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潜力量》 所属活动: 上海喜乐分舵157期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利用GROW模型创造专注2 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GROW模型的流程帮自己将注意力聚焦在行动上,并推进

开场: 自我介绍+书籍介绍+分组(1分钟)
大家好,我是何璐婕,职业身份是引导师和教练,专注领域是在促进团队协作,组织进化和个人进化。大家也可以叫我的英文名Jelly,比较好记,也比较好写。它取自我中文名字的最后一个字。Jelly的中文意思是“果冻”,也是我最爱的零食,没有之一。

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拆书学习的片段,选自于书籍--潜力量GROW教练模型帮你激发潜能,作者是【英】艾伦·范恩【美】丽贝卡·梅里尔。
这本书很棒,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两种渴望,一种是全力以赴成就最好的自己的渴望,另一种是影响他人发生改变的渴望;同时,作者也在书中分享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和流程,使用起来很方便;并且,这本书又很强的适用性,可以被运用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在进行自我教练,以及为他人提供教练服务的过程中,都从这本书得到许多获益,所以希望能够分享给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现在把表现模型放在GROW模型的核心位置(见图4-1)。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GROW模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做决策最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四个关键方面:

        目标(Goal):我们想做的事。

        现状(Reality);我们所面对的状况(或我们认为的状况)。

        方案(Options):我们如何从现状到目标。

        行动(Way Forward):我们想采取的行动。


        但是,通常我们不会按照这个顺序来思考每个方面。我们可能从现状开始。(哦,我太不会照顾自己了!我吃垃圾食品,而且不健身),然后想到目标(我真的想改掉我的坏习惯,这样我能感觉好点),然后跑到方案上(也许我该买些健身器材),然后再回到现状(不,我没地方放,而且健身器材很贵)、然后再回到方案(我知道了,我可以去健身房办个健身卡,约翰几个月前就办了一个,现在他看上去很精神),然后再回到现状(但是健身卡是一年的。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一年,如果我不能,那就浪费了不少钱。另外,我什么时间去呢?我工作太忙了,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然后又回到目标(也许我可以只把吃得健康些作为目标),然后再次回到现状(但是这太难了!我的胃口这么好。当我出差的时候,我很难买到健康食品。啊!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我们只能把这个事情先放在一边(我看还是明天再想想吧)。


        我们的想法在这四个方面到处乱窜(见图4-2)。这就像在棒球比赛上,我们试图通过跑完所有的垒来赢得比赛,这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太大了,并且这么大的难度会让我们丧失信念和热情。

        但是,如果我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专注在这四个阶段上,就可以大大减少干扰,增加我们决策的速度和精准度,从而提升表现(见图4-3)。


        和西克森米哈伊的“心流模型”在原理是相通的,GROW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按照“目标一现状一方案一行动”的顺序逐一专注在这四个方面,从而把挑战分解成难度较小并可完成的任务。首先,我们专注在“目标”上:我想实现或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其次,把注意力放在“现状”上:澄清当前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识别出面临的阻碍,并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是否现实。再次,我们专注于“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似的思想活动想出各种能达成目标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做评判,让各种方法都涌现出来之后,我们再评估这些方案,判断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能激发我们的信念(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和热情(我们对正在做的事情感到激动)。最后,我们专注于“行动”:判断哪些方案是最佳行动方案,并推进以实现我们的目标。通过逐一有序地集中精力在GROW的每个阶段,就帮助我们增强了信念、热情和专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引导(2分钟)

【讲解原文知识点】

这个片段非常清晰,我们读完之后会发现作者给了我们3张图,列出来4个步骤:“明确目标—澄清现状—形成多种方案—选出最佳行动方案,采取行动”,就可以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推进事情向前。


乍一看,大家觉得很简单,跟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思路流程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大家可以将目光集中在图4-2和图4-3上:

图4-2中显示了我们的思维过程像小蚂蚱一样跳来跳去的,我们不是严格按照这4个步骤依次进行的。而是目标想一想,方案想一想,然后再跳回到目标中来,再想一想现状,再想一想我要做什么样的行动。是这样来回跳的,所以会比较混乱。


那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作者提供的步骤和顺序来,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干扰,就能够增加我们决策的速度和精准度,从而提升表现。


我非常认同这一想法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拖延症有些严重,因为我做事的过程就比较像前面这个混乱的过程。我的目标是有了,但是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我的目标来规划我的方案,而是直接跳到了行动这个环节,我去完成了一些有助于完成拆书家认证的练习和分享,然而我并没有按照这个步骤在该提交资料的时候去提交资料,在该做总结的时候完成总结。所以事情就会拖在这边,感觉花了很多时间,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结果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拿出来。


那我现在就是按照图4-3的步骤,从零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地来做,帮助自己把精力聚焦一下。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不去考虑其他,在形成方案的时候不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方案可能遇到的困难,在采取行动的时候就专注解决遇到的困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8分钟)

【小组内部分享各自的过往经验,并有一位代表分享了自己小组的一个经验】

大家可以分小组来跟组内的伙伴做一下交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些什么样的情况,自己没有能够顺利地把方案想出来采取行动做出结果。

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做组内的分享,用3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小组里的发言做个总结。


学习者1分享:

我想要开公众号,这个是我的目标。但是我会想“开公众号很麻烦”,于是我就想到要去写简书。写简书的时候,我又在想“我的受众在哪里啊?定位在哪里啊?写了没有人看该怎么办啊?”,然后就开始想这么多,然后又在想拿先写了再说吧。到目前为止,我写了两篇简书。自己感觉一般吧,不算很满意,也不算太差劲。

可以发现,我原本的目标是要开个人公众号,然后我会来回跳跃,从目标到行动方案,所以到现在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做成。


学习者2分享:

我想到了我的减肥历程:首先,我会意识到自己又胖了。然后我就想:我要饿着,我要不吃饭,我要减肥。等到我不吃饭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并没有很瘦,并且我很饿。于是我就开始吃饭,然后我就又胖了。又胖了怎么办?我就换方法,做运动跑圈。但是,我发现跑圈好累啊,而且我下班之后也很累,并且短时间之内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也没有继续跑圈又回到了饿着的状态。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最终就是,我也有方案,我也有行动,但是就是达成不了,在这个过程中来回跳跃,最终就是一个失败。



A2催化应用(2分钟)

【每个学习者都写下了一个包含具体做法,有明确时限和可观测预期结果的便签】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好好想一想,我运用这个Grow模型如何帮助我对照我刚刚遇到困惑的那个问题作出一个比较好的行动规划。


学习者1的A2应用:

看完这个片段,理解了这个知识之后呢,我就可以先确立我的个人目标是:开我的个人公众账号。

我的现状就是:我已经开始写简书了。

我的方案就是:我先写简书,在写简书的过程中,逐步确立我的受众、我的定位。在简书里面先写够100篇。然后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以及在文案排版上的经验积累。

最终实现一个“从简书到公众号的过渡”。

这就是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