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杭州雷峰塔筹备分舵第二十场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结构化倾听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项泰。我将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银行金融科技人员。

我从事银行金融科技工作13年,曾主导编写单位的信息科技五年规划。我可以为大家提供银行系统建设经验。

第二个标签:跑步爱好者。

我坚持跑步6年,跑过10多场马拉松,创建了单位的跑步社团。我可以教大家如何跑步入门、如何无伤跑步。

第三个标签:准拆书家。

我计划未来一年内成为三级拆书家,在单位开展拆书活动,影响身边的人和我一起学习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自我介绍,很开心认识大家。

【拆书帮介绍】2分钟

下面我介绍下拆书帮。

在介绍拆书帮之前,我先抛一个问题。在读书这件事上,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想读书,却读不进;

读进了,却读不完;

读完了,却没感悟;

感悟了,却没行动;

这样的困扰可以用两个问题进行概况,那就是“如何读书?”和“读书何用?”我曾经也被这两个问题困扰,所幸我遇到了“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目前全世界有56个正式分舵和20个筹备分舵,它们都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其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拆书”不是把书拆掉,而是一种将知识拆为己用的成人学习方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把书中的知识和你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并规划未来的运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你自己要把知识拆为己用;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你去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2分钟

片段来源:《沟通的方法》p7-p9 结构化倾听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的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焦虑、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总 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立即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我把这样的词叫作“情绪路标词”。

“情绪路标词“一出现,你就要意识到,对方没有在陈述事实,而是在发泄情绪。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辩论事实真相,而是安抚他的情绪。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降下来,双方才有沟通的基础。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当然,从对方丢给你的一堆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是最考验侦探能力的,需要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事件本身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在对方的描述中考证以下几个要素: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如果能用4个W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相反,如果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从诸如“我觉得”“我判断”“我认为”的主观推论出发,那我们听到的陈述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了解了情绪和事实,我们需要结合二者来判断对方的期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3分钟

What:

倾听是沟通的起点,这个片段介绍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倾听方法:结构化倾听。结构化倾听,需要我们在接收到对方的信息后,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对方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Why:

结构化倾听有助于我们将对方所有隐藏的线索挖掘出来,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听明白对方的意思,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How:

如何进行结构化倾听呢?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识别情绪

倾听时,我们需要将对方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如果对方语言中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我们就知道对方是在发泄情绪。这时候我们就要先安抚对方的情绪,不然无法沟通。

第二步:确认事实

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如果对方语言中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那么大概率对方说的是事实,否则带有主观推论的词汇就是观点。比如“我觉得、我感觉”。

第三步:找出期待

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情绪和反映的事实,找出对方的期待,进而做出正确的反应。

举个例子,比如夫妻间的这段对话。

妻子说:“你总是玩手机,啥都不干。”丈夫说:“我哪里总玩手机了?”你看,这里是不是火药味十足,这样的沟通,一场争吵不可避免。

如果采用结构化倾听的技巧,丈夫可以这样做:

1.首先识别出妻子的情绪是伤心的,要先安抚妻子受伤的心灵;

2.接着确认自己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玩手机的事实;

3.最后找出妻子的期待,那就是“我一个人干活很累,我没有帮手,我需要老公和我一起干家务”。找出期待后,识趣的丈夫就要马上起身去帮妻子干家务了。这样一场潜在的吵架就扼杀在摇篮中了。

Where:

结构化倾听适合各种日常沟通场合,包括工作中、生活中,但如果碰到对方给出信息太少导致我们无法分辨事实和期待的场合,就不太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2分钟

在倾听这方面,我自己是踩过坑的。

今年五一假期准备去南京玩,出行前一天,我跟老婆说我出去玩穿拖鞋(洞洞鞋),老婆对此有意见:“怎么老是穿拖鞋?出去玩穿拖鞋多邋遢啊!”我抗议道“为什么不能穿拖鞋?穿拖鞋又凉快又方便。”老婆继续道:“你一个银行上班的,上班时挺光鲜亮丽的,怎么下班后这么邋遢。”就这样我和老婆又往来了几个回合,最后不欢而散。

现在反思当时的沟通,我只想着自己,没有顾及老婆的感受,导致沟通很不愉快。如果当时懂得结构化倾听,我会这么做:

(1)首先识别情绪:老婆是担心我,怕我出去穿拖鞋形象不好;

(2)接着确认事实:我平时不上班就穿拖鞋,形象很邋遢;

(3)最后找出期待:平时我穿拖鞋老婆不怎么说,这次去南京玩老婆就有意见,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次行程中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穿拖鞋会很不礼貌、很不得体,老婆是希望我注意穿拖鞋的场合。

通过这样结构化倾听后,我就会先安抚老婆的情绪,然后承认自己穿拖鞋邋遢的事实,最后回应老婆的期待,对老婆说:“老婆,去到正式场合我肯定不会穿拖鞋,我还备了一双运动鞋。你看我能带上我的拖鞋吗?”我想这样沟通一定能让老婆答应我,允许我带上拖鞋。

【A2具体应用】1分钟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沟通时,我会多用结构化倾听的技巧。

目标:在未来一周(11.11-11.17)在辅导儿子作业的过程中采用结构化倾听的技巧

行动路径:

在辅导儿子作业时不能光想着向儿子灌输自己认为要灌输的知识,要先去倾听儿子的诉求。通过儿子的诉求往脑子里画三个框,分别是儿子的情绪、事实和期待,再根据这三个框决定接下来的行动。结构化倾听具体步骤:

(1)识别情绪

沟通作业时,发现儿子有情绪,先平复儿子情绪后,再沟通。

(2)确认事实

分析儿子各种情绪的原因,是因为题目太难听不懂?做题太累了想休息会?还是因为我废话讲太多了不想听?

(3)找出期待

根据儿子的情绪和反映的事实,找出儿子的期待。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好的沟通从倾听开始,让我们学会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识别情绪、确认事实、找出期待,从而开展有效的沟通。

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这个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