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唤醒孩子的自律》》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襄阳筹备分舵线下活动1201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有责任心的信息法和赢得合作四步法

开场:

开场】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古华娟。我的三个标签是:是一名教育行业工作者;露营爱好者;拆书学习者;

分组】为了方便讨论环节进行,我们分为两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

总学习目标

今天学习的拆页片段都来自《唤醒孩子的自律》,这两个片段是互补关系。先运用”有责任心的信息”的方法获得对方的理解和配合,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需求冲突,可以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找到解决方案,和平解决问题。

图书介绍】(1-2分钟)

F特征

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他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本书从管教、奖惩、沟通、倾听等四个角度,为父母提供了一个看待亲子关系的新视角,处理家庭问题的新方式。

A优势

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

和其它家庭教育类书籍相比,本书的育儿方法更贴合日常生活情况,婴幼儿以及成长中的青少年都适用,有很强的实用性。

B利益

B1   你有没有过面对“熊孩子”揍完后就后悔,哄过之后又担心太溺爱的经历呢?这本书能让你不再纠结管教的尺度与边界;你有没有过不允许孩子吃冰淇淋,双方大吵一场不欢而散的经历呢?这本书能让你用新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若你想增加自己亲子沟通的能力或者提升亲子关系,都可以从这本书得到一些启发........

B2   我们通过今天现场学习“有责任心的信息法”和“赢得合作四步法”,在沟通中营造出一个互相理解、和谐的人际氛围来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不破坏人际关系,达到共赢的场面。

学习目标1

我们先学习第一个拆页片段,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需要表达不满的感受时,不再指责、发脾气,而是能够将自己观察到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和感受表达出来,最大可能获得对方的理解和配合,从而做到不破坏这段关系。

过渡语:这是今天的第一个拆页,现在分发给大家。给大家1-2分钟阅读时间。阅读完毕的老师可以举手示意我。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唤醒孩子的自律》P133

下面是一个老师第一次尝试“我—信息”的经历:我不太愿意对孩子们尝试“我—信息”。这些孩子太难管理。终于,当一组孩子用水彩颜料把教室后面的盥洗池附近搞得一团糟时,我鼓足劲传达了一条语气强烈的“我—信息”。我说:“你们把盥洗池和台面弄上了这些颜料,还洒在了墙壁上,接下来我就要一点点擦掉它们而且可能会被学校的督导大骂。每次你们弄完都要我来收拾,而我也毫无办法阻止这些发生。”然后我停下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内心想他们一定会嘲笑我,并且会丢下一句“我们才不管”。可是,这都没有发生。他们站在那里看了我一会儿,很惊讶地发现我真的很沮丧。接着一个孩子说道:“让我们来清理吧。”我彻底被折服。这帮孩子从来就不是那种乖乖学生,但是现在他们每次在弄完颜料后,都会把水池和台面收拾得干干净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2-3分钟)

What  

这个拆页作者主要讲的是运用“我—信息”的方法,与孩子们平等沟通,孩子们积极回应并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的事情。

在这里我阐述一下,什么是“我—信息”?“我—信息”是说出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对他人的评价。有三种类型:肯定性、面质性、预防性,今天我主要分享的是:面质性的“我——信息”,主要是用来和孩子、亲人朋友之间表达不满的感受时使用的。“信息”的内容是从“对方”的行为,带给我的后果和感受,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的。“我——信息”举例:你把房间弄乱了,接下来我要抽时间收拾,我有些烦躁。“我—信息”大家可能不熟悉,便于大家更好的识别,后面文中简称为“有责任心的信息”。

过渡语:文中的案例作者讲述的是国外的老师和孩子之间,我用大家比较熟悉的职场的案例来意译一下,利于大家理解。

背景:在前几年,我负责过一家机构的运营,我举一个我在机构工作的案例。

意译案例

下面是我作为机构负责人第一次尝试“有责任心的信息”的经历:我不太愿意对同事们尝试“有责任心的信息”。这些90后同事太难管理。终于,当一次制作活动海报同事们都互相推诿时,我试着传达了一条语气强烈的“有责任心的信息”。我说:“你们不想制作活动海报,尤其是没有费用的情况下;接下来我就要亲自负责制作活动海报,很可能海报做的不好,还耽误了其它工作。每次你们都不愿意,我也不知道怎么做能避免这些情况。”然后我停下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内心想他们一定会鄙视我,并且用沉默回应我。可是,这都没有发生。他们站了一会儿,发现我真的很沮丧。接着一个同事说道:“这次让我来试试吧。”我感觉好多了。这些同事们从来就只愿意听自己的话,但是现在他们每次遇到活动,安排海报制作,都顺利进行了。

过渡:案例里面是运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正向反馈,平常生活中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

【Why

通常大多数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类似于传统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倡导权威,控制,大多采用“胡萝卜与大棒”的方式管教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习惯性运用命令类,威胁类,奖惩类等“纠正式”语言沟通方式,比如:“你应该更懂事一点。”“你如果不住手的话,我就要惩罚你了。”【不这么做的坏处】这样的沟通方式能支持到孩子吗?不能,评判、威胁和命令孩子,都不可避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自然会引起孩子们对抗,比如:“我什么都没有做错,你是不是不喜欢我。”让情景进一步恶化成为相互的语言伤害,会让双方都感受到受伤与难过。

过渡语:我分享一个我最近遇到的事情。

【举例—反例】

前两天晚上,孩子完成打卡作业后,就看书去了,到21:00休息时间了,她突然说她想完成老师布置的给家长讲题的作业,问我行不行?我说:“你说呢?都到了休息时间,要按时休息,你早干嘛去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边哭边说:“那怎么办?”

听孩子哭,我也很伤心......哎,和孩子有一个这么不愉快的睡前时光。

HOW(细化步骤)如果运用作者的“有责任心的信息法”,会如何做呢?

第一步:描述对方的行为;看见对方做了什么,或听见对方说了什么,摄影机可以记录的下来就是行为。比如:“你们不想制作活动海报”;

第二步:呈现结果;告诉对方其行为带给你的问题。比如:“接下来我就要亲自负责制作活动海报,很可能海报做的不好,还耽误了其它工作。”

第三步:表达感受;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问题结果带给你的感受;比如:“发现我真的很沮丧”

注: 表述过程中,第二个步骤和第三个步骤前后位置可以互换,不影响整体表达。

过渡语:如果时光可以穿越,回到当时小艾想讲题的场景,我可以试着这样处理。

【反例加工正例】

第一步:描述对方的行为;

家长:你看时钟到21:00了,你说想完成老师布置的讲题作业;

孩子:嗯,前面忘记了。

第二步:呈现结果;

家长:晚睡会影响你的健康,会让我被认为“我作为妈妈不称职”。

第三步:表达感受。

家长:我感觉焦虑和不开心。

孩子:好的,妈妈,那该怎么办呢?那我明天早起完成或者明天中午补上行不行?

.........

我想我运用“有责任心的信息法”,孩子没有感受到被指责,会情绪平和,就不会有睡前不愉快的时光啦。

【where】

这是作者第一次尝试使用,在实际生活中,沟通后获得正向反馈的情况不一定每一次都会发生,但是会提高对方正向反馈的几率。适用于和孩子、亲人朋友之间,在需要表达不满的感受时使用。不适用于陌生人、普通朋友等对方不需要在乎你的感受的场合。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万一孩子对家长发出的“有责任心的信息”充耳不闻,当作耳旁风,不回应时,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可以再发送一条更加明确,更加强烈,表达更多影响的“有责任心的信息”,可能会起作用。

有时候孩子即时已经了解了自己的行为对父母的影响,但仍然拒绝改变,很可能孩子对于某种行为的需求,与父母要求他改变行为的需求产生了冲突,比如:孩子不想早起,你想孩子早起跑步锻炼身体。这属于需求冲突,下一个拆页我们讲到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5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想一想在你过去的一周或一个月里,你有没有遇到想表达不满的情况?比如:先生应酬凌晨还未回家,你想睡又操心他安全,好不容易睡着,他回来给你吵醒了?和孩子约好周末露营,计划先花半天时间写完作业,结果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能按计划写完作业,你就想把孩子训一顿?

你有没有类似的事情,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小组内分享时间为3分钟。现在大家可以小组交流啦,一会儿我们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注:只用分享当时的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陈老师

案例:最近晚上,我的小孩睡觉前把很多玩具摆放在地上,不收拾,我很烦恼。

回应反馈:好的,陈老师分享的场景很形象,感谢陈老师的精彩分享!

【A1+(反思加工)】(5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刚刚提到的情景,如果历史再重来一次,运用今天学习的“有责任心的信息”的方法,你会如何做?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并把这个对话过程写在便签纸上,其中包含具体行动的方案。

写完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陈老师

分享:

第一步:描述对方的行为;你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睡觉前不把玩具收拾起来,就跑到床上;

第二步:呈现结果;我在上了一天班的情况下,回家还得帮你把玩具捡到玩具箱;

第三步:表达感受;我感觉很烦躁;

回应和反馈:好的,非常好!非常感谢陈老师再次生动的分享!

【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互补关系】

小结及转场:刚刚我们学习了第一个片段的“有责任心的信息法”,虽然我们期望通过运用”有责任心的信息”法获得对方的理解和配合,将改变行为的责任留给了对方,但是这里没有解决方案,如果发生了需求冲突的话,那仅运用“有责任心的信息”的方法就处理不了了。这时候就需要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找到解决方案,和平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就进入到第二个片段的学习中。

【学习目标2】大家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冲突时,不再强词夺理、振振有辞,而是通过明晰问题,提出可行方案,找出最佳方案,执行方案来和平的解决冲突,从而创造出共赢的和谐场面。

过渡语:我来分发第二个拆页,给大家1分钟阅读时间。阅读完毕的老师可以举手示意我。谢谢。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选自《唤醒孩子的自律》P174

大人与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大人邀请孩子一起找到可以让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双方都可以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且对其做出评估,之后双方都同意的方案为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一起来决定如何执行。不需要强迫,也就不需要使用权力。在这里,起作用的是契约性权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篇文章讲述了如何共同解决问题,以找到双方都认可的最佳解决方案为目标,这里我们简称为“赢得合作四步法”。

Why

通常对于不可避免的、频繁发生的,亲子冲突,孩子之间的冲突,使用了要么听我的,要么都不允许,损害双方利益等简称为“非赢即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有着严重的缺点,通常会导致所有的当事人都不愉快。

HOW 细化步骤 如果运用作者的“赢得合作四步法”,会如何做呢?

第一步:明晰问题;明确双方的需求是什么,找到问题所在;

参考句式:你的想法是 ,我的想法是 ,问题是

第二步:提出可行方案;通过询问的方式,鼓励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尝试想想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吗?会不会还有其它办法?当对方想不到的时候,可以“抛砖引玉”,大胆提想法。

第三步:找出最佳方案;通过询问的方式,探询对方有没有最喜欢的方案;比如:你好像知道哪个办法最好?有没有你非常喜欢的方法?若对方喜欢的方案,你也喜欢,皆大欢喜。若没有一下子就选出来,就一个个方案分析,商量,选出最合适当下的方案。

第四步:执行方案;通过询问的方式,为执行方案创造有利条件,避免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有了最佳方案,还需要哪些来实施方案呢?

过渡语:我分享一个我昨天晚上遇到的事情。

【举例—正例】

快21:00了,准备休息了,小艾说她饿了,想吃卤鸡蛋和橘子;

第一步:明晰问题;

家长:“你想这会儿吃卤鸡蛋和橘子,我想你按时休息。问题是目前马上快21:00了,睡觉前时间不够我给你准备卤鸡蛋。”

第二步:提出可行方案;

家长:“可以尝试想想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吗?”

小艾:“我先吃个橘子或者我喝杯牛奶,明天早上给我准备卤鸡蛋;”

家长:“会不会还有其它办法?...那接下来我们评估方案。”

第三步:找出最佳方案;

家长:“有没有你非常喜欢的方法?”

小艾:“我吃个橘子吧!明天早上给我准备卤鸡蛋。”

家长:“嗯,好的。”

第四步:执行方案;

家长:“有了最佳方案,还需要哪些来实施方案呢?”

小艾:“我去拿橘子。冰箱有鸡蛋呢,你明天早上可是早点儿起来准备!”

家长:“好嘞!”

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我成功地化解了一场亲子冲突危机,和姑娘有一个愉快的睡前时光。

【where】“赢得合作四步法”大多适用于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可以使用于关系熟悉的伙伴,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伙伴之间。

预防异议

1、孩子就想赢,不愿意怎么办呢?孩子可能没有习惯这种方法,坚持下去,多尝试,孩子一旦品尝到了用“赢得合作四步法”解决冲突的良好感觉,就不会坚持“非赢即输”的方式了。

2、“赢得合作四步法”不会失效吗?会。比如:价值观方面的需求冲突,孩子头发染个颜色,你不喜欢,他就是喜欢,怎么办呢?接纳心态,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角色扮演】(8分钟)

学习完拆页内容,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场景练习,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帮助大家加深对拆页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大家先看一下下面这个场景:

【场景设计】

阳光明媚,院子里响起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特别热闹。小艾中午放学一放下书包就想跑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她常常一玩就忘记时间,我喊她回家,她舍不得回来。玩耍太长时间就会耽误她完成打卡作业。我想她花30分钟写完作业,再去玩。她担心要是下去晚了,小朋友们都回家吃饭了,没有玩伴了.......如果你是小艾家长,在面临小艾想去和小朋友们玩耍,你想让她完成打卡作业,你会怎么做呢?

【小组演练】

现在,我想请大家花5分钟的时间运用今天学习的“赢得合作四步法”,来沟通场景中家长和孩子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演练;一位小伙伴扮演家长—我,另外一位小伙伴扮演姑娘—小艾。

为了演练环节更加顺畅,大家可以在组内先进行讨论,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的方法来设计出对话内容。大家注意一定要运用到今天学习的“赢得合作四步法”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练习使用这个方法,而不是解决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小组内演练结束后,我们会邀请一组伙伴来为大家现场展示。

过渡语:好的,5分钟时间到,我们邀请一组伙伴来为大家演绎一下。

A3角色扮演:

家长(平平老师):小艾,你放学回来想先下去玩是吧?

小艾(惊艳老师):是的;

平平老师:我的想法是你先写玩作业再下去;

惊艳老师:那就没有小伙伴了;

平平老师:那么问题是,如何你既能玩到,又能保障作业完成,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

惊艳老师:我玩个40分钟,回来吃饭后再写;或者我玩20分钟,回来吃饭后再写作业;

平平老师:嗯,还可以吃完饭,花半个小时写完作业后再去玩。还有其它方案吗?

惊艳老师:那不行,没有小伙伴了。

平平老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案?第一种玩40分钟,中午就2个小时,时间紧张了些;

惊艳老师:那第二个方案吧,我玩20分钟就上来。

平平老师:好的,那我先做饭,到了20分钟,我一喊你,你就要上来,你看可以吗?

惊艳老师:好的,可以的。

【回应和反馈】

好的,非常感谢平平老师和惊艳老师的精彩演练,从中能学习到不少东西!整个环节在提出可行方案的时候,我们要鼓励提方案,更利于赢得合作,谢谢两位老师!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5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在未来,更好地应用“赢得合作四步法”的方法,请大家设想一下,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可能遇到特别常见的亲子冲突、夫妻冲突、同事之间的冲突,可以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和平解决问题,让每个伙伴都成为处理关系的高手。

比如:明年孩子上小学后,你身为家长想让她每天练习写字,但孩子可能不会愿意?

比如:下周你想先生帮你做家务,但是先生回家最喜欢玩手机游戏?

再比如:未来的工作中,同事之间为了业绩归属吵起来了?

给大家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这个场景想像下,并写下来,稍后请一位老师分享。注意,这里只用描述出场景即可。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左老师

分享:下个星期,在家里,我想让孩子每天背10个单词,孩子不喜欢背单词。

【回应和反馈】感谢左老师的关于这个场景的分享,具体到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非常好!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7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刚刚想到的具体场景,设想一下你会如何把我们今天学习的“赢得合作四步法”,运用来解决可能面临的一些冲突呢?请花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稍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案例者记录:

学习者:左老师

分享:

我的想法是让孩子每天记10个单词,孩子的想法是不想记单词,问题是关于记单词的冲突;有什么解决办法?“一天背一篇英语课文,或者一天记10个单词,第三个方案是一天记3个单词;”“那选一天记3个单词;"”好的,每天记3个,要求会读会背会写;“

【回应和反馈】好的,非常感谢左老师的精彩分享!非常开心和大家度过愉快的拆书时光!

总结(1分钟)

最后我们来总结回顾下,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责任心的信息法”来将自己观察到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和感受表达出来,赢得对方愿意正向反馈的意愿,还学习了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和平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不破坏人际关系,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鼓励大家可以在生活、工作沟通中,有意识地、持续地使用这些方法,相信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好的变化。今天拆书分享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和陪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