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李彪,“彪”就是老虎的意思,虎生翅膀谓之彪。
首先,我是拆书帮认证的三级拆书家。主拆的书籍包括“学习成长”类的、“习惯改变”类的,还有“人生幸福”类的,通过拆书来输出线上课程。
其次,我是一堂公司认证的S级私董会助教。私董会分很多种类和级别,S级是级别比较高的私董会。涉及的主题包括:1、需求;2、产品;3、商业模式;4、增长;5、壁垒。
最后,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我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每年至少要看50本以上的书。
【F特征】
今天我们拆解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是一本关于“习惯改变”的书,作者史蒂芬•柯维通过三个阶段、七个习惯的讲述,很清晰的展示了提升人类效能的有效路径。
【A优势】
总体来讲,这也是一本已经出版了30年的老牌书籍,相比其它习惯改变类的书籍,书中的内容真的是久经验证,有效性自然不用说,可操作性也非常强。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的学习和理解,这本书除了文字版本,还有线上的阅读训练营、读书俱乐部,甚至还有配套的线下培训课程可供选择,学起来非常方便。
【B1利益】
本书总共讲到了七个习惯,范围可以涵盖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团队协同等主要的人生场景,从过往实践可以看到,认真践行的话,可极大的提升人生效能。
【B2利益】
本次拆书课的两个拆页全部来自“习惯一:积极主动”。拆页一讲“如何应对过去的错误”,通过真实的例子告诉人们“如何从悔不当初,却又无能为力”的“过去的错误”中走出来。拆页二告诉人们“如何通过承诺去找到掌控未来的路径”。学完这两个拆页,人们面对真实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具有掌控感,从而更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
【学习目标】
学完本次RIA拆书课后,学习者面对过去错误的选择和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界定),可以通过承认过去三步法、承诺未来三步法(澄清),用每个人特定的仪式跟过去的错误告别,并制定出未来的目标和细化的步骤(行为)。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拆页,“承认过去”。
【学习目标】
学完本拆页,学习者对于过去错误的选择(界定),可以通过“承认过去三步法”(澄清),举行每个人特定的仪式,从而跟过去的错误告别(行为)。
过渡语:每个小伙伴手中都已经拿到了一个拆页片段,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之后,请大家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来自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第105页,本节标题是“硬币的另一面------应对错误的选择”,以下是原文内容:
人的一生中,错误的选择在所难免,其后果让人悔不当初,却又无能为力,于是想象着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必会另作他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二件事情。
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错误,积极主动的人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往日错误已属关注圈的事实,那是人力无法企及的范畴,既不能从头来过,也不能改变必然后果。
我有一个儿子是校橄榄球队的四分卫,他已经学会把过去的错误丢到脑后。每当他或队友犯了重大错误,他都会“吧嗒”一声打开表带,然后再扣上------以示相关记忆已被清除出脑海,从此轻装上阵,不让这个错误影响到后面的决策和比赛。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事叫做“应对错误的选择”,这里我们先讲一下“什么是错误的选择”,后面再讲“如何应对”,会有“承认过去三步法”带给大家。
什么是“错误的选择”呢?意思是说,“很大程度上,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想法、行为,但如果选择了无法掌控或者能力不足的部分,并且造成了一些不想要的后果,那就叫错误的选择”。
【预防异议】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问:“难道选择了不可掌控、能力不足的部分,就一定会造成不想要的后果吗?”
答案:诶,这倒是未必,但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后果。
【Why】(30秒)
接下来,咱们一起观察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面对“错误的选择”,面对不想要的后果,他们会怎么做?古人讲:“吃一堑,长一智”,是不是要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不这么做的坏处】但现在也有一些人,天生反骨,喜欢反着来,犯了错却不肯承认和改正,等于错上加错,自欺欺人,只会给自己带来更深的伤害。
比如说,多年前,我对炒股这件事是完全不懂的,但看到身边很多朋友炒股票赚到钱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十几万。进入股市没几个月,就亏了5万。再后来我一次次的决定再赌一把、再赌一把,前后投了三十几万,结果又亏了10万块钱。气的不行,被老婆揪着耳朵拎出来了。
【How】(2分钟)
那么,面对错误的选择,具体该怎么做呢?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找找解决办法。
【意译案例】
阿梅是一个孩子的宝妈,她已经学会了把过去的错误抛到脑后。
每次当她对孩子生气的时候,她就非常自责,她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于是,她就到厕所去念一段“咒语”,“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方式,帮助自己从对过去错误的懊悔当中转过来,从此轻装上阵,不再影响以后的决策。
故事虽然很简短,但这其实是真实的,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故事,往往越是简短的故事,却蕴含了很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承认过去三步法”:
1、承认错误
第一个步骤,“承认错误”,原文的语言是“把过去的错误抛到脑后”。这个步骤实际上你要做出一个决定:我愿意承认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承认错误”这件事,你可以说出来,也可以不说出来,在心里默默的承认也是可以的。
一个“承认了错误”的人,表现出来就是,“不后悔,不狂想------既不是悔不当初,也不是想象未来如果有机会该如何挽救。”比如说,故事中的阿梅,面对错误,她训练有素,并没有想太多,发现了吗?
2、举行仪式
从行动上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
比如说,故事中的阿梅,她举行了一个仪式,“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类似的,与情绪有关的仪式通常会是,“深吸一口气,上下抖动一下身体,放松”。
3、轻装上阵
“轻装上阵”的意思是说,“还是要回到真实的生活,该怎么过,还继续怎么过,但不必要有负担”。
这里的“轻装”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像刚刚故事里的阿梅,她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确实有情绪了,她自己也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但是,她通过前面的两步放下了这个错误,当她重新回到生活的时候,是不是就“轻装”了?
与之相反,生活中有很多人是“重装上阵”,身上永远背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过去犯下的错误”,嘿哟嘿哟的前行,发现了吗?这通常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加工成正面案例】
还是以彪哥炒股的事情为例,假设第一次亏损5万之后,我使用了“承认过去三步法”,我会这样做:
1、承认错误
承认是自己错了,不后悔,不狂想------也就不再狂想着“再赌一把”,以至于后面又亏了很多,是不是?
2、举行仪式
比如说,举行一个“剁手”仪式,再想炒股就剁一下。
3、轻装上阵
彪哥再回到生活中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什么负担了?该干嘛干嘛。
【Where】(30秒)
本方法适用于处理个人选择的错误,并造成一些后果的场景,前提条件是自己要愿意。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做一些小组的讨论和分享。
分组:根据现场学习者数量,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
【A1显像提问】
夜深人静,一人独自坐在书房,一阵莫名的难过涌上心头:“唉,要是当时不那么做就好了?”上次你有类似想法或感受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只要把这个场景回忆起来就可以了,反思加工我们下一拍再讨论。
好,1分钟时间到。现在,我们邀请1~2位同学讲一讲你想到的场景,每人1分钟分享时间,只是讲讲场景,待会儿我们再做反思加工。
(学习者讲述)(2分钟)
-------注:学习者分享场景-------
【回应与反馈】
陈照:前些年我谈恋爱,没有做很好的准备,以至于表达仓促,最后就失败了。
讲师:确认一下:表达仓促,以至于谈恋爱失败,是这样吗?
讲师:好,非常棒,掌声鼓励!
唐博:来拆书帮的次数少了,有点后悔。
讲师:嗯,来的次数少了,你觉得可以来更多次,是吗?
-------注:学习者分享结束-------
【A1+反思加工经验】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结合你自己刚才的案例,如果用到今天的刚刚讲到的“承认过去三步法”,你会怎么做?
好,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
-------注:学习者讨论承认过去三步法-------
【回应与反馈】
陈照:过去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不能让这个事情在我的脑子里面,去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情绪。
讲师:你要承认的错误是什么嘛?
陈照:我的错误是……
讲师:你的错误是“没有认真的准备”,是这个吗?
陈照:是,是的。
唐博:来拆书帮的次数太少。
讲师:转换一下就是:不认真学习。
讲师:那举行一个什么仪式?
唐博:罚50块钱。
【回应与反馈】
李娟:我弟弟来武汉找工作,没找到,后来他要走了,晚上8点钟给我打电话。
讲师:你要承认的错误是什么?
李娟:我的错误在于,我怕他把我的房子弄脏了,就没有要他来。还有,我也不希望他这么轻易的就放弃了。
讲师:好,你分享的这件事特别的好,但我们现在课程的时间有限,咱们可以留到课后再深入的说说,可以吗?
李娟:好。
讲师:非常好,掌声鼓励!
-------注:学习者讨论结束-------
好,2分钟时间到。现在,我们邀请1~2位同学讲一讲你的做法,每人3分钟时间。
(学习者讲述)(3分钟)
-------注:学习者分享承认过去三步法-------
讲师: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要不还是陈照分享一下?就你女朋友的事情。
陈照:之前是有一次仓促的表白,以至于失败。承认这是我的一个错误。
讲师:好,举行什么仪式?
陈照:每想到这个事情就做10个俯卧撑。
讲师:接下来一步是什么?
陈照:接下来一步是“轻装上阵”。
讲师:非常清晰,掌声!
-------注:学习者分享结束-------
【过渡语】
刚刚第一个拆页我们讲到了“承认过去”,主要讲的是如何承认过去错误的选择,让自己从此轻装上阵。
接下来的第二个拆页讲到的是“承诺未来”,将帮助我们找到掌控人生的路径。
所以,这两个拆页是“并列关系”,前一个是关于过去的,后一个是关于未来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拆页。
【学习目标】
学完本拆页,学习者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界定),能够运用“承诺未来三步法”(澄清),制定承诺并细化步骤,并以此指导行动(行为)。
每个小伙伴手中都已经拿到了一个拆页片段,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之后,请大家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来自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第106页,本节标题是“做出承诺,信守诺言”,以下是原文内容:
承诺也是成长的精髓。自我意识与良知的天赋让我们能够自我检讨,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待发挥的潜能以及有待克服的缺点,然后想象力与独立意志的天赋会配合自我意识,帮我们做出承诺,确立目标,矢志达成。
由此就找到了两种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承诺;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即便只是承诺一件小事,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也有助于培育内心的诚信,这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勇气和实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一次次做出承诺,一次次信守承诺,终有一天我们会克服情绪的掣肘,获得人生的尊严。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这一段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叫做“承诺”。承诺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叫做“说到做到”。
说明一下,承诺是关于未来的,所以咱们的标题叫做“承诺未来”。过去没法承诺,过去已经过去了。
【Why】(30秒)
人为什么要做出承诺呢?啥都不承诺,躺平不是很好吗?
(简短互动)
回答:人生的很多场景都涉及到相对较长的时间范围,这就需要依靠承诺才能达成。比如说,婚姻,时间范围长达一生,没有承诺很容易就散伙了。再比如说,事业,通常需要多个人多年的时间协同工作,这也需要承诺,甚至把承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叫做“合约”。还有,包括个人的健康、个人的学习成长,也都需要承诺。
当然,如果一个人说“我不要婚姻,我也不要事业,我也不要个人成长,我啥都不要,我就想要躺平”,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挺好,但这不是咱们这里讲的,咱们讲的是承诺,是说到做到。
【How-细化步骤】(2分钟)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原文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并列的路径:1、做出承诺,并信守承诺;2、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
这两条路径里面的“承诺”跟“目标”有什么区别呢?原文,包括原书,都没有讲到这一点,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两个词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非要说区别,“承诺更偏向于情感、感性的部分”,而“目标更偏向于理性的部分”。所以,这里把这两个并列的路径进行合并讲解,并做了一个步骤的细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1、做出承诺(或目标)
这一步很简单,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比如说,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的承诺或目标往往是什么?“爱你一生一世”,是不是这样?诶,这个承诺很典型,咱们不妨就用这个承诺往下举例。
说明一下,这里的承诺或者说目标,很可能是一个方向性的、粗略的概念,所以,接下来专门做了一个细化步骤。
2、细化承诺(或目标)
从承诺或目标出发,讲清楚要做到什么事,可测量、可达到、有截止时间。
比如说,婚姻中的两个人,他们承诺或目标是,“爱你一生一世”,那我们不妨做一个“细化的步骤”:
时间:一生一世
行动:每周陪老婆散步2次,每次40分钟;每周洗碗5次;每年老婆生日必须有大的Surprise(惊喜);每3年必须有一次2周以上的旅行。
3、执行细化的步骤
按照细化的步骤展开行动。
【Where】(30秒)
本文讲到的方法主要是在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时候,只要你自己愿意,就可以通过承诺或目标来对行为进行规范。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先分一下组,然后做一个分组讨论。
分组的话,从最前面的那位同学开始,顺时针方向,刚好2人一组。
【A2显像提问】
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人往往对一些事情的发展趋势会有所直觉,知道说,“得变一变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不好搞了?”那可能是一件关于你个人的事情,“得调整饮食了,再这样吃下去可能不太好了?”也可能是一件你和他人之间的事情,“不能再吵了,再吵下去团队可能要分裂了?”是的,人有某种直觉,能够感知到趋势的变化。
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或者你自己单独的思考,找出一件“再这样下去可能不好搞了”的事情。只列出事件场景就可以了,行动计划下一拍再讨论。
-------注:学习者讨论场景-------
【回应与反馈】
讲师:你这边想到一个什么场景?
李娟:还是刚才的场景。
讲师:给弟弟找工作?
李娟:对。就弟弟来武汉,我没有接待,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很遗憾的。
讲师:好,问题在于:我们这是一个关于承诺未来的场景?
李娟:是的,他现在还在找工作。
讲师:那好,那你要从过去跳出来,要去承诺未来?
李娟:我还是要给他一些帮助。
讲师:非常好,那你现在是要承诺什么?
李娟:……
讲师:承诺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看到你弟弟找工作,你会觉得说,“这不是个事,找着找着就有些消沉了”,是这个意思吗?
李娟:是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我觉得我应该去帮帮他。
讲师:你是觉得“我应该变成一个热心的姐姐,想办法去帮他”,是这样吗?
李娟:对对对,是这个意思。
讲师:非常好,就始终面向未来,不要回到过去。
-------注:学习者讨论场景结束-------
好,1分钟时间到,我们请1~2位同学讲一讲你想到的事件场景,每人1分钟分享时间?只是讲场景,行动计划咱们待会儿再深入。
(学习者讲述)(3分钟)
-------注:学习者分享场景-------
讲师:好,我们来请李娟分享一下场景,下一步我们再讨论怎么做?
李娟:我弟找工作,也没太久,但是有点不脚踏实地,那接下来他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可能得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并且不能太要求严格,导致他松懈。
讲师:好,场景是“帮弟弟找工作”,掌声!
讲师:你这边呢?
陈照:我在上海工作,但很多因素,要成家、要住房,我觉得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要改变,要退出来。
讲师:场景是“要找工作”,是吧?
陈照:对。
-------注:学习者分享场景结束-------
【A2分步催化】
结合你刚刚想到的场景,如果要把“承诺未来三步法”用到刚刚的场景中,那该怎么做呢?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在各自的纸上写下来,待会儿我会邀请1~2位同学分享。
好,3分钟时间到,有谁愿意分享?3分钟时间。
(学习者讲述)(3分钟)
-------注:学习者分享承诺未来三步法-------
李娟:弟弟找工作的事情上,我承诺“提供帮助”。
讲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吧?
李娟:是的,这样比较具体。
讲师:具体怎么做?
李娟:1、方法上的帮助。比如说,面试的技巧、寻找工作机会。2、金钱上的帮助。比如说,给他付一个月房租。3、心态上的帮助。比如说,多一点耐心、安慰。
讲师:接下来准备执行多长时间呢?
李娟:到他找到工作为止。
讲师:好,掌声!
-------注:学习者分享结束-------
过渡: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现场的演练。
分组的话,从最前面的那位同学开始,顺时针方向,刚好2人一组。
【A3】之场景设计
距离体育中考还有100天,小丽的立定跳远成绩总是在及格线上下波动,不太稳定。直觉告诉小丽,“继续像现在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散漫练习,可能结果不会太好?”她求助于教体育的王老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A3】之分组讨论
接下来2人一组,一人扮演小丽,一人扮演王老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演练一下,该如何运用“承诺未来三步法”做出一个训练计划?
大家可以在纸上简单的写一下计划步骤,待会儿我会邀请2位同学,一位扮演小丽,另一位扮演王老师,通过角色扮演来呈现这个过程。
【A3】之角色扮演
咱们选出一位小丽,谁来扮演小丽?
还有,谁来扮演王老师?
好,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开始演练。
(学员演练)(3分钟)
-------注:学习者角色扮演-------
小丽(黄春玲扮演):老师,马上要中考,你看我这成绩不稳定,忽上忽下,还有100天就要考试了,怎么办啊?
王老师(唐博扮演):你是觉得没有信心通过这次考试,是吗?
小丽(黄春玲扮演):是的,我怕及不了格。
王老师(唐博扮演):那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小丽(黄春玲扮演):我觉得就及格就行了,我考不了太好的分数。
王老师(唐博扮演):那我帮你制定一个计划,你能做到吗?
小丽(黄春玲扮演):你的意思是你帮我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你再监督我做到,是这样吗?
王老师(唐博扮演):是的。
小丽(黄春玲扮演):那我具体该怎么做呢?
王老师(唐博扮演):你每周必须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前面30分钟做蛙跳、马步,提升腿部力量,然后适当做一些短跑训练。
小丽(黄春玲扮演):好的,那就是说,每周抽出两小时时间,按照你的计划,坚持100天。
王老师(唐博扮演):是的,应该就能够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小丽(黄春玲扮演):好,谢谢老师!
-------注:学习者角色扮演结束-------
回顾一下,“承认过去”和“承诺未来”,当大家真正能够做到这两点的时候,就会发现,“哇,过去、现在、未来,连起来了,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线段,这个意境好美好美!”
这句话送给大家,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