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2023年11月11日上午拆书帮线下练级场(街道口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深入学习解决看了就忘等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

开场:

一、开场

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李昂,李是李时珍的李,昂是昂首阔步的昂,我是一名中医医生,平时用针灸和中药为患者治疗疾病,我对自己的期望是,希望能像李时珍一样精通百药,让患者昂首阔步的回家。

2.【设定学习目标】这次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阅读书籍时,运用“熔断不读书法”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使用“费曼技巧”,复述阅读的内容。

3.【分组】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个组,咱们两两一组,王成和娜娜一组,秀儿和小粉一组,李李和彪哥一组

4.【FAB法介绍图书】

F:《认知觉醒》,作者是周岭,书中提出的成长理念与方法,例如元认知、自控力、行动力等等,不仅帮助了他自己走出混沌,还帮助了很多曾经像他一样焦虑与迷茫的年轻人觉醒与改变。

A:这本书是个人成长领域集大成,却又自成一体的书籍,更妙的是,作者语言十分接地气,所举的例子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装了摄像头一般,让你一读就停不下来。在微信读书中,推荐值达到91.2%,5.9万人点评,进入“神作榜”;豆瓣评分也有8.1分。

B1: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自控力很差,比如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的时候?在“元认知”一章,你会搞清楚自控力差的原因和改进方法。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专注力不强,打开书本却看不进去,思绪还在想着别的事的时候?这本书能提升你的专注力。想要高效地学习成长,这本书你一定不能错过。

B2:我今天带来的两个拆页,就是两个深度学习的方法,“熔断不读书法”和“费曼技巧”,通过这两个方法,你能大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力

5.【学习目标1】我给大家拆解的第一个片段,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阅读时,运用“熔断不读书法”进行学习,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

6.【指令】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小伙伴们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如何利用“熔断不读书法”输入式地进行学习

【页码】p42

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过渡】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举手示意我他读完了,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分享。

2.【片段要解决的问题&反例我在28岁时读了一本书,叫做《30岁前的每一天》,当时我觉得自己正好在30岁前,非常希望能“深度学习”那本书,对自己的生活做指导,于是在书上划线、批注,又整理成电子笔记,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3.【人们通常的做法】其实,很多人都会像我这样,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忙着划线、记笔记、摘抄来帮助自己学习。

4.【这么做的坏处】这些学习方式,会让人产生“收获满满,学习了很多知识”的错觉,实际上对知识根本没有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就会忘记,更别提应用了。长此以往,就会质疑学习的作用,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不会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十分不利。

5.【how-细化步骤】今天的拆页,就给我们带来了如何深度学习的“熔断不读书法”,一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发现时机:感受触动。在情绪上产生了波动,或被书中的知识启发。

第二步:执行熔断:停止继续往下读书。可以把书合上,或者把眼睛闭上,不再继续往下看了。

第三步:自我提问。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1)问触动原因:为什么这个点会给我启发?为什么这个点会让我感到开心、难过、失落?

(2)问技能迁移:这个启发点,我能用在哪3个不同的事情上?这些事情都属于哪一类情况?

(3)问类似知识:这个启发点,有没有与它类似的知识?都有哪些?他们都属于哪一类知识?

6.【反例转正例】

根据上面的方法,如果再让我回到28岁,读那本书的时候,我会按照以下三步骤读书:

首先,我会注意到我情绪波动的地方。比如,她在书中提到的“三分钟热度”的问题,我看到的时候就会感到心情急切。

其次,在此时停止继续往下读。

最后,针对这个触动点对自己进行提问。

(1)问触动原因:为什么这个点会让感到心情急切?因为我当时确实有“三分钟热度”这个问题,我的兴趣爱好特别广泛,读书、播音、跳舞、健身,但每次时间都坚持不长。

(2)问技能迁移:解决3分钟热度的方法,书上提到的是明确目标、给自己留下缓冲的余地和每天都进行反思。这个方法就可以用在播音、跳舞、健身这些事情上。

(3)问类似知识:还有那些类似知识,类似于明确目标、留下缓冲和进行反思呢?有的,比如像《小狗钱钱》中的画出心中的梦想蓝图,还有记录成功日记,是类似以上的方法。

7.【where】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致用类、故事类图书,书里得有能引起你触动的文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1.【A1显象提问】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自己过去的阅读经历中,是否有过被触动的体验?可能是一整本书,其中的一篇文章,或者其中的一句话?当感到触动时,你是否做了记录和思考?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

2.【指令】现在,我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分别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我将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3.【小组讨论】1分钟

4.【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想请王成作为代表,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你的故事。

5.【小伙伴发言】王成:我在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坚定而和善”的这个知识点时,非常打动我。当时看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反思了一下过去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是否有做到坚定而和善?结果发现,“和善”我是做到了,但是“坚定”没做到。我当时把这一点也分享给了自己老公,让他也注意对女儿要“坚定而和善”。结果就是,在后来和女儿的相处过程中,我刻意“坚定”地对待女儿,拒绝她的无理要求,让她“说话算话”。

6.【评论】谢谢王成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到她过去的做法已经比较好了。不过,怎么还可以更好一点呢?

7.【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想想看,如果回到过去阅读到那些文字的时候,你可以怎么应用刚才学的方法去更深入地学习,形成学习笔记?现在,我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分别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我将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8.【小组讨论】1分钟

9.【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想还是请王成作为代表,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你的故事。

10.【小伙伴发言】王成:刚才学了”熔断不读书法“,我发现我过去读到”坚定而和善“这个点时,发现它对自己是有启发的,但是只是单纯思考了我自己有没有做到”坚定而和善“,而我没有把这个知识点迁移类比和扩张延伸。所以如果现在再回到过去阅读到那些文字的时候:第一,我可以不仅仅把”坚定而和善“运用到育儿上,还可以迁移到和成年人的交往中,要有自己的底线,态度是坚定的,但是言语是温和的;第二,找找类似的育儿知识还有哪些?比如,让孩子承担她的自然行为后果。我觉得这个”熔断不读书法“对于今后构建自己的育儿体系非常有帮助。

11.【反馈&摘要点评】谢谢王成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王成的这两场分享把“熔断不读书法”贯彻得越来越好。刚开始第一场的时候,她的行为其实已经不自觉地符合了“熔断不读书法”的三个要点:第一步发现熔断时机,就是在感受到触动时;第二步停止读书;第三步问了自己启发点可以怎么用。不过因为当时还没学到这个知识点,在第三步时,问得还不够深入。那么在第二场分享的时候,王成就说了,如果再回到过去的时候,她会在第三步问自己的这方面去加上2点询问自己:这个知识点如何迁移到其他场景运用?还有哪些类似的育儿方法?相信今天对“熔断不读书法“的学习,会对王成今后的生活具有帮助。

12.【片段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熔断不读书法”,已经比普通的划线批注的做笔记方法要学得比较深入了,但仍然是输入式地进行学习;要想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得用输出式地方法进行学习,所以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费曼技巧”。二者是并列关系,都是深度学习的方法。

13.【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阅读书籍时,运用“费曼技巧”进行学习,复述阅读的内容。

14.【指令】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小伙伴们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哦。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主题:如何利用“费曼技巧”输出式地进行学习

【页码】p228-229

先说说费曼先生吧,他是一个很厉害的物理学家。有多厉害?他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可是科学界目前最高的学术荣誉。费曼先生之所以厉害,除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韧性,应该还与他独特的思维习惯有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麦尔维尔,他在教育孩子思考方面很有一套。比如有一次他给小费曼读《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恐龙的知识:“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读到这儿,他没有继续念下去,而是停下来对费曼说:“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假如那东西站在我们家的前院,它那么高,足以把头伸进楼上的窗户。不过呢,由于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大了些,它要是硬把头挤进来,就会弄坏窗户。”这样一解释,原本陌生的概念就有了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物。

麦尔维尔总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把知识变成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费曼无形中从父亲那儿学会了一个很有力的学习技能:翻译,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举手示意我他读完了,那我们就开始接下来的分享。

【I重述知识点】

1.【why】费曼技巧是通过教授他人,自己达到深度学习的方法,知识的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90%;而单纯地阅读,知识平均留存率只有10%,二者之间的学习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

2.【what&意译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认识的人的案例,就说说姜丽岩教授吧,她是一位很厉害的医学专家。有多厉害?她是Cancer Letters、Oncotarget、中国肺癌杂志等国际国内杂志审稿专家!这些杂志可是在医学领域癌症方向的一流学术资料。姜丽岩教授之所以厉害,除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求知欲,应该还与她用独特的思维习惯有关。

说到这里,就得提到她在给病人解释病情方面很有一套。比如有一次她给病人解释胸部CT结果中,关于“肺大泡”的概念,没有像百度里面说的去解释为:“它是由于先天或各种后天性因素引起肺泡内压力增高,从而导致肺泡的间隔破裂,多个肺泡融合而形成一个大的含气囊腔。”而是说:“就好比你的肺是一床棉絮,现在棉絮上有了一些破洞,这些破洞是没办法再修补好的,只会越变越大。”这样一解释,原本对病人陌生的专业名词就变成了熟悉的事物作为类比。

3.【how】以上就是“费曼技巧”。具体怎么做呢?一共分为3步:

第一步:找到分享对象的人群特点。例如:性别上是男是女?年龄上是青年、中年、老年还是儿童?知识背景如何?原文中费曼的父亲是给自己年幼的儿子讲解恐龙有多高和头有多宽,儿子没有什么知识背景。

第二步:找到分享人群熟悉的东西。根据分享对象的人群特点,找到他们可能熟悉的事物,例如男性对车熟悉,女性对化妆品熟悉。文中,儿子对自己的家是比较熟悉的。

第三步:将要讲解的知识和分享人熟悉的东西进行联系或类比。文中,父亲将恐龙的高度和家里房子的高度进行了联系,将它的头和家里的窗户进行了联系。

4. 【预防异议】有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我要是找不到分享人群怎么办?你可以假设你要分享的人群,比如成人小白,比如幼儿园的孩子,作出假设就好。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你想要深度学习的时候。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一、【A2分步催化】

1.【A2分步催化-1】未来1个月内,你想深度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可能是对自己工作内容的学习?可能是对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知识的学习?现在,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畅想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最后我将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小组讨论】5分钟

【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想请李李作为代表,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你的故事。

【小伙伴发言】李李:因为我的肩颈不太好,未来1个月我想深度学习的内容是如何保养自己的肩颈。

【评论】好的,谢谢李李的发言,现在我们确认好了,李李在未来1个月想深度学习的内容是如何保养自己的肩颈。

2.【A2分步催化-2】刚刚我们畅想了未来1个月内,我们想要深度学习的内容,现在我们学习了“费曼技巧”,可以尝试把这项技术运用在你刚刚畅想的情况下,列出一个分享计划,包括时间、地点、目标。现在,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分别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我将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小组讨论】3分钟

【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还是想请李李作为代表,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你的计划。

【小伙伴发言】李李:我计划在今天下午2点的时候,在百读书社跟彪哥进行有关“肩颈保养运动”的知识分享。我打算分享其中的一个要点,是”如何进行肩颈发力“:头颈发力,把手放下来,肩膀往后走,启动肩胛骨的力量。但是很多人都还是听不懂,所以我打算用费曼技巧的方式告诉他: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螃蟹走路的发力原理,你以为它是单纯腿发力,其实不是;当我们吃螃蟹时,把它的壳拿下来,就可以看到螃蟹的腿和它靠近腮的部分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其实螃蟹的腿和它的腮下面的那部分是一个整体,它是一整块发力。那么人也是一样,你把脖子靠后,启动背部肩胛发力,这样整个颈背就变成了一个整体,胳膊和肩颈也变成一个整体,这样再去动手臂就不会伤手也不会伤手腕。这就是我今天学习了费曼技巧,准备把肩颈发力类比成螃蟹发力,等到下午的时候分享给彪哥的计划。

【评论】好的,非常感谢李李的分享。我想问一下彪哥:“通过李李刚才的分享,你能听懂她表达的意思吗?”彪哥:“懂了”。我:“螃蟹是你熟悉的事物吗?”彪哥:“是的,螃蟹是我特别熟悉的事物。”

二、【A3】现场促动

1.【场景设计】我们刚刚学习了“费曼技巧”,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花花和小猫是一对夫妻,花花是妻子,平时喜欢看书,小猫是丈夫,平时喜欢钓鱼。花花来参加了本次拆书帮的活动,听我讲完“熔断不读书法”觉得很有用,她想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小猫。于是小猫就问她:到底什么是“熔断不读书法”?

2.【指令】现在,请每2个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花花,用费曼技巧向小猫解释“熔断不读书法”的意思。另一个人扮演小猫,你要对花花的解释进行适当的回应。下面我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然后我会请一组小伙伴出来进行角色演练。

3.【小组讨论】5分钟

4.【过渡】好的,时间到了,我想请秀儿和小粉这组小伙伴作为代表,用3分钟的时间演绎你们的故事。

5.【角色演练】

小鱼:你刚刚说的这个“熔断不读书法”,到底什么意思?

花花:“熔断不读书法”就是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你看到一个有触动的点,你就停下来问自己:第一,为什么这个点会让你有触动?第二,能不能把它用在其他3个不同的事物上面?第三有没有类似的知识?我给你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喜欢钓鱼,平时你可能只用蚯蚓钓鱼,然后钓来的一直都是那几种鱼,但是有一天,你换了新的鱼饵,就钓到了跟平常不一样的鱼,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停下来问自己:第一,为什么这个鱼饵可以钓到新的鱼?第二,这个鱼饵还可以钓到哪几种新的鱼?比如鲫鱼、金鱼还是鲨鱼?第三,还有哪些鱼饵可以钓到这种新的鱼?

6.【评论】谢谢我们这两位小伙伴给大家带来的角色演练。我现在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你们学会费曼技巧了吗?”小伙伴们回答:“学会了。”

三、【强有力的结尾】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了两种深度学习的方法,“熔断不读书法”和“费曼技巧”,一种输入,一种输出,构成学习的闭环;要想学习有效果,就得让大脑进行深入思考,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在对知识的记忆时间和理解程度上都能大大提高。小伙伴们今天的讨论和分享都非常棒,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这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