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费曼学习法》 所属活动: 2023年9月7日拆书帮线上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快速理解书中的知识

开场:

【自我介绍】

开场:又到我们每个星期四线上学习时间了,今天给大家带来如何快速理解书中的知识,来自《费曼学习法》

那还是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

我是金炳云,金是黄金的金,彪炳的炳,白云的云。

M;我是一名咨询师也是以为职业经理人,目前是众智图书馆的副馆长通商孵化器创业导师,负责众智图书馆的管理、活动筹备策划、企业读书会推广工作及一些创业咨询工作。

T:我擅长企业股权激励、阿米巴经营模式,对企业管理、股权架构激励等有一定的了解与研究,曾经服务过生产型、餐饮、建筑、服饰连锁等多种业态的企业

V:我目前在武汉管理10个公益型社区图书馆,我们图书馆有些活动场地可以提供给大家作为组织活动使用。同时,如果大家有管理类的一些问题,我也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和解决思路,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

得到关于问题的反馈

需要一提的是,有很多公认的"好知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权威的观点和论证也并非不存在问题,复述能帮助你尽可能发现那些与实际应用不相符合的内容。在复述时你可以对知识中的某一个论点、论据或论证逻辑提出自己的疑问,再从温习中找到反馈。这能为你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次复述时,应该如何实施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凭印象复述。

开始复述时,可以描绘一下那些你自己记得最清楚的内容,把印象深刻的部分讲述出来。比如特别的观点、有趣的案例和别出心裁的论证等。不用顾虑说得是否准确,要自由、大胆和随心所欲地讲出自己的印象。根据这些讲述出来的印象,回头可以去整理这些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和比对。我有一个习惯,了解到一个知识时我先快速自己把它讲一遍,然后统计哪些讲得对,哪些偏离了原意,回头再根据这个统计重点学习。

第二个阶段:复述中提出问题。

第二个阶段并不是在几天之后,而是随后进行,也就是当你对自己讲完对知识的初步印象后。比如喝一杯茶,在5分钟、10分钟之后。这时我希望你的手上多了一张纸,上面记着你在第一个阶段复述时印象深刻的知识点。这个阶段的复述不仅仅是重温你刚刚学到的内容,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们与自己过去已知道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对比,怀疑,分析,看能否用自己的逻辑很好地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如果不能,针对这些知识点提出新的问题,写下一系列的"为什么"。你要解决这些"为什么",才能把知识变成你自己独有的智慧,并且成功地输出给别人。

第三个阶段:复述中加入自己的观点。

最后一个阶段是为了完成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升华。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复述,一边说一边对比检查,把自己的观点加进去,实现新知识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系统的衔接。比如,我学习了如何维修汽车发动机,便和自己开车时总结的经验结合起来,为一些过去的疑问找到了答案,对汽车便有了更深的见解。当你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才能到各个分享平台传播你的见解,输出你的观点,从更大的群体中获得更广泛的反馈,加速自己的进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技能点】【I】拆书家讲解引导-预防异议

(一般做法)

我们很多人看书都是凭感觉和兴趣看书,包括我之前也是一样,对阅读没有什么规划,而且书看完也就完了,没有在意理解与使用,即使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书也只是当时兴奋,三五天后就遗忘了。有时碰到理解困难或理论性书籍更是无法读完,甚至感觉枯燥乏味,对于自己的理解或使用更是无从谈起。

(后果)

这样读书的后果只会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一本书能记住三个知识点已经不错,甚至有的阅读毫无价值,甚至是浪费时间

(反例)

我也算是爱读书之人,但读书依然是没有清晰规划,更多的是兴趣。

如:我是从事股权激励和阿米巴经营咨询工作的,我印象最深的就两本书,《合伙人制度》 和《阿米巴经营》,其实我每年阅读量至少也有三五十本,但在上个月参加一次学习时,老师说:“请问金老师读过的书有哪些哪?”,我想了半天支支吾吾的说:“《合伙人制度》、《阿米巴经营》、最近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复盘成长》、《正面管教》等”,依然不记得多数书的名字。

(What)

其实,我和多数人读书一样,读完也就结束了,可能和自己工作相关或有相关经验的内容稍有领悟,其他的过了也就过了,从来没想过去怎么内化为己用,或怎么记住他。

那正确的读书方法或者说怎么去更好理解书中知识点,为我所用呢?可以运用《费曼学习法》中关于《得到关键问题的反馈》中的做法:复述反馈学习法。

(How)

一、读完后凭印象去复述一遍。复述其实就是理解的过程,如果不能很好理解书中知识点是很难复述出来的。

二、复述后思考一下,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相关问题。书中为什么这样讲?我以前又是怎么做的?我以前的做法和现在书中知识点有何相同与不同?写下自己的思考,一个一个的解答。

三、思考完后在来复述一遍,并加入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总结,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成为自己的想法或观点部分。如,我们有新的观点后运用到生活或工作中,会不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和结果?

(反例变正例)

结合书中方法,我以后阅读时尽量会选择与自己工作或对生活有指导性的书籍,并在学习完后加以理解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如:我在发现自己阅读的问题后,决定加入拆书帮,并要求自己在今年12月31日前成为三级拆书家,且要将自己读过的书拆成读书课,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现在在拆书帮想学习方法和文中表述的也是基本一致,1、结合书中知识做自我复述,也就是I。2、加入自己的思考与问题。3、把读的书拆成读书课分享给爱学习的读者和同事。

(why好处)

这样做的好处能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知识点,也能将书中知识点能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并能快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工作能力。

(where)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适合阅读、培训学习,也是适合写作及日常工作总结的。

那肯定有伙伴会说,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或者说一本书内容太多,复述和理解比较难,该怎么办呢?首先,在书籍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和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息息相关或者说有帮助的书籍。其次,将书中有指导作用的知识点或方法分段理解。最后,可以将书中指导思想或有用的方法、技巧与最近生活和工作相结合,有用或有帮助的尝试运用,而且也可以运用《费曼学习法》中的以输出的方式倒逼自己学习,用传授、培训输出的方式去理解和输入知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2】分步催化1,运用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我们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内,可能是我们正在读的一本书、或将参加的一次培训、或者是将要写的一篇总结,只要找到这个情景即可,把情景写下来就好了。这个情景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待会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孟碟:将在下星期六参加楚师联盟的一次关于培训师的培训学习

【技能点】【A2】分步催化2,引导学习者将刚才记下的情景加工成符合拆页所示方法的例子。

大家想到的都跟今天拆页中的学习有关,这确实是我们XX这个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我们刚才想到的这个情况,加工一下,加工成具体的例子。比如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后,你遇见了这种情景,请大家小组内分享一下你针对这个将来可能出现的场景,拟定的一段使用计划,我们的时间是3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孟碟:结合今天学习的技巧,1、将在参加完培训学习后回来要做一个复盘,将培训类容做一个梳理。2、将结合培训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吸收消化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3、将在以后自己的拆书课或职业咨询中融入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输出给更多人。

【结语】

感谢孟碟找了这样一个适用的场景,一次培训学习的场景,这就是我今天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