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12.3大西区周天晋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晋级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准备好了吗?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各位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黄迪,大家可以叫我小胖,我的三个标签是基建从业者、运动爱好者、学习坚持者。

【分组】由于今天有讨论环节,所以我根据现场人数进行分组。

《结构思考力》这本书

Feature:特征

作者是李忠秋,这本书核心理念源自于《金字塔原理》,主要介绍逻辑思维、结构表达的理念和方法。

Advantage:优势

该书比《金字塔原理》更符合中国企业及中国人的特点,被誉为一本中国本土版的金字塔原理,全书通俗易懂,案例具有代表性。

Benefit:价值

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学到结构思考力的5大步骤,让你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学习运用结构思考力,能够让你做到一发言就能惊艳全场,让对方记得住你的观点,能够在你在汇报工作时让领导觉得你思路很清晰。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现场能够使用一次高效表达三个步骤,总-分-总,结论先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小伙伴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拆解片段来自书籍《结构思考力》P30-本次主题:三个步骤,高效表达。

【R:阅读原文片段】

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么消灭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观点,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要点A/B/C......,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示意我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拆页向我们讲述了高效的表达三个步骤,采用总-分-总,结论先行的方式。

【WHY】

为什么要用总分总,结论先行这样的步骤呢,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听众迅速抓住我们要表达的主旨,有助于听众沿着我们的思路去理解和掌握,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

【不这样做的坏处】

1、常见做法

职场中,常常会遇到工作汇报,会议发言、会见客户、跨部门或跨公司沟通表达等正式场合沟通情景,但很多人在表达时先叙述所有细节及逻辑,最后总结出中心思想或最后没有中心思想;或者是写报告时,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先写细节,最后写结论。

2、糟糕后果

这样的表达,会导致你想表达的观点或意图无法让对方快速准确地的掌握,让沟通对象一脸茫然。这样的表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让对方感觉不知所云、耽误时间、不耐烦或郁闷,严重影响沟通的效率。

3、举个反例

上周五,周例会上,我汇报近期项目路面施工有什么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我说:2名施工管理人员被紧急借调去其他项目支援了,因为管理问题,路面施工质量比上个月下降了;结合年度目标,目前进度方面已采取措施,路面作业面由2个增加到了4个,每个作业面需要2名施工管理人员,上级单位要求每个作业面安排一名1名安全管理人员,领导打断我说:说重点,主要需要解决什么?我说:建议增加路面施工管理人员6人,增加安全管理人员4人。

4、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高效表达:采用总-分-总结构,结论先行。

第一步:总,表明观点,结论先行。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说明目的。

第二步:分,阐述要点,逐一说明。依次阐述支持你的观点要点1、2、3。

第三步:总,强调观点,再次表明。在最后再一次表达或总结你的观点。

 5、反例变正例

咱们回到我刚才那个例子中,应用高效表达的三个步骤,总-分-总,结论先行,我会这样说:

第一步(总,表明观点,结论先行)

我说:建议增加路面施工管理人员6人,安全管理人员4人。

第二步:(分,阐述要点,逐一说明)

(1)2名施工管理人员被紧急借调去其他项目支援了,因为管理问题,路面施工质量比上个月下降了。

(2)结合年度目标,进度方面已采取措施,路面施工作业面由2个增加到了4个,每个作业面需要2名施工管理人员。

(3)上级单位要求,每个作业面安排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三步:(总,强调观点,再次表明)针对上诉情况,我建议增加路面施工管理人员6人,增加安全管理人员4人。

【WHERE】

高效表达的三个步骤,总-分-总,结论先行,它适用在正式表达场景下各种演讲、汇报、表达观点发言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往的工作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表达做得不好或失败的经历,比如向领导汇报工作,讲了几分钟,被领导打段或感觉不耐烦,比如在会议或者其他场合发言表达自己观点,让对方一脸茫然,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想一想,当时你是做么做的?你是怎么说的或写的?

【现场指令】请大家现在小组内分享,我给大家2分钟时间,时间到,我会请一位代表为大家分享。

(代松):今年6月,项目遇到了困难,新品上不了市,而且可能赔款,我去给老板汇报工作,没有直接说结果,就说:测试不合格,资源不够等等说了一堆,领导就不耐烦了,说:你到底想说什么,你到底想说什么?我就纠结这个结果说出来对自己不好,最终被骂了一顿,还是把结果说了出来。

【现场指令】小伙伴再想一想,假如时间能倒流回到当时,回到你上一环节分享表达做得不好或失败的经历的时候,你会怎么使用今天学到的高效表达三个步骤:总-分-总,结论先行的知识点进行反转加工呢。给大家5分钟。

(代松):如果我再去汇报前面的事情,我会给领导说先说结果:这个项目上不了,不能按期上市了,因为测试出了重大风险,投入更多资源时间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的上市时间要调整,不能准时上市了。

感谢今天所有人的分享,通过大家的实践,我们更加清晰的掌握 高效表达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总,表明观点,结论先行。第二步:分,阐述要点,逐一说明。第三步:总,强调观点,再次表明。

以上就是我今天TF2-1拆书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观察家,感谢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