时为例,第一步确定每天阅读的时间,是在晨起后一个小时还是午间?时间越具体越好;第二步,确定阅读的书籍,读什么类别的书?从哪本书开始读?第三步,确定阅读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在单位还是家中,甚至在家中什么阅读区域最好都有设计。这样有没有发现,阅读行为已经模式化嵌入到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中,有了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元素,融入到了日常行为习惯里。
WHERE
行为模式化培养习惯方式比较适用于有规律的生活节奏里培养相应的习惯,因为要受到地点、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如果对这些要素有太多不确定性,那么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A1便签>
我想起疫情居家办公期间,由于活动量少并且长期居家体重持续上升,有朋友推荐了软件KEEP,据说减肥健身特别好用,打开看来确实很多种锻炼方式,适用于各种需求。第一天我跳了燃脂操,流出好多汗,体验非常棒,于是我决定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并且养成,希望能把体重控制住。由于居家时间特别灵活,我的每天一个小时计划没有对实施的时间段做出计划,甚至是锻炼具体的方式也没有明确,刚开始觉得很随意锻炼什么都行,到后来变成哪一个都不想炼,然后没多长时间就放弃了。以失败告终。
反思我的习惯计划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归因于没有更为执行的细节限制,太多的选择最后变成了没有选择。如果按“行为模式化”的理念去规划也许更容易坚持下来。
<A2便签>
刚好当前就有一个学习小目标可以借鉴“行为模式化”的养成方式。我打算用“行为模式化”来培养自己每天“高能30分”的目标,“高能30分”是给我的一个锻炼计划起的名字,也就是每天用30分钟的时间慢跑,养成习惯,健身并增强体魄。
“行为模式化”的习惯养成方法为我“高能30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固定时间:一是每天早上超床后的半个小时,这一时间自我掌控强,不易受干扰,连接起床行为容易记忆,起床后直接进入慢跑锻炼时间,可以定上计时器帮助掌控时间。
2.固定行为:慢跑。只需准备地垫和一双跑鞋,换上跑鞋在地垫上原地跑,这样不打扰家人和邻居,好操作易执行。
3.固定地点:卧室的小阳台上进行。前一天晚上把跑鞋和地垫放好放在卧室外的小阳台上,早上起床直奔这个固定地点开启30分钟的原地慢跑项目。
目前这个行为模式暂时规划到春节前,用一个月的时间养成习惯,一个月后准备根据坚持的程度和带来的效果进行调整更新,也许可以在此计划上加入新元素。
<强有力的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向大家介绍了用行为模式化养成习惯的一种方法,大家可以尝试借鉴使用这个办法,把我们想养成的习惯通过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做,逐渐融入到日常的生活节奏中,从特意去做坚持去做变成潜意识行为,这样习惯就养成了。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