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贵阳筹备分舵线上练级场第一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说服他人

开场:

大家好!我是启子,打开知识的开瓶器。我是一个“3不人员”。1“不”:不油腻;人近40,目前还没有啤酒肚。2“不”:不单一;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看书、骑摩托、打台球、讲课、吃土豆.....。3“不”:不务专业;音乐专业毕业,却成了一个斜杠中年,正所谓“不会导演晚会的养生功法老师,就不是一个好口才教练和婚礼主持人”。希望我的拆书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快乐!

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比较好的方式,因为他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1、个人学习的拆书法

用3类便签把书中的知识,通过理解分析后,化为己用。共分为3个部分:

(1)R:阅读原文

(2)I:用自己的话复述

(3)A:分为2步:A1反思自己过去的经验+A2规划未来如何运用

2、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在个人学习拆书法的基础上,由一位拆书家用一本书,组织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是一种有很好现场体验的学习法。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拆书帮在全国有56个正式分舵,18个筹备分舵,我们贵阳分舵相信很快也会转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选择书籍:《结构思考力》P161-P162

只有提前了解对方的需求,才会更有说服力。有一次我在一家企业上课,一位女士站起来发言,当场背诵了下面这段话:“虽然我没有车、没有房、没有钱、没有钻戒,但是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你老了,我依然背着你;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给你吃;我一定等你死了我再死,要不把你一个人留在世上我做鬼也不放心。”这是电视剧里的台词。结果大家好奇地问,为什么可以背诵得这么完整呢?原来是那位女士内心深处特别期待这样被求婚。换句话说,向这位女士求婚比较简单,把上面这段话背出来也许就可以打动她,因为这是她内心所需要的。所以,想要说服一个人需要提前了解对方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

我们把这个说服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客观地帮女士分析,她适合嫁给什么样的人。例如,她希望不但在物质上可以带来安全感,要有车、有钱、有房,而且更看重精神上的交流,要有类似的价值观。这个分析她会非常认同,因为这不是你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她的需求分析得来的。第二步,说出我就是这样的人,符合你需求的条件1、条件2……第三步,得出结论——你嫁给我吧。

这种方式在横向结构中称为演绎的三段论(见图8-2),大前提是“你适合嫁给什么样的人”,小前提是“我就是这样的人”,结论是“你嫁给我吧”。更经典的例子就是,大前提是“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是“苏格拉底一定会死”。这种说服人的方式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结论,非常有说服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想要说服别人,就要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关心什么?基于此说出的话,才有可能打动对方。文中介绍了一种叫“演绎推理三段论”的方法,只要“大前提、小前提”是正确的,那推导出来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意思就是只要前提是对的,推导过程是对的,那结果就是对的。

(Why):在生活当中,很多人的思维习惯是“眼见为实”,觉得别人能成功,我只要照着做,也一定能成(忽略了前提)。比如:看见有人做餐馆挣了钱,也去跟着做,也没想自己的厨艺是否过关,自己的服务是否跟得上......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不能用惯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How):分析问题,要做决策的时候,先想想“大前提”成不成立,给出小前提,再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才得出正确的结论

(Where)演绎推理三段论,可以用在“验证想法,分析问题、说服别人”上,但也不能“尽信”,它只能保证“更真”,不能保证“必真”。因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谁也不能保证现在大家达成共识的“大前提”,有一天会不会被“推翻”,就像牛顿的力学定律,在现在的量子力学领域,就起不了作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看完拆页的内容,我立即联想到发生在我身上的一段经历(故事):

虽然我现在是个口才教练,但在2019年以前,我跟别人谈判,大多都只会“硬刚”,结果经常是“遍体鳞伤”。那年圣诞节前夕,一家企业来找我做圣诞晚会的导演,在节目顺序的问题上,我和对方负责人就大吵了一架。他想让电声乐队演唱放在第一个节目来开场,但我认为乐队演唱的曲目并不适合,就建议放在中间,他不同意,所以就杠上了!直到演出前,相关部门的领导来协调,才采纳了我的方案。但我和那个负责人也搞得“不欢而散”!

【反思】

事情过后,我在想如果我能问一下对方负责人,坚持要把乐队演唱放在开场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个原因,再给到解决方案,就不会弄得这么僵!直到在第二年的另一场演出上,从他口中得知,他不是非要让乐队排在第一个,而是担心乐队如果放在中间,上下摆放乐器的时候,一旦冷场,就会大大影响演出的效果!其实这个问题,从技术上很好解决,如果当时我能知道他的担心,应该就能达成共识了!

(A2)所以我决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起来:

【目标】下周六跟新人见面,建议他们更换礼服;舍弃既穿汉服,又用西式婚礼流程的想法。

【行动计划】

1、分析新人有这种想法的原因:担心什么?真正在乎的是什么?(确定大前提)逐一列出对应的解答方式。

2、收集资料,找出正反案例,并进行分析,看是否适合新人(给出小前提)。

3、围绕着新人的“真正需求”,进行同理心的沟通(论证说服)

好了,以上就是我晋级TF1-1分享,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