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自驱型成长》 所属活动: 襄阳拆书帮筹备分舵线下活动0907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引导孩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

开场:

大家好,我是吴京燕,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帮线下活动。今天是我晋级过关2-1的拆书。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爱朗读、爱做海报、爱做小视频。

开始之前,我们先分成两组,左边的左老师和古老师一组,右边的李老师和陈老师一组,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驱型成长》的P204-205页

一旦孩子长大了点,还会有一种被称为心智对比的目标设定方法,也很有效。心智对比技术由纽约大学的加布里埃尔·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开发,旨在帮助学生去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3种方法通过绘制达成切实目标的路径的形式,以保护那些好高骛远的人免于被失望感击倒。这种方法也能有效支持那类整日阴沉沮丧的人——他们对任何目标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提上十几个理由,来证明为什么这个目标永远达不到。

心智对比的第一步,是让孩子设定他自己的目标。这不该是一个集体目标,也不该受你的影响。这个目标还必须既可行又具有挑战性。

第二步是鼓励你的孩子就他所希望产生的结果,写下几个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应该瞻前顾后,而要随心所欲地写下任何想到的东西。

第三步是让你的孩子考虑一下,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哪些内在障碍。请注意,这时你并不是要让他们考虑什么外部的障碍。再一次要求他们拿起笔,在纸上记下这些障碍,考虑自己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当这些障碍浮出水面时,他们能做些什么来应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好高骛远或阴沉沮丧的时候,运用目标设定三步法,引导孩子自己绘制出切合实际的目标。

【图书介绍】

【F特征】今天我要分享的这本书叫《自驱型成长》。作者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和启发型教育家奈德·约翰逊。在书中揭示了养育孩子最本质的问题: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并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

【A优势】这本书既有脑科学、心理学也有教育学的原理,是非常畅销的一本书籍,豆瓣评分8.4分。与同类型的家庭教育书籍相比,更通俗易懂,实操性更强。本书提供最新发现的脑科学的前沿知识及行为疗法,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推崇这本书。

【B利益】

【B1】想知道如何让孩子更自律、更有学习主动性吗?两位作者从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视角,结合各种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你答案。

【B2】你有没有遇到孩子好高骛远或阴沉沮丧的时候不能制定正确目标,家长又陷入沟通困难、无法正确引导、或引导的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今天的拆页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孩子自己绘制出切合实际的目标。

R阅读原书拆页:

今天拆页的原文片段,来自于《自驱型成长》的P204-205页。我把拆页发给大家,大家看一下。接下来有1分钟的时间给到大家阅读。读完的老师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I讲解引导:

【What】

本拆页通过心智对比法进行目标设定,让学习者通过此方法引导孩子绘制出切合实际的目标。

【Why】

【通常做法】

我想请问各位老师,当你的孩子在面临某一个学习阶段,比如,音乐考级、体育考试、小考或大考时,孩子的学习目标是盲目的,没有方向;或者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爆棚,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盲目自信时,你是不是会在一旁催促孩子:“单词背了吗?没背快点去背!”。或者不停的唠叨指责孩子:“快考试了还不着急,还在玩手机!从今天开始手机没收,不准再玩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家长不能引导孩子从内心觉察、思考,从而正确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而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催促和唠叨,只会让孩子更烦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就算是去做,也不会全身心的投入。你催一下他动一下,你不催他就不做。孩子感觉是在为家长学习,而不是在为自己学习。孩子完全没有主动性,全是被动的学习。家长的一些控制行为还有可能会让孩子情绪激动,甚至会跟家长发生冲突,造成家庭矛盾,影响亲子关系。

【举反例】

我的孩子今年体育中考,引体向上做13个才能拿满分,但他只能做1个。直到考试前20天他突然跟我说要报班,我只能给他报了一个体育私教班。考试时,引体向上他拉了8个,但电脑只识别出来了1个。他非常沮丧,还为此大哭了一场,也影响了中考总分,感到很后悔。

因为我没有引导他设置切合实际的目标,没有引导孩子重视平时的体育锻炼,完全跟着他的节奏走,导致考试失利。

【HOW】

那如何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呢?本拆页教我们用以下三步法进行引导:

第一步:引导孩子自主设定可行目标。

这个目标是孩子努力就能达到的,不是无法实现的目标。比如:孩子的数学只考60分,可以定个65分的目标,如果定90分或100分,孩子很难达到他所设定的目标,就容易放弃,造成半途而废。

第二步:引导孩子看到成功的画面,增强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优秀的人,也都想得到表扬,所以让孩子想象一下达到目标后的画面,比如成绩提高了,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或者被评为“进步之星”。

第三步:引导孩子看见实现目标的障碍。

阻碍他实现这个目标的障碍有哪些,比如:玩手机停不下来,我不喜欢这个数学老师,有的关键知识点还不理解。

只有帮助孩子梳理他的目标路径,让他知道在实现目标中有哪些阻力和障碍,他才能更好的去克服、去面对,并解决这些困难。

【反例变正】

再回到我自身的那个案例,如果时间可以穿越的话,我可以用以上三步法来引导孩子更好的完成体育中考,我会跟孩子说:

第一步:孩子,请你设定在一个阶段能实现的小目标。

孩子可能会回答:“做13个引体向上”。

我会问他:“打算在多长时间内达到这个目标呢?”

他有可能会说:“1年”。

我说:“我们先设定一个半年的目标,数量少点可以吗?”

他说:“那好吧,就设定8个吧”

第二步:让孩子看到成功的画面。

他会回答:“老师表扬了我,我被评为‘进步之星’,并上台领奖,同学们都给我鼓掌。”

第三步:让孩子思考一下实现目标的障碍。

他会回答:“放假想玩手机。”

通过这三步,他会提醒自己要开始训练了。成功的画面印到了他的脑海中,潜意识会让他向往成功。他会在心里设定每周的训练计划,同时预料到会有哪些挫折和阻碍,这些都将更有效的帮助他面对挑战。

【Where】

这个方法主要是帮助孩子梳理他内心的想法,在他有盲目自大或消极懈怠的情绪时,让思维不受情绪干扰,理性思考,在内心树立目标,并从潜意识里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努力实现目标。但是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10岁以上学生,以及思维正常、有一定行为能力的人。孩子太小的话不太合适。

成年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给自己设定目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请各位老师回忆一下过去的情景,比如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或跟孩子相处时,因为没有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导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或者你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方式去做,孩子带着抵触情绪去应付差事的完成,造成孩子内心的压抑和对抗。再或者孩子盲目自信、好高骛远,导致制定的目标没有达到,最后灰心沮丧,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呢?

给大家2分钟时间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包括时间、经过、结果等),然后在小组里分享。稍后请一位老师分享。注意只用分享当时的情景。

左老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每天记10个单词的目标,坚持一个月就他买玩具,但是坚持了3-4天就不了了之了。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家长也觉得挺失败的。

【A1+反思加工】

那接来下我们到了反思环节,如果时光倒流,回到过去,你会怎样应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呢?

请用以上三步法重新做一次引导,第一步:引导孩子自主设定可行目标;第二步:引导孩子看到成功的画面,增强自信心;第三步:引导孩子看见实现目标的障碍。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稍后请一位老师来分享。

左老师分享:如果按今天所学的三个步骤,重新来制定目标。

第一步:引导孩子自己去制定。“儿子,上次我们订的背10个单词的事弄失败了,你自己觉得能记几个?”

孩子会说:“10个确实有点多,记5个?4个?3个?”

左老师:“你自己决定吧。”

孩子选择记3个单词。

第二步:左老师:“一天3个单词,一个月就90个单词,四年级一共才80几个单词,如果你全部记完了,你在班上、培训班里也能牛一把!”

第三步:左老师问孩子:“你记3个单词,中间有什么困难?”

孩子回答:“不容易背,作业多没时间背,今天背了过两天又忘记了。”

左老师引导:“作业多没时间背,定个闹钟,固定时间背单词;过两天又忘记的话,那第二天把前一天的3个单词再重新复习一遍。”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拆页,让我们明白让孩子多思考,他才会更主动。当父母一味控制,只会消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我们去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自觉自发的去学习,从被动学习变成自驱型学习的人吧。

感谢各位老师在线下的2-1拆书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