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柴言,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拆书家兼北海筹备分舵负责人;第二,美育美术机构运营总监;第三,宝爸。
[图书介绍]:
场景: 在北海这半年内,反复爆发了两次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自己所在的教育行业,受影响非常大,倒闭、裁员、降薪的信息不绝于耳,还经常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找的一份好工作,突然因疫情停课,公司会支撑不下去,导致自己下岗遭遇……这种状态让我处在深深的不安和焦虑中。
提问:大家在生活或工作中,会不会也遇到类似自己无力改变的事的经历呢?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影响: 这种情况不仅会出现在“疫情”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经常为自己无力改变的事,去脑补不堪的后果,会让我们陷入无力感,久而久之,再也不会想去做一些有挑战性、有成就感的事情,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陷入一种糟糕的生活状态。
解决: 那怎么办呢?今天我为大家提供一个解决方法,它来自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七个习惯之一“积极主动”中,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帮你脱离过分脑补不好事情的情绪,从自我掌控的方面着手,用行动去改善现状,迎接精神饱满的自己。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已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What:
通过这个拆页我们需了解两个概念,一是关注圈,二是影响圈。关注圈,是指我们所关注的所有事物。所谓影响圈,是指集中关注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why:
为什么要区分这两个圈呢?如果 “关注圈”的范围大,关注太多我们不能掌控的事,这样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就容易让人变得焦虑。但我们所聚焦的“影响圈”的范围越小,且力所能及,我们就容易做出有成就感的事,摆脱焦虑,生活状态会更好。
讲解概念:
那如何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呢?关注圈包含影响圈,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共同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为了更好区分,“影响圈”是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提到“关注圈”特指“影响圈”以外的关注圈,即外部环境、他人及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
接下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让大家更好区分。
举例辨析概念:
【案例1】
拆书家: 小周是做营销的,他这个季度业绩目标比上季度业绩目标要高10%,他觉得这个业绩目标定太高且不合理,现在疫情这种状况,能与上个季度业绩持平就不错了。请问对于这件制定目标的事,对小王来说他关注的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学习者:关注圈
拆书家:对的,小王觉得业绩目标制定不合理,但业绩目标是公司定的,是很难改变的,他聚焦在了不能掌控的关注圈中。
【案例2】
小秦是小周的同事,他的这个季度业绩目标也是比上季度业绩目标要高10%,但他觉得这个业绩目标虽然高,有难度,但是他就能马上想到如何开发市场薄弱的地区,这些艰苦的地方同事都不愿意去的,如果自己主动申请去,公司肯定能答应,这样就能有很大几率完成目标。请问这件制定目标的事,对小秦来说他关注的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学习者:影响圈
拆书家:对的,目标虽然有难度,但他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也愿意去艰苦的地方拼搏争取机会,这有可能实现目标的,他已将精力聚焦在影响圈,他可以掌控的部分。
通过这两个案例,大家在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时,可以根据这两点来进行。即“影响圈”是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圈”,即外部环境、他人及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
正确区分这两个圈,那我们就可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力所能及的“影响圈”上,让我们摆脱焦虑,更有利于自己发展。
HOW:那么,怎样该如何聚焦自己的影响圈呢?接下来,我教大家使用“六字真言”聚焦法去关注自己影响圈。
第一步,区分。把关注的事情都写下来,判断哪些是能力之外的,哪些是力所能及的,力所能及的就圈起来,属于影响圈。
第二步,聚焦。根据事情重要程度,将“影响圈”的事情,排上序列号。
第三步,行动。优先做重要事,并做出确切可行的行动方案并执行。
举例: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并应用这三步法,我分享一个个人案例。前段时间,我一直很焦虑,想要做的东西特别多,需要操心的事也多,经过我师父推荐,学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知识后,我用了“六字真言”三步法了个梳理:
第一步,区分。列出自己关注的事:疫情情况、抢购蔬菜、屯菜、公司网课视频制作、提高阅读能力、写逐字稿……判断哪些是能掌控的,哪些是不能掌控的,确定影响圈。
第二步,聚焦。因为我不是政府人员,我不需要过分关注疫情,我不是老师,我不需要做视频,只是负责审核。所以我锁定了自己影响圈中两件最重要的事:1.提高阅读; 2.写逐字稿。
第三步,行动。我与北海筹备分舵的教育长老,共同立下目标,争取在北海疫情解封前,将逐字稿写完,并且每天都在群里进行灵魂一问:今天写稿子了吗?
当我聚焦影响圈,开始有目标的行动之后,之前的焦虑感降低了很多,每天都很充实,整个人的状态也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
where:
“六字真言聚焦法”适用于生活中我们遇到很多让自己操心事的时候,这些事让我们却有心无力,且消耗了我们的精力,让我们感觉毫无头绪。
预防异议:
听完以上的讲解,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所关注的事情肯定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那为什么关注圈中的事情就不应该去关注呢?其实,我们所说的聚焦影响圈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关注圈,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是为了让大家对生活节奏更有自我掌控感,而聚焦影响圈是为了能把事情一件件做好,让自己更有自信力,更能精神饱满。
因关注圈也是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分配关注圈与影响圈的关注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精力等因素,区分主次,量力而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以上是我对“六字真言聚焦法”的讲解,下面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最好的学习是应用,经验告诉我们是“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模拟演练。现场*位小伙伴,分成*组,2个人一组,进行演练。
在演练之前,需要大家编写一个小剧本。
具体要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有对话。
如果一时半会想不起如何编写剧本,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内,你可能会遇到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情景呢?比如:朋友觉得有好多事需要做,却无从下手,向你求助、父母跟你唠叨家常,请选择一个情景,运用刚学到的“六字真言聚焦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剧本编好后在小组内进行演练。5分钟后,我们将邀请一组小伙伴跟大家分享。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因为今年业绩不是很好,总部觉得北海分校开支也大,所以接来不少项目,比如成人高考、退伍军人学历提升、教师资格证等,这么多事情,让钟老师觉得忙不过来,大家都感觉事情特别多,无从下手,非常压抑,想跟领导谈减轻负担,但是不同意。
时间:周二早上
地点:办公室
人物:钟老师与员工
因为总部给出了很多事情,大家都忙不过来,钟老师学习了识别影响圈与关注圈的方法
钟老师:各位伙伴早上好,总部派下的任务,我们是无法推脱的,必须完成,任务是很大,但是我们是有方法完成的。业务板块很大。其实我们是可以根据板块的轻重缓解,区分一下的。首先,要关注好我们业绩考核点--成人高考报名,其他都是附带的东西,相对没那么重要,相当于我们额外收入。
因时间很紧迫,成考是一件长久的事,想快速做好,那就得积累客户,所以我们首先要拓客,拓客的渠道可以来自读书会。而我们可以跟培训机构合作,让在机构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与我们老客户参加我们的读书会,既可以帮机构提高黏性,也可以通过加微信拓客。
员工:明白了
[回应]:
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呈现了用“六字真言聚焦法”的使用,学会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聚焦了影响圈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开始行动。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降低了焦虑感,提高自我掌控力。
最后希望大家今后专注影响圈,摆脱焦虑感,更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拥有更加积极主动的人生!感谢大家,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