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南宁清澄分舵第106场拆为己用读书会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1-2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向阳花,我的性格与我的名字很相似,向阳而生,不畏艰难。

我的工作是一名产品经理,是一位每天跟程序员打交道的女孩子,所以呢我练就了一身怎么程序员沟通的本领。为什么我要加入拆书帮呢?因为我平时也喜欢读书,俗话说,一个人走的快,但是一群人走的更远,我希望跟大家拆书一百年,我养了一只70斤的拉布拉多,有喜欢养狗狗的可以会后多交流。

书籍介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史蒂芬·柯维编著的企业管理著作,于1989年首次出版。 

该书以在豆瓣评分8.5分,以“七个习惯”为主题框架,创新精神促进前六个习惯的完善,身心修炼是关键的内容。书中强调,高效能人士中的七个习惯是整体,它们相辅相成。个人要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现在先进行两两分组,方便我们后面分享讨论,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些原文拆页,大概用1分半的时间,看完了示意我一下。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便签

I:标签

what: 什么是“影响圈”呢?就是自己愿意并积极主动的做某件事情,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收获。

什么是“关注圈”呢?哪些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消极被动的做某件事情,导致结果不理想,就会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why: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关注圈内的事物,如果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how:

1、自己愿意积极主动花时间和精力集中去做的事情,比如:我喜欢阅读、喜欢跳舞等,这样就会将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不断的夸大“影响圈”

2、有哪些是我们不想做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煮饭、辅导孩子写作业?打扫卫生?容易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怨天尤人,

3、所以我们要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抱怨环境。

were:

1.了解认识自己的兴趣点

2.想更大的激发他人的效能,帮他人找到他感兴趣并且也擅长愿意付出的点

3.工作任务的安排,发挥员工的“影响圈” 职场、社交、家庭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体会的经验:

故事:

1)时间:领导某次安排工作任务

2)地点:办公室

3)人物:我和领导

4)起因:公司销售根据客户使用产品的意见整理了一份修改意见稿,公司领导针对这份修改意见稿分配了任务,要求3天之内完成该问题的修复。

5)过程:经过需求分析后发现给我分配的是一个难度较大,并且涉及到第三方厂家的问题,3天之内完成不了,我的潜意识很反感很不愿意推进这个工作,我就开始抱怨领导为什么不先评估,不先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然后评估优先级排序,

6)结果:分配给我的工作没有完成,并且领导认为我不重视客户的反馈意见。

反思:

1、将自己的关注点停留在了“关注圈”去抱怨周边的环境,并不是积极推动进程,导致工作任务没有完成。

2、没有跟领导反馈该工作的推进难点,让领导认为推进没有困难,可以按照时间节点完成。

3、自己应该提前完成需求分析,领导分配任务的时候及时反馈该问题修复的困难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刚刚我们学习了片段,那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工作中、家庭中有些事情是在关注圈?有哪些是在影响圈?

  比如:我不想接孩子上学,但是又不得不去接,不想跟进这个项目,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有没有遇到这些情况,是什么事情?什么时间?

(A1)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你的案例,大家只需要分享你的经历,是一件什么事情,不要说你用片段该怎么处理?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给组员用1分钟分享讨论一下你的经历,待会我们将邀请1位伙伴花1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分享。

A2具体应用

根据今天学习的《关注圈与影响圈》,现在请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并将你的目标与行动写下来。注意要有明确的时限、可观测可衡量的行动目标、具体的步骤和做法,避免只是在心中喊口号。

比如:我要在什么时间内,运用今天所学《关注圈与影响圈》解决问题。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学习了《关注圈与影响圈》 ,希望大家扩大“影响圈”,

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获取更大的收益。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