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及分组】
大家好,我是孙宁,首先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两个女儿的幸福爸爸,互联网研发管理者,爱分享的斜杠培训师。本次是2-4拆书过级,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非常感谢大家给予宝贵的时间,对我的支持。因为在拆书过程中,会有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所以,拆书过程也请大家仔细聆听与积极参与。
我先简单给大家分一下小组,就是雅洁和玉米粥一组,然后多多和杰哥一组。
【FAB图书介绍法】
【F特点】
今天选择的两个拆页都来自于《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本书作者是梅若李·亚当斯 (Marilee Adams) 博士,现任国际探询学院(the Inquiry Institute)院长,是提问式思维法的首创者。 本书通过可视化的“选择地图”,来介绍的“提问式思维”。“提问式思维”通过聚焦学习而非评判,来帮助我们快速觉察我们脑海中冒出来的,那些破坏性的评判。
【A优势】
优势一:本书获得世界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马歇尔*戈德史密斯作序推荐,并且该书被翻译成18种语言,经受市场考验。
优势二:在国内,该书在豆瓣读书上评分8.0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89868/),优秀书籍。
优势三:与其他致用类书籍相比,本书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提问式思维”,通过企业的案例,深入浅出的把提问的核心价值和具体方法,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让读着更容易理解,读起来更生动有趣。
【B好处】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冒出来以下想法:“为什么我如此失败?”,“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自己却做不到?”。当你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许你正在陷入本书所介绍的“评判者状态”。
阅读和学习此书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觉察我们脑海中的评判者状态,并且使用ABCD选择法脱离评判者状态。可以帮助我们从评判者思维转变为学习者思维,也可以学习关于提问式思维的理论、工具与实践方法。从而影响人们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像书名一样,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总学习目标】
本次我们主要学习如何识别评判者状态并使用“ABCD选择法”来脱离评判者状态。所以两个拆页的关系属于逻辑递进的。
拆页一 识别评判者状态 来自书籍《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学习目标:当开始评判、抱怨自己时,能够通过察觉身体、情绪和行为的三个维度变化判断自己是否陷入到评判者状态。
“我先跟你讲一个小故事吧,”约瑟夫说到,“几个月前,我给一位大型建筑公司的主管做教练辅导,我用了漫长的15分钟,听他抱怨,听他贬低所有人,听他将公司的不顺引咎于其他人。在他眼里,这个世界上的人全是傻子。
对他这些喋喋不休的批评抱怨之辞,我觉得厌烦透了。我真想一脚把他踢出我的办公室!评判者问题在我脑海里疯狂地奔涌着‘我怎么遇到这么个主儿’‘是我做了什么坏事应得的报应吗?’‘他觉得自己是哪棵葱啊,是天神送给全人类的礼物吗?’。
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问的这些问题时,我差点儿没大声笑出来。我嫌他评判别人,我却在评判他!他是处在评判者心态中,可我也没好到哪儿去。我被评判者劫持了!自己用评判者心态去对待别的评判者,这真是个可怕的陷阱。”
“首先,你能注意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劲,”约瑟夫继续说,“可能你感到浑身发紧或者心烦意乱或者就是卡住了。那是你的自我观察者开始起作用了,帮助你更清晰地觉察。这时你可以问自己‘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这是我想要的吗’当然了,在我给你讲的这个故事里,那肯定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继续保持评判者心态,我是无法去帮助这个人的。 ‘一个身处评判者位置的人,无法帮到其他任何人’。”
在大家开始阅读第一个片段前,我强调一下我们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一】
希望通过本次学习后,
1.当开始评判自己、抱怨自己时,能够通过身体、情绪和行为的三个维度的变化及时察觉到自己是否陷入到评判者状态。
【拆页一讲解】
【WHAT】
刚刚这个拆页,主要讲一个高管教练在面对一个抱怨的客户时,这个高管教练也会无意识的开始抱怨,“自己怎么遇到一个这么个客户呀!”,“真心一脚把这个喋喋不休的客户踢出自己的办公室。”
这就是评判者状态,拆页一的学习目标就是觉察并识别的“评判者状态”。那评判者状态有什么特征吗?评判者状态的行为特征表现是:指责的、抱怨的、负能量的、贬低的等。
【WHY】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和察觉到?我们脑海里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极的评价,比如:“今天领导情绪好像比较差,对我的工作挑三拣四的!”。“这小孩今天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为什么我们会消极的评价他人或者自己呢?那是因为我们会无意识的陷入到拆页一片段描述的“评判者状态”。
【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从不抱怨自己和他人,会觉得今天拆页一和自己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根据作者研究,我们每个人都会时不时会陷入评判者状态,因为这是人性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即使像拆页中所提及到的有经验的高管教练,有时也会陷入评判者状态。因此,我们需要去学会识别评判者状态。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就像拆页中提到的例子一样,虽然作为高管教练的约瑟夫在做教练辅导时,自己本身也会不自觉的开始评判的他的客户,“怎么会遇到一个喋喋不休只会指责、贬低他人”的客户呢。
当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处在评判者状态时,我们会带着负面情绪,给与他人的帮助、指导、沟通都是无效的,甚至会到此挑刺、到处吹毛求疵,更有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关系的紧张和破裂。
【HOW】
那接下,我带来大家一起学习,如何通过身体、情绪和行为三个维度来识别这种评判者状态。
【意译原书案例】
【反例】
首先,接下来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当时,我的同事在抱怨项目评审流程多,手续繁琐,而我却在埋怨自己的同事。
就在这个月,一个项目经理小朱,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向我汇报工作,并来寻求帮助。
他正在负责跟进一个信息化项目的评审。他说,当前政府信息化评审严格、流程复杂、审批人多、环节多等等巴拉巴拉的开始说。还没等他讲完,我就感觉身体里面有一股气流在往上涌,想发火。
紧接着,我心里就开始往负面去想:“你就不能多花点心思、自己多想想办法吗? 一遇到困难都来找我,我要你负责这个项目干啥? 你们一遇到一点小事情,就来找我,让我去处理,到底你们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
我准备开始打断了对方,并准备带着挑剔、埋怨的情绪的开始批评对方。
但是,此时此刻,我突然想到了《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的拆页片段,我在质疑自己的是不是也将陷入到评判者状态了呢?
【how】(细化步骤)
赶快回忆一下书中关于识别评判者状态的步骤。书中的步骤是:
第一步:身体维度评估。 感觉一下自己身体是不是浑身发紧不自在、呼吸开始不平稳,感觉浑身不自在。如果你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变化,并让你感到紧张、紧促等等,你可能就处于评判者状态了。
第二步:情绪维度评估。 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心烦意乱、情绪紧张,自己在思考谁对谁错,非此即彼,开始评判对方的缺点,开始发火朝着对方生气等等,你要提醒自己,你可能处于评判者状态了。
第三步:行为维度评估。 判断一下当前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是不是全凭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属于指责的、自以为是的、抱怨的、贬低的、吹毛求疵等等负向的行为。你忽略了事实情况,任由情绪占主导地位,你极有可能处于评判者状态了。
【反例加工成正例】
紧着者我按照上述步骤反思了一下自己当下状态。
当下,我感觉头脑发热(身体上)、情绪失控(准备发火),说话带刺(说话带刺儿)。
此时,我意识到情绪就可能把我给劫持了,带着情绪做事情说话将会缺乏理性,情况只会变得更糟糕。
我立马调整了一下情绪,心平气和的和对方沟通。详细了解审批上的细节后,这件事确实需要我来协助。我立马把事情向总经理汇报了一下,请他协调外部资源帮忙解决卡点。就这样,一场和下属之间即将发生的冲突避免了。
拆页一 A1反思,激活经验,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对拆页一的片段讲解结束了,接下来我引导大家进一步对知识点的思考和学习,请大家按照我的步骤来。听清楚我的要求。
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往生活和工作中的场景,你最近一次对某人的行为感到非常生气恼火,发脾气或者评判他人的场景?
比如:前几天,因为有急事,你给另一半打电话,打了好几次,都没接。最后,终于打通了,你上来就劈头盖脸的说了一通。
比如:前段时间,在工作中领导安排一项新任务,自己从未接触的领域,自己首先评判自己能力不行,胜任不了工作。
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往类似的场景,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一下,等2分钟后,请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一下当初的场景,在下一个练习中我们再来判断是否处于评判者状态。
请问大家,我把问题描述清晰了吗? 大家对讨论的问题有疑问的话,现在可以提问?我再补充说明。
===现场实录===
[录音记录大概在11分处]
杰哥分享:“我最近的同事,他跟我讲,他工作挺忙的。他手上有一个棘手的理赔案件要交给我处理了。我一听就头大了,你忙我也忙,为啥要交给我处理,这个就有内心戏了,大家都做事情,你忙肯定我也忙的,我也不是天天闲在那里。我也要出去跑客户的,所以我感觉心里也会比较抵触。这个案件明明是他的客户,他的这个工作要丢给我,所以我内心就很不爽。我也我在想,这个棘手的案件应该你来搞定,搞不定好像让我给你擦屁股。处理这个事情,钱是不是应该分我点,对不对?”。
玉米粥分享:“我就是说在工作当中沟通的时候,有的人他有的时候就跟他沟通,然后你会发现他的状态处于一个炸毛的状态,明明可以用一个更好的状态去回应别人,他还是很不耐烦,语气很不耐烦,然后我就会想,我也就会这样子,我就觉得可以没有必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玉米粥继续分享:“但是说实话,我自己也是觉得有点心疼这样的人,因为觉得他为什么要待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可能一年半载都出不来,都是那种很暴躁的感觉。”
雅洁分享:“我就感觉前段时间,上个星期,我们跨部门的事情就办不好,然后最后就爆发了就是吵架。然后最后说说这个单位就这个样子,从上面领导不敢承担责任,下面的人就互相推,只有我一个人在做事情,你们就都是这个样子,爱干不干。然后我发了脾气之后,我就觉得真不舒服,主要是人人不舒服,突然间整个人就在抖,有一半身体就在抖,后来我觉得不知道这是一份工作。”。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趁机提问】请结合一下,今天我们拆页一【识别评判者状态三指标】,通过回忆一下当时自己身体、情绪、行为的变化,判断一下刚刚回忆的场景自己是不是处于评判者状态?
===现场实录===
[录音记录大概在16分处]
拆书家:“好,刚刚大家也回忆了以往的这种场景,接下来大家看着手里面张图,结合三个维度,身体、情绪和行为。再判断一下当时这个场景是不是处于这种评判者状态?通过那张图来判断一下,大家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然后两分钟之后请小伙伴分享一下,每组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
拆书家:“好,要不就是请杰哥来分享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判断一下是不是处于平板的状态?因为可以时间原因,你简单的两分钟就讲讲一下。”
杰哥分享:“因为我们是做保险行业的,经常会接触到客户以及后续的理赔。我有一个同事,有一个客户本来是他的,因为他最近比较忙,想把客户的理赔案子推给我。这个事情刚开始我跟我说的时候,我就开始胸闷了,心头一紧眉头一紧。因为他负责的理赔案都是比较复杂的。这个案子大概是7级工伤,这个要去申请材料,还有身体上一个脾被摘除掉了,这个事情非常复杂。我心里面信息就很足,身体一紧张,然后我就感觉很烦躁。因为要去处理这个矛盾,要去跟理赔员沟通,要去跟家属沟通,要去可能是劳动仲裁。所以这个事情,然后我内心戏,内心挣扎就特别多。这个家伙是不是把这个责任故意想推给我?所以我是感觉到我的身体发懵,就是身体条件达到了。然后情绪上是比较烦躁,情绪上达到了。然后我的行为的内心是在谴责他,故意把对方在贬低,子啊贬低对方的这个行为。但,其实他是真的比较忙,这是我后面了解到的。所以我感觉到我是进了评判者的状态。”
【反馈·简短重述】
再次重述一下识别评判者状态三指标的关键与分享者案例想结合。
===现场实录===
拆书家:“好,非常谢谢杰哥的分享。就是杰哥也分享了他从事保险行业中,与同事相处,以及处理棘手案件工作的场景,并且和评判者状态,以及如何识别评判者的状态,这个案例结合得非常好。”
引出拆页二
【从拆页一到拆页二的转场与衔接】
刚刚大家也回忆了一下自己以往陷入评判者状态的场景,同时杰哥也分享了当时处理的方式。
在拆页一仅仅是提及如何识别评判者状态,并没有阐述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扭转当前局面,让自己更好。
在我的例子中,在如何处理评判者状态也是一笔带过。
读书学习就是为了学以致用。那么将来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那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拆页,看一下本书还有哪些更好的、更科学的处理方式呢?
拆页二 使用ABCD选择法,用新眼光觉察当下 来自书籍《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学习目标:掌握“ABCD选择法”,帮助自己脱离评判者状态。
有一次,斯坦对一家前景很好的新公司做了一笔很大的投资,一年后,这家公司雇用了一位新的CEO。这位新任CEO曾经供职的公司与一宗巨大经济丑闻有所牵连。尽管这位新来的伙计清白昭雪,但斯坦还是坚持认为冒烟之处必定有火。
那时他几乎决定要撤资了,但同时又对整件事感到非常矛盾。除了新雇的CEO外,这家公司的其他方面处处都做得很好。
当时我们正在讨论学习者/ 评判者材料,亚历克莎就鼓励斯坦去质疑一下自己的假设,再用转换问题来评估一下他的投资决策。她建议斯坦用“ABCD选择法”来考虑这件事。斯坦答应试一试。这一试之后的效果令他非常震惊。
ABCD选择法是这样的: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斯坦对此的态度很有意思。在我们描述了评判者的特点之后,斯坦当场就承认了,这些特点大部分都很符合他。他的回答也出乎我们意料:‘做个评判者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们都笑了,我们也明白,他开始更加诚实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了。”
“B(Breathe)——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听到这个问题,斯坦笑了,深深地吸了口气,停顿片刻,然后承认,客观他是绝对没有做到的,特别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到那么大一笔钱。尽管他跟这位新任CEO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是他真的很不信任他。”
“C(Curiosity)——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遗漏了什么?我在逃避什么?我们问斯坦他有没有去收集过客观信息,他是不是已经有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斯坦这才意识到,他因耳有所闻而对这个人产生的负面印象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但是事实呢?没有,他也承认,自己实际上完全没有任何事实证据。那一刻,他确实是被自己惊到了。”
“D(Decide)——决定。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那么,此时斯坦意识到,要想做出明智的选择,他手头并不具备所需的全部信息。而且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很大一笔投资,他觉得有必要去查明真相。
一个月后,斯坦打电话跟我说,他遍查各方后,发现这位新任CEO是个好人,是他对自己评判者的觉察和接纳,让他有机会审视自己的假设,并对那位新任CEO保持了开放的心态。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本次学习后,学习者能够
1. 掌握“ABCD选择法”,帮助自己脱离评判者状态。
【阐述拆页一和拆页二的逻辑关系】
我们在拆页一学习目标是识别评判者状态,在拆页二是使用“ABCD选择法”来脱离评判者状态,所以两个拆页的关系属于逻辑递进的。
【拆页二讲解】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述了一个投资人斯坦通过“abcd选择法”重新改变了投资公司CEO的看法,从而改变决定使自己大赚一笔的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当你陷入评判者状态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全凭自己的假想。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ABCD选择法”及时调整当下状态,做出更加客观的决定。
【WHY】
使用“ABCD选择法”,首先可以帮助你冷静下来,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HOW】(细化步骤)
如何使用“ABCD选择法”把你从评判者状态中来“营救”、“扭转”出来呢?接下来,我介绍一下“ABCD选择法”这一个工具的步骤。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觉察当下,识别自己是不是处于评判者状态。通过觉察自己的身体、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来判断自己当下是否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第二步,“深呼吸”。“深呼气”也是冥想中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停下来,保持心静状态,脱离当前情绪。然后问自己看待问题是否客观?是不是被自己的情绪劫持了,看问题带上了有色眼镜。
第三步,好奇心。 带着好奇心,去探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遗漏了什么?我在逃避什么?
第四步,重新决定。当你停下来,用好奇心收集了客观的信息后,当你发现了事情背后的事实和真相后,你再决定接下来做什么,怎么做。
【举例子】
接下来,我讲一个真实发生在我和我父母之间的事情,举例说一下如何应用“ABCD选择法”。
90年代,因为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独生子。当时我妈妈虽然怀了妹妹,但是政策却未把妹妹生下来,因为这件事情,我妈埋怨了我爸爸一辈子,经常与我爸爸吵架。
有一天,我正在开会,我妈连续给我打了两个电话,急忙给我说:“你赶紧给你爸爸打电话,看他去了哪里了,我打电话找不到他”。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两个人又吵架,我爸又跑出去躲着了,自己心情也开始变得心烦意乱,烦躁起来,大脑也随之闪现出两人争吵的画面。
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评判者状态劫持了,不能任由自己的情绪继续这么发展。
【细化行动步骤】
于是,我按照“ABCD选择法”帮助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
第一觉察当下。我及时回过神来,首先开始觉察当下身体、情绪以及行为的变化,识别自己是不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如果我顺着当下的评判者情绪,可能一张口就是气话,毕竟平时不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城市,不能一张嘴就把对方气到了,不仅不能帮助我妈,可能会火烧浇油,激怒对方,让事情变得更糟。
第二深呼吸。紧接着,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看自己看问题是否客观。发现自己并没有问清楚具体事情。
第三好奇心。然后,带着好奇心去探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此时不仅是好奇心还有担心。所以又重新打电话细致的问一下我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前因后果是什么。在我再三追问下,“果真,早上父母又闹矛盾了,我爸爸简单说了一句,我去医院拿药就出门了,我妈妈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打通”。我就知道了,妈妈其实更多的是担心。而不是闹矛盾或者来吐槽我爸。
第四,重新决定。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先安慰了一下我妈,最近我爸身体蛮好的,不会有什么大事的,你不要过分担心,可能是手机忘记在家里面了。而不是去抱怨他们在吵架。后来证实,我爸的电话的确落在家里面了,他去医院也仅仅去买点膏药。
这就是我最近一次陷入评判者状态,并且使用“ABCD选择法”帮助自己脱离当时的情绪的场景以及自己的做法。
【Where适用边界】
使用“ABCD选择法”可以帮助自己脱离评判者状态,只适用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ABCD选择法”无法改变别人对你的评判,无法改变别人的思维和行为。
【A3】角色扮演
刚刚大家也分享了大家学完“ABCD选择法”可能应用的场景与计划。拆书法,非常强调拆为己用,把学到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
那接下来,咱们继续在现场使用角色演练的方式,加强一下对于“ABCD选择法”技能的练习。请大家先自己听一下角色扮演的场景:
妻子娟姐,最近工作压力大,今天加班很晚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餐桌上剩餐剩饭,厨房里锅碗瓢盆乱七八糟也没有洗,小朋友正在看电视作业也没写。然后,她推开房门,发现老公强哥手里面拿着手机,正在睡觉。妻子娟姐朝着正在睡觉的强哥,大喊一声。
接下来,请大家听一下角色扮演的注意事项:
1、我们两两一组,一个扮演妻子娟姐,一个扮演老公强哥。
2、老公强哥剧情是:强哥下班后,已经开始发高烧,但是支撑着身体把饭做好,并且看着小孩子吃完饭,叮嘱好小孩子先写作业,然后才爬上床休息了一下,不小心睡着了。
3、亲自捐姐剧情是:娟姐结局是发现误会强哥了。娟姐重点是演绎“觉察当下、深呼吸、好奇心,重新做决定”这四步,要把这四步演绎出来。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两两一组,演一下上面的剧情。
请一会我们邀请一次给大家表演一下如何应用“ABCD选择法”来挽救即将可能发生的冲突的。
请问大家,我把角色扮演的任务表达清晰了吗? 如果大家还有疑问的话,现在可以向我提问,我再向大家澄清一下。
====拆书实录===
[录音记录大概在28分处]
拆书家:我想问一下大家,就是我把角色扮演的任务表达清晰了吗?如果还有疑问的话,现在可以向我提问,我给大家进一步澄清。杰哥:“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就是先表达误会的场景,对不对?”
【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拆书家:“不是演绎误会的场景,而是直接演绎正确的场景。但是正确的场景要把 ABCD四步骤演绎出来,不能略过或者简略,一定要把它详细的四步演绎出来,尤其是娟姐要把ABCD演绎出来。”
杰哥:“我还有个疑问就是妻子是怎么知道真相的,他总归有一个过程,对吧?”。
拆书家:“所以说你要用ABCD选择法把这个过程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来发现这个真相。”
拆书家:“角色扮演就是需要你使用知识点在这个场景中练习 ABCD选择法。是这样的,如果只是听了我们讲拆书其实没有用的。只有你按照这4个步骤来做演练这个事情,在角色扮演之后,你才知道怎么做了,真实场景之后你才会这么做。俗话说,有用才有用,只有用到了才会有作用。接下来,请雅洁和玉米粥尝试一下这个角色扮演法来练习使用ABCD选择法。”
雅洁:“我一回到家,我就看到了你。你一直没接电话,我今天在外面遇到了很很多的事情都找不到你,我回来你还在床上躺着,我感到很生气。”
玉米粥:“不好意思,我刚才睡着了。我今天感冒了,然后回到家之后,做好了晚饭。让孩子刚刚吃好饭,然后让他去写了会作业,我吃了药不小心睡着了,所以没接到你电话,不好意思。”
雅洁:“突然间怒气值下降了很多,但是我感觉我现在还是不太平静。等一下我要先深呼一口气,然后我缓一缓。然后我想问一下,今天你到底是怎么样子?一个什么过程?跟我说一下过程,生病带孩子这些事?”
玉米粥:“我感觉特别的难受,我感觉自己快支撑不住了。但是在我睡觉之前,还有精力支撑的时候,把孩子弄了一下,晚饭做了一下,之后吃了药实在是迷迷糊糊的。”
玉米粥:“就睡着了,最后一点精力,然后就忘记去洗碗,去收拾这些东西。可能手机在旁边,我也没有留意到已经睡着了,沉睡中。”
雅洁:“我感觉你挺不容易的。我今天也过得很糟糕,我在单位上跟同事领导都吵架了,回来还下雨了,我去好不容易取了个快递,还掉到水里面了。手上拿了好多东西,找你也找不着,到了学校才知道小孩已经被你接走了,你也没跟我说一声。一回来你都躺在床上,说真的,我刚才真的很想把旁边的杯子给砸了,但是看到了这盒药,才知道原来今年下雨天你生病了。”
雅洁:“然后最后一步,就决定了。今天大家过得都很不好,这些碗就先放着,我们都好好歇,一会儿缓一缓,明天再说,小孩玩一玩,我们俩放松一下。”
【反馈、真诚赞美 或者号召鼓掌】
【赞美】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此次拆书活动更加生动精彩。 你们组的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我们沉浸式感受到了“ABCD选择法”的应用。
【号召鼓掌】我们要给这一组鼓鼓掌,也给自己鼓鼓掌。
====拆书实录===
拆书家:“好,首先,先谢谢雅洁。对角色扮演非常成功。感觉雅洁的确体会到角色扮演他重点是什么。而且从他的扮演里面的能感觉到,他把剧情表演得很像,先是深呼吸,夸张的动作。然后用提问的方式来探究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最后一步他做的决定,我们先今天晚上先把碗放这边,明天再谈一谈。的确,ABCD选择法就是这样子的,雅洁是领会到精髓,谢谢。”
【A2 行动之催化步骤】
刚刚大家的角色扮演中练习了“ABCD选择法”来帮助自己脱离评判者状态的场景。
在将来的某一天,大家还是很容易就陷入评判者状态的生活、工作场景。
比如:将来某一天,早上上班开车的路上,有一个司机在后面不停的按喇叭,旁边又有一个司机开始插队,你不断的在抱怨和咒骂对方。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未来某一天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类似的陷入评判者状态的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稍后,我们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在未来发生的场景。
====拆书实录===
[录音记录大概在43分处]
拆书家:“这个讨论就先到这边,每一个小组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未来你可能遇到的评判者状态的场景?不用表达如何使用ABCD选择法来处理这个场景,因为如何处理是我们下一步练习的地方,只要说一下未来发生这种评判者状态的场景就可以了。分享小伙伴两分钟,要不从雅洁开始?”
雅洁:“其实还是那种跨部门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其实我是需要通过外力的帮助,但是我目前发现了我的领导他不想担这个责任,其实他是消极的不想做这个事情,其实我能争取到的就是说帮助是有限的,然后靠我个人力量也是不够的,在就是说积极性上面我可能调动不起来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能采取的措施大概率就是想想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把自己搭进去,这就是这个情景。”
拆书家:“玉米粥你再想想哪有什么场景?未来在工作或生活中。”
玉米粥:“比如说停车的时候,人家不规范停车对。”
拆书家:“那杰哥呢? 要不要试试?”
杰哥:“我会想到,未来我和我同事合作之间,还是会有这种因为工作量,或者和他把理赔推给我的这种事情。毕竟我们做这一行业,理赔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本来就是保险就针对不确定诞生的。所以下次一定还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下次的发生的话,但凡碰到下次这种情况的话,我们会探讨以后更好的解决方式,没必要去通过这种,内心觉得好像对方是可以在刁难我,或者是把工作量推给我,我觉得大家会更好探讨这件事情。”
【A2 行动之如何行动】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强调:在大脑中想一遍跟实际做一遍几乎没有差别。给大家总共5分钟的时间,参考拆页下方的图表提示,大家在大脑中快速想一遍,然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做法。讨论介绍后,我想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假如未来的某一天,你发现自己某一时刻即将陷入评判者状态,你将如何应用“ABCD选择法”四步骤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拆书实录===
杰哥提问:“是刚才举的例子,还是新例子”。
拆书家:“对,就是你们刚刚举的例子。还是对你刚刚想到的场景,因为你们刚刚都说了自己的处理办法,但是如何利用ABCD选择法来处理呢?”
【录音时间大概在48分处】
拆书家:“我感觉还是杰哥分析的比较好,要不杰哥来吧,先给大家分享一下,使用ABCD选择法如何处理的?”
杰哥:“刚才我说过,我工作中会有一些同事把他的理赔推诿给我来做。我一开始第一反应都是在内心会批判他,你是不是这个事情不想做,想推给我。我下次的话。我会一旦我发现我内心会有觉察,对人家直接上批判的话,我就会觉察到自己是属于一种批判者的状态。接下来,我会做一个深呼吸,就是让自己心情来保持平静,以便于后期来冷静的思考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会好奇这个当中他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问题,会把理赔案来推给我?是说一个他是信任我,在他忙不过来的时候他相信我?第二个,确实他的工作量是忙不过来了,才有可能导致这个事情发生,对吧?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决定,说是这件事情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如果这个理赔,我给他处理完了之后,下次他还会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该怎么解决?比如说人力不够,我们是去招人,还是说这个事情就是说可以避免让它发生,从源头上去把它堵住,应该我们这么来探讨,才能避免以后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拆书家:“好,谢谢杰哥,这个知识点杰哥学得很清楚。在做读书会的时候,雅洁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们读这么多书如何做到学以致用,对吧?其实拆书帮这种练习,就可以帮助你消化知识点。所以说,最后一个练习ABCD选择法的机会,要不给玉米粥尝试一下。你要是练才能会记住,就是你刚刚未来停车这个问题,再用ABCD选择法话再练一遍,你尝试一下。”
玉米粥:“有时候开车,然后看到有的人不太文明规范地开车,然后我有时候也会突然想,心里可能也会有点怒,然后会觉得我也要去别下他的车或者怎么样。但是当我意识到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就觉察到有这样想法的时候,我就突然觉得有点问题,我会发现自己是因为最近可能工作上有些烦躁,然后导致我现在开车的时候心情有些烦躁,然后我要就进行一个深呼吸,觉察完之后深呼吸,然后我会去想为什么那个人他会这样开车,可能也是因为他生活当中他自己遇到了一些问题,然后他想要在这个车路上飙一下车之类。但是我的决定是,我不能和他一样,我要为了安全着想,就,还有道路的整个行车的安全着想,就是应该老老实实的开车,有些该让的地方就让一下别人,让别人先开,我这个不要紧,就晚个一两分钟而已。”
【强有力的结尾】。
【回顾】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今天1个小时内学习到的知识点。
在拆页一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评判者状态,并且学会从身体、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来识别评判者状态。
在拆页中,我们学习了ABCD选择法,让自己脱离当前状态,从客观视角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总结】
书中有一句话,最后送给大家。评判蒙蔽双眼,冷静使人清醒。让我们学会察觉自己身体、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来识别评判者状态,做情绪的主人。让我们使用“ABCD选择法”,用新的眼光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让心情和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