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设定学习目标】大家好,本次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职场选择时,运用“平衡单分析法”作出决策。
【自我介绍】我是李昂,李是李时珍的李,昂是昂首阔步的昂,我是一名中医医生,平时用针灸和中药为患者治疗疾病,我对自己的期望是,希望能像李时珍一样精通百药,让患者昂首阔步的回家。
【分组】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个组,我左手边的小伙伴一组,右手边的小伙伴一组。
【FAB法介绍图书】
F:《规划最好的自己》,作者是周丹,她是一位资深的职业规划咨询师,专注于职业规划咨询数十年。全书核心在于职业规划,对于职场新人尤为适用。
A:不同于一般的职场书籍满篇大道理却无法落地,这本书中有超多的职业测评、结果分析和案例分享,如同医生一样,可以诊断、分析、治疗我们的职场问题,是一本专业、有效的职场规划指导书。中南大学管理学教授颜爱民为这本书作指导,袁隆平院士作序。
B:你有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困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的时候?这本书能够帮助你认清自己,找到最合适你的工作类型。你有没有过手握数个offer,不知道选哪一个的时候?这本书能帮助你选到对你最有利的那一份工作。所有关于职场、职业规划的问题,看这本书就对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平衡单分析法”,将为我们解决初入职场选哪份工作,或者久入职场跳不跳槽的问题。
【过渡】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小伙伴们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哦。
主题:【职业决策模型】:平衡单分析法
【页码】p216-217 微信读书app 字体:18号 边距:常规 行距:常规
【R原文】
平衡单分析法:将工作价值与个人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平街单分析法是指在评估职业机会时,当出现有几种职业与自己的职业核心功能相同时,如何进一步决策的方法。它通过判断个人职业生涯综合因素中各选项的利弊得失,并依据在其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先后顺序、然后得出结论。平衡单分析法的主要步骤有:
(1)列出职业机会。列出根据个人资质的判断结果得到的职业机会。
(2)权衡得失。判断各个职业选项的利弊得失,考虑自我和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和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并将工作价值与个人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这些考虑因素根据重要性程度分为1~5 等,对自己最重要的因素设置为5,最不重要的因素为1。我们可以分别用“+”和“-”表示得与失,对每个因素的得失程度从+5到-5分来衡量职业选项。这里要注意的是,权重的设置主要是个人对各项因素在职业选择时对个人的重要性程度分析,而无固定的数值规定。
(3)加权计分。各项考虑因素加权计分,根据重要性因素分析,剔除掉对个人重要性程度不高的选项,对重要的因素进行加权。
(4)计算出总得分。计算各个职业选项的总得分,把各因素的权重和利弊得失分数相乘后再累加,并计算总分。
(5)得出合适职业。对职业选项在总分上进行先后排序,得分最高的就是最合适的职业。
【过渡】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举手示意我他读完了,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分享。
【I重述知识点】
【what】平衡单分析法,是一种职业决策分析方法,从个人、他人角度出发,列出职业决策的考虑因素并赋予权重;对于备选职业方案,对照考虑因素给出分数,其中“得”以正数表示,“失”以负数表示,最后算出总分,找到最佳职业方案。
【why】一份好的工作,是我们安生立命的根本,如果你已经在每天感叹“不想上班”,说明这份工作对你来说不算最好,你可能需要考虑跳槽。真的应该跳槽吗?跳槽去哪里呢?到底要做什么工作啊?很多人不懂怎么分析权衡这些工作的优势劣势,白白错事错失跳槽的良机,错过了逆袭自己人生的机会。那我今天介绍的“平衡单分析法”就可以解决这个“到底该去哪家公司上班”的问题。
【how-细化步骤】怎么做呢?一共分为3步:
1.列出工作机会。一般是2-3个。
2. 权衡得失
(1)列出自己关注的考虑因素。(建议不超过5个)
(2)设定权重:根据重要性程度从1-5给考虑因素设定权重。
(3)利弊评分:用“+”和“-”表示得与失,对每个因素的得失程度从+5到-5分来衡量职业选项。
(4)加权计分:将每个工作因素在各个考虑因素下的得分乘以对应的权重,再相加。
3. 得到结论。得分最高的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案例】举个例子,我在公立医院的中医科上班,一直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非常想换工作。直到今年9月,我终于按捺不住,去一家民营中医馆进行了面试,结果通过了。“到底要不要跳槽去这家民营中医馆?”这个问题突然摆在我的面前。我不知道从何分析起,只好一直拖着,直到1个月后,读到这个“平衡单分析法”,我就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去民营”和“体制内”。
1.列出工作机会:去民营、体制内
2.权衡得失
(1)列出自己关注的考虑因素:工作环境、薪资水平、学习机会、同事关系、与家人的相处时间。
(2)设定权重:工作环境2、薪资水平5、学习机会4、同事关系1、与家人的相处时间3。
(3)利弊评分:针对每个选项,进行利弊评分,用“+”和“-”表示得与失,具体见下表。
权重 去民营 体制内
工作环境 2 +4 +4
薪资水平 5 +4 +3
学习机会 4 +4 +3
同事关系 1 +3 +1
与家人的相处时间 3 -5 0
总分 32 36
(4)加权计分:计算不同工作机会各自的总分。
去民营=4*2+4*5+4*4+3*1-5*3=32
体制内=4*2+3*5+3*4+1*1+0==36
3.得到结论:36>32,我目前的体制内工作总分其实比去民营的总分要高,所以最终我决定不跳槽,安心在自己目前的岗位上做自己利索能力的事就好。
【预防异议】有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我要是找到的考虑因素不齐全怎么办?是的,我们无法罗列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就列5点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好。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职业生涯决策规划,比如初入职场选择哪家offer,或者想要跳槽时选择哪家单位。
【A3】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
【场景设计】我们刚刚学习了一种决策模型,就是“平衡单分析法”,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小杨是一位健身教练,她在健身房已经工作了近10年。但是最近2个月她感到上班越来越不开心了,因为有个新过来的直属上级让她非常不适应,同时,也厌倦了健身房日复一日的工作。正在此时,她听说了一个工作机会,是去减肥训练营当教练,薪资待遇会比之前增加30%,同事们相对来说也比较好相处一点,工作时间方面,在训练营比在健身房会有更多的陪伴家人的时间。唯一不好的一点是,她每周得上团体操课大约6-9小时,跟以前每周上1-2小时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这样大的工作强度。
小李是小杨的朋友,听说了小杨的苦恼,他想要帮助小杨。
现在,请每2个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杨,诉说自己纠结的问题,并配合小李的问话。另一个人扮演小李,你要在听完小杨的烦恼后,用“平衡单分析法”决策模型帮助小杨抉择出最有利她的职业的方案。下面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6分钟
【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想请这组小伙伴作为代表,用1分钟的时间演绎你们的故事。
【角色演练】
小杨:现在有一个训练营要我去,我有点纠结。
小李:你纠结啥?工作方面你在乎哪些方面嘛?
小杨:那我肯定在乎收入待遇、同事关系、时间是否自由、工作强度、生活方式的改变
小李:这些因素里面,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呢?
小杨:未来我的生活方式改变得大不大。
小李:其次呢?
小杨:其次是同事关系,再次是收入待遇,再来是工作强度,最后是时间是否自由。
小李:好的,那我们来一项一项因素看一下,在收入待遇方面,如果分别给健身房和训练营打分,你会打多少分?
小杨:健身房3分,训练营5分。
小李:同事关系打分呢?
小杨:健身房-5分,训练营2分。就是在健身房对新来的领导很不满意,跟他相处不太好。
小李:针对工作时间自由的打分呢?
小杨:健身房一般,我打0分,训练营会更自由,所以我打4分。
小李:工作强度呢?
小杨:健身房我打4分,训练营强度比较大,我打1分。
小李:最后是你最关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上,你各打多少分呢?
小杨:健身房打2分,训练营打4分。
小李:我帮你加权算出来之后,健身房总分7分,训练营总分49分,非常建议你去训练营。
附:小杨的工作平衡单分析
1.列出工作机会:健身房、训练营
2.权衡得失
(1)列出自己关注的考虑因素:收入待遇、同事关系、时间是否自由、工作强度、生活方式的改变。
(2)设定权重:收入待遇3、同事关系4、时间是否自由1、工作强度2、生活方式的改变5。
(3)利弊评分:针对每个选项,进行利弊评分,用“+”和“-”表示得与失,具体见下表。
权重 健身房 训练营
收入待遇 3 +3 +5
同事关系 4 -5 +2
时间是否自由 1 0 +4
工作强度 2 +4 +1
生活方式的改变 5 +2 +4
总分 7 49
(4)加权计分:计算不同工作机会各自的总分。
去健身房=3*3-4*5+1*0+2*4+5*2=7
去训练营=3*5+4*2+1*4+2*1+5*4=49
3.得到结论:健身房总分7分,训练营总分49分,49>7,建议小杨去训练营。
【评论】谢谢这组小伙伴的现场演练,演得非常好,谢谢!
【结尾】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了“平衡单分析法”,一种职业生涯决策模型,让你在面对职场的时候不再迷茫,不再错过逆天改命的机会,过上更好的人生。小伙伴们今天的讨论和分享都非常棒,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这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