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领导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襄阳筹备分舵线下活动1201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运用BIC反馈工具沟通促使改变

开场:

大家好,我叫高淑平,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叙事护理践行者,写作爱好者和减重达人。今天是我TF2-2的拆书分享,为了方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讨论交流,我们先分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他人做错事情时,应用BIC工具进行反馈,这样既不引起对方抵触,又能促进对方改进。

书籍介绍

我今天拆解的书籍是《可复制的领导力》

F特征:这本书是“樊登读书会”发起人,国内领导力专家樊登老师写的,他所提出的“领导力是可复制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深刻影响了海尔、华为等国内领军企业,并被北大清华进一步传播。

A优势:相对于其他领导力书籍,本书认为领导力是可以复制的,并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可复制、可运用的管理工具。本书还得到了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和猎豹CEO傅盛等人的鼎力推荐。

B利益:

B1:工作中如果你存在不善于向员工提供反馈和辅导、不能很好的与员工交流、无法聚焦关键要务提升工作效率等问题,这本书都有对应的工具和方法帮你解决。

B2:通过今天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可以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向他人提供建设性反馈,帮助他人有效改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给于反馈的过程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谈话风格、有金刚怒目,也有和风雨。风格无所谓对错,但内容有其标准。在这里,我向各位管理者推荐一个给予反馈的标准化工具BIC。

BIC是英文”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的缩写,意指事实、影响、后果。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我以某员工迟到为例,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事件:小王连续多次开会迟到,作为管理者,为这件事找到员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B(事实)事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行为。比如这周内小王每次会议迟到的时长、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等。事实真实存在,很容易被验证,因此在管理者说出事实时,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部分:I(影响)影响是指已发生的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也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后果)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如果与会者的思路总是被打断,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开会总是迟到,不尊重他人,可能会在工作中落后,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王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王的重视。

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作气说完,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阅读完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这个片段介绍的是标准化反馈工具BIC,包括三个部分,B代表事实,I代表影响,C代表后果,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建设性反馈。

【why】

因为BIC反馈工具能够从事实出发,客观分析当事人的具体行为,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后果。这样,不易引起被辅导者的抵触情绪,从而激发他们改进的愿望。

【how】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BIC工具的使用就是不间断的说出以下三个内容:

1.陈述事实。陈述已经发生的具体行为,切记不做任何评价。

2.说出影响。说出发生的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短期影响,可以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方面来说。

3.强调后果。最后强调长期这么做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要说明长此以往对其自身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样更能触发当事人的改变愿望。

不知道小伙伴们都听明白了没,下面我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案例】

比如未来一周,我们将集中准备年终评审迎检资料,如果同事小君再出现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团队进度,我会找她谈话。具体我将这么跟她沟通。

第一步:陈述事实。小君,我从每天收到的准备资料来看,你周三的任务是周四上午10点提交的;周四的任务是周五下午6点提交的;周五的任务现在我还没收到,科室要求每天下午6点前发到林主任的邮箱。

第二步:说出影响。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影响我们团队的整体进度,资料汇总不齐,我们就无法在规定时间提交给院办。科室的工作秩序也会被打乱。

第三步:强调后果。这样长此以往,周围的同事都会对你有意见,不愿跟你搭班合作,也可能会引起你对工作的厌恶。同时,大家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你今后的年终评价和岗位晋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如此反馈,就事论事,并针对具体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小君看到行为背后的负面影响,这样她就会认为领导是在关心她,从而容易听进去,并主动想办法改正。

【where】

以上就是BIC反馈的三个步骤,它特别适用于团队管理、亲子教育和朋友之间做建设性反馈,比如提醒同事遵守规章制度,提醒家人改正不良习惯等等。但不适用于不熟悉的人群。

预防异议

1.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在第一步陈述事实中区分事实和评价太难了。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很容易区别出哪些话是事实,哪些话是评论了。

如果我们说的话里,带有表示程度的词语(如“总是”、“最”、“又”、“经常”、“很”等)或表示标签的词语(如 “一根筋”、“情商低”、“粗心”、“敷衍”等),这些往往就是评论。

再比如,如果我们说的话里,带有以偏概全的主观判断,如“你很不认真”、“小李工作态度不行”、“小王经常打游戏”、“你一点都不在乎我”等,这些也都是评论。你看,掌握了这些,是不是很容易区分了。

2.还有的小伙伴,可能说话时,习惯说一句和下属确认一句,比如“你周一、周三、周四打了三天游戏,是不是这样的?”,觉得一口气说完这三部分内容不大习惯。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在找下属谈话前,理清要说的话,并在心里演练几遍,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一口气说完,这样就可以改进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BIC反馈工具的分享。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激活应用场景】

接下来,敲黑板划重点了。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内,你在工作或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情景呢?比如下属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打游戏。或者你的孩子写作业时磨蹭、你的爱人应酬到很晚才回家……

你可能会遇到哪一种情况,请思考一下。然后简单设计这个可能的对象和场景,并在便签纸上写下关键词。注意,只要找到这个情景即可,不用写提供的反馈。写好后在小组内分享,时间是2分钟,2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和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分享】

左老师分享:这几天吧,孩子起床总磨叽,磨磨叽叽洗脸,磨磨叽叽穿衣服,磨磨叽叽整理书包。明后天还会出现这些情况。

古老师分享:爱人经常有应酬,接下来年关了吗,下周应酬还会有很多,每次应酬到很晚才回家,洗漱很吵人,严重影响了家人休息。

分步催化2【规划行动步骤】

感谢左老师、古老师的分享!刚才大家的分享,既有工作中的情景,也有生活中的情景,这些都符合BIC反馈工具的适用边界,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把刚才想到的这个情景加工一下,加工成具体的例子。比如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景,你该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BIC工具,给对方提供建设性反馈,并能够帮助积极改正,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行为。

请大家拟定一段使用BIC工具进行建设性反馈的对话,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3分钟。3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分享】

古老师:

第一步:陈述事实。最近几次,你应酬回家的时间分别是深夜10点、11点、12点,都没早于过10点。

第二步:说出影响。你回来后洗漱很吵人,我们吵醒了就很难入睡了,打扰了家人休息。

第三步:强调后果。一是影响你自己的健康,很晚睡觉吗。二是家人睡不好心情不好,我们觉得你不重视我们,长此以往会影响我们的家庭关系。

非常感谢XXX的分享。XXX讲述的事实客观,分析的影响逻辑性强,后果关乎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很有说服力。

最后,我对今天的分享做一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BIC反馈工具,具体内容包括事实、影响和结果三个部分。今后,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反馈工具熟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的沟通变得更加和谐、高效。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小伙伴们的参与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