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Daisy。很高兴来参加这次拆书活动,我今天的考级是TF1-1。Daisy的中文名是雏菊的意思,花语是和平、希望和纯洁的美。这也是我的愿望。但这么宏大的愿望是不太可能个人能实现的,所以我的目标是做好自己,提升自我,顺带影响他人。我现阶段的3个标签是:1、我是6年外贸工作者;2、我是1年半妇女儿童公益组织成员;3、我是2年10个月女孩的妈妈。这是我简单的自我介绍。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帮把。“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是通过RIA的便签学习法,将致用类书籍中的知识点关联到自己的经验,并且规划具体的应用,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当个人学习的拆书达到一定高度,我们还可以考拆书家,成为组织学习应用者,引导和促进一群人一起学习,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我们在各地都有分舵,方便大家交流学习。
今天我带来的片段是小强升职记中的第177页到178页。片段已经发到大家手中,请大家阅读一下。从“你知道知识为什么没有付诸行动”开始,到178结尾。
好,我看大家都阅读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进行一下这个知识点的解读。在这个片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想法,有时候不了了之了,有时候做了一半烂尾了,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想法转换为目标。这个转换过程可以鉴用SMART法则:
其中S是指目标的明确性。明确目标可以让自己有努力的方向
M是指目标的可衡量性。设定一个标准来判定自己目标是否成功。
A呢是指目标的可实现性。避免我们做无用功。
R是指目标与目标之间的相关性。这样可以看这次我们的目标与已经存在的目标之间有没有相关性,节约时间。
T呢是指目标需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有一个期限可以避免拖延症,也能让自己有一个deadline。
按照这些原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设计成相对应的问题来提问自己,从而制定成一个量化的可执行目标,或者,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来判定我们这个目标需不需要实行还是放弃。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自己过往的经验。
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参与拆书帮无锡分舵筹备这个经历。最初在看完赵周老师的书籍时只是想要参加线下拆书活动,结果网上搜索下来无锡没有。当时也想过去上海,也想过去联系无锡的筹备分舵,但最终都不了了之。后来参加官网推送的一些线上拆书活动勾搭上了小师妹,又转介绍了现在的这些伙伴,有了一起筹备分舵的想法。但因为当时没有把想法转化为目标,初期一直很犹豫,怕自己精力有限,没有贸然决定加入。这就是我一个失败的经验,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转换为目标。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的A2标签。在我学习到这个知识点以后,我也把我这个参加筹备分舵的事从想法做成了目标。我通过smart法则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并且进行了梳理。
第1个S,我设计的是:我为什么要参与无锡分舵筹备工作?
因为在学习运用中我觉得拆书学习法非常有效,想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知道。也想在筹备分舵考拆书家的过程中能学习到更多的拆书技能,提升自己;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第2个M,我设计的问题是:怎样算是完成筹备分舵?
个人:考到三级拆书家;团队:成为正式分舵并能定期举办活动。
第3个A,可实现性我设计的问题是:以上目标是否能实现?
个人目标可以实现;团队目标也可实现,但需要跟团队成员多沟通,设定更详细的目标。
第4个R,我设计的问题是:筹备无锡分舵这件事与我现阶段在做的事有没有关联?
个人目标1是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筹备分舵这件事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掌握拆书技能,提升知识掌握能力,所以是相关的;我个人还有个目标是希望自己生活更丰富,筹备分舵这件事可以让我认识更多不同领域的人,所以也是相关的;还有就是我在做的公益项目中今年有个读书项目,筹备分舵这件事可以相辅相成,所以相关性还是比较强的。
第5个T,我设计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完成筹备分舵转正?
团队代舵主曾经说过要3月19日之前转正。由于这期间比较忙,所以我以团队目标设计的个人目标为:3月19日完成2级拆书家定级。因为团队有5个二级拆书家也是能转正的。然后7月1日前完成3级拆书家定级。
通过SMART法则将想法梳理后,我找到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可以看出来,这件事情不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而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也清晰规划了自己的考级之路,并且也意识到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更多的团队合作,团队沟通,然后后期也会在这方面加强。
这个就是我今天带来的拆书片段和拆书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