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No.138】晨间检视 | 结论先行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结论先行”提高沟通效率 学习目标: “结论先行”提高沟通效率

开场: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叫做《结构思考力》。B:今天学习的主题就是希望通过一个小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沟通效率。 你是否觉得自己有个不耐烦的上司?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都被无情的打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时候,对方却一张懵懂脸的问:“你到底想说什么?”这可能是因为你的表达方式不够“结构化”!如果你想变得思考清晰、表达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那么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F: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忠秋老师,他是结构思考力学院的创始人。在这本书中,他给我们介绍了构建思考结构的5大步骤。 A:与其他结构化思考方面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十分通俗易懂,便于应用。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语言上简洁直白,其次内容上案例丰富,最后形式上条理清晰。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读一下手中的片段,感受一下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结构化”。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呀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的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用“结论先行”这种“先说结论,再说理由,最后总结”的方法,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对方准确快速把握你的观点。


这个片段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采用“结论先行”这种“先说结论,再说理由,最后总结”的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让双方都达到一个满意的状态。

但现实情况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能会按照事情的进展情况从头说到尾,最后再说现状;或者按照自己开展工作的流程,逐步汇报,最后再说成果;又或者先解释一大堆理由,最后才表明目的。总之,会把结论放在最后。

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呢?首先,很容易让对方处于焦虑状态。因为对方最想知道的是结果,你在没有亮出结论时就说一大堆特别详细的内容会让他听的时候特别没有目的性,并且没有安全感,这时候他就会打断你,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其次,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因为我们总是从事情的源头开始叙述,越说越多,给自己铺一张很大的网,最后却收不回来,让一堆细节性的内容掩盖了最重要的结论。最后,成倍的花费了时间却没有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不能让对方在短时间理解你所要表达的内容。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周给学生打电话的一件事。这个电话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学生的工作单位信息补全。原因是北京市教委专项检查需要提供学生这方面的信息,但学生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有缺失。我们每个人被分配了100个电话。当时我打第一个电话是这么说:“您好!请问是**专业的**同学吗?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老师。因为北京市教委要对我们网院进行专项检查,需要网院提供学生的详细信息,您的其他信息都是完整的,但是工作单位这一项有缺失,您方便跟我说下您的工作单位全称吗?”这个学生听完之后就问是什么检查哪里有缺失,然后我又解释了一番,最后他说了一句:“那你直接跟我说让我提供工作单位不就行了呗!”然后我又道歉了半天,最后记下了他的工作单位。虽然达到了最终目的,但过程是不愉快的,并且效率很低。所以我采用结论先行的方法,打了第二个电话,在确认姓名无误后,直奔主题的说:网院正在统计学生的工作单位,请您跟我说下您工作单位的全称。大部分学生会直接告诉我,只少数几个学生会问什么,这时候再进行解释。所以我在短时间内就打完了100个电话。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你在汇报工作、宣传推销、打电话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因为你说话结论不清晰,目标不明确,而让对方听不懂或者不耐烦的情况?

       刘佳分享:经常找领导汇报工作,想用单位的基本资金购买一批书,但上来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先这样说:“领导啊,咱们最近资金挺充足的,八项规定后,咱别的钱也不能花了”。领导很忙,随时有电话进来,当时就打断我说:“你到底来干嘛的?”当时就觉得心里特别忐忑,感觉自己话没说完,效果不好,应该一上来就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所以这次就没沟通好。

       其实刘佳分享的这个例子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就是当我们在问的时候,其实内心已经有答案了,但是由于比较羞涩或者不好意思直接说出自己的心里想的答案。在遭到别人拒绝后,就想刘佳似的,会心里特别忐忑,或者有其他负面的情绪,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好,会导致一些负面的行为。所以,把自己的结论先亮出来,对自己完成任务是非常有好处的。

       假如时光倒流,你重新回到了刚刚的情况当中,请你运用片段中“结论先行”的方法,重新整理一下自己要说的内容,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让对方准确快速的把握。

       淑意分享:拆书帮给我带来的变化。今年年初参加拆书帮以来,我的价值观一直在不断刷新,拆书帮对我影响和改变很大。第一就是我第一次参加的时候感觉很受益,第二就是在后面的持续学习中发现了很多书和好的点子,第三就是成为拆书家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拆书帮对我3个大的改变。

       嗯,是的。淑意的这个介绍跟刚刚破冰环节的自我介绍是不一样的,刚刚就是从4月份一直说到现在。其实我们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是习惯从源头开始说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稍微把结论置前一点,可以让对方听起来更明白。

       那么我今天的拆解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在今后可以适当运用结论先行,为大家提高沟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