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NO.164】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从态度到行动,开启积极人生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果果。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一级拆书家,社群运营官,志愿者。

今天我练级的级别是2-4,预计用时50-60分钟,我带拆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我们会有几个互动分享的环节,现在先分下组,咱们今天两两一组方便讨论。

(总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快速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并聚焦影响圈,然后学会用积极主动三步法制定行动计划,实现从态度到行为的改变,扩大影响圈。这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

(图书介绍)

(F)《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史蒂芬·柯维所著的一本教大家提高个人效能的书籍,本书用七个习惯的养成讲述了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则。

(A)这本书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出版30年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七个习惯逻辑紧密,容易理解,配合操作步骤,便于人们学以致用。

(B1)书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系统。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你用最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持续成功的秘诀,助力每个人走向自己的巅峰。如果你现在觉得工作生活有迷茫,有焦虑,不妨翻开书来寻找答案。

(B2)积极主动是七个习惯之首。我们总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实际又总被一些负面情绪困扰,经常会说“错误不在我身上”怎么能摆脱这样的想法,做到君子求诸己,今天的拆页会给我们答案。

(第一个拆页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学习完第一个拆页之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让自己头疼的事情时,使用聚焦影响圈三步法,快速辨别出这件事情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并提醒自己聚焦影响圈。

下面我们花1-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完成后请大家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主题:关注圈和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Concem),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of Influence)。(见图3—4)

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区别,并说明了如何聚焦影响圈。我们关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纳入关注圈,在关注圈里面我们能够改变的、能够掌控的事物才是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让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

(Why)当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能掌控的事情时,我们会更有动力,也更自信。通过不断扩大影响圈,让自己的人生更积极主动,在面对不如意的时候也会更平静淡定。

(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烦心事:上班路上堵车了烦躁,这条破路,天天堵车;加班了抱怨,老板太没人性了,他不回家也不让别人回家;看别人换房换车嫉妒,人家命怎么那么好 等等,这其实都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关注圈而非影响圈。

长期陷在关注圈里面,会给我们一种错觉,盯着外部环境看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我无力改变,一直是受害者心态,造成负面的情绪积压,形成恶性循环

(how)那如何让自己聚焦影响圈呢,我提炼出这个三步法:

(细化步骤)

1.列事件,先把自己遇到的情况罗列出来

2.划圈层,明确列出的事件清单中,哪些是自己能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纳入影响圈,哪些不能改变,不能影响的划入关注圈不管。

3.再聚焦,区分后,把关注点放在影响圈的事件上。

举个例子

(反例)

今年我想在公众号写作,想把自己的职场经历和育儿经验分享给更多人,但是5月开号之后很长时间也没写出什么。因为我总担心我写的不好怎么办?写完了没人看怎么办?会不会有人笑话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想起来就会焦虑,对着电脑就是写不出来,于是就陷入死循环。

(反例转正)

在上个月,看完这本书,我发现需要调整自己,把关注点从关注圈移到影响圈。用三步法,实现了聚焦,具体是这么做的

1.列事件,我想写公众号,分享自己的思考,担心别人看不看,害怕别人嘲笑

2.划圈层,分享自己的思考是我可以控制的划到影响圈;别人看不看,是不是笑话我,我控制不了,划到关注圈

3.再聚焦,所以我要聚焦在分享自己的思考,专注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会说,太多我无法掌控的事情又不得不做,就没办法区分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更别提聚焦了。我来举个例子,比如说老板让你周末加班,这个事情本身在关注圈是你没法掌控的,但是你的情绪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可以聚焦在这里,这就进行了重新的聚焦调整。

(where)在面对我们自己遇到困惑,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让自己聚焦在影响圈,获得行动的力量。对于别人的事情我们则不好给建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

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你最近遇到的烦躁、郁闷、焦虑的事情有哪些?当时是怎么做的?比如你加班加点写了方案,客户看完直接否定,你当场气哭,敢怒而不敢言;再比如周末本来答应陪孩子去游乐场,奈何下大雪没去成,孩子哭闹,你抱怨天气不给力,孩子不听话

我们只要回想到什么时间?在哪儿?跟谁?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了,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然后我们请一位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记录)

莎莎分享:上周,老公去北京民航测试设备回来,因为天特别冷,想喝点酒暖暖身子,但是我觉得他转天还要开车上班,就不高兴了,搞得老公左右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喝这口酒暖身子解乏

(拆书家反馈)

感谢莎莎的分享,男人真的是太难了

(A1+反思加工)

那现在我们再来想一想,如果时间倒流,重新回到陷入关注圈的那个时刻,大家面对自己当时的场景还能怎么做呢?结合刚才我们讲的聚焦影响圈三步法来进行讨论,3分钟后我们请伙伴来进行分享交流

请莎莎再来分享一下,对刚才的场景,如果重回到那个时刻你会怎么做?

(学习者记录)

莎莎分享:

首先列事件,我会先把我老公去民航上班,当天天气很冷想喝酒暖身子,开车上班 这是三个事件

第二步划圈层,外出工作控制不了属于关注圈,开车上班是我可以影响的,在影响圈

第三步再聚焦,我能够影响的是第二天可以让他坐地铁、打车或者我开车送他上班,这样就解决了他喝酒的问题

(拆书家反馈)

改变他的交通方式是我们可以掌控的,特别好,感谢莎莎,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对聚焦的知识点掌握的牢牢的

(过渡到片段二)

刚才的片段让我们知道想要积极主动,先从自己的关注点切入,聚焦在影响圈明确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清楚自己的精力应该投入在哪里,那么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扩大影响圈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片段,这是第一个片段的递进。

(片段二学习目标)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大家能够运用我可以代替如果的句式改变思维,从而改变行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圈,开启积极人生。

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读完之后请大家示意我一下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主题:如果 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用“我可以”替代“如果”,由外而内改变,让自己通过改变行为来影响环境。

(why)通常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说如果怎么样就好了,比如我们会想如果同事不这么卷。。。?如果我孩子能考上个好高中。。

(不这么做的坏处)

总是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带我们走出困境,反而会让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别人,让自己越来越消沉,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最后一切都无力改变。

(意译案例)

原文中的故事来自圣经,离我们有点遥远,我来讲个大家都在关注的董宇辉的故事。

董宇辉考上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却因为读英语带口音被老师和同学嘲笑,面对这样的痛苦,他没有抱怨,没有因为被笑话方言英语而放弃学习,而是积极面对,加强练习,最终在毕业时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并成长为最年轻的英语学科负责人。

后来因为双减政策的实施,被迫转型到主播带货农产品,一开始直播间只有几个人,卖不出去货,即使是这样的窘境,他也一样不改积极的态度,从自己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想办法在转型的路上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坚持了半年之后,终于用教英语的方式卖货出圈,一夜之间成为当红主播。

(how)

从两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命运掌握在积极主动的人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关注圈,产生消极被动的情绪时,可以用我可以代替如果来摆脱负能量,扩大影响圈。

(细化步骤)

我把拆页中的这个方法细化为以下三步:

1.转变思维,遇到困难,先转变思维,从如果外界能怎样的思维变为我可以,我选择,我能够的句式,把精力转移到影响圈。

2.改变行为,围绕我可以,我能够去想可能的办法,做出改变。

3.专注行动,专注执行,让自己的积极想法用行动落地。

比如我想锻炼身体,但是不能坚持,转变成积极主动就是

我能够坚持锻炼身体,可以用跑步、游泳、羽毛球交替的方式进行,每周锻炼3-5次,每次半小时,然后每天提醒自己去付诸行动。

(预防异议)

那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洗脑吗?洗脑是引诱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咱们现在是自己给自己积极的转变,尝试这个句式的转变两周感受一下自己的能量变化,你会感谢自己。

也会有人说我已经很努力的扩大影响圈,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还是影响不了孩子,他还是放下书包就打游戏,作业写的乱七八糟。要知道,影响圈是自己的事,从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入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不归影响圈管,并不是我们这个方法的重点

(where)所以,积极主动的三步法适用于当自己有困惑不如意的时候,用这个方法能尽快让自己从消极情绪里跳脱出来变得积极主动。如果你本身就能快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就不需要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接下来我们尝试一下应用,希望大家在练习中体会这个方法带给我们的益处

(场景)

大家跟我进入这样的一个场景中,小王想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己的视频号扩大影响力,有机会的话实现副业变现,但是他拍了十多个视频,点击量都少的可怜,数据很难看,一时间没有了热情,开始抱怨,如果我早点有这个意识就好了,现在做视频的人太多了,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没人关注,视频和直播都做不起来。。。。。。

(组内讨论)

现在我们还是按照刚才的分组在组内讨论,如果你是小王,如何运用刚刚学习的积极主动三步法,让自己从抱怨转变为积极主动,扩大影响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解决方案

(学习者记录一)

张同学: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影响圈,不要再假如,如果的这些抱怨,现在的想法就是我要去做,我愿意去做下去,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变,改变行为,然后持续的去做这件事情,不一定很快有结果,但是会去坚持做,在做的过程中去细化打磨过程,有粗糙的,可以调整的点打磨的更好,比如说提升视频质量、调整发视频的时间点让更多的人第一时间看到,再持续的总结,不断改进

感谢张同学的分享,我们再请丁老师来说一下你们组的方案

(学习者记录二)

丁老师:

1.转变思维,原来是如果早点做就好了,是一种抱怨的思维,由外向内的过程就是我可以继续坚持做这个事情

2.改变行为,过去是闭门造车,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现在我要改变关注点,我要关注跟我同类里面的大V号,拍的内容,编辑手法,加入的元素,他们发视频的时间段,都是我需要去改变的行为:研究别人、拍摄手法、调整时间

3.专注行动,第一我需要去研究别人,研究一类人,不是一个两个;第二,需要坚持更新,日更还是2-3天更,频率是要调整的;第三个是拍摄的内容上要去学习,这三个是要专注的行动

(拆书家反馈)

丁老师分享的特别好,特别全面,能够把自己的行为细化,真的是具体的从转换思维到改变行动,是有一个计划能落地的。

【A2催化应用】

(催化应用1)那么下面我们进入到自己的故事,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到两周内,你可能遇到的一些让自己烦恼是事让自己产生消极情绪,比如说,你本来想年底休年假陪家人一起去旅游,但是突然接了新项目走不开导致答应家人的事没办法兑现;再比如你想快点拆书晋级,但是总是因为工作或者陪孩子耽误写稿子导致自己没办法练级

大家先把自己可能遇到的场景写下来即可,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想象,一会我们来请两位小伙伴分享

丁老师跃跃欲试了,来,快有请丁老师分享一下

(学习者记录)

丁老师:接下来的1月12号左右,有一个客户的赋能课程,是我擅长的,但是我跟客户的粘性一般,客户对另外一个老师笔记认可,行业也对口,但是另外的老师对这个课程不熟,所以我先要对这个老师进行课程赋能,然后我还需要跟他一起去现场,以便出现了他不能解决的问题我随时能够去接应,这个事情让我回有不舒服的感觉。

(拆书家反馈)

本来可以在家休息的,结果要去给人兜底了,备份也需要用同样的时间去付出,想想确实挺难受的,两三天的时间要用来去陪伴同时的成长了

(催化应用2)

我们学习是为了应用,现在请大家对刚才你写的可能性事件,运用学习的积极主动三步法来写一个行动计划,如果真的遇到这个烦心事该怎么做让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

再给大家四分钟的时间,一会我们请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我们先请丁老师来说一下,对于你可能遇到的这个给人拖底,给人陪伴的这个事,你会怎么做呢?怎么让自己不心烦开开心心的去做呢?

丁老师分享:刚才那个场景就是第一心烦抱怨,会想如果是我自己去讲多好呀,要转变思维,我可以在这件事情里获得两个收获,第一是在给老师讲的过程中,我作为老师的老师,会重新梳理我的课程,第二通过线下跟客户的见面让客户加深对我的印象,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需要我去解决了,客户会觉得丁老师原来对这个课这么专业,增加粘性,信任感更强

改变行为,如果这个课我给老师赋能我应该怎么去做,如果我想要跟客户粘性更高,我需要先去了解客户的背景信息,做好交流预案

专注行动,做一个课件给老师讲,梳理一个客户的纲要,专注在这两个行动上

(拆书家反馈)

丁老师转变的特别快哈,不仅精进了自己,还拉近了跟客户的关系,也进一步拉近了跟另外那位同事的关系,再次感谢丁老师的分享

我们请莎莎再来分享一下你可能会遇到什么事?你会怎么做?

莎莎分享: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我闺女文科很好,数学不行,我会教练如果她的数学像语文一样好就好了

学了这个片段之后,我会这样想,我会更耐心的接受她的文科和理科并不一样强,转变自己的思维;

第二就是改变行为,从寓教于乐的方面和思维开发的方面,用理科的思维引导她,平时的类似最强大脑的综艺节目跟思维相关的,可以去拓展她理科的思维;

最后专注行动,对于她薄弱的数学学科,多找一些智力开发、寓教于乐的课程,让她开发左右脑协调能力

(拆书家反馈)

很好哈,行动起来,让自己不焦虑了,帮助孩子提升逻辑思维。

【强有力的结语】

到这里我们的拆书进行到尾声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来的拆书:

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能掌控的,希望大家把今天学习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日常,让我们聚焦“影响圈”,积极行动,一起绽放精彩人生!

今天的拆书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