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 所属活动: 大西区周天晋级20231022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晋级

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黄艳,感谢各位参加今天TF2-1的拆书练习。

我一名拆书帮会员,也是一名《道德经》学习者;

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抱团学习和交流!

今天现场6 位书友,这样分成 个小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片段来源: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 P264

有效地沟通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地沟通多么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亲:“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亲“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左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父亲:“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图书介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史蒂芬.柯维

F 这本书的特征(满足好奇心)

普京推荐过,

奥巴马特别接见过作者,

被全球71%的国家认可和传播

A 优势(建立安全感)

与其他管理类书籍相比,不仅提供了七个高效能习惯,并且就每一个习惯,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行动建议,帮助大家学以致用。

B 利益(提供的利益)

今天分享的拆页来自书中-“移情聆听四步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尊重、信任良好的基础,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

【学习目标】

当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遇到对方有情绪时,不再直接进行主观臆断或者自以为是,而是能使用“移情聆听四步法”倾听对方,建立尊重、信任的基础,从而推动有效沟通!

【WHAT】

大家都看完了拆页,我讲讲我的理解,什么是移情聆听呢?

以说话者为中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毫无成见地去“聆听”他人,感同身受,充分理解对方的感受,从而构建出尊重、信任的谈话基础

【WHY】

为什么要进行移情聆听呢?遇到沟通中他人已经有情绪时,这时候只有满足对方被理解、被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才能打开对方的心门,从而建立交流的基础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对方带着情绪在讲话时,如果不理解,不接纳对方,这种完全就没办法继续沟通,无法开诚布公

【反例】

上周五,初三女儿放学很晚才回家,

闺女:“妈妈,我好烦啊,劳动委员活太多,太耽误学习时间”

我:脱口而出说,“为什么呢?”(追根究底)

女儿:“耽搁我的时间,我都没有时间学习了。”

我“每周六还有时间看湖南卫视呢,不是时间不够用吧,是你自己的问题(主观判断)

女儿“我不想和你说话了,反正我就是不想当劳动委员了”

根本无法聊

【HOW】

所以移情聆听在沟通中很重要,如何做到呢?(递进的四个阶段


1. 复述对方的话:重复对方的话

2、解释对方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3、体会对方的心情

4.整合想法和感受:理性分析+有感情。

【加工成正例】

女儿:“我最近好烦啊,劳动委员的活太多,太耽误学习时间。”(孩子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

我:“不想当劳动委员了,是因为活太多,耽误学习时间”(复述)

女儿:“是的,没错,”

我:你不想当劳动委员(用自己语言解释

女儿:是的

我:你现在的感受是很烦、很委屈(体会对方的心情

女儿:是的

我:“因为你不想当劳动委员,毕竟劳动委员的事务挤占了你学习的时间,所以你现在很烦/很不舒服?(整合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WHERE】

适合哪些场合呢?交流时对方有情绪,但是没有观点的场景:如:亲子沟通、夫妻沟通中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比如:你的孩子跟你抱怨作业多、学习辛苦,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孩子是不是说着说着,就不想跟你聊天了?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在小组内轮流分享

回顾过往的经历,最近一个月里,时间人物、选择一个沟通不顺畅的情景

邀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上周天晚上10:00左右,在家里

陈陈:

儿子:妈妈,我心里很烦,因为明天要上幼儿园

这时我心里想着明天要交的PPT,我还烦着呢,我说:烦什么,几岁的娃娃有啥心烦的?我看你是故意的(自以为是)

儿子:妈妈,你别发脾气了,我不想跟你说了……

结果就是无法沟通

谢谢陈陈的分享,呈现出大多数日常情况下亲子沟通的日常,谢谢!

【A1+反思加工】

假如时光倒流,回到过去的场景,应用刚才所学的“移情聆听四步法”去回应,当初的你会怎样做?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陈陈分享

儿子:妈妈,我心里很烦,因为明天要上幼儿园

我放下手里的工作,一把抱住儿子:你心里很烦,是因为想到明天要上幼儿园(复述)

儿子:点头

我轻柔的摸摸他的头,说:你明天不想上幼儿园(用自己语言解释)

儿子:对,不想去,一点都不想去

我:妈妈理解你不想去幼儿园,我感到到你的难受和烦躁(体会对方的心情)

儿子:恩

我:由于你不想上幼儿园,所以现在烦躁、难受,不舒服?(整合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经过“移情聆听”四步法

沟通很顺畅

好的,谢谢陈陈的分享,谢谢大家的分享。以上就是我2-1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