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镇江西津分舵第八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破杠三步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罗明立,今天TF2-1拆书家。三张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我来自甘肃;第二,心理学研究者;第三,拆书帮一级拆书家。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如何与偏执型人格的人打交道,他们行为逻辑比较特殊,我们学习掌握三个基本原则,跳出对方的防御体系,来有效应对。

F(特征)

今天的拆页来自《李松蔚-心理学通识讲义》,这本通识没有用传统方式,按心理学发展史来讲述,而是以我们当下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展开。这本书知识体系完整、简洁,内容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方便学习者现学现用。

A(优势)

作者李松蔚是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非常擅长解答各种棘手的心理问题,能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讲解得通俗易懂,他还有一本畅销书《5%的改变》,豆瓣评分8.2。

B(利益)

这本书能让学习者获得系统化的心理学知识,拥有完整的心理学认知地图。同时这本书也是实用的的“答案之书”,你有什么相关问题,随时查找应对办法,非常方便。

比如我们遇到偏执性人格的人,就是喜欢你挑毛病、和你抬杠怎么办?我们今天就学一下李松蔚关于如何对待“杠精”的片段,给大家2分钟阅读拆页,读完的同学请抬头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理解了偏执型人格的图式,你会想:我们该怎么对付这样的人呢?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证明自己:他怀疑我有恶意,我就要让他看到,我并没有恶意!但这恰恰是面对偏执型人格的误区。事实是,你越自证,反而会让你们的矛盾越来越大。因为自证的努力会带来两方面问题。

第一,这会让你很痛苦。因为任何人面对“可能性”的指责,逻辑上都很难彻底自证清白。一个人说世界上有三只耳朵的猫,提出这猜想很容易,但你要排除这个可能性,除非把所有猫都找出来看一遍。

第二,当你努力说服对方,让他相信自己没有恶意时,这个行为落在偏执型的人眼中,本身就是更可疑的。他的逻辑是:“你肯定是有什么阴谋,才会这么努力地争取我的信任!”,偏执的人已经设定了严丝合缝的防御场。敌人不怀好意,而那些急于证明自己不是敌人的人,则是更大的不怀好意。在这种图式里,善意没有容身之处。

不回,不看,不拉黑

面对偏执的人,更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认可他们的努力。

请注意,认可他们的努力,不等于认同他们的偏执。你只要说:“理解,你的态度非常谨慎。”就可以了。既不是同意他,也不是反对他。你不需要证明自己的立场,只要理解他在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你甚至可以站到他的位置上,从他的角度体会对你的怀疑:“你把我想成一个坏人,说明你很慎重,不容易上当。就算我说自己不是坏人,你肯定也不相信。”让他自己去权衡利弊。这样你就不会输出任何的敌意,他也就没有进一步反击你的抓手。

这不但是在保护自己,对偏执的人,也会让他们感到安全。他们认识到,你不想对他干什么,也就不会再冲突下去的动力。所以在网上遇到杠精,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回、不看,因为你的任何回复都会激发他进一步战斗的欲望。

有人会想:我一看到杠精,就把他们拉黑,不是更清爽吗?拉黑当然是一种极致的保持距离,但这种方式还是表达出了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说不定会启动他们新一轮的不依不饶。其实,我们之所以选择“拉黑”,是因为我们在受到对方的质疑时,还是感受到某种伤害,多少也想要表达自己的反击。这时候,你要给自己一些情绪支持。不要觉得自己是被恶意伤害了,只要把他们看作是图式歪曲的病人,他们在努力自保,你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当然,即使是偏执型的人,在一段适合自己的关系中,也可以逐步找到安全与信任的平衡。但是请注意,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偏执型的人相信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好,而是“他”在选择冒险。不要用你的善意去靠近他,要让他按自己舒服的节奏靠近你。

——《李松蔚.心理学通识讲义》第145章-偏执:如何正确对付“杠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读完了。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了应对偏执性人格人的方法。偏执型人格,网络上常称之为“杠精”,常表现为固执、敏感、猜疑、记仇。有着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和对抗,固执的追求不合理的个人权益。常常将他人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同时自我评价又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

【Why】生活中并不多见纯偏执型人格的人,更常见的是在人某些情绪和事件下,处于偏执状态,比如对事实的争论,一下上升到人身攻击。如果我们不了解应对方法,一般就会怼回去,证明对方是错的,正面硬扛对偏执的人,不但没用,反而更容易激发对方无穷无尽的防御和敌对。

但如果处理得当,你就有可能跳出对方的防御循环去解决问题。这时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样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How】

好,那怎么做呢?以下三个原则很有用:

1. 停止证明。是非对错、不要试图改变对方,去碰触对方严丝合缝的防御场。

2. 保持距离。既不主动表达善意,也要避免彻底拉黑,要等待对方主动靠近。

3. 认可努力。从对方角度体会他对你的态度。

我家上周发生这样一件事:我老妈在门口一个窝点听了一个月课后,非常相信一个设备能给我爸治病。我爸当然不信,而且很生气,打电话让我上查资料,证明老妈被骗了,最后还强行不让买。结果是这让老妈更加固执己见,最后吵的不是保健设备的真假,而人身攻击。说老爸小气吝啬,连为自己健康花点钱都不舍得,对高科技的无知。总之越是说服,越是激起反抗

我到现场后,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 不去证明产品的真假,不试图改变老妈已经熏陶了一个月的信念。

第二, 保持距离,先分开和两人,单独和老妈谈话,不对双方观点表态。

第三, 认可她是出于好意,为了老爸身体好,也是为家庭付出。然后请她帮忙,宽容体谅一下老爸的小气性格,万一老爸气出心脏问题,反而给你儿子增加了负担,激发他的善意。最后看在儿子辛苦的份上,她退掉了定金,她暂时不购买这个设备了。

【Where】

这个方法是针对那些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或当人们处于偏执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争论而争论。然而对于那些认真严谨的理性思考者,他们的行为看上去与杠精相似,但实际上是在坚守事实和逻辑,这种对真理的坚持反而应该得到尊重和珍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现在,我想邀请大家在脑海里回顾一下,最近有没有遇过“杠精”:

比如:

微信群里,一个人能在你每一句话里挑出错误,还猜出了你的所思所想,并认为那是事实。

公众号留言中,一个IP地址在海南的陌生人,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质疑你、审查你。

办公室里,小道上传来一个消息,一个同事他火眼金睛看穿了你,就被你别有用心得逞。

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先在小组两两讨论,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提醒大家:只要说说杠精是怎么杠的就行了,先不讨论怎样做,怎样做留给后面步骤处理。

学习者经验分享(赵老师):昨天在一个微信群里,随口说不愿意大量开会,我们单位一开会我就头疼,为此买了两幅耳机,但杠精立刻对我说:“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就是自己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最好方式,也是更幸福人生的标志之一。”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我回复:“我理解的更好的方式是:更好地了解自己,追求自己够得到的,与够不到的和解“。杠精结果来了一连串提问:“怎么更好的了解自己呢?与这个世界和解,也是一个了解自己的方式。已经知天命了,你(需要)够得到什么?够不到的和解是啥意思?” 这时候我就不冷静了,我回了一句话:“话不投机半句多…………………………今日宜:安静 忌:抬杠” 杠精回复:“。。。。没和你抬杠,我是顺着你的问题在追问”

赵老师遇到的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假如我们再遇到这种情况,你还会像以前一样怼回去么?是不是能更好的处理?是不是会更多的包容和宽容? 这里继续给大家4分钟时间,讨论如果再遇到刚才的场景,我们回怎么做?讨论完,4分钟后我再邀请一位伙伴分享。

下面,我们请赵老师 来分享。

学习者经验分享(赵老师): 那我做错了,首先我会停止回复,冷静一下,然后说你说这个话有道理,你的问题我再想想。停止证明,保持距离,认可努力。

各位同学,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与偏执型人格的人打交道,掌握了三个基本原则,重点是跳出对方的防御体系解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