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各位好!我是金剑,金色的金,刀剑的剑。父母希望我虽是女孩子,但要大方、开朗些,所以给起了这个名字。很喜欢的一句话“十年磨一剑,厚积而薄发”,希望自己能做到。三个标签:
加入拆书帮,希望自己能持续精进,助人达己。
【过渡语】1分钟
现在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让开场白清晰明了”,来自书籍《开启高质量沟通的第1分钟》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看,主要是被一句话吸引,即“不管人们有多喜欢你,若在传达信息时不能做到有条有理,你在职场中就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非常认同。
本书作者是[英] 克里斯·芬宁(CHRIS FENNING),用15年实践经验,20000多次对话,凝练而成即学即用的职场沟通指南,帮助你快速切入主题,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工作对话和会议变得更短更高效。
下面我们花1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拆页】1分钟
主题(P13-15):让开场白清晰明了
我开始观察研究团队里的交流情况,并注意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很明显,很多工作中的沟通一开场就存在以下问题:
·未能提供背景信息。谈话对象并不清楚谈话的主题是什么。
·沟通的目的不明晰。谈话对象不清楚为何会被告知这些信息。
·切入主题的速度太慢。说话者分享了大量的信息、花费了过长的时间后才切入关键内容。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混杂在一起。说话者想要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却没有清楚表述出这些主题究竟是什么。
如果能用三句简短的话语作为对话的开场白,以上问题就能避免。在工作中沟通时,要想有个清楚明了的开场白,以下内容必不可少:
不管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不管谁在说话,也不管谁在听,这些要素都是一样的。这三要素必须依照正确的顺序加以使用,以构成沟通框架:
沟通框架=背景+意图+关键信息
在阐述细节前给出沟通框架,是让谈话对象做好信息接收准备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沟通框架能让谈话对象从一开始就清楚本次谈话的目的。清楚明晰的沟通框架可以确保对方在短短几句话后就抓住交谈的核心思想。
沟通框架应该不超过三句话,而且要在15秒钟内完成表述。
【I重述知识点】
好的,时间到了,没有阅读完的小伙伴也没有关系,我边讲你也可以边再看。
这个关于开场白的片段让我想起了最近常看到的一个视频号(“两米饭桶”),视频博主工作时的开场一般是这样的:
绝大部分他打扰到的人的反应都是这样的:一脸困惑,一头问号:
其实换做是我,我也得满头雾水,说不定还得退后三步,心中拉响警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这两米高的大个找上来的目的是啥,为啥还要去我家吃饭……他在开场的时候并没有说清楚,对吧?
但是他也有一开始上来搭讪就较成功的时候,比如这个:
那这个成功的案例呢,正好完美地展示了今天我们所学到的这个片段的核心内容,就是用背景+意图+关键信息的这样一个沟通框架作为对话的开场白,让谈话对象从一开始就清楚本次谈话的目的,快速抓住交谈的核心思想。
1、 背景:
即明确主题,就是你想要说什么。这需要你提供部分背景资料,让谈话对象有个明确的方向,跟你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就像前面博主两米说的“你在找工作吗?我有一个200元的活儿”,这是为后面的对话作铺垫,以免出现“不知所云”或“鸡同鸭讲”的现象。用北京话来说,就是避免出现“人家说前门楼子,你说车轱辘轴子” ^_^
沟通“背景”的常用参考话术:
a) 我刚看完你交上来的报告;
b) 我正在做A公司的企业文化项目等等。
2、 意图:
说清楚你为什么要跟对方说这个主题,你希望对方做什么,这有助于对方了解你对他的核心需求,以便决定是否要继续开展对话。就像博主两米说的“用一个小时陪我吃顿饭”,非常简短,但需求也非常的直接明确。
沟通“意图”的常用参考话术:
a) (我刚看完你交上来的报告)我想请你解释几个问题;
b) (我正在做A公司的企业文化项目)我想请你加入项目组等等。
3、 关键信息:
进一步说明你想要做的事情/要对方参与的事情中的核心部分。就像博主两米说的:想跟你吃个饭,想让你跟我聊聊天。
沟通“关键信息”的常用参考话术:
a) (我刚看完你交上来的报告,我想请你解释几个问题)我想了解你对时间表所做的调整;
b) (我正在做A公司的企业文化项目,我想请你加入项目组),帮助我完成调研论断阶段对员工的访谈工作等等。
按“背景+意图+关键信息”的顺序和内容做开场,对方就比较容易了解你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他做什么及你要达成的结果大致是什么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是开场,并不是沟通的全部哦,无须把全部内容都说得特别清楚详细,可以在开完场,对方已经知道你要做什么且有了兴趣之后再细说。当然要在“15秒钟内完成表述”这个说法也是比较夸张的,其实作者只是希望表达尽量简短、直接、要抓住核心。
【A1便签-联系具体经验】
好了,讲完了这个方法后,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在过去的经历中你是怎样做开场白或者说是跟他人开启一段对话的,有没有过失败的或让你印象深刻的经历呢?
现在我们来做个分组,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在各小组内分享各自过往经验,之后我将请1位小伙伴来向全体小伙伴做分享。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各小组组内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有哪组的小伙伴愿意来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吗?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者者超超的现场分享:我想分享一个上周与同事沟通的一个(失败的)开场。具体的情况是:我同事一直在追着我要我做一个数据Bug修复的事儿,我本来是想告诉他这个修复不了。但是当我看到他时,我说的是“我们APP这周发不了版了”。我当时想当然地认为我说了APP发不了版了,他就能理解这就意味着Bug修复不了了。所以我说完了后,我觉得这个事儿就结束了,就继续干其他的活儿。但是过了没俩小时,我同事在群里@ 我,说交待给我的事儿为什么也没有个结论回复。所以我就觉得这个开场确实是有问题的,没有(按“背景+意图+关键信息”的方法)把事情说清楚。
好的,感谢超超的分享,提供了过去发生的一个“失败”的开场。如果在当时就能用到“背景+意图+关键信息”的开场方法可能就不会出现案例中的误会了。
【A2便签-具体应用】
我们再回顾下:今天的片段主题是“让开场白清晰明了”,它教给我们用“背景+意图+关键信息”的方法构建“沟通框架”,让谈话对象从一开始就清楚本次谈话的目的,确保对方在短短几句话后就抓住交谈的核心思想。
身为职场人/社会中人,沟通其实无处不在。所以最后我想请小伙伴们下一步能够尝试用下今天我分享到这个沟通框架,就是找一个未来在你工作(或者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用“背景+意图+关键信息”来进行开场,并在便签上写下来,包含时间、具体的行动方案、可衡量或可观测预期结果,希望能帮助各位小伙伴能通过练习把这个方法固化以形成习惯。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者者戒森哥的案例分享:我将在下周一开业务会议,想就客户开发事项和同事进行沟通,将要运用到“背景+意图+关键信息”的沟通框架
背景:当前整个大环境不好,公司的业务压力非常大
意图:每个销售人员必须要加大拜访客户的力度,与客户多沟通,创造成单机会
关键信息:需要计划下每周要拜访 多少客户,同时与客户交谈的话术要提前准备出来。
【结束语】
好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也谢谢今天小伙伴在过程中的案例(经验)分享,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了这个方法。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我们在未来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再次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