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打招呼分组】
现场的各位伙伴们,早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杨青,我是一名热爱教育的小学数学老师,也是一名热衷于学习各项新技能的学习爱好者。我希望自己能通过拆书帮的练级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希望把更多好书带给身边的伙伴们。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会有需要组内交流的环节,为了让小伙伴们有更多的时间分享,我们现场做个简单的分组,左边的小伙伴为第一组,右边的小伙伴为第二组。下面开始我今天的拆书分享。
【图书介绍】
今天我带拆的片段来自《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我期待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能掌握一种让对方接受负面反馈的“BIC”反馈法。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F特征:这本书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它是一本管理类书籍,作者是樊登。书中的副标题是樊登的9堂商业课,讲述了10万用户亲测有效,北大总裁班、清华MBA、海尔、苏宁等都推崇的团队管理法则。
A优势:和其它同类书籍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书中的内容都是樊登结合自己亲身实践,不断总结提炼出可实操的管理技能,更落地,同时本书也长期位于当当管理类畅销榜。
B本书利益:本书提供了9种维度的领导力方法,比如重新定义领导力,效率管理;涵盖34项关键技巧,比如倾听,反馈,让你轻松上手解决管理类难题。而今天我分享的拆页内容是让我们掌握负面反馈的技巧,更容易让他人接受我们的反馈,同时也促进对方做出行为的改变。
【[R] 阅读拆页】
下面我给大家分发拆页,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原文拆页,读完请给我个提示。
【R:原文片段】(2分钟)
给予反馈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辅导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今天我向各位介绍一个给予负面反馈的标准化工具BIC。
BIC是英文“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的缩写,意指事实影响后果。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我以某员工迟到为例,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事件:小王连续多次开会迟到,作为管理者,为这件事找到员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B(事实)
事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行为,比如这周内小王每次会议迟到的时长、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等。事实真实存在,很容易被验证,因此在管理者说出事实时,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因为小王的迟到次数较多,许多管理者开篇第一句话往往是:“小王你经常迟到。”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管理者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观点,不能用于给予反馈,否则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在事实部分里,管理者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只讲事实,不提观点。
第二部分:I(影响)
影响是指已发生的事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也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后果)
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如果与会者的思路总是被打断,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开会总是迟到,不尊重他人,可能会在工作中落后,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王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王的重视。
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气说完,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在谈话中习惯说一句话就问员工:“是不是这样?”这就给了员工反驳的时机和理由。此时询问,暗示意味和针对性较强,容易激化矛盾。
相比之下,一鼓作气将BIC都说出来,员工就会明白,管理者并不是在针对他个人,而是想要对工作负责。在工作优先的前提下,员工更愿意心平气和地与管理者讨论问题。
【[I] 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一片段介绍一个让对方更能接受负面反馈的“BIC”反馈法。
【why】(不这样做的坏处)当我们要跟对方反馈,他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时,通常人们的做法是会带有个人主观评判和个人标准指出对方做得不对,或者直接否认对方,这样做容易让对方产生抵触的情绪,难以接受你所说的话。结果不仅没有达到你要反馈的目的,反而激化了关系间的矛盾。
(这么做的好处)如果用了BIC的反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技巧的进行负面反馈,并且让对方更愿意接受~
(意译案例)
比如:我的搭档小燕老师,多次在我上课的时候,闯进我的课堂布置她的语文作业,严重影响到我上课的流畅性。对此我就可以主动找小燕老师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B说事实,说出发生的事实。
小燕老师,你这周有3次在我上课的时候,突然闯进教室布置作业。这是事实真实存在,因此我在说这事实时,小燕老师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但如果我说“小燕老师你经常在我上课的时候闯进来。”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她的行为给我带来的主观判断,是会引起小燕老师的抵触情绪。
第二部分:I说影响,说已发生的事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影响。
比如,小燕老师在我上课的时候闯进来,我的授课思路和学生的思考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学生也无法及时抄写下小燕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布置效率低下,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说后果,这是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带来的负面效果。
如果小燕老师经常这样布置作业,不仅会导致学生长期语文作业记不清,还会导致语文作业质量下降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燕老师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燕老师的重视。
【how】(加工细化具体步骤)
接下来,我就BIC反馈法,梳理成3+1具体步骤:
1、【说事实】客观地向对方说出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加任何个人主观色彩。
2、【说影响】说出已发生的事实对他人或他自己产生的当下影响。
3、【说后果】说出长期这样的影响,将导致他自己的什么切身利益受到损失。
在前三步清晰表达后,需要留意观察对方的情绪状态和了解对方想法,如果对方接受你前面的负面反馈了,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时就可以真诚的给出具体的建议做法。
4、【建议】真诚的分享可以令对方变得更好的具体做法。注意:这步需视具体情况来定是否给建议,而且还必须在前3步的基础下进行,也可以不给出建议,因为有时对方内心会有自己变得更好的做法。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如何使用BIC的步骤做负面反馈,我在来讲一个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个例子。数学课上,突然出现有东西敲打桌面的声音,严重打断了大家的课堂,课下我就找了这位学生进行负面反馈。
【事实】“永瑞,老师看到你这节课上用直尺敲打桌面,持续了5分钟左右”
【影响】“(对他)敲打的声音影响到你的专注听讲,也干扰到同学和老师思绪(对他人)”
【后果】“如果在课堂上,你长期这样用直尺敲打桌面发生声音,给同学印象不好,也不利于你的学习,你注意力也会因此受到干扰。”
(过渡)“对此,老师想听听你的想法”
【建议】“哦,(学生的解释)你用直尺敲打桌面也是在思考啊,那如果这样,你为何不试试看,在思考的时候,把手这样搭在下巴,是不是更能帮助你专注思考?(教他思考时候的手部动作)”
这就是BIC负面反馈法的3+1谈话步骤,最后一步是否给建议得看实际情况。
【where】适用场景:
BCI反馈法不仅仅只适用于团队管理,也适用于在生活或工作中当我们面对别人的问题需要做出负面反馈的时候。
【常见异议】
听到这,大家可能会觉得在现实实际情况中使用BIC负面反馈不可能这么顺利,可能对方会因为情绪激动,根本不留机会给我们进行负面的反馈。
【预防性讲解】
如果是这样的话,需要我们先暂停反馈,要安抚情绪,待情绪平复正常的情况下再一鼓作气按BIC反馈的几个步骤表达出你的负面反馈。甚至对方也有可能根本不想和你直面他的问题,那么就需要你和对方明确谈话内容,再进行BIC负面反馈。如果有一方情绪过于激动,都不建议使用BIC反馈。
【[A3]参与促动】
[A3]参与促动提问设计: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运用BIC进行负面反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方法,现在我邀请大家一起来做个演练。
请大家先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场景】你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任务,当你在查看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时,意外发现两份一模一样的作业,经过了解,你知道这是思涵同学为了应付作业抄了班上学霸的作业,接下来请你运用BIC反馈法对思涵同学进行负面反馈。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老师,一人扮演思涵。思涵同学在接受负面反馈的时候,会有一些内心活动,需要扮演者用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促成大家的技能点的学习。
请大家花6分钟的时间进行演练,6分钟后,我会选1组做为代表展示,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但请大家一定要用今天学的负面反馈法步骤来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6分钟)
下面请一个小组来演示一下。(4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雨杭扮演老师,何倩扮演学生。
老师:【事实】思涵同学,老师发现你的作业和小A是一样的,老师和你核对了,你也承认这次作业你有抄袭的现象,老师想和你交流,出现抄作业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你就没有办法去检索你自己本会掌握的知识点,它会让你无法巩固本单元的学业知识。【后果】长期以往呢,就会造成你自己的惰性,遇到难题或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你就会只想简单的抄下作业就解决了。这样对你以后的思维发展很不好,会形成思维惰性。那班上同学也会觉得这样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老师希望你能独立完成作业,这样对你习惯养成也好,对你未来的学习也好,对班上同学的学习氛围也好。
学生: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会改正这个错误。
【结束语】
非常感谢伙伴们的积极参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做负面反馈,这不仅能提升我们的领导力水平,而且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和谐、更有效。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