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北海筹备分舵第37期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亲密沟通的三要素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的拆书过级。我叫柴言,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孩子学习力父母教练认证讲师

2、学习力咨询师

3、运营管理学习爱好者

我目前的拆书领域主要聚焦在学习力提高、亲子沟通和运营经管类。

由于今天有讨论环节,我们今天就按座位来分组,面对面为一组

[图书介绍]:

场景

大家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上班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只想安静躺一会,但是你4岁的儿子跑过来要你陪他玩,并不断在你耳边哗啦啦说不停。你很烦躁,但你压住脾气告诉他“爸爸今天很累,先去跟妈妈玩”,他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你的爱人无动于衷,于是你就烦了,低沉吼到“你先自己玩就行了,能不能别烦人!”,吓得孩子开始哇哇大哭,这时的你,不仅烦躁,还为刚才行为内疚。

提问:

在坐的小伙伴,有没有觉得小孩子很无辜?由于我们表达不恰当,就把亲密的的人当成了坏情绪的垃圾桶。那我们有没有小伙伴在与小孩、亲朋好友、同事相处中,当他人的某个行为对你带来负面情绪时,而你表达不恰当,对方的不理解,让沟通产生了不良的阻碍,你的反应是什么?是大声呵斥?还是和对方吵一架?

影响:

遇到此类不良的沟通阻碍时,若不正确的处理,稍有不慎,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会变得做事畏畏缩缩,而你的爱人,也会觉得你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久而久之,失去了最基本的亲密关系,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的社会人际关系。

解决:

面对亲密关系沟通的问题,有那么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这个方法来自——来自美国著名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所著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为父母所写的亲子沟通类的书籍,通过倾听和表达,有效达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而今天的学习的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还使用于——家庭、职场、学校等部分人际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一信息”能够带来惊人的效果。父母们常常告诉我们说,当他们的孩子得知父母的真实情感时,往往表示惊讶。他们对父母说:

“我不知道我让你这么心烦。”

“我不知道这样真的会让你难过。”

“你以前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的感受?”

“你对这件事真的有很强的反应,是吗?”

孩子与成年人不同,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人造成什么影响。在追求他们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浑然不知。但是,一旦有人把这种影响告诉他们,他们通常就会愿意更多地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一旦孩子了解了他的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他们常常会从一个自私的人变成一个体贴的人。

H太太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全家度假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他们年龄尚小的几个孩子坐在迷你旅行车的后座上大声叫嚷、打打闹闹。H太太和她丈夫一开始还可以忍受这种喧闹,但是最后H先生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一个急刹车,把车停在路边,大声地说:“我再也受不了这些吵吵闹闹、在后座上跳来跳去的行为了。我希望享受我的假期,希望在开车的时候享受一些乐趣。但是,真是该死,当后座那里不断传来吵闹声时,我就会变得紧张兮兮,我讨厌这样开车。我觉得我也有权享受这次度假。”

孩子们被爸爸的这个声明吓了一跳。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后座上的行为给爸爸带来了困扰。很明显,他们以为爸爸可以接纳他们的这种行为。H太太说,在这个小插曲过后,孩子们变得更加体谅别人,胡闹行为也明显减少了许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首先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测题,并在最后计算出自己的总分。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不用纠结分数,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即可。

(完全不符合:1分,不太符合:2分,较符合:3分,符合:4分,非常符合:5分)

1、对方说了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会告诉对方我的情绪,比如我生气,我难过,我开心……

2、在对方做了一件让我不开心的事,我会描述对方的行为

3、对方说了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时,我总是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4、在对方做了一件让我不开心的事,我会说出对方行为给自己造成的影响

5、在与对方提需求时,当某个需求未被满足时,我会诚恳的说出我的需求。

给大家1分钟时间,计算出5道题的总分

大家的总分计算出来了吗?好,大家不用太担心最后的得分,这就是一个检测我们在人际关系沟通中的状态,只做参考。

【互动】有20分以上的吗?

学习者:

拆书家:10分左右有吗?

学习者:

拆书家:大家都认真思考了,非常棒

下来,我现在讲解一下分数代表的含义。

得分20分以上的小伙伴,说明大家在日常沟通中善于以我为主体去表达;

得分在10-20分之间的小伙伴,有以我为主体去表达的意识,还需要加强;

得分在10分以下的小伙伴,说明你可以提升的空间比较大,无论从与小孩沟通角度,还是成人交际,《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很适合你。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桌面的拆页,这个拆页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的一个片段,阅读时间2分钟。阅读完毕,麻烦举手示意一下。

好,很多小伙伴已经看完,没有读完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片段到底讲了什么。

【what】

通过这个片段,了解到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困扰或者问题时,我们则需要孩子来配合改变他们的不可接纳行为,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我-信息”,即通过“行为+感受+影响”表达别人的行为给我带来的感受,以及对我造成的具体而实际的影响,促动对方发生改变。

【why】

那么如果你不那么做,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他若人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正确的表达需求,然后会觉得你是无理取闹,最后产生更多的误会和冲突。

P.E.T中的“我-信息”是真实的、坦诚的、内外一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包括对他人的评价、判断或解读。正确使用“我-信息”,别人了解了你的需求,他们更可能予以配合和提供帮助。而你因以诚实和界线清晰的方式相处,他人也更容易对你坦诚相待,从而避免误会和冲突。

互动提问一:

拆书家:每天上学,你都拖拖拉拉,像个蜗牛,惹火爸爸,一会给你几巴掌,迟到的孩子不会让人喜欢。这是不是‘我-信息’?

学习者:

拆书家:不是。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 “拖拖拉拉”是对孩子的评价,“迟到的孩子不让人喜欢”这是指责,不是影响。

互动提问二:

拆书家:“客厅与走廊摆满了你的积木,我没有地方走路了,我很担心我踩坏你的积木,严重的话,戳到爸爸的脚,会很痛的。这个案例是“我-信息”吗?

学习者:

拆书家:是,有不可接纳的行为,也有影响和感受。

【how】: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再次感受到:“我信息”必须包含三个要素——“行为+感受+影响”,接下来我们具体学习“我-信息”的沟通三要素的如何操作:

一、描述行为。客观的描述对方的行为,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困扰,而不是评判或贴标签,比如,你怎么那么让人不省心那么霸道,沙发走廊都是你的积木玩具,而正确的描述行为是:沙发上,床上,桌子上,地上都是你的玩具

二、表达感受。清楚明确地告诉对方,他的一个不被你接纳的行为,给你造成的情绪感受,如伤心,害怕,喜悦,开心。可用”我感到……“这样句式来表达。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需要不停的收拾你的玩具。

三、阐明影响。影响是指对方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比如浪费金钱、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工作;让你不能做某件你想做的事情;也有可能使得我们身体上受到伤害,使你疲惫等。比如:长时间的弯腰收拾玩具,我会腰疼,严重的话会进医院的。

举例:

晚上的时候,我儿子喜欢把他的玩具拿到床上玩,要睡觉了他也没有收拾,有一次因为没收拾干净,留了个小玩具在床上,还扎到了我,我实在受不了,同时我也想培养他收拾玩具的习惯。

我:“我知道你拿玩具到床上是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玩,但是要去睡觉了,你也没有收拾起来,在床上占了很大地方(描述行为),这让我和妈妈没地方睡觉了,我们有点生气了(说出感受),你知道爸爸和妈妈上一天班了,是感觉非常累的,没地方睡觉,休息不好,会被扣工资的,那就没钱给你买玩具了(阐明影响),我希望你能和爸爸妈妈收拾整齐。”

【where】

“我-信息”比较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用于部分人际关系的沟通。在这里,有两种个情况不合适使用“我-信息”,

1、对方正处于情绪当中,我们应现倾听,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

2、不适合下级对上级使用,适用平级和对下级。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我使用了“我-信息“,孩子充耳不闻怎么办?使用“我-信息”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给父母造成的那些负面影响及感受,进而为愿意改变他们的行为带来可能。

所以若是第一次“我-信息”孩子不理会,建议加重语气,并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让孩子知道“我认真”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演练:

刚刚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运用“我-信息”的沟通三要素,我们一起做个演练。把学到这些知识、技能,在现场演练一下,大家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场景:去年我在少儿美育机构工作时,有个5岁小朋友叫小天,他在学校学习画画,但是他经常不配合穿罩衣,觉得罩衣是小女孩穿的,所以不肯穿,所以每次都把衣服上搞得到处是颜料,让妈妈很头疼,因为颜料很难洗下来,而且还报废了好几套价值不菲的衣服。妈妈要怎么用“我-信息”来表达呢?

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大家先在小组内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对话,一会儿我会请两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分享:

覃(妈妈):今天是妈妈帮你挑的衣服,真好看。今天我们来上的是美术课,待会上课的时候会用到颜料,颜料沾上衣服,会很难洗掉的。这里有了比较的漂亮的罩衣,我觉得很好看,你穿了,就能保护妈妈给你挑的漂亮衣服不被弄脏了。

邹(小天):其实,我觉得罩衣是女孩子穿的,不好看。

覃(妈妈):对呀。是女子穿的,今天画的是女孩子的图画,穿上去会画的更漂亮呢

邹(小天):不想穿,太丑,别人以为我是女孩子的。

覃(妈妈):这样,你先穿上去,如果别人说不好看,我们再脱下来,或者妈妈认为不好看,我们也脱下来,好不?

邹(小天):好的

布置任务—找人分享、陪练:

感谢两位演练,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我-信息”的沟通三个要素的步骤,为了巩固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现在我要布置一个作业给大家,

在未来的三天内,当家人的行为给你造成困扰,你是如何用“我-信息”进行对方表达,辛苦大家把把过程反馈给我。

学习者反馈:

来自石总分享:

背景:每周叫孩子起床,孩子床气很重,很难叫得起来。孩子妈妈总是习惯骂孩子懒,不爱学习。爸爸学了‘我-信息’沟通三要素,决定与孩子妈妈沟通,这样的贴标签行为是不对的。

爸爸:跟你说件事,妞妞很小的时候,都是随我们一起睡懒觉,是吧。

妈妈:是呀,怎么了。

爸爸:所以我在反思,她现在的床气重,不是她懒,不爱学习,而是我们以前不经意“培养”的。

妈妈:好像是的

爸爸:上幼儿园前,我们不能很好的帮她进行过渡,每天强拉她起床,感觉这是不正确的行为,稍微不配合,还被骂。换了是我,我会觉得难受,同时,现在我很担心妞妞心里是不是心理留下不好影响了。

妈妈:天啊,我都没想到这个。那以后注意一下了,与老师一起想想用什么方法哄她起床。

总结: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我—信息”沟通三要素,1、描述行为,2、表达感受,3、阐明影响。

希望大家可能灵活运用,让自己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人际更加和谐美好。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