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无行动,不幸福》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镇江西津筹备分舵第三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感恩拜访:回味体验,表达传递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凌荷仙,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TF3-1的过级分享。

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开始向三级迈进的拆书家、爱与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心理学爱好者。

因为今天有讨论的环节,我们先进行分组。为了方便讨论,大家两两一组。

【学习目标】

今晚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希望大家能够以感恩的心态,采用“感恩拜访法”跟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我们拆书帮的伙伴们表达谢意,让彼此体验轻松、愉悦、幸福的积极情绪,建立更加紧密的亲情或友谊。

【事件场景】

一所学校给学生举办了十八岁成人礼。在成人礼上,有几位家长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化了老年妆。当这些家长,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老态龙钟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哭了,有些孩子甚至扑进父母的怀里,伤心不已。

【提问】

假设我们来到现场,如果你是孩子会伤心、难过吗?会想什么呢?如果你是家长,会伤心、难过?又会想些什么呢?

【影响】

对于这样的感恩教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我想大家可能都会认同:我们亲人、朋友,同事、或者伙伴,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大家都会难过。这个时候,可能会想:当初,我为什么不跟他好好说说话?一直想表达的谢意为什么迟迟未说?等等,当关系越来越疏远,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的时候,我们突然会发现,已经失去了很多,亲情、友情、甚至我们的爱情。我们后悔,我们自责,但一切都可能无法挽回。

【解决】

我们今天所学的《无行动,不幸福》这本书中向我们介绍的“感恩拜访法”,可以引导我们,以感恩的心态向我们的亲朋好友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也可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教育我们的孩子,以感恩的心态,待人接物,感恩同学、感恩家人、感恩帮助过他的人。

现在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给大家2分钟,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一个同事跟我分享过她的感恩拜访体验,她在一次教师节聚会的前夜,给自己的同门师姐妹各写了一封表达感恩的信,然后在聚会见面的那天给了她们。当时大家都不好意恩当面拆那封信,只是放进包里。神奇的是接下来的两个月,这个同事陆续收到师姐妹们的单独邀请。

一个师姐说:“下周有空吗,来我家玩啊。说真的,毕业这么些年,有些事你不写我都忘了,咱俩一起喂学校野猫那会儿,多快乐啊。我家现在也养了只猫,快来吸猫。”

一个师妹说:“我过几天要去你学校那边开会,晚上一起吃饭呀,就跟我在宾馆一起住一晚,我们聊个通宵!就跟上学时我们一起去外地做课题一样!”

我问这个同事,从开始写信到后来产生的这些变化,她有什么感觉,同事说:“其实就是有点意外,又十分温暖的感觉。”

她说自己写这些信的时候,不是为了阿谀奉承,而是真的深深陷入和大家相处的回忆之中,因为感恩主题的引导,会情不自禁回忆起所有和这个人相关的积极事件,比如,和师姐一起喂猫,和师妹起通宵聊天,在讨论会上回答不出导师的问题被师姐救场,等等。这些开心的、有趣的、温暖的回忆,就像再次经历了一遍一样。而且,送出这样的感恩信,完全是不求回报的,心中没有什么期待和假设。她突然感慨,人和人之间有时候就缺一个连接的机会,传递这种快乐、感激、欣赏之情,动作虽小,影响却很深。感恩之心真的会让分开多年的人又相互靠近。

——《无行动,不幸福》P241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好,大家都读完了,拆页讲了什么?

这个拆页,作者跟我们分享了一次感恩拜访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感恩拜访法”的积极作用。

“感恩拜访”,它不是说声“谢谢”这样的简单与随意,而是怀着尊敬和欣赏之情去表达诚挚的感激之情。

【WHY】

生活中,有人会给予我们帮助,比如给我们拿一下快递,带一份饭,接一下孩子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他的职责,是他该做的,甚至认为他只是顺便,没花什么时间,也没花几个钱。当我们觉得理所当然,无动于衷,对别人的善意并不以感恩的心态回应,结果会怎样呢?

短期来看,也许别人并不会计较,但长此以往,会怎样呢?在别人的眼里,他会认为这就是应该他做的吗?(不会)他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在意,为没有感到被尊重而难过呢?(会的)严重一点, 我们是不是也容易被人误认为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不通情理呢?(会的)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当然不希望)所以要学会感恩。感恩拜访法,更有诚意,带着尊重与欣赏表明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概念讲解】

《汉语大词典》中说:感恩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拜访;敬辞,访问。

心理学中上,强调“感恩指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一种感激之情,它能使人放松、获得愉悦感。它更侧重于精神层面,表现形式可以是内心的一个念头、一个祝福,或是语言上的表达。感恩,是可以选择的,可以不做,如果做了感觉会更好。

“感恩拜访”是感恩的一种方法,并非一定要登门访问,并非要备厚礼,而是要怀着尊敬和欣赏之情去表达诚挚的感激之情。

【案例辨析:概念与案例之间的折返】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有个孩子说:“每天上学时总会看到环卫工人在打扫街道,妈妈经常说多亏了他们,我们才能生活在这么干净的地方,得好好谢谢他们才行,所以我也要感恩他们。”

请问:孩子需不需“感恩”?

(不需要)清扫街道本来就是环卫工人的工作,我们可选择感恩,也可说“NO”。感恩,是可选择的,不是妈妈感恩了,孩子就必须要感恩。

例2:

一个孩子在听了一场讲座之后,含着眼泪,带着愧疚和沉重的心情,提笔写了对父母的亏欠,自责自己学习不刻苦,很是后悔,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来回报父母。

请问:这是不是“感恩拜访法”?

(不是),这是孩子对父母产生的亏欠感,他体验到的愧疚、沉重的消极情绪,而真正的感恩是会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积极体验。

例3:

有一次,小张给帮助自己的朋友打电话表达感谢,可是拿起电话却张口结舌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请问:这是不是“感恩拜访法”?

(不是)。既然“拜访”,就应怀着诚心,提前要做好的准备,不善言辞的,可以把话写在纸上。

例4:

小张帮了小王一个大忙,小王觉得欠了小张一个大人情,于是赶紧请小张吃饭,还买了礼物送给他。

请问:这是不是“感恩拜访法”?

不是,“感恩拜访法”不需要准备厚礼,可略带小礼,心诚即可。

例5:

一个孩子在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他很感恩自己成长中遇到的老师。在妈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几位特别让自己难忘的老师,在精心准备的明信片上工整地写上了感激之语“……”他选择教师节寄给了老师。

请问:这是不是“感恩拜访法”?

(是的)男孩是内心自然生发出的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觉得这样做有意义,能感到愉快。

【HOW】

说到这,“感恩拜访法”,具体该如何做呢?可分为四步:

1.选择对象。例1中的环卫工人,可以感恩,也并非必须。生活帮助过我们的人有很多,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让你感动、很想表达谢意的人。

2.静心回忆。(学会被爱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用健康的方式理解和接纳别人给予的爱或好意,把关注点放在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带来的积极体验上。)因此,可以闭上眼睛,好好回忆并品味被关爱的感觉,不需要有亏欠感和负罪感。这是感恩拜访法区别于与一般感恩的独特之处。例2中的孩子们就应该好好回忆过去与当下,尽情地享受被父母关爱的幸福感,不用觉得亏欠。

3.充分准备。“感恩拜访”,是很有诚意的,不能像例3那样,要事先就要准备好想说的话,可以打腹稿,也可以写下来。 不需要像例4那,大张旗鼓,可以略备小礼,也可以不备,心诚即可。

4.适当表达。感谢的话,可以直接当面说出来。情感表达更含蓄的人,可选择打电话,还以写信、发邮件、发音频等。表达还需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例5就了选择了写明信片的方式,选择了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时间。

【加工成事件场景案例】

分享到此,让我们回到开始的“事件场景”,运用感恩拜访四步法,应该怎么做呢?

1.选择对象。在成人仪式上,让学生自己选择此刻最想感恩一个或两个人。

2.静心回味。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好好回忆并品味:在成长过程与感恩对象相处过美好时光,体验被关爱的幸福感。

3.充分准备。让学生有时间准备一下感谢的话,可打腹稿,也可写下来。

4.适当表达。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表达的方式,比如面对面、写信、电话等;时机可以在现场也可以会后在家中。

总之,让学生和家长经历这样一个真正的感恩过程,他们都会被彼此感动,都能从中体验到愉悦、幸福的积极情绪。

【Where】

自然、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数不胜数,一顿饭、一道风景、生命存在本身,都值得感恩。感恩拜访法,更适用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可以是成年人与孩子之间,也可以是领导与下属之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感恩拜访”的方法了。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演练一下,试想:明天或下周,你对曾经帮助过的人进行一次“感恩拜访”:

比如:感恩拜访工作中热心帮助过你的同事,感恩拜访默默支持你的爱人和给你带来快乐的孩子。

在此,请大家独立编写一段运用“感恩拜访法”的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

将要点写在表格中上,写好后在小组内先交流分享一下,5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讲讲他的小故事。

提醒:运用“感恩拜访四步法”

欢迎皇甫老师主动进行分享她的《感恩拜访小故事》:

时间:现在

地点:活动现场

人物:韩老师

过程:

在准备TF2-4拆书稿中的过程,我特别的焦虑。选择拆页太难了,我翻了几十本书,都没有选好。有一次,我突然找到现在的拆页,特别有感触。当我发给韩老师他告诉我这两个拆页不太适合拆时,我的心拔凉拔凉的。但是我还坚持要拆这两个拆页,韩老师不仅同意了,而且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他是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地帮助了我,我非常得感动。所以我要感恩韩老师。
我是不善于表达的人,但此时,我想当着韩老师的面郑重地对他说:“韩老师,在准备TF2-4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向您请教,一次又一次地麻烦您。您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让我受益匪浅。你不仅帮我改稿子,还帮我缓解焦虑。我都想躺平了,是您将我拉了起来。我必须挑战下去,非常感谢您。”

谢谢皇甫老师的分享!我也非常得感谢韩老师,谢谢韩老师!

总结

真正的感恩就是带着尊敬和欣赏之心,传递并享受快乐、感激之情。“感恩拜访”法具体如何做呢?对,四步:选择对象——静心回味——充分准备——适当表达。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培养自己与孩子的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来滋养自己,感恩他人、回馈社会。请大家多用,常用。

谢谢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