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l 自我介绍+学习目标】
各位伙伴好!我是万娟,欢迎大家来到拆书帮过级活动现场,在见证拆书家成长的过程中与拆书家一起感受拆书法的魅力。
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全名李万娟,大家通常称呼我为万娟、万娟老师、娟姐。我是一名生涯规划师,20年专注于全学段的成长规划,从幼儿园到博士,包括学业和职业两条线;我是两个帅小伙的妈妈,特别享受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每个瞬间,尽管时常面临措不及防的挑战,大大小小的事故终将成为我们共同的故事;近期我有了一下新的身份一级拆书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天我会用我所学、所感与大家一起体验拆书法的魅力。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习的三个步骤熟练掌握“一词换框法”,并在面对问题时应用“一词换框法”用积极的表达方式代替消极的表达方式。
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我们根据大家目前就坐的位置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方便在学习的过程讨论分享。(线上的小伙伴为一组,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讨论的环节里来)
【图书介绍】
F-特征Feature:本书是由国际顶尖的身心语言程序学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所撰写的一本从语言出发,充满神奇力量的书。它提供了十四种“回应术”,来帮助读者运用语言来突破自身限制性信念,形成积极的信念。
A优势Advantage:《语言的魔力》这本书拥有豆瓣评分8.4分的高分,被译为多种语言,畅销全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说服和改变对话信念的强大工具---“语言重构”,与同类书籍相比较而言它不仅仅停留在改变行为习惯的层面,而是通过引导和激发我们突破自身限制性信念,用更加积极的语言重新定义问题,将我们的关注点聚焦于想要达成的结果而非问题,把问题当作挑战,或改变、成长、学习的机会。
B-利益Benefit:
B1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一把双刃剑。在恰当的时间说出恰当的语言可以振奋人心,甚至开辟出新前景和更多的可能性;在错误的时间说出错误的话,则会对我们自己以及他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和破坏,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会像伟人一样说话,更重要的是像伟人一样思考、行动,超越限制我们的信念,奔向我们理想的生存状态。
B2今天学习的片段“一词换框法”可以让我们在跟配偶、孩子、同事、朋友谈话时,运用更加积极的语言来让我们的意见更容易让人接受,不仅可以突出表达的重点,同时可以去掉不必要的负面暗示或谴责。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自我对话,可以极大的减少自我内耗,突破自我限制。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它的魔力吧!请大家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完成后请伙伴们抬头示意我。
这种做法是用一个词表达某个特定的想法或概念,然后找出另一个词,可以表示同一个想法或概念,但比原先的词更积极或消极。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曾幽默地指出:“我很坚定。你很顽固。他冥顽不灵。”借用罗素的方式,试试创造一些别的例子,比如:
我义愤填膺。你很不爽。他根本是在兴风作浪。
我重新考虑了。你改主意了。他出尔反尔。
我犯了无心之过。你歪曲事实。他是个该死的骗子。
我富有同情心。你很随和。他逆来顺受。
这里的每个句子都用到了某种概念或体验,并用不同的字眼换框,从几个视角描述了它。例如,考虑“金钱”这个词,“财富”“成功”“工具”“责任”“腐败”“绿色能量”等,都是围绕“金钱”这一概念做不同的换框,呈现出了不同的潜在视角。
列一个词单,练习一下你自己的“一词换框法”。例:负责任的(稳定的,不变通的)稳定的(舒服的,呆板的)淘气的(灵活的,虚假的)节俭的(聪明的,吝啬的)友善的(和蔼的,天真的)果断的(自信的,咄咄逼人的)尊重的(周到的,妥协的)全球的(广阔的,笨重的)
一旦熟悉了“一词换框法”,你就可以用它来转换你自己或他人遇到的限制性陈述。例如,有时候你可能会怪自己“愚蠢”或“没有责任感”。看看你能否在这些字眼里找出更积极的倾向以便重新定义。例如可以将“愚蠢”重新定义为“天真”“无知”“若有所思”;
可以将“没有责任感”重新定义“自由意志”“灵活有弹性”“没有觉察”等。
看到伙伴们都读完了,接下来我们用3W1H四要素来拆解一下这个片段,看看它为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
1、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论阐述
这个片段详细讲解了如何实现“一词换框”,也就是如何通过一个词语的变换,将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和对自己或他人的角色定位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用更直白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如何用比较积极的语言替换消极、否定的语言,建立积极的信念,让我们把注意力从“问题”转向想要达到的结果。同时给出了练习的步骤和方法。
2、Why:前因后果说明
【为什么要这么做】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语言既可以给大家带来极度的喜悦,也可以带来最深的绝望。它可以赋予我们力量也容易让我们迷惑和限制自己。保持觉察,更多的使用积极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和自己、和他人建立健康的、良好的关系。
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言不仅反应了我们的观点,它还可以改变我们的观点。当我们用积极词汇去替换消极词汇时,我们的信念也在悄悄的发生转变,例如:当我们把有腿部残疾的伙伴从“瘸子”改变为“有行动方面挑战的人”的时候,我们就会突破“无能为力”的限制,看到挑战,和看到战胜挑战的可能性。
【不这么做的坏处】
让我们来试想一下:当一个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孩子在我们周围尽情玩耍时,家长可能会说:“这个孩子就是多动,根本不能专注”;当我们做事情不顺利或遭遇挫败时,常常会有一个声音蹦出来,“我不够好”“我没这个能力”,听到这些语言,你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很挫败,觉得事实就是如此,能怎么办呢,会有很强的无力感
【举反例】
就在上周,认识了一个非常棒的英语老师,一起碰撞如何陪伴成人英语学习。记得当时在描述我的英语学习经历时,我是这样说的:“我没啥语言天赋,英语学了这么多年虽然大大小小的考试都通过了,也没学明白”,“每次想要重启英语学习,都是信心满满,草草收场”等等说了一通,发现自己是越说越没信心,老师也被搞的有些无奈,最终也没讨论出一个可行的落地方案。
3、How:片段给出的方法是什么?
1)列词单:列出你常用的一些描述自我或他人的词汇,如:说谎、多动、没责任感、没天赋、能力不足、不可靠等等
2)练习一词换框法:为词单里的每一个词找出另外的一个或几个词来表示同样的想法和概念,但这个词要比原先的词更积极或更消极,然后去体会不同的词汇带给你的不同的感受与视角;
3)转换限制性陈述:运用你列出的更加积极的词汇去替换之前常用的消极的词汇,来突破限制性信念,去掉不必要的负面暗示;
4、Where:这个片段的适用边界是什么?
当我们觉察到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使用限制性的陈述时,都可以尝试使用“一词换框法”来调整我们陈述中的负面、消极词汇,用更加积极的字眼来替代它们。
【添加正例】学完这个方法后,我做了一些练习和改变。
1)我复盘了一下当时的对话,找出了“没天赋”、“草草收场”等消极的词汇;
2)用“学习英语遇到了挑战”、“持续的学习需要陪伴”等等积极的词汇来替代;
3)在重新描述之后看到了成年英语陪跑可能的一些关键点和突破点;
4)和老师重新开会,用替换过的语言来重新梳理我的英语学习经历,从我的卡点老师也获得了不少启发,最终我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学习框,现在我满怀期待,相信这次在我学习英语的道路上会有新的突破。
【A1激活经验】2分钟
Q1: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一个月有没有以下的场景发生:
1)在自己工作或学习没有达成目标时用了比较负面的语言来评价自己,比如没天赋,能力不足等等;
2)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用消极的语言来否定他,比如多动、慢、淘气、笨、没耐心等等
3)在工作中与同事沟通不顺畅时用消极的语言来回应他,比如不能沟通、不能灵活变通、不积极配合等等
仔细想想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对自己或对他人你说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大家可以和同组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现在有请现场的小伙伴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你想起的片段好吗?
【A1+反思加工】8分钟
Q2:感谢大家的分享,相信在场的伙伴都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这样的情境和画面总是会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尝试一下,如果有机会回到当时的场景,运用“一词换框法”你会用哪些积极的词汇去替换原先消极的、负面的词汇,再体会一下这样的替换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可能会获得怎样不同的结果。
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写下来,完成后可以和同组的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结语】1分钟
不知不觉来到了学习的尾声,学以致用、拆为己用,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重构我们的语言,用更广阔、较少评判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自己和他人,让积极的语言充分发挥它的魔力助力我们达到人生的理想状态,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