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说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12月24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合格的表达 学习目标: 能够复述表达的3原则,并就表达的技巧进行现场的微行动学习演练

开场: 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叫李杏梅,今天拆书认证3-3。【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复述表达的3原则,以及就表达的技巧进行一次现场的微行动学习演练。《说话的力量》这本书,作者是孙路弘,被称为知识的传播者。【事件】我们都知道,在职场和生活中,说话又是极其重要的。就拿求职面试来说,在求职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面试。【提问】你即将面试的职位是一家公司总经理助理,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该怎么说让面试官认为你是细心的人呢?【学习者案例】李蒙蒙:如果让我讲的话,我首先会讲看书。在我阅读书籍之前,我会把书的作者的所有信息都会查一遍,比如作者背景、生长环境、所有著作等等。【拆书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说服力吗?其实这几句话全是个人看法,虽然你在生活中可能真是一个细心的人,但你的话不足以说服对方。【影响】可能失去一次面试机会不算什么,还有更坏的情况,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解决】讲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意识到学习说话的重要性了,那么恭喜你,本书讲述的就是最实用、最具实战性的系统学习说话课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表达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和形式来阐述看法和观点。表达的重点在“达”—达到目的,到达受众,影响受众获知新的信息,影响受众接受新的观点,影响受众改变固有看法,以及引发受众思想和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

表达通常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演讲,在会议上的发言,在学校中汇报论文,答辩等场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提问)我想问一问大家,你觉得这个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习者回答】张丹:关键词是表达。

对,感谢丹丹的分享。

这个片段,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关于表达。表达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利用语言的力量,将已有的观念编织在一起,结合动作表演形式,启发他人尝试新的改变,那么你就具备一个真正表达的核心特质。它将是一份给听众、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礼物。你作为表达者的首要任务,是向听众传递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作为一位表达者的首要任务是:在听众的心里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你同意吗?(简单互动)。


【区分概念】表达和陈述的区别:

表达:重点在“达”—达到目的,到达受众,影响受众获知新的信息,影响受众接受新的观点,影响受众改变固有看法,以及引发受众思想和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一次演讲就是一次表达,你想把你的主题/核心观点传达给听众,以此来引发听众的思考,或是让他们有所启发。

  陈述:通常用于交谈时.一般是不带主观意识的,客观的表述。对表述的内容也没有深度要求。

比如:我和朋友之间的八卦聊天,就是一种陈述。


那么,接下来有3条原则,指导你完成任务。

1. H“我”想说什么。本次演讲、汇报的主题是什么。你要对内容做减法,突出重点。分享的这个主题是你最富有热情的观点,它是贯穿你整个表达过程中的一条线。比如:本次我拆书的主题是合格的表达。

2. O “观众”投其所好。这里的投其所好,不是说巴结、奉承的话,而是基于观众的知识基础,利用它们已经知道的概念,不是你的语言,而是他们的语言。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表达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讲自己领域的专业概念或词汇,但对于观众来说又都是陌生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在3-2认证的案例中,讲了很多关于我做可以的专业词汇,大家听得雨里雾里。所以,记得要投其所好,从观众角度出发,讲他们的语言,而不是我的语言。

3. →产生化学反应的互动。通过互动的形式, 在”我”和”听众”之间交流之后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比如看看大家的面部表情,身体状态,大家是不是听着有点厌烦,或是疲惫了,都要适当调整我们表达的状态。

好的,我们最后用一个初中的化学公式来总结:

H代表了我想说什么;O代表了对观众投其所好;箭头代表互动,最后H20就是我们合格的表达。


【例子】

举一个我自己的栗子,让大家有更深的一个理解:

拿我上次的拆书来说,我的主题很明确:让大家了解表达的核心技巧,并得以初步使用H;而在对观众投其所好这一块,并不是很恰当,当晚的伙伴都是培训师、经理,讲解的内容有点深奥,晦涩难懂,比如:受众分析,动态反馈,这次专业的名词,让大家听得很茫然。就互动方面而言,这一点做得还是不错,会加很多指令,再次确认,让大家是否清晰我的意思等等。

所以并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表达。因为在缺少了O,怎么能生成足够多的H2O呢?

所以,在表达的3条原则, 1我想说什么, 2对观众投其所好3 产生化学反应的互动,希望它能够指导你完成表达的任务,向听众传递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


【适用边界】当然,上面的3个原则更多适合于正式场合,比如半个小时的演讲,会议上的发言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求,不然显得啰嗦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备步骤卡片


大家还记得刚刚的3大原则吗?(提问互动)

1我想说什么, 2对观众投其所好3 产生化学反应的互动。

非常棒,接下来,到我们演练的环节了,请大家自己编一段小故事,几百字即可,可以有人物对话,设计出背景、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这个背景和人物设置可以是你未来很有可能遇到的场景,要求是结合我们今天分享的表达3原则。时间5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王锦康、冯静轩、胡凯婷为一组:

静轩分享:在举办一个圣诞晚会,活动前,气氛比较乱,刚进场,也不知道怎么开始,摸不清状况。

我作为主持人(我想说什么),来暖场,先讲段子幽默暖暖场。然后介绍一下嘉宾,比如锦康,是准三级拆书家,研究生一年级。

今天跟大家分享拆书的内容(锦康互动,敬礼)。然后问问大家,关于拆书了解多少,想听的内容是知识管理、时间管理、职场技能还是其他等等(2对观众投其所好)。

最后,产生一个有效的互动,大家一起做游戏(3有化学效应的互动)。


总结:大家在刚才的演练中了解了表达3原则,并且得到了初步的演练,还听了静轩的案例分享。表达3原则好比我们表达过程中的基础,基础打牢了,才能构建好一个好的表达。有了基础之后,如何充分展现表达的效果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片段二。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你会在表达中“表演”吗

“我们打算重新发明收集。我想向你们展示四件东西:手机、照片、日历和手机短信,这些事一部普通的手机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我们将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把它们展示给大家。因此,我们往下看。”他以其固有的方式,径直走到舞台的右侧(观众的左侧)坐下来,进行演示,留给观众一个清晰的屏幕。

“你们看到手机左下角的图标了吗?我只需轻轻按它。现在,我进入‘通讯录’,我怎么翻阅‘通讯录’呢?我只需轻滑滚动条。”

“比方说,我想给咱们的乔纳森·艾维先生打个电话,我只需要轻轻按这里,就可以看到有关乔纳森的所有信息。如果我想呼叫他,我需要做的就是轻点他的号码,现在我就试着呼叫他。”这时,乔纳森的电话铃声响起,乔纳森拿起电话和乔布斯打招呼。

2007MACWORLD大会上,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进行的一段演讲被称为“创造历史的大事”,该演讲标志着iPhone手机的问世。在这次震惊世界的演讲中,乔布斯使用了一件重要的道具,那就是iphone手机。

 

乔布斯的演讲中充满了绘声绘色的表演,并恰到好处地使用了道具,他成功地达到了向受众传递信息,并影响受众的目的。在场的观众都被惊呆了,对他们来说,乔布斯所展示的iphone,简直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新鲜玩意儿。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1】请大家自测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下来大家看到自己手中的这份量表,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一下。做完可以给我一个手势示意。

blob.png

【I】解释自测题

在这个量表当中,第一题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是否认识到表达能力在职场中的重要性,第二,三,四题是为了了解我们现场表达的能力水平,第五题是查看自己对表达能力是否有更高的要求。

17分以上(举手):你们的表达能力基本达到演讲者的要求,当然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14-17:我想你们平时可能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存在一点问题,也很希望能有一个提升的方案;还有14分以下的小伙伴, 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当然也不用担心,今天的表达技巧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新的方法,让你突破自我。


I:片段二标题写的是:你会在表达中表演吗?是的,表达中有表演的成分,结合表演的形式,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感染力,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表达体系。


提问)在片段二我们看到了乔布斯的演讲中内容精彩,你从我们片段中,你觉得乔布斯用了哪些表达的技巧呢?

(与学习者互动)静轩:道具,还有手机等等。

反馈:对,非常好。工具(手机)等。

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说服别人,不妨尝试使用表达技巧之一-道具。如果我想跟我的好朋友分享关于思维导图,当我把我的3本思维导图,共70多张拿出来,是不是更有说服力。语言,加上表达,如果再加上精心的设计,就更有打动别人的力量了。

案例)关于表达技巧方面,我自己有着很深的感受。

在我第一次拆书时,感觉自己很木讷,有些小紧张,看着稿子,就在读,没有抓住什么要点,大家听完之后,可能也没有什么启发,或者记住什么。

一周后,听到锦康的拆书,他会把要点总结为数字记忆法:315,我现在记得还很清楚,3是指3年之后知识需求的评估,1是知识的独一无二,5是“我”的谐音,树立个人品牌,他这种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此也感谢锦康的精彩分享。

数字记忆法就是一个很好地表达技巧,让我们能够清晰而准备地记住核心内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想问一问大家我们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看到上级或者自己做演讲,或者在会议上发言时,让别人昏昏欲睡,思绪一下子就漂走了,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大家在小组里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请问我的指令清晰吗?(再次确认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王锦康:记得上次听党课,上着上着就走神了。PPT上面全是字,本来一分钟可以讲完的事情,硬是拖到5分钟讲完。而且就他一个人在上面念,也不管下面的人,念的声音又太小,根本听不清楚。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感谢锦康的分享,刚才我也听到关于没有感染力,没有生命力的演讲或发言,会让我们/他人没有听的意愿。

在座的伙伴,是不是也感同身受,这种表达没有感染力的演讲也会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大家都纷纷说是)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而且很普遍,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分为2个小组,讨论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演讲/表达没有感染力,让听众没有听的意愿。在小组讨论中,请大家注意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找到这类问题的原因。

时间为6分钟,等会我们一起来讨论。

6分钟后,锦康组发言,演讲/表达时没有感染力,原因是:没有说故事,没有趣味性,而且有点裹脚布,啰嗦。

丹丹有补充:我记得上次领导在台上发言,没有与我们有任何互动,就一个人自言自语一样。

好,这些是锦康组和丹丹找到表达没感染力的原因,其他组认同吗?(大家基本认同)

那么我们进行下一步,刚刚我们找到了表达无趣/无感染力的原因,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做一次精彩的演讲/表达。你会怎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呢?有哪些表达的技巧会让观众更加喜欢听你的表达呢?。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案。时间为4分钟,先写在纸上。4分钟后,我们请每组组长来讲解你们的成果。

李春帆、兰兰这一组讨论的结果:我们可以借用道具、加上肢体语言、数据表达、设问提问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互动)谢谢春哥、兰兰的分析,表达的技巧有:道具、肢体、数据、设问提问。 其他组认同吗?

(大家基本表示认同)

还有补充的吗?

王锦康一组:与上组有相同的地方:道具(手机)、肢体动作收放自如,数据的对比、产品的对比,还有突出重点,增加观众的吸引力,语言精练,一语中的。


好,在这里我总结为3点

1.肢体语言(姿势、眼神交流、语速快慢) 

2.巧用工具 (比如:苹果手机、视频等) 

3.巧用关键词和数字(比如:第一点、第二点)


【A2】催化应用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事后复盘】一个动作是需要大量的重复强化,才能形成习惯的。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学习了合格表达3个要点,以及3大技巧,还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寻找机会、把握机会来练习,所以,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把这个拆页拆为己用。(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接下来的两三周里,请你可以地留心自己的演讲,在会议上的发言,以及在学校做的汇报、答辩等等。最好的方式是用手机拍下自己的表现,再结合今天的表达的3大要素以及大家讨论出的表达技巧的内容,用挑剔的眼光去重看一遍,让我们的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胡凯婷:当我准备在研究生会做汇报时,我请我的好朋友帮我录了我演讲的视频,然后我回去之后自己反复听了几遍,同时回顾了表达3原则及表达技巧,觉得自己在互动方面,还需要加强,没有及时地根据观众的体态、眼神作出相应的改变,还需要加强。


【结语】

我们大家一起来在回顾今天的拆书片段内容,表达3原则1我想说什么, 2对观众投其所好3 产生化学反应的互动。表达技巧有肢体语言2.巧用工具  3.巧用关键词和数字4.语言技巧(设问提问、对比、细节展示)。表达是一个比较正式的沟通技能,需要在正式场合中检验实际的表达水平。表达=语言+表演形式,有效的表达,这就是一种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