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2023年10月21日下午拆书帮线下练级场(街道口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结构化倾听”让你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浩然。我是中医、养生、身心成长持续学习者,如果现场有喜欢这方面的小伙伴可以多多链接我哦。

【技能点】分组
为了方便接下来学习中的讨论和分享,我们先分一下组,我左边的2小伙伴一个组,右边的2个小伙伴一个组。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了解并且在沟通中会应用结构式倾听的三个步骤,快速挖掘到对方的真实意图。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学习片段的来源,就是这本书-《沟通的方法》,作者是脱不花。她是《得到》的CEO,她非常擅长沟通。这本书一共列举了18个职场沟通场景,基本涵盖了你会遇到的所有职场沟通难题。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的内容来自得到的明星产品《沟通训练营》,经过了3万名以上学员的学习和验证。这本书总结出了很多沟通的小工具,很容易上手,并且效果立竿见影。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B1:指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书中不仅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还用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非常好上手,包教包会。

B2:指接下来的这个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是《结构化倾听》,学完以后大家可以在沟通时听懂对方到底在说什么,想要什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完毕之后请眼神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结构化倾听,《沟通的方法》作者脱不花,P8-P9页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地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焦虑、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1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比如,"领导总是让我加班",这句话是事实还是情绪?

是情绪。"总是"这个词,表达的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事实。当我们这样表达时,或多或少都有夸张的成分。

很多情侣经常为这种词吵架。一方说,你为什么总是忘记我们的纪念日?另一方就会很生气地驳斥,哪有总是,我不就是去年忘记了一次吗?你看,这么沟通,吵架就要升级了,最终很可能以"你不爱我了"和"你无聊不无聊"而告终。其实,对方要表达的只是"我觉得你忽略了我,我没有安全感,所以很难过",但身在亲密关系中的他/她并没有将此识别出来,当然也就不可能说出什么对症下药的话。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立即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我把这样的词叫作"情绪路标词"。

"情绪路标词"一出现,你就要意识到,对方没有在陈述事实,而是在发泄情绪。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辩论事实真相,而是安抚他的情绪。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降下来,双方才有沟通的基础。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当然,从对方丢给你的一堆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是最考验侦探能力的,需要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事件本身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在对方的描述中考证以下几个要素: who(人物)、 when(时间)、 where (地点)、 what (事件)。如果能用4个 W 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相反,如果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从诸如"我觉得""我判断""我认为"的主观推论出发,那我们听到的陈述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了解了情绪和事实,我们需要结合二者来判断对方的期待。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客服,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投诉,说收到的商品有破损,很生气。我该怎么反馈?是不断跟客户道歉,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吗?显然不是。如果被对方暴跳如雷的情绪带着走,就没法听懂他真正的意思。越跟他说别生气,就越是在火上浇油,把一起针对公司的投诉变成了私人恩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技能点】【I】拆书家讲解引导-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Why)相信大家一定在沟通中遇到过对方说话绕来绕去,或者说话带着明显的情绪的时候

(一般做法)如果我们只按照对方的话面意思去理解

(坏处)双方一定没办法达成一致。

(反例):举个例子,6月份我被上级单位借调2个月进行一项整改工作。到了8月份,上级的工作还没做完,我们领导很生气的打电话催我回来做我们公司自己的整改,当时他说“你要摆清楚自己的位置,你要继续在局里帮忙让局里李书记给我打电话”。当时我按照领导的字面意思做了,结果可想而知。

(What)所以我今天选择了结构化倾听的片段,就是想让我们一起学会听懂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期待,就是我们老话说的“听话要听音儿”。

(How)结构化倾听一共分三步:
第一步:分辨情绪。可以从对方的语气和用词方面分辨,语气就不用说了,用词方面只要听到对方说“你总是、经常、每次”这些字眼,就说明对方是带着情绪的。

第二步:辨别事实。找出符合事实的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结果。

第三步:找出期待。站在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的表达,找到他的诉求。

(why好处)通过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找到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反例变正例)比如我刚才的故事,使用结构化倾听方法的话,第一步分辨情绪,从领导的语气可以听出来,因为我们公司整改工作还没有开始,他着急、生气了;第二步辨别事实,因为集团的工作还没有整改完我没办法回去,而不是我不愿意回公司;第三步找出期待,领导希望我们公司的资料在检查前整改好。所以我当时应该说“领导,我知道我们公司的整改工作还没开始,您比较着急。集团这边的整改大概还需要3周,我也在加快进度了,我们公司需要整改的资料不算多,从明天起每个周末我回公司整我们的材料,保证在检查之前完成。”这样既安抚了领导的情绪,告知了领导目前的真实情况,又提出了可行性方案,结果一定不一样。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沟通中对方有意见不直说或者有情绪的时候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技能点】【A1】显像提问法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接下来请大家来练习一下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比如你的家人抱怨你不承担家务或者不管孩子;你的领导指责你工作不积极、拖拉,当时你是怎么应对的呢?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2分钟。

时间到了,我看刚才这一组分享的很热烈,请今天的学习者李李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我有一个亲戚现在住在我家的房子里。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我问他厨房的剪刀放在哪里,他没有回答我,但是看起来在生闷气,过了很久他把剪刀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说”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但实际上他这是第二次告诉我。当时我就觉得,我不就是问你一下剪刀嘛,你至于生这么大气嘛。搞得我也很不开心,所以当时也没有问他为什么生气了。

【A1+反思加工】

谢谢李李的分享,可以看得出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但因为沟通问题会引起双方的矛盾。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再遇到这样情况,你用刚才学到的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分辨情绪、辨别事实、找出期待)应该怎么去回应?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3分钟。

时间到了,有没有小伙伴想分享一下?请李娜为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好的。我遇到的事情是,我的领导经常给我安排工作,今天安排明天就要,或者上午安排下午就要要,我苦恼因为经常来不及做。运用结构化倾听三个步骤的话,我分辨领导在问我的时候,是真的要结果还是关注进度,我也看一下我的情绪背后是真的生气还是不愿意去沟通,不让情绪干扰我。第二步,我给领导反馈我现在做的工作进度,了解他对这件事预期的节点。第三步看我目前的进度和领导的预期是否一致,然后再去跟领导沟通。

【结语】

李娜的分享完美的运用了结构化倾听法,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结构化倾听的魅力了,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起来,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