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闽江分舵线上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各位好!我是陈敏 ,我用3个数字来介绍自己:

1.24。今年是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第24个年头,曾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也曾是学校中评上高级职称用时最短的一名教师。

2.3。我有三个分别处在中学,小学,幼儿园阶段的乖巧懂事的孩子。

3.663。我是个热爱买书但不会读书的人。这是我近几年通过网络买到的书本数,但几乎没有读完。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曾经总结的成人学习的三大问题: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拆书法(RIA)就是提供这样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解决方法,从而来实现简单、轻松、有效的阅读。这里的R(Reading)指的是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是用自己的话来重塑信息;而A(Appropriation)也就是将知识拆为己用。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对个人学习而言,RIA便签读书法能帮你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要知道,任何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

如果您想更进一步,您还可以成为带领别人学习的拆书家。对组织学习而言,拆书家可以依靠RIA现场学习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而拆书帮就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它可以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它在很多城市都有分舵,各分舵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将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助人达己,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过渡语】

下面我请大家花1-2分钟左右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在公屏敲一个“1”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1-2分钟

简·尼尔森 《正面管教》 P24页码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好的,时间到了,相信大家已经看完了原文片段。那接下来就由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

WHAT:

当遇到孩子磨蹭拖拉、哭闹不止时,你是否会心烦意乱、无力感十足呢?这时你通常会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呢?比如你会不会这样说:妈妈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相信你一定会按妈妈说的做吧;或者这么说:如果你乖乖配合,我就给你买XXX(棒棒糖),如果你不做,你就别想XXX(买玩具);或者干脆提高声音分贝大吼大叫甚至先下手为强等等。但是,或许你会发现,这些威逼利诱的招数经常还会失灵,孩子根本不CARE你。今天我们不妨试一试正面管教这本书中倡导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HOW: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具体该怎么操作。

第一步:理解感受

首先要明确表达出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要跟孩子确认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我们可以问他,“你是不是感到……?”用这种句式去“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用这个句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会瞬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二步:表达同情

如果你自己有类似的经历,你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或行为,这样效果会更好。但是需要注意,同情只是说你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但并不代表你认可这种做法或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被宽恕的。

类似“换做我,我可能也会觉得……”句式,具体的、进一步地让他们明白,我们在努力理解他们。

第三步:告知感受

客观真诚的告诉孩子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因为你前面两步与孩子的沟通是真诚而和善的,到这个时候孩子就更能听进去你在说什么了。

比如“对于你的行为我感到……”句式。来讲述当下你的感受(这一步骤有时可以省略,比如当下你并不在场)。

第四步: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自已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用“那么我们能怎么做呢……?”这种句式来引导他说出更好的做法和解决方案。

WHY:

或许你会说我曾经用得那些威逼利诱的方式有时不是也奏效了吗?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用这4个步骤呢?

是的,乍看起来我们的确达成了我们的目的,让孩子当下乖乖配合,听话照做了,但这种不尊重孩子的处理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盲目顺从,遇事没主见,也可能会导致严重叛逆,破坏亲子关系,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用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通过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被倾听、被理解、被鼓励,他们就更愿意听我们说,更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WHERE:

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既可以用在与孩子身上,也可以用在与家人、与同事朋友沟通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

昨天中午的饭桌上,我爸煮了一桌子好菜,他看见我儿子吃得很少,好言相劝让他多吃点。儿子不理不睬,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提醒他说外公和你说话你要回答呀。过了一会儿,外公又对他说:这个菜很好吃,你尝尝。

这时儿子大声朝外公嚷嚷:“我不吃,我就是不吃”。

外公一脸茫然,大家都吃了一惊,我顿时火冒三丈,和他说:“怎么能这么大声和外公说话,立刻马上给外公道歉”,结果他直接更大声地给我来了一句:“不要”。

我非常大声地斥责道:“你道不道歉?”,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就是不要”。

当时我感觉血液一下子冲到了大脑,气的我差点就要上手了,但因为急着去接姐姐,只能生气地告诉他:“等我回来时你必须和外公道歉完毕,否则我对你不客气”。

然而,晚上我问他时他居然还是没有道歉,后来我说如果你现在道歉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不然不仅得不到奖励还要惩罚你了。最后他违心地向外公道了歉。

事件中,当儿子朝外公大声嚷嚷时,我顿时觉得不能接受,用强硬的方式要求他立即当众道歉,最后我又用惩罚和奖励的方式来让他完成道歉,但实际上这一波操作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本质,那一句道歉也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外公的尊重。而作为妈妈的我其实也在教导他用不尊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能用我换一种友善的、理解的、关心的态度跟他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他必须这样做,我就能更好地引导他如何学会和外公沟通、如何表达自己合理的需求,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A2具体应用】3分钟

目标:在本周日晚和儿子尝试用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解决饭桌道歉事件。

行动:

1、本周日晚找个合适时间和场合重新和儿子聊一聊饭桌道歉事件。

第一步:理解感受

妈妈先跟你道歉,星期一那天不应该在饭桌上朝你大声嚷嚷,强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

外公在饭桌上一直劝你吃这吃那,你是不是感到很烦躁,然后妈妈又当众大声地要求你向外公道歉,你是不是感到很丢脸?

第二步:表达同情

换做我,我想我可能也会觉得烦躁和丢脸。我以前也和你爸大声地说话,当时你爸看我半夜不睡觉,三番五次跑过来提醒我,结果我也非常烦躁,然后冲着你爸发脾气,你爸也觉得很委屈。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又拉不下老脸和你爸开口道歉,觉得张不开嘴,很丢脸。

第三步:告知感受

那天在饭桌上你对外公和妈妈的态度让妈妈感到很着急,也有些担心。

第四步:解决问题

如果下次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呢?引导他说出更好的做法和解决方案,并运用于自身的实际。

2、在厨房的公告栏显眼位置贴上“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每天提醒自己尝试用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结束语】1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今天主要介绍的是理解感受、表达同情、告知感受、解决问题这四个步骤去赢得孩子合作。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