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目前生活在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 珠海。这里也暗藏着我的名字 —— 何海丽。
现在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一名新手拆书家。
我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同时也是一名学习者。我全职在家已有12年时间。在这12年中,我通过学习成功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走出来。目前的我,比较能够淡定从容的过每一个当下的时光。
求索者。这个词语来源于屈原《离骚》里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找到一个自己喜好,又可以助人的学习领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深耕精修,发光发热。期待能在拆书帮实现自己的梦想!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通过拆书法的学习提成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拆书法分为两种学习方法:
一种是,应用于个人学习的RIA便签学习法;
一种是,应用于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
R-Reading,即阅读。指的是我们阅读原文的内容。
I-Interpretation,解释说明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语对原文内容进行讲解说明。
A-Appropriation. 挪用之意。即通过激活学习者经验、催化学习者应用,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的方式,把原文内容学以致用。
拆书帮是一个社群,群员为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且有意向成为拆书家的伙伴。
拆书帮是一个组织,一个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它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
拆书帮的使命是,释放学习者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R阅读原文拆页】1-2分钟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 P112-114页
【R:阅读原文片段】聆听自己的语言
聆听自己的语言
思维意识会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有意识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人格地图上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是否积极处事的真实写照。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例如:
“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我天生这样,这辈子改不了。)
“他把我气疯了!”(责任不在我,是外界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
“我根本没时间做。”(又是外界因素——时间控制了我。)
“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点就好了。”(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能。)
“我只能这样做。”(意味着受迫于环境或他人。)
消极被动的语言 积极主动的语言
我已无能为力。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我就是这样。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他把我气疯了!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不会答应的。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只能这样做。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我不能…… 我选择……
我不得不…… 我更愿意……
要是……就好了。 我打算……
左边一栏的语言源于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其本质就是推卸责任,我负不了责任,我无法自由选择回应的方式。
曾经有一位学生这样向我请假:“请您准我的假,我必须随碗球队到外地比赛。”
我问他:“你是自愿,还是不得不去?”
“我真的不得不去。”
“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他们会把我从校队中开除。”
“你愿意发生这种结果吗?”
“不愿意。”
“换句话说,为了待在校队,你选择请假,可是缺课的后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细想一想,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
“您不会开除我吧?”
“那是人为的社会后果,而不能留在网球队,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后果。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失去了学习这堂课的机会。”
“不错,所以你必须权衡后再作出选择。如果换成是我,我知道我也会选择网球巡回比赛,但千万不要说你是被迫这么做的。”
最后这个学生当然还是参加比赛,但却是出于自己的选择。
推卸责任的言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和环境,甚至把星座也扯了进来。
【I重述知识点】 8分钟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我们要认真聆听自己说的话。避免使用消极被动的语言,多用积极主动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积极主动的语言表达习惯培养,获得积极主动的幸福人生。
【WHY】:
那我们为什么要去聆听自己说的话呢?因为语言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反映了我们的人生态度。
例如,书中案例中的学生,开始请假时说,“我不得不去参加网球比赛”,这句话意味着他是被迫的,他没有选择。这反映了她的思维方式是——决定论和宿命论。即我的一切活动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所以导致了这个结果。其本质是推卸责任,怪罪别人或环境。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
通过聆听自己说的话,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看见我们就可以去改变,通过改变我们说话的方式,用积极主动的语言去表达,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和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同呢?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即我的人生我做主。这样,我们在生活中会减少抱怨,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生活也变得更加乐观,更加幸福!
【HOW】:
1、认识和掌握积极主动的语言。可以把书中积极主动的语言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可视化。(第一次时使用)
2、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深呼吸把心静下来。然后针对自己的选择向自己进行提问。
“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我内心的声音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
3、对比消极被动语言表和积极主动语言表,看看自己的语音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
4、用积极的语言替代消极的语言表达。
通过第二个步骤的觉察,如果发现自己内心的语言是消极被动语言,那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积极主动语言来进行语言表达的转换。
【WHERE】
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要推卸责任的时候;
当自己觉得自己无法抉择,无能为力,无奈的时候;
当自己感到沮丧的时候;
都可以选择聆听自己的语言,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A1联系具体经验】3分钟
【经历】:
这个学期刚开学9月9号,是我父亲的生日。
以往每年我父亲的生日几乎都在刚开学这个时候,所以我往年基本上都没有回家给父亲过生日。为什么没回呢?因为往年我的想法是,“孩子开学了,要照顾孩子,我回不去”。留在珠海照顾孩子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怨言。例如我做好中饭,孩子如果不吃或者随便应付式吃两口,我就会责骂孩子说,“我为了照顾你,都不能回去给外公过生日。给你做好饭,你还不吃。早知道我就不管你。”
但今年我回去给父亲过生日了,我告诉自己,“我想回去,我可以请爷爷过来帮忙给孩子做中饭,晚上孩子爸爸下班回来后可以照看孩子。”。这样我安心的在家陪伴父母度过了一周的时光。
我回到珠海后,发现开学一周了,孩子的还没有收拾好自己的书桌,还没有把新书包上书皮。看见这些,我内心有不满和生气。但我接纳这一切,并协助孩子把书桌旁的书籍进行了整理,把新学期的书本也包好了书皮。
【反思】:
最初的时候,我自己内心的语言是,“我只能这样做,孩子离不开我,孩子爸爸不懂照顾孩子。”原来这就是书中列举出来的典型的消极被动的语言。这种消极被动的语言也体现了我消极被动处事的态度。这样的生活态度,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抱怨,和因抱怨而生的埋怨,生活自然也就不会幸福。
但今年的我内心发生了变化,我自己内心的语音是“我可以选择回去给父亲过生日。”这也是书中列举出来的典型的积极主动语言。从语言的变化可以看见我思维的转变,我从消极被动的处事态度在向积极主动的处事态度转变。这样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让我自然而然想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的心能更好的接纳身边发生的一切事物,更能积极的去面对和解决所发生的事情,更加的淡定从容,自己也更加的幸福。
【A2具体应用】2分钟
【事件】:孩子开学一个月了,还没有按时早起晨读,自己比较沮丧。
【目标】:通过刻意练习聆听自己的语言,用积极的语言替代消极的语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回应孩子。
【行动】:
1、认识和掌握积极主动的语言。
今天用A4纸和慕娜美笔抄写书中消极被动的语言和积极主动的语言,粘贴墙上。自己对着语言表默念一遍。
2、聆听觉察自己
当下,静下心来觉察自己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内心的语言是,“孩子不听我的话,我无能为力,我感到很无奈。”这是书中典型的消极被动的语言。
3、用积极的语言替代消极的语言进行表达。
当下,转化自己内心的语言,对自己说,“我可以选择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4、立即行动。
3天内,挑一个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和儿子聊一下早上起床晨读的事情,一起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结束语】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自己的语言,改变从认识自我开始,让我们一起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