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分舵练级2023第44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开场:

请问观察家张军老师收到我的拆书稿了吗?

各位拆书帮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王岩,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1. 首先,我是常州龙城分舵的一名一级拆书家;

2. 第二,我是一名理科博士,目前在一家半导体公司工作;

第三,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我今天挑战的是TF2-3的过级。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25分钟的RIA线上学习,在场的小伙伴能够学会在沟通中遇到因信息不全而产生的的误解时应用对比法化解沟通中的误会,从而让沟通更加顺畅

【分组】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参与到拆书学习和讨论中,我们本次将分成小组开展学习,我们今天一共有8位伙伴,分成2组。

【图书介绍】

【F 特征】

我今天的片段来自于《关键对话》,这本书由科里·帕特森等四位在管理和咨询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美国专家合著而成,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的盲点,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沟通中碰到的各种难题。

【A 优势】

与同类书籍相比,该书中提供的沟通技巧非常实用,接地气。因为书中的方法都是作者团队是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归纳总结而成的,所以非常实用。

【B利益】

【B1】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当我们在沟通中碰到难以应付的场景时,通常的会有两种极端的做法,一是沉默,即隐忍不发,二是暴力,冲冠一怒。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有效沟通。在这些场景下,你是否期待在隐忍和暴怒之间,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你既圆满地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呢?《关键对话》恰好能够满足你的上述期待。

【B2】片段利益

今天我们选择的是该书中“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的章节,该片段所提到的“对比法”能够非常有效的化解在对话中对方由于误解而感受到的不被尊重,进而实现有效沟通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看一下PPT上目前放映的R拆页,看完后可以在聊天里回复1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然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的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这个拆页,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这个拆页都讲了什么呢?

WHAT:这个拆页主要讲的是在对话中出现误会时,应用对比消除误会,让对方感觉被尊重,进而重建对话中的安全感的方法。

WHY:在沟通中常出现的一种争执是由于误解造成的,对方误会了我们的意图,感觉我们不尊重或者在指责他们,甚至觉得我们有恶意而导致的。例如:

跟开会迟到的同事说下次开会要准时,同事误会你在指责他工作不努力;

向上司提合理建议,上司却误解认为你对工作有情绪。

在这种情境下,如果我们不去澄清误会,很可能会导致争执恶化,甚至演变成争吵。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

上个月有一次例行讨论会上,大家讨论正热烈的时候,门吱嘎一声开了,大家应声看去。这时候,我带的实习生小姑娘在众人的注目下匆匆走进来,掏出笔记本,低头坐好,我一看表,得,迟到15分钟。会后我跟她说“XX,下次开会要准时”,结果小姑娘一瘪嘴,哭了“我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不能让你满意呢?”我一听就很火大“怎么,迟到还有理了?这么玻璃心以后能干啥?”我这一说,姑娘更难过了……

你看,我的本意是提醒姑娘要准时参加会议,但姑娘却误会以为我对她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加上我自己当时也没有准确觉察到姑娘对我的话产生了误会,任由情绪发酵,反而导致了误会的加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去消除误会呢?可以应用拆页中提到的对比法消除误会。

HOW:该方法主要包括三步:

第一步,打消误解;第二步,确认尊重;第三步,明确目的。

如何做到打消误解呢?可以通过下述三个分步完成。

①暂停对话。意识到对方有情绪之后先暂停一下,给自己几秒钟时间,缓冲一下情绪,判断一下是不是存在误会,如果是的话则可进行第二步。

②分析误会。分析一下,对方的误会是什么?

③打消误解。直接用诸如“我不希望你认为我......”的句式来阐明误会,消除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或者有恶意的误解。

第二步,确认尊重,可以用“正相反,我认为你......”的语言来确认你对他的尊重。

第三步,明确目的。明确说明自己的真实目的或意图,使对话回到正轨。

通过刚刚的学习,假如再遇到实习生姑娘这个案例,我会这样做。首先,先要打消误解。①我要意识到姑娘这会儿情绪很大,所以我停了几秒,判断一下是不是有误会(暂停对话)。②发现姑娘确实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本意是提醒姑娘要准时参加会议,但姑娘却误会以为我对她的整个工作表现不满意(分析误会)。③然后,我会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觉得你工作不努力(打消误解)”。打消误解之后,第二步要确认尊重。我会先说“正相反,我认为你在几个实习生中的表现非常突出,并且非常希望你以后也能长期跟我们一起工作(确认尊重)”。第三步是确认目的,我会说“但开会准时确实对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的高效配合非常重要,如果你在这方面存在困扰,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如何克服(明确目的)”。

WHERE:该方法适用于在日常生活和职场的沟通中,化解对方由于误解而感受到的不尊重,进而实现有效沟通。如果争执不是因为误会导致的,则不适用此方法。

【预防异议】

听到这儿,肯定会有小伙伴说,你这个方法呀,典型的“听着容易做着难”。我听你讲,很容易知道哪有误会,怎么消除。但真实沟通里我都要跟人吵起来了,哪那么容易一边控制情绪不被别人带跑偏一边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分析问题呀,太难了太难了。其实呀,这就要求我们日常针对沟通中类似的场景多复盘,先在复盘中练习应用这种方法,同时在对话中多感知对方的状态和情绪,才能够比较好的让这种方法真正为我们所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便签】

我们刚刚了解了运用对比消除误会的方法,接下来大家现场演练一下,请大家认真听好场景:

晚上回到家,点点妈发现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点点的膝盖破了一大块皮,上面已经结了暗红色的血痂。点点说上午室外活动时同学把她推摔倒了,膝盖磕破了。点点妈看到女儿膝盖破了那么大一块,又听说是同学推倒摔的,顿时又心疼又生气,强压着怒火给带班的李老师打电话。“李老师,今天点点在学校被同学推倒,膝盖磕破了一大块皮,流了好多血。你们做老师的,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呢?我们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宝宝,交到幼儿园,现在被人欺负了,你们要管一管的诶!不能看我们点点长的小,又不爱说话,就任别人欺负她的。”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李老师,请你运用今天学习对比消除误会法化解点点妈孩子在幼儿园不被重视,任由别人欺负的误会,并明确跟点点妈沟通幼儿园对这件事的处理流程,实现对话目的。另一个人扮演点点妈,对话过程中认真体会一下听到李老师用对比消除误会反馈时的感受。小组内讨论并编写好剧本。时间5分钟。完成后我们请一组伙伴现场表演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现在开始!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上述场景,大家在演练时可进行参考:

【现场演练】

好的,五分钟时间到,下面请霍老师和陈老师分别扮演幼儿园李老师和点点妈,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对比化解沟通中误会”的方法来进行演练一下。霍老师扮演幼儿园李老师,陈老师扮演点点妈,现在开始。

陈老师(点点妈):李老师,今天点点在学校被同学推倒,膝盖流了好多血。你们做老师的,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呢?点点现在在幼儿园被人欺负了,你们要管一管的诶!不能看我们长的小,又不爱说话,就任由别人欺负她的。

霍老师(幼儿园李老师):我听到点点妈的话,先暂停了几秒(暂停对话),同时我意识到点点妈对我产生了误解,认为点点在学校受到了欺负,我们做老师的不负责任,不重视(分析误会)。然后我跟点点妈说“点点妈,今天点点在幼儿园磕破了膝盖,我们做老师的感觉非常过意不去。今天放学我本来打算跟点点爷爷沟通一下的,但园长临时找我有点事,等我出来的时候点点和爷爷已经回家了。我不希望您觉得我们不重视这件事,任由点点被人欺负(打消误解)。正相反,我非常心疼点点,也非常重视这件事(确认尊重)。点点摔倒之后我们发现点点膝盖流血了我马上把她带到医务室用碘伏给她消了毒,并且观察了十几分钟确认没有继续流血之后才带她回班级。事后,我也跟点点和当事的小朋友都沟通了,还调了当时操场的监控录像,确认是小朋友打闹时不小心推倒的。我稍后也会跟另一位小朋友的家长沟通一下,明天您或者爷爷来接点点的时候,咱们跟对方家长一起看一下录像,再沟通一下回家怎么教育小朋友,避免类似伤害再次发生,您看这样好吗?”

陈老师(点点妈):谢谢您想的这么周到,李老师,是我误会您了,不好意思。明天我正好有时间去接点点,到时候咱们再沟通一下,看怎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结】

我们刚才一同学习了用对比法消除误会的拆页,这个方法包括打消误解、确认尊重和明确目的三步。其中打消误解可以按照①暂停对话;②分析误会;③打消误解三个分步骤来进行。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谈话中,对方由于信息不全而产生误会时,重建安全感并重申共同目的,使对话重回正轨,实现有效沟通

以上是我的TF2-3分享,“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我是王岩,感谢大家的参与,期待下次一起进行拆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