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廊坊风陵分舵】内部拆书晋级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使用开放式问题避免尴尬聊天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庞显朝。我是天刚亮迎着朝阳出生的,因此,家人希望我能像朝阳一样充满朝气,所以就取名显朝。按照拆书帮的传统,我将从以下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新手拆书家、考试能手、终身学习者。第一,我是刚加入拆书帮的新手拆书家,但是有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坚持每天参加分舵的晨读分享和领读。第二,我的本职工作政府部门在编人员,参加过近十次大小考试,考试经验丰富,并最终上岸;第三,我相信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致力于做一个终生学习者。我可以提供考编经验的分享,有想考编的伙伴可以找我哦,定会倾囊相授,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拆书,一起成长。今天我要进行TF1-1的过级,主题是:如何使用开放式问题避免尴尬的聊天。

<介绍拆书和拆书帮>:

首先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合那些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的成年人,拆书不是把书拆开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而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要求关联学习者的自身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

这就解决了一个多数人会遇到的问题:买了好多书,花了好多钱,结果有的书翻了几页,有的书动都没动,那个后悔啊。

拆书分为两类拆书法,一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二是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类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转换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看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专业的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以上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部分是赵周老师的《提问力》中的第22页的片段。内容是就对方熟悉的话题提出具体的开放式问题,来促进人际关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我给大家准备的内容,阅读完后举手示意我,我们接着进行后面的内容。

好了,已经过了两分钟了,大家读的怎么样?是不是挺有感触的?那么我们就趁热打铁吧。

Why:

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想和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人说句话,但是一说话又会显得很尴尬,而且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的,以至于这些人在自己的微信好友里面就成了“死人”,也就是不会说话的人。

我们应该都不想做那样的人,或者是被做那样的人,因为我们都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非常重要,会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的从容和充实。

What:

那么,这个片段就给我们以上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也就是用对方熟悉的话题,提出具体的开放式问题,来促进人际关系。

How:

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寻找对方熟悉的话题。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动态,查看对方的头像,或者聊通用的话题,例如工作、行情等。

2.聚焦具体的话题。在找到一个话题后,从小的角度展开,可从为什么、做了什么、如何做的等方面聊。

3.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的用只有两个选项的封闭式问题,多用如何、怎么、为什么、怎么等关键词。

同时,也要简单说明一个概念,开放式问题,指的是回答的选项有多个,而且回答的内容会比较丰富,用开放式问题交流的话,会让交流者有更多的深入交流下去的话题。

Where:

在这里我们会注意到,用开放式提问的话,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为了和对方深入的交流下去,那么在什么的情况下需要和对方深入的交流呢?对方熟悉的话题提出具体的开放式问题,来促进人际关系,这个办法更适合于1对1的交流,比如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客户之间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讲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上个星期六晚上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吃完饭躺在沙发上,在刷朋友圈,突然看到一个多年不曾联系的朋友发了一条动态,内容是他所在的商场在做促销活动。本来想着找他聊两句,但是想到不在那家企业工作之后也就断了联系,而且这么多年不联系的话,也确实不知道如何开口,也怕开了口之后人家会有什么其他的误解,导致更加没有什么可说的。突然看到海报的地址栏有些好奇,我就把这张图片发给他,然后问了他一句,

“这个地址怎么标注了原红星美凯龙?发生了什么啊?”

没想到他很快就回复了我,

“之前的商场没钱了,欠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不干了,现在这个也快黄了”

“现在这个商场快黄了,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呀?还要坚持做下去吗?”

“打算明年过完年之后辞职,就在家旁边找个工作就行了,年纪也大了,不想着出去闯了”

后来他又问了一些关于我的工作,然后我们就这样有来有回的聊了10来分钟,而且聊的很愉快。

可以看到在上面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自己在无意之间就应用了讲的开放式提问,这是做的比较好的。比如第1个问题,问的是他熟悉的话题,商场的情况它是熟悉的所以问这个问题的话,他会有很多能跟你说的,也能把话题一直持续下去。第二个问题,是基于第一个问题的追问,也是具体的提问,他也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个说明,这样问的好处就是,他不至于让他会觉得很宽泛,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两个问题都是开放型问题,会有很多可以继续聊下去的点,能很好的促进话题的进行。

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用开放式提问会让我们各自的回答,都有很多方面可以讲,而且我们可以也可以针对对方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再进行深入的一个交谈,达到促进人际关系的目的。

<A2便签>: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在微信好友里去找10个很久没有联系的人,用开放式提问的方法和对方聊聊。

步骤:

1.寻找对方熟悉的话题。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动态,查看对方的头像,作为聊天的切入点。

2.聚焦具体的话题。在找到一个话题后,围绕话题从和他相关的小话题展开。

3.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的用只有两个选项的封闭式问题,让他多说,能有的说。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可以用对方熟悉的、具体的开放式提问,来促进彼此的关系。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