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李彪,“彪”就是老虎的意思,虎生翅膀谓之彪。
首先,我是一名电脑工程师,从业超过20年,获得过IBM、Oracle多项证书;
此外,业余我还是一名“孩子自主学习力认证导师”,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除了教育我自己的孩子,通过网课、地面课等途径,帮助过至少120名家长。
最后,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每年至少要看50本以上的书。
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学习者能够针对当下要达成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界定),运用“功利学习三步法”(澄清),挑选出适合自己的认知资源(行为)。
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于《跃迁》,作者古典,这是一位生涯规划师,特别有名。
【事件场景】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公司做普通职员,特别羡慕一些网络大V,羡慕他们动辄有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粉丝,出各种微课、书籍,可谓名利双收。
但轮到年轻人自己做微课的时候,就发现眼高手低,书到用时方恨少,偶尔做出来十几集微课,也少有人看,真的是独孤求败,郁闷至极。
【提问】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成名趁早,而有的人却大器难以晚成呢?
【影响】
面对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的泛滥的信息,如果一个人没有清晰的目标,过多的关注无效信息,那就会耗时费力,个人的成长也会变得缓慢。
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不能立足于自己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好高骛远,时间久了,也容易失去信心,导致生活停滞不前。
【解决】
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在一本叫做《跃迁》的书上看到了“功利学习法”,讲到说要“学的更好,学的更少”,年轻人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
接下来,既然要讲“功利学习法”,我们不妨来测量一下咱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多功利,好不好?
说明一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最近半年的阅读情况来计分,选择跟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选项。
时间是1分钟,完成后大家可以把总分发到聊天区,或者直接开麦说出来。
刚才的量表自测解释如下:
18~23分:一般功利。表示刚刚开始了解功利学习法,并没有很多的实践经历。
24~30分:比较功利。表示不仅仅是了解功利学习法,而且已经开始投入到实践生活当中。
30分以上:特别功利。表示在生活中实践的已经非常之多,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
总体来说,“功利”在这儿是至少是一个中性词,表示“目标清晰”。所以,如果大家的分数特别高,说明大家的目标特别清晰,这非常棒。那,如果分数特别低,是不是就不好呢?也不能够这么说,“目标清晰”只是单一度量因素,那或许表示大家的生活特别的平衡、平稳,后面我们会继续展开讲。
来自古典的《跃迁》第120~121页,本节标题是“极其功利地少读书”,以下是原文内容:
我们从小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又在玩,没有读书啊?”而你只要一读书,不管有多慢、读什么书,大人就不打扰你了,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一个概念:学习总没错。
这个思路是错的。在知识匮乏、非终身学习年代,学肯定比不好;但是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什么”(why)“学什么”(What)、“如何学”(how),比“学就好了”(do)更重要。介绍一个概念“认知效率”: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的真正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高手的技巧是“投入产出的非线性”。
提高认知效率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极强的目的性”,我称之为“功利读书法”。
极其功利地少读书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习得效率最高?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老外对你的发音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所以你反过来也能理解,为什么刷那些“管理者必读的XX本书”的书单,对你意义不大,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且难度不一。
过渡语:每个小伙伴手中都已经拿到了一个拆页片段,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之后,请大家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过渡语: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预防异议】
阅读完原文,或许有人有一个疑问,“片段里面用的概念是功利读书法,为什么咱们的标题是功利学习法呢?”
给大家说明一下:
首先,从标题来看,本节总标题是“功利学习法”。这一节分五个小节,总标题是“功利学习法”,但在各个小节当中用到了“功利读书法”的说法。
其次,从内容来看,作者讲的范围是远远超出“读书”。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到,作者更多讲的是“通过各种认知资源来学习,比如说,书籍、网文、音视频,甚至访谈”,而不仅仅是在讲“读书”。
所以,综合上面的情况,这里统一使用“功利学习法”,保证前后概念的一致性。
【What】
功利学习法是什么呢?功利学习法是指“有极强目的性的学习”。
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而是为学习建立了一条或多条原则------其中一条主要的原则是:要有目的的学习。为什么要有目的呢?道理也很简单,就仿佛一条船,在大海上航行,作者建议说“那你最好要有清晰的目标”。举两个例子,比如说,如果你要赚钱,那就学习赚钱有关的认知资源;如果你要成为网络大V,那就学习成为网络大V的认知资源;如果你要做微课,那就学习做微课的认知资源。
【Why】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有目的的学习,跟没有目的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吗?
(大家可以直接开麦,咱们简短互动)
有一个主要的不同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很显然,有目的的学习,单位时间内的收益更高,认知效率也就更高。
【How及综合案例分析】
具体该怎么做呢?接着讲一个年轻人的故事,来个续集。年轻人是谁呢?年轻人是彪哥。
维度1:定目标-确定具体要达成的目标
彪哥的目标是什么呢?彪哥希望2023年10月1号之前,在抖音学堂上线2门微课,每门课程12~20集,每集10~15分钟。
维度2:定问题-确定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彪哥当下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要解决“出镜不好看”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很现实?
维度3:定资源-确定适合自己的资源
针对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彪哥选择了J小姐的“J小姐的面部表情管理”网络课程。
接下来,我们花几分钟的时间,就“功利学习三步法”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来讲一下:
1、定目标
Tips(提示)1:一个一个分开处理
在任意时刻,可能会有很多目标,要一个一个的来。比如说,以彪哥为例,除了刚刚讲到的“10月1号前做出两门微课”,彪哥6月份要完成拆书帮的过级。7月份要带老婆长途旅游。8月份要回虎泉装修房子。是不是有很多目标?那怎么办?一个一个分开处理,不要混淆在一起。
Tips(提示)2:尽量具体
尽量具体,最好是符合SMART原则。这个部分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就不展开讲了。比如说,刚刚彪哥“10月1号前做出两门微课”,是不是就很具体?两门微课,每门课程12~20集,每集10~15分钟,在抖音课堂上线,很具体吧?
Tips(提示)3:理性,而非感性
感性的目标在这里不是太适合。比如,假设你的目标是“获得一些人世间的温暖”,那么,“温暖”这个东西就不好界定。
2、定问题
Tips(提示)1:同一时刻有多个问题
同一时刻有多个问题,也要一个一个的分开来处理。比如说,单就“10月1号出两门微课”这个目标来讲,彪哥碰到的问题至少有几个:1、太过肥胖,要减肥;2、面部表情单一,一脸死相;3、摄影设备简陋,效果很差。
Tips(提示)2:不同阶段问题不同
比如说,上一个阶段彪哥的问题是“不敢出镜”,就不敢站在镜头前拍视频,后来参加了一个“21天演讲训练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到现阶段又碰到了“出镜不好看”的问题,是不是?所以,每个阶段的问题是不同的。
Tips(提示)3:不一定能够即时解决
很多问题可能一下子解决不了。比如说,“摄影设备简陋”,这个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买个高档点的摄影机、灯光、布景,得几万块钱呢,暂时没必要投入这么大。
3、定资源
Tips(提示)1:从自己的需求开始
因为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很多的,数不胜数,所以,尽量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简单的说,你达成目标的背后,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比如说,彪哥为什么要做微课?背后的需求很简单,就“卖点钱”嘛,所以,定资源的时候就从“卖钱”这个需求出发,怎么能卖钱怎么弄。
Tips(提示)2:适当的克制欲望
第二点,我们说要适当的克制欲望。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很容易跑偏方向。比如说,有人曾经问我,“彪哥,你做微课只是为了赚钱吗,你难道不是为了帮助那些学习微课的人吗?”我就告诉他,“赚钱是第一步,如果一个产品赚不到钱,说明没有市场价值,没有市场价值那你能帮谁嘛?帮不到。”
Tips(提示)3:增加些些的娱乐性
定资源的时候,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娱乐性资源,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娱乐性资源往往会令人心情愉悦。
【Where】
说到感性,这里也说明一下,“功利学习法”更适合偏理性的、致用类的学习,不太适合偏感性的学习,因为那个目标不好界定。
【简短总结】
讲到这里,我们简短总结一下:
1、定目标。目标代表未来,表示未来你要去向何方。
2、定问题。问题代表过去,表示过去行动的到达。“过去行动的到达”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彪哥最开始是“不敢出镜”的,经过努力,敢出镜了,这是不是过去努力的到达?就到达了“敢出镜”这样的一个生命状态。接下来,下一步再经过努力就要解决“如何好看”的问题,是不是?
3、定资源。资源代表现在,代表现在可以掌控的边界。简单的说,哪些资源你是可以掌控、使用的。
“过去-现在-未来”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你会发现,问题代表短期,就马上需要解决的。而目标则代表长期,是要经历一个时间段的,这中间有一个时间段需要经过。而资源则代表中期。
简单的说,从短期来看,主要是解决问题。从中期来看,主要是提升能力。从长期来看,主要是达成目标。或许有人会说,“提升能力,跟解决问题,不是一样的吗?能力提升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不一样,解决问题不一定需要提升能力,还可以用一些其它的手段。比如说,“出镜不好看”,如果仅仅是解决问题,那是不是可以“使用替身、使用专业P图”。如果从提升能力的角度,那可以“改善面部表情”。
那么,咱们这节课程有课后练习,一会儿会讲到,也欢迎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去投入实践。
过渡语:刚刚彪哥讲了一个故事,接下来咱们做一个现场演练,玩个Cosplay(角色扮演)。
分组:根据现场学习者数量,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
【现场演练:场景说明】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现场演练,先看一下场景说明,一共四幕场景:
场景1:实习
Tony是名校大三学生,刚刚找到了一份为期三个月的线上实习工作,月工资4500,岗位是“微信公众号运营”,特别开心,也特别珍惜。
场景2:目标
入职之初,Tony暗暗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在21天内胜任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工作”。
场景3:问题
工作一周后,Tony碰到了困难,“公众号的流量不够,咋办?”
场景4:求助
Tony的妈妈Linda是500强公司的总裁,Tony决定向妈妈求助。
Linda没有直接给建议,而是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哪儿有提升流量的书籍或者课程呢?你有去抖音、小红书搜过吗?很快,Tony恍然大悟,知道了解决办法。
【现场演练:演练要求】
要求有3个:
要求1:演练时间是2~3分钟。
要求2:有感情、有肢体语言的演出来。
要求3:要用到“功利学习三步法”。
好,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编写剧本,写剧本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在组内讨论。
3分钟计时开始。
大家一边构思剧本,我一边提醒一下:
前面的三幕场景可以由Tony独自演出来;
第四幕场景由Tony、Linda共同对话组成。或许有同学不熟悉“妈妈跟儿子该如何对话”,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互相提问”。比如,哪儿有提升流量的书籍或者课程呢?你有去抖音、小红书搜过吗?
好,3分钟时间到,我们邀请两位同学开始演练。
【学习者现场演练】
Tony(仁丹扮演):我刚刚入职了一家公司,特别想把公众号运营这个工作做好,但是我现在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想请您帮帮我,咱们可以聊一下吗?
Tony的妈妈(斯迪扮演):可以。现在你公众号运营的目标是什么?
Tony(仁丹扮演):目标是“我希望在21天内,能够胜任公众号运营这个职位”。具体来说就是,粉丝数比较低,大概1000左右,希望在21天能够提升到2000,我希望能够有这样的一个突破。
Tony的妈妈(斯迪扮演):嗯,这完全是可以的。那目前的话,你觉得公众号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Tony(仁丹扮演):这个我跟同事做了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内容的精准度、有趣上来讲,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弱点;2、缺少推流的资源,覆盖面比较窄;3、项目组只有我一个人,如果公司能够多加几个人,效果可能会更加的好一点。
Tony的妈妈(斯迪扮演):这几个问题都有一些解决的方法,我这边有一些资源也可以提供给你,我有一些大V的朋友,可以提供给你。你是做什么行业的?
Tony(仁丹扮演):美食。
Tony的妈妈(斯迪扮演):刚好我有一些朋友也是做美食的,让他们跟你讲一下,应该可以起到引流的效果吧
Tony(仁丹扮演):嗯,那太好了。
Tony的妈妈(斯迪扮演):另外,我这儿还有一些广告的资源,那可以在公众号文章的后面、朋友圈都加一个广告的链接,这样的话,也会对流量有帮助。
Tony(仁丹扮演):嗯,嗯。
Tony的妈妈(斯迪扮演):最后,我觉得你完全可以跟公司申请几个人,配合你做一些设计、广告的工作,这些也是可以的。
Tony(仁丹扮演):好的,好的,谢谢!
1、参照但不限于左边的5大类场景,按照“功利学习三步法”,进行一次为期7天的功利学习刻意练习。
2、把刻意练习的过程、结果、收获写成200字以上的感言,7天内发送给彪哥,领取奖品(多本书供选,或星巴克40元咖啡券一张)。
【学员作业1:仁丹的作业】
【背景】:
最近加班频率较高,因为经常伏案办公肩颈部颈椎很痛,还经常伴随着头痛。
【刻意练习】
功利学习法:
1、定目标:通过21天的时间调理好颈椎不适的症状、并养成健康的颈椎保养习惯。
2、定问题:搜集了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导致导致颈椎痛的主要原因:
2.1 每天在工位上坐的时间过久,导致肩颈部肌肉缺乏活动而经常僵硬、进而酸痛;
2.2 工位的桌子太低、导致笔记本位置低于眼睛,办公时不得不低头看电脑屏幕;
2.3、最近因为网 课比价多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过长;
2.4、缺乏运动。
3、定资源:
3.1 向医生求助,排除病理性问题:挂了一个中医康复科号,前往医院,经中医检查判断,属于典型 的职业原因病症,需要推拿4个疗程环节疼痛,并指导了日常的颈椎活动建议;
3.2 向身边健身达人朋友求助:请教可以在家里就完成的运动方法,照顾孩子和居家运动两不误;
3.3 工作环境改善:购买了一个办公桌上可升降的架子,将笔记本的位置调整到和眼睛平行,避免工 作时低头;下载了一个“休息提醒软件”,每过1H尽量起身活动下肩颈部位;用手机的时候把手机 举起到眼前,减少低头的动作。
【收获】
通过彪哥分享的功利学习法,我终于准确的找到了缓解颈椎不适的有效方法,并坚持实践了一周。对于“功利学习法”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实过往也给自己定过一些关于健康类、运动类的“完美计划”,从饮食、作息、运动频率、运动内容等等都面面俱到,仿佛只要完成了自己就能变成“女神”。但是那些看似完美的计划,因为太过大而全确让我坚持没几天就放弃了,因为见效也非常慢,渐渐的没了信心了、如果正好又有其他事情来打断,就果断放弃,最后计划就蒙尘了。而这个功利学习法,让我首先明确了当下的主要目标,聚焦与要解决的问题,当从这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当我把资源投入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我的目标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就为了缓解颈椎通这个具体的问题,我通过医院专业的理疗2个疗程后,肩颈已经没有酸胀感了;同时通过升降架、软件提醒、举高收集这3个具体可以立马实施的举措,避免了颈椎再次收到压迫;下班回到家,可以带孩子一起跳跳健身操,我的疲惫感被消除了,孩子也觉得很好玩很快乐。
【学员作业2:斯迪的作业】
成人怎样习的效率最高,能解决当下间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买了一堆学习课程,一堆书,结果手机里有好多没有动过的课程,家里堆的越来越多,网盘里的资料也越来越多
这几天运用了功利学习法刻意练习,感觉非常实用
首先定目标,找到我要学习的方向
然后先找到目前工作学习最大的问题,关于沟通的问题,生活工作中只要转变一下说话方式,很多问题都会游刃而解。
最后定资源,目前通过线下拆书课,选定了沟通类先几本书,进行拆书的练习,在实践中运用。
这一课我们主要从认知目标、认知资源、当下要解决的问题三个维度来谈了如何带着目的性的学习。为什么要带着目的性的学习呢?这句话送给大家,“学得更好,学得更少”。诶,又能学得好,又能学得少,这种感觉是不是会很好?
好了,今天的拆书课就分享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