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拆书家们,大家好,我是子夜,现在是职业定位咨询师,曾经是上市公司营销负责人,特别喜欢做目标规划,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找我一起探讨。
【拆书主题】:怎么让自我介绍成为“显眼包”?
【图书介绍】 今天要拆的书是《PPT演讲力-重要时刻,不要输在表达上》
F:作者Sophie有多年的PPT演讲培训经验,这本书胜在实用性很强,它不仅囊括了职场汇报的各种场景,还分别列出了每个场景需要汇报的重点,让你为每一次讲话提前做好准备。
A: 很少看到中国的作者能写出这么逻辑清晰又实用的工具书,收获豆瓣评分8.3,销量10万+,曾长期霸占京东、当当网演讲与口才热卖榜第一名。
B:你应该也遇到过被领导突然点名,脑子一片空白、语无伦次的情况吧?反应过来之后后悔不已,说自己下次一定不犯这种错,但下次还是懵,怎么办呢?就按本书的所讲的方法,为临时点名做好准备,一定能随时展现你专业的一面。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希望小伙伴们在不同场合总能设计出最适合的标签,让你成为当场流量之王。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阅读拆页,阅读完成的小伙伴请给我举手示意。
【R:阅读原文拆页】:
垂直细化也就是聚焦,越聚焦越成功。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张三,猎头;→张三,IT/互联网行业猎头。
张三,旅游;→张三,2~6岁亲子旅游。
再比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饮料有很多,王老吉聚焦“怕上火”,这就和别的饮料不一样了。
还有飞鹤的广告语——“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奶粉有很多,飞鹤聚焦“中国宝宝”,这就和进口奶粉不一样了。得益于这一非常有辨识度的品牌建设(广告语),2019年,飞鹤(中国)超越惠氏(海外)成为行业第一品牌。
差异化的本质就是你能不能找到你最熟悉的那一类客户,专注在这类客户上,让自己的成效最大化。让大家记住“你是最善于处理这类客户的人”,你就聚焦成功了。
WHAT: 垂直细化这个方法能让自我介绍的标签聚焦你的高价值点,做到差异化,让对方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你。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的更适合与初次见面或是不熟悉的人带着目的、有利益交换的自我介绍,如果只是泛泛之交,特别熟悉的人就不用这么精细化了。
WHY:遇到初次见面的人一般我们会先做自我介绍,等待对方回应,再说明此行的目的,如果自我介绍没有吸引对方的点,他对你不感兴趣,那就没办法继续洽谈下一步。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自我介绍的标签不做垂直细化,没有和别人差异化,那你的自我介绍就不能帮你达成链接的目标。
【反面例子】
【目的】我在2020年参加了很多的学习群,当时给自己定的标签是“终身学习爱好者”,目的是想多认识一些朋友,找一个线上能做的事情,但是介绍之后并没有什么人愿意加我。
【原因】后来发现群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用这个标签,我的自我介绍都是人云亦云,没有垂直细化,也没有高价值点,所以根本没人记得我。
【解决】 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细化了这个标签,改为“目标规划爱好者”,做定位咨询的时候明显有很多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HOW:怎么做到垂直细化标签呢?
第一步,找到当下场合最适合介绍的标签。每个人标签其实都有很多,比如工作的,生活的,身份的,特长的……,先根据现下的场合,判断自己最应该使用的标签能让你的介绍事半功倍,正所谓“看人下菜碟”。
第二步,细化你的高价值点。如果你是卖房子的,那你最擅长、成交率最高的是新楼盘还是二手房,是学区房还是普通住房,是刚需还是投资,你的客户是年入百万以上的,还是年收入10-20万的普通家庭;
第三步,重塑你的高价值标签。把你的高价值点加入你的标签,简洁明了的把这个点传递出去,它会像一把尖刀扎进目标客户的心里,比如,张三 学区房顾问、李四 婚房避坑专家。
第四步,分析对方的关注点,给出能吸引对方的高价值标签,比如,二胎学区房、好物业自住房、设施齐全养老房等等。
WHERE: 那垂直细化自我介绍的方法用处大吗?
首先,垂直细化的方法可以用在职业生涯的转折期,比如说,你在教育培训机构给孩子辅导作业,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以后想聚焦做语文阅读的启蒙教育,那你的标签就可以改为 张三 3-12岁阅读启蒙;
第二,可以用在瓶颈期,这时候企业内部竞争激烈,用垂直细化可以迅速把你显现出来,比如,《安家》这部电视剧中,同样是卖房子,但店长的定位是老洋房,所以提起老洋房大家都认为他是专家;
第三,生活中用处也很大,比如,我家儿子参加班级英语课代表竞选时,强调了他从4岁半开始学英语,学了8年英语,那次之后全班同学和老师都知道他学了8年英语,他的自我介绍做到了垂直细化,从学英语的时间上突显了他的实力!
第四,面试时脱颖而出,曾经看《心动的offer》招聘实习律师的节目时,有一位男生在介绍自己时强调了斯坦福法学院的学历,另外一位还没毕业的女生本来处于劣势,但她的自我介绍重点阐述了参加学校辩论赛获奖的经历,这些垂直细化的价值点都让面试官特别关注;
【A1:激活学习者的经验】
【显像提问的A1】
你还能回忆起上一次自我介绍时你是怎么说的吗?现在我们来唤醒一下记忆。
是要见一个新客户,给他介绍公司的项目?
或是和孩子的新老师进行第一次沟通?
又或者单位更换了新领导,你需要让她记住自己?
当时你是怎么准备的,在现场都说了些什么,你感觉效果如何呢?
请大家思考1分钟,稍后邀请几位小伙伴来分享。
珊珊分享案例:听了你的介绍,我发现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标签是“终身成长女性”,确实没有什么亮点。
王燕分享案例:刚才拆书现场的自我介绍的标签“终身成长与践行者”,只是自己想让别人了解了你,但是能不能让别人记住你,这个点没考虑到。
谢谢大家的分享,通过各位的分享,也明白了自我介绍的标签大有学问,我们要懂得精确的细分自己的价值,不断地提炼我们的标签。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试想,如果你再次回到当时的场景下,有机会重新做这个自我介绍,如果用到垂直细化的方法,你会如何再做自我介绍?
给各位1分钟时间思考,稍后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珊珊分享案例:我针对“终身成长女性”这个标签进行优化,先选定身份,从当下的场合判断大家都有孩子,都是父母,其次是价值点,是近来我关注学习的儿童营养医学方面的知识,是在尽量少用药的前提下来保证孩子的健康,因此最后优化后的标签是“儿童营养医学学习实践者”。
看来几位小伙伴已经掌握了今天讲到的这个方法,以后也要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标签,才能持续成为“显眼包”。
今天我们通过反思自己的经验,发现要垂直细化你的高价值点,体现差异化是多么重要,希望今天现场的拆友们不断地去细化和精进我们的标签,每次出场都是亮剑。
以上就是我的拆书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