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陈小。
简单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1、新手拆书家 2、架子鼓老师 3、终身成长践行者
我今天的拆书主题是:用身份培养习惯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在未来“用身份培养习惯”的方法,写出一份简单易行的习惯养成计划。
拆页来自《掌控习惯》
【图书介绍】
【F】作者詹姆斯•克利尔,美国习惯学院创始人。主要讲了培养习惯的4大定律,让习惯简单易行、令人愉悦。
【A】和目前市场上的习惯养成类书籍相比,《掌控习惯》从根本上帮助我们解决习惯问题。56个案例,50万人亲身验证,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畅销书。
【B1】通过阅读这本书,教你如何快速养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
【B2】小伙伴们有没有特别想要养成的习惯?比如读书、写作、跑步、健身、早起等等。结果如何呢?每次又坚持了多久呢?养成一个习惯只能靠意志力去坚持吗?今天的拆页学习,将帮助我们解决,无法养成好习惯的困扰。
接下来我们先分组……然后花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掌控习惯》 P27-28
综上所述,你可以看出习惯是改变身份的必经之路。改变你是谁的最实际的方法是改变你所做的。
你每次写下一页时,你就是作家。
你每次练习小提琴时,你就是音乐家。
你每次开始训练时,你就是运动员。
你每次鼓励你的员工时,你就是领导者。
每个习惯不仅会得到结果,还会教会你更重要的事情:信任自己。你开始相信你真的能完成这些事情。当票数不断增加,证据开始改变时,你讲述给自己的故事也开始改变。
当然,它也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每次你选择坏习惯时,都是在投票给这种身份。好消息是你不需要完美。在任何选举中,两边都会获得选票。你不需要全体一致投票才能赢得选举;你只需要多数即可。如果你投了几票给不良行为或者沾染了毫无建树的习惯,这没多大关系。你的目标只是赢得大多数时间。
新的身份需要新的证据。如果你持续不断地投下相同的票,你会得到和以往一样的结果。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一成不变,你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是一个简单的两步过程:
(1)决定你想成为哪类人。
(2)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习惯是和身份相关的,比如作家一定有写作的习惯,音乐家一定有练习乐器的习惯,运动员一定有体能训练的习惯等等。那反过来想,想要养成什么习惯,我们就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这样就会很自然的养成想要养成的习惯。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从基于结果(习惯)转移到基于身份(什么人有这个习惯),帮助自己培养好习惯。解决了我们想培养好习惯,却靠意志力、自控力做不到的问题。
不这么做的坏处
通常情况下,大家在决定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要么是花钱增加成本,帮助自己坚持。要么是参加社团,找一个有氛围的地方,督促自己坚持。这些做法的本质是通过外界的帮助,促使自己能坚持下来,只看结果。可是一旦没有外界的支持,我们还能继续吗?如果不能,就说明还没有养成习惯,这样的努力只会让我们更受打击。
培养一个习惯的动力,如果是由内而外的,就会事半功倍。还记得你曾经坚持过的事情吗?想想最初的动力是不是想要超过某个人呢?“用身份培养习惯”就是不要只盯着自己做没做到的结果,帮助我们聚焦自己的内在意愿,推动我们想培养习惯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具体的行动步骤。
细化行动步骤
一、决定你想成为哪类人
1、关联身份
这里的身份不是我们在社会上的职业,而是指我们的行为累积带来的身份标签,是我们用具体行动证明出来的。比如我们是拆书家,这个身份标签就是我们主动选择,并且坚持行动来的,这也是作者所说的培养习惯的核心。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养成什么习惯?”
“什么样的人能养成这个习惯?”
这一步就是,把能拿到对应结果的身份,和习惯联系起来,就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去坚持,而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2、追问目的
问自己“为什么想要这个习惯?”比如运动健身,有的人是为了健康,有的人是为了好看,有的人是为了长期的益处,有的人是为了一个月后的结果。目的不一样动力就会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了。
追问是为了帮助自己发现自己做这件事的真实意愿,从而做出有效的行动计划。而不是简单立个flag,然后被打脸,不断立flag,不断被打脸。清楚了自己的真实意愿之后,就可以确定我们想要养成的习惯。
二、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
1、身份认同
当我们不愿意继续坚持的时候,就会面临选择,我们的决定就是在给自己投票。是认同新身份?还是认同不愿意改变的自己呢?决定权在我们自己。
身份是从内心中给自己提的醒,但不是有了身份就一定能做到的。比如很多人报名拆书,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拆书家,但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是“真正”的拆书家。
所以当不想拆书的时候,就可以问问自己:“我想成为拆书家?还是就做现在的自己?”
2、强化奖励
做行动计划的时候,可以设置成阶段性的。比如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或者拿到什么结果,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设置容易完成的。做到了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加强正面反馈。
坚持的时间 给自己的奖励
一个星期 吃顿好吃的
半个月 买件衣服
一个月 换个手机
这一步是用身份认同来坚持,用坚持的结果来强化身份,不断给自己正反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习惯。
举个例子:
这是菜大叔的其中一个身份标签,是和习惯相关的,所以我询问了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以下是菜大叔的回答。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幸福的人
要养成的习惯:养成写感恩日记的习惯
养成习惯的目的:不抱怨,发现身边的美好
想拿到什么结果?:坚持一年
不想坚持时问自己?:我要做幸福的人?还是做原来的自己?
什么阶段有什么奖励?:坚持100天带爱人去郊区游
预防异议
有没有小伙伴会觉得这个步骤太多了,实践起来太麻烦?其实不麻烦的,只要确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养成身份相对应的习惯,在纠结要不要坚持的时候提醒自己:“我要给什么样的自己投票?”。
最重要的是,是否真的有意愿成为那样的人,如果没有意愿,再简单的步骤也是麻烦的。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有想要养成好习惯意愿的人,不适用于没有意愿的人。
【A3】场景演练
好的,我们刚刚学习了“用身份培养习惯”的方法,现在邀请小伙伴们进行场景演练:
小A是个身高160、体重120的微胖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找各种好吃的,却又一直喊着要减肥,每次饿两顿就会吃更多。最近公司来了个新的女同事,长得漂亮、身材又好,小A一直暗恋的男同事经常找她聊天。所以小A又想减肥了,并请教新同事保持身材的方法。
按照刚刚的分组演练,一个人扮演小A请教新同事,另一个扮演新同事,告诉小A“用身份培养习惯”的方法,以下是步骤:1、关联身份
2、追问目的
3、身份认同
4、强化奖励
演练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讨论的计划。
学习者分享:
小A:新同事你好,想请教一下,你是怎么保持好身材的呢?我很想减肥,可就是减不下来,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新同事:你为什么想减肥呢?或者说,你减肥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小A:我也想像你一样,有好身材,能穿好看的衣服,被大家喜欢的人。
新同事:那么你要养成什么习惯,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小A:每顿饭少吃一点,每天都运动10分钟。
新同事:你养成这个习惯的目的是什么呢?
小A:我能更好看。
新同事:那你想减到多少斤呢?
小A:我要瘦到100斤
新同事:那你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想继续的时候要问自己什么?
小A:我要做苗条的自己?还是做现在的自己?
新同事:为了帮助自己能坚持,你还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小奖励。
小A:减掉10斤就奖励自己去做身体,全身放松。
新同事:还有吗?
小A:减掉20斤就奖励自己,用三分之一的工资买衣服。
新同事:那你可以开始减肥,养成每顿饭少吃一点,每天都运动10分钟的习惯啦。
【结束语】
好,重复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用身份培养习惯”,用这个方法写出一份简单易行的习惯养成计划。希望未来能帮到大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