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金字塔原理》 所属活动: 4月15日周六晋级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金字塔原理

开场:

大家好,我叫席路。我的三个标签是爱学习、爱演讲、爱读书。因为今天会有小组讨论的环节,为了方便后面的交流,现在我们先进行分组。

【F特征】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拆页来自《金字塔原理》,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高效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书,作者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第一位女咨询顾问。

【A优势】本书是麦肯锡的经典培训教材,并在众多企业和高校等培训中使用,从出版到现在历经40年经久不衰,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与其他同类书籍比较,本书不仅发行日期早、发行量大,更是诸多思维训练书籍借鉴的样本,比如《结构思考力》的很多内容,就源自本书。

【B好处】如果你常常仅凭感觉写文章,却不知自己写得是好是坏,这本书能教会你写出满足优秀文章基本标准的作品,帮助你提升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现场应用自下而上写作的四个步骤形成一篇符合优秀文章基本标准的撰写大纲。

下面,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看下我发给大家的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类分组、抽象概括,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你的文章结构会如图所示。每个方框代表你希望表达的一个思想。

你的思维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如果仔细想一想你在写作的实际思考过程就会发现,你在总结主要思想时使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在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你将包含单个思想或概念的句子组织成段落。

假设你要将6个句子组织成一个段落。为什么你要将这6个句子组织在一起,而不包含其他句子?原因很明显,就是你认为这6个句子之间具有某种逻辑关系,而这种逻辑关系总是要求所有6个句子共同解释或支持由其组成的段落所表达的单一思想(即对这6个句子的准确概括)。举个例子,你不能将5个关于金融的句子和1个关于网球的句子组织在一起,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表达。

得出这个概括性的句子后,你思维的抽象程度就提高了一个层次,可以将得出概括性句子的段落看作只包含一个思想,而不是6个思想。通过这种有效方法,你可以接着将3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包含一个抽象程度比单个句子高一个层次的单一思想)组织成一个章节。

你将这3个段落而不是其他段落组织在一起,也是因为你认为这3个段落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而这种逻辑关系总是要求所有这3个段落共同解释或支持由其组织成的章节所表述的单一思想(即对这个3个段落的概括)。

将章节组织成文章也完全按照以上思路进行。你将3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由一组段落组成,而每个段落也都由一组句子组成)组织在一起,因为所有这3个章节必须共同支持由其组成的文章所表述的单一思想(即对这3个章节的概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一起来学习拆页。

【WHAT】一篇优秀文章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呢?根据《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观点则是: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这是优秀写作的基本准则。

想先请大家感受一下我之前没有按照标准写的一篇文章。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仅展示写作的框架。

我大致的想法是想写一篇关于大学生如何写简历的文章。于是我几乎都没怎么思考,根据以往经验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

(以下为展示文字)

简历要有求职岗位、姓名、照片,内容要丰富,要包含基本信息、校园经历、项目经历、技能与证书等。要尽可能排版优美,要好看,要重点考虑能够与求职岗位匹配。简历中项目经历用star法则来撰写,简历中重要的内容要放在靠前的位置。

大家看了这样的文章心里是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内容很繁杂,也不清晰具体要表达什么重点?当然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远远没有达到一篇优秀文章最基本的要求的。

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写成一篇满足优秀文章的基本标准的文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自下而上写作的四个步骤。

【HOW】

第一步:罗列信息。首先我们先尽可能地罗列出主题下我们能想到的信息,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写下来。

第二步:归类分组。然后将之前罗列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分组,将同一属性的内容分到一组,并用一个新的关键词对每一组进行提炼概括。

第三步:搭建大纲。在归类分组之后,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搭建大纲,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度顺序、演绎顺序。

第四步:优化主题。搭建好大纲后,针对之前的主题再作优化。

如果我应用这个四个步骤重新去写关于大学生如何写求职简历的文章,我会这样去做。

第一步:罗列信息。我想到关于简历的信息有求职目标、姓名、年龄、联系方式、专业、毕业院校、基本信息、校园经历、项目经历、技能与证书、排版、star法则、重要内容靠前、人岗匹配

第二步:归类分组。我把求职目标、姓名、年龄、联系方式、专业、毕业院校分为一组,并提炼为基本信息;然后又把基本信息、校园经历、项目经历、技能与证书归纳为一组,提炼为简历基本框架;把star法则和重要内容靠前、人岗匹配归纳为一组,提炼为简历内容要求;然后把排版单独列为一组,为简历排版优化。

第三步:搭建大纲。我的大纲是按照简历撰写的流程也就是时间顺序来写的,首先是先保证简历包含了基本框架的所有模块,没有缺胳膊少腿;其次再对框架下的具体内容进行撰写时,要尽可能体现出与该岗位的匹配之处,把面试官关心的内容尽可能放前面,并用star法则进行内容优化;最后才是优化排版,使得版面看起来干净整洁。

第四步:优化主题。搭建完大纲后,我对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最终定为“应届毕业生如何写一份HR喜欢的简历”。

大家是否有感受到,按照以上四个步骤搭建文章大纲,不仅给了你方法,还给了你更多的信心去写一篇好文章呢?

【WHY】如果我们有意地以上面四个步骤强迫自己“先想后写”,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惊人的改善,不仅你能够缩短完成最终一稿所需的时间,而且能提高文章的条理性,同时还能缩短文章的长度。也就是说,使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的文章。如果不按照上面的四个步骤,可能大家会花费了很多力气,很多时间,但写出来的文章依旧会是一篇观点杂糅、逻辑不清、让人看了抓不住重点的文章。

【预防异议】有的伙伴可能会问,我要是在罗列信息的时候想得不完全怎么办呢?这里大家只要尽力而为即可,因为没有一篇文章是完美的,只要尽到我们当下能做到的程度就好。当然当自己空想想不到内容的时候,可以借助互联网或者请求他人帮助。

还有的伙伴可能会觉得写文章还需要这么多步骤,又麻烦又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写起来快。所谓欲速则不达,再没有经过前期四个步骤的细致写作规划,很多伙伴一方面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写得好不好,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写的不够好时,依旧需要重新花时间通过以上步骤重新再来一次。

【where】今天学习的这四个步骤更适用于已经有想要撰写的主题的情况,不仅适用于写文章、写邮件以及各类书面表达的场景,而且也可以适用于需要提前准备,要求逻辑严谨的口头表达场景。如果在没有主题时,该方法则不太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们来应用一下今天学到的四个步骤。

预计在下周周四,拆书帮打算在公众号推出一篇推文,用以吸引更多对于读书、成长有兴趣的伙伴加入。如果你是文章的主笔人,你会如何应用今天学习的四个步骤来快速搭建一篇文章的思路呢?

接下来请大家花4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并形成一篇文章的撰写思路,稍后会邀请伙伴来进行公开分享。

第一步:罗列信息。

经过组员们的积极讨论,罗列出了文章相关信息:

第二步:归类分组。

经过组员们的积极讨论,对以上文章相关信息进行了归类分组:

第三步:搭建大纲。

经过组员们的积极讨论,对归类分组后的一级大纲进行了逻辑调整,最后将文章的大致逻辑调整为介绍拆书帮的形式与功能。

第四步:优化主题。

经过组员们的积极讨论,组员们根据搭建好的大纲,针对之前的主题再作优化。


感谢大家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自下而上写作”的四个步骤来快速搭建符合一篇优秀文章标准的文章大纲。期待大家能够常常拿来使用,成为你日常写文思考的习惯。以上就是我的 TF2-3的分享,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