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TF3-3专场拆书活动】正面管教+如何专注影响圈,并扩大影响圈+探寻习惯本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正面管教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我的TF3-3的过级活动,我今天的分享大约需要80分钟的时间。

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我是杰瑞走江湖,一位为给女儿做榜样重出江湖的全职妈妈;IP读书营搭建师,读书学习是我的终身目标,IP读书营搭建师是我重出江湖后的前进方向;升级打怪中的准三级拆书家

【分组】

为了方便学习讨论,我们现场共9位小伙伴,我们正好有3桌,那我们就按桌子来分吗,一桌一组,谢谢。

【场景法图书介绍】

【场景】

女儿在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让写一遍150字的小作文,要求是写北京7月的荷花。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我就陪在她身边,就看她一会玩橡皮一会咬指甲,就是不动笔。刚开始我还忍着,可20分钟后我实在忍不住,大声指责:“快半年小时了,一个字也不写,你想干什么?”女儿听了,吓得一激灵,随即大哭起来,伤心不已。而我扔下一句:写不完一会不准出去玩,然后就很生气地回自己卧室了。

【问题】

大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当时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是严厉地惩罚孩子还是无计可施地娇纵孩子亦或是其它更有效的方法?

【影响】

我们现在的家长都面临着管教孩子的困境,孩子管得太严怕破坏亲子关系,太娇纵又怕孩子将来会一事无成。

【解决】

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

第三种方法,正面管教,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地有效管理孩子。当孩子行为不当时,我们能够做到和善而坚定并行,当孩子因缺乏训练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能够花时间训练,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协助孩子完成任务。

【总学习目标】

我今天分享的2个片段都来自《正面管教》,2个片段是并列关系,它们都是正面管教的工具。当孩子行为不当时,我们能够做到和善而坚定并行,即不惩罚也不娇纵地有效管理孩子,合理解决问题。当孩子因缺乏训练能力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某项工作时,用“花时间训练3步法”,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帮助孩子有效地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1】

跟随我完成第一个片段的RIA现场学习后,当孩子行为不当时,我们能够做到和善而坚定并行,即不惩罚也不娇纵地有效管理孩子,合理解决问题。

我今天的这个片段比较短,给大家30秒的时间来看一下,大家要看完的话,就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1阅读原书拆页】 选自《正面管教》P12-13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提问】

拆书家: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哈,大家刚才在读的时候有注意到哪些关键词?我们请2组的小姑娘给我们回答一下

小姑娘:和善与坚定并行 尊重孩子、尊重自己

拆书家:还有吗?

学习者:尊重情形

拆书家:好,谢谢,关键词提取得非常准确。小朋友抓去重点的能力很强呀。


【What概念辨】

今天的这个拆页中提到一个概念,和善与坚定并行。它强调在管教孩子时即不惩罚也不娇纵,要做到和善,即尊重孩子,同时又做到坚定,即尊重自己、尊重情形。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


和善而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从上面这个概念解释和结合小姑娘刚刚给我们提取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出和善而坚定的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尊重孩子。那什么叫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表达对孩子情绪、感受的理解。在这要强调一下,就是我们表达是对他情绪和感受的理解,而不是对他行为的纵容,他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我们只是理解他当时的感受。


第二个呢,是尊重自己。那尊重自己呢?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照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比如说小孩子做作业偷玩手机,你当时很生气,那你就可以跟他说,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或者跟小孩子发生冲突时,你可以主动提出来,大家去做一个积极的暂停,从这种冲突中抽离出来,这就是照顾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第三个呢,尊重情形。尊重情形呢,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要执行约定。所谓的执行约定就是如果我们这件事先有过约定,那我们就在这种不当行为发生的时候,要回去遵从这个约定来执行,而不是现场制定什么规则。另外一方面呢就是事急从权,也就是不当行为发生的时候,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还要考虑,比如说孩子要着急上学,你就不能抓住他说来来来,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解决了,那这样做就是不是尊重情形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善与坚定并行,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案例一(反例,这是惩罚,没有尊重孩子、也不尊重自己、不尊重情形)

小明做作业时玩手机,妈妈看了很生气,上去指责他学习不专心并直接没收了小明的手机。并开始长篇大论地跟小明讲学习的重要性及玩手机的危害。

拆书家:大家觉得这个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都: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呢?

学习者:没有同理孩子

拆书家:他尊重自己吗?

学习者:没有表达自己,也没有尊重自己的这个感受

拆书家:对,然后呢?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的讨论这些东西,那小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你跟他讨论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没有尊重当事人的情形,对吧?

学习者:对

拆书家:这里没有用到善与坚定并行,既不尊重孩子、也没尊重自己、尊重情形


拆书家:那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案例二(只尊重孩子)

小明做作业时玩手机,妈妈走过去问小明为什么要玩手机,小明说有道题太难解不出来,放松一下。妈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心平气和地跟小明说:妈妈知道你学习挺辛苦的,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但做作业时间玩手机可不是个好习惯。行了,手机收起来,好好做作业吧。

拆书家:这里用到善与坚定并行了吗?

学习都: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

学习者:只有尊重孩子

拆书家:我们看他尊重了孩子,但是就没有然后了,对吧?在这要强调一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让孩子把手机收起来,好好做作业,这是不是不算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思是尊重他的感受,并不是纵容他的行为,所以让孩子把手机收收起来接着做作业是正确的行为。

拆书家:所以在这里没有用到善与坚定并行,只有尊重孩子、但没有尊重自己、尊重情形


拆书家:那我们接着看第三个例子

案例三(尊重孩子、尊重自己)

小明做作业时玩手机,妈妈走过去问小明为什么要玩手机,小明说有道题太难解不出来,放松一下。妈妈心平气和地跟小明说:妈妈知道你学习挺辛苦的,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但做作业时间玩手机可不是个好习惯,会影响学习效果,妈妈会很担心。然后就balabala一通说,也不管小明是不是有时间完成作业。

拆书家:这里用到善与坚定并行了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这里面又缺少了什么?

学习者:没有尊重情形

拆书家:对,这里并没有用到善与坚定并行,妈妈的这种做法有尊重孩子、尊重自己,但没有尊重情形,应该先做完作业再解决问题,


好,接着第四个案例,

案例四(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

小明做作业时玩手机,妈妈走过去问小明为什么要玩手机,小明说有道题太难解不出来,放松一下。妈妈心平气和地跟小明说:妈妈知道你学习挺辛苦的,我理解你的感受,但做作业时间玩手机可不是个好习惯,会影响学习效果,妈妈会担心,再说遇到问题可以问一下妈妈,我可以帮你呀。来,我们先一起看看这道题该怎么解?作业完成后我们好好谈一谈以后作业做不出来就想玩手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拆书家:这里用到善与坚定并行了吗?

学习都:这里做到善与坚定并行了。

拆书家:这个案例呢确实做到了。尊重孩子,理解这个学习是件难事,他很辛苦,那尊重自己,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妈妈很担心,然后呢,尊重情形,先让孩子去做作业,然后再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4个例子我们可看到,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指在管教孩子时即不惩罚也不娇,做到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

到这,相信小伙伴们对和善与坚定并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我们具体怎么用和善与坚定,在这我根据善与坚定并行的三个要素提炼了3个步骤,大家来跟我一起看一下:


【HOW具体步骤】

1、同理孩子

先表达对孩子情绪感受的理解。

我理解你的感受,是同学先惹你,你才会动怒打了他,你当时肯定很生气吧......

2、表达自己

表达自己的感受,照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看到你这样,妈妈会很担心;我现在心情不好想离开一会......

3、尊重情形

执行约定、事急从权

当事情发生时,按照约定的规则去执行,而不是现场去制定什么什么规则和约定。比如约定好放学回学先写作业,那就是要写完作业才能玩。

如果孩子急着去上学,那他故意弄撒牛奶的事就可以等他放学回来再处理他的这种不当行为


【正例】

我来分享一个我用和善而坚定的例子,事情是这样的, 8月4号晚上我女儿要去看这个冰上芭蕾表演,那来的都是普鲁申科,莎莎呀这些我女儿一听到名字都会尖叫的花滑运动员。演出呢,是七点半开始,在国家体育馆啊,我们开车过去要30分钟,然后我就跟她商量我们要6:30出门。她呢从五点钟就开始化妆,挑衣服,6:30了还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要穿成什么样子。等到六点半的时候,我已经是气不打一处来了。

下面我请2位小伙伴扮演一个我和我女儿,读一下下面的对话。那我们还是请2组的这对母女吧。妈妈扮演我,小姑娘就扮演我女儿,只需要照着读对话的部分就行。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演绎的非常生动,让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天的场景,谢谢2位。


我们来看一下,我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就用到了和善与坚定并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同理孩子表达对她激动心性的理解;第二句话,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不耐烦的情绪,决定自己做什么;第三句话,尊重情形,演出不能迟到,所在不在家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让她先好好看完演出再谈一谈她拖拉这件事。

【where适用边界】

和善而坚定其实不仅用于孩子的正面管教,也同样适用于关于比较好的成人的相处沟通之中,因为在这里强调的3个尊重也是一切相处沟通的基础。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编写剧本】

下面到了我们学习致用环节,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自己编写一个的小剧本,来练习今天所学的和善与坚定并行。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一个月,孩子在学校打架被叫家长、你的同事不完成本职工作还找各种借口,你的朋友总是刷爆信用卡买她根本支付不起的化妆品,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你怎么用和善与坚定并行来解决问题呢?

小剧本的编写要求:

1.要有时间、地点、人物

2.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

3.采用对话形式,对话中要体现和善与坚定并行(至少需要2个人物)

4.给大家5分钟时间,将关键内容填写到我发的那个拆页表格就行,如果提前写完也可以先在小组讨论一下。之后我们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特别提示:小剧本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未来。剧本可以参考我下发拆页中的格式来写。

好的,时间到了,我们来请一组学习者分享一下。我们今天很幸运正好有一位15岁的小姑娘和她妈妈在场,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更真切地看到父母与孩子的互动。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感谢这位妈妈的精彩分享。通过这个分享很好地展示了如何用和善和坚定并行的3个步骤,同理孩子,表达自己、尊重情形有效地管教孩子。掌声再次送给2组的妈妈。


【小结】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了解了在管教孩子时如何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并行,3个关键点,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

【过渡语】

管教孩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做为父母我们虽然做到了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也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但有时我们却面临着其它的挑战,比如当孩子能力不足时,我们如何花时间训练他们来协助他们完成他并不熟悉的任务,从而帮助他掌握需要的生活技能。这也是我们第二个拆页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那我们现在就进入第二个片段的学习。


【学习目标2】

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当孩子因缺乏训练能力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某项工作时,用“花时间训练3步法“,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帮助孩子有效地完成任务。


【A1自测量表】

大家可以看一下刚发拆页,背面有一个自测题。这个自测量表是用来初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肯花时间训练孩子的人

表格列出了你让孩子做事时你的表现和反应,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完成测试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用第一反应来选择,最后计算一下总和。

【I解释自测题】

好,大家都算完了哈,那我们来看一下有25分以上的小伙伴们。

嗯,没有。25分表明你非常乐意花时间训练孩子,是对高标准爸妈的要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有10分以下的呢?也没有,10分以下说明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好处。

那看来我们今天多数人都处在中间分数段11-24分之间,这是正常的爸爸妈妈的表现,心情好的时候,愿意的时候,可能就愿意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啊,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也就算了。

但是,无论你今天处在哪个分数段,今天的这个片段都可以帮助你在训练孩子时都有“法”可依,可以有效地训练孩子,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接下来,大家可以看自己手里的第二个折页。我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大家看完可能点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2阅读原书拆页 】选自《正面管教》P135-136

史蒂芬·格伦在他的讲演中指出,父母们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费事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于是双方之间往往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区。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能消除这些误区。

格伦用下面的对话来生动地表明了沟通的误区:

妈妈:吉尔,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吉尔:我收拾好了。(意思是:我有地方放脚了。)

妈妈:你没有收拾好。(意思是:地板还没干净到能当餐桌用的程度。)

花时间训练,意味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有一位妈妈花了几年的时间教孩子收拾床铺。她会给孩子们说的很明白,例如如果你拉这里,会怎么样?”(会把褶子拉平。)

她买的床单都是带格子或线条的,以便孩子们学会怎样顺着床沿把床单铺得横平竖直到孩子们6岁的时候,他们的床铺已经整齐得能通过军队的检查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了,大家都看完了。你看完没有关系,然后我们跟着节奏往下走就好了。

【Why】

在学校或家里,尤其在家里,大人总是想指派孩子们去完成一些他们以前并未得到过指导或训练的事情,并且希望孩子们能够做到和他们期望的一样完美。但事实是,在这个过程中,大人脑子里想的图景和孩子脑海里的图景并不相同,这就导致最后的结果肯定不能如大人所愿。

【What】

这个拆页通过2个正反两个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花时间训练孩子才会有效

【HOW具体方法】

我们还是以原文案例为对照,看看如何才能才算是花时间训练孩子。它包括哪些步骤,我们一起回到原文来看一下:

互动引出how

问题一:

拆书家:花时间训练,意味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

大家说一下这句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习者:期待 明确

拆书家:对,所以第一条我们是不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你想让他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问题二:

拆书家:有一位妈妈花了几年的时间教孩子收拾床铺。这位妈妈在做什么呢?

学习者:在主动地花时间教他们

问题三:

拆书家:她会给孩子们说的很明白,例如如果你拉这里,会怎么样?”(会把褶子拉平。)这位妈妈在做什么?不仅教,还鼓励他们实践对吗?拉拉这,拉拉那

学习者:是的

谢谢大家,在刚刚的问答过程中,我们其实已经初步提炼出了花时间训练的3个基本步骤,下面我们再来明确一下:

1、明确标准:

明白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的标准是什么,你想让他们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宝宝,现在请把你的书桌收拾干净,书都摆书架上,笔放笔盒里,然后去洗手间拿一块湿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2、主动示范:

先示范示范给他们看到底该怎么做。在需要的地方,细化分解动作、降低难度。

宝宝,你先看妈妈做一下,这块要这样......

3、有效行动:引导孩子自己行动,看10遍,不如做1遍。这3个步骤中最关健的其实就是要怎么让孩子动起来,只有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鼓励孩子行动并对孩子的行为积极反馈,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时,让他有成就感。

花时间训练孩子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反复练习和重复才行,先完成再完美。

【正面案例】

我们来看一下我在家里是怎么训练我女儿洗锅的。

放暑假了,我想让女儿承担一些家务活,于是上周五我跟她商量,洗锅、拖地她想选哪一项。她想了想说洗锅,但一天只洗一次晚上的锅。我说没问题。周五晚上吃完饭后她就主动收拾碗筷去洗锅了。我当时正忙着写稿子,所以没太管她。等她洗完我过去一看,厨房都快成水灾现场了。我看了看,说还不错,碗是干净的。其它的是因为妈妈没说清楚,洗锅,不仅是要把水池里的碗筷洗干净,放进碗橱里,还要把厨房的台面收拾搓洗干净。你看,我一边示范,一边说,你先把台面上的东西都收好放好,台面先用湿抹布搓一遍,然后再用干抹布搓一遍,这样就好了。水池也是同样的方法,你来试试。她其实已经不耐烦,不满地瞟了我一眼,我假装没看到,接着说嗯嗯,你看这会做得比刚才好很多了。可以打80分了,明天再练练,你就洗得跟妈妈一样好了,加油。

【where适用边界】

不仅可以用于在日常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也很适合于在职场培养新员工或下属一些他们不熟悉的工作技能。

【预防异义】

些时候孩子可能并十分配合,因为对他们来说,把桌子收拾干净、把床铺好、把衣服叠放整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重要的事,他们根本不想花心思在上面,他们对这些事不感兴趣,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不是也到有自己孩子才会把这些事例为优先级并努力把它们做得好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拆书家: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学习了花时间训练孩子的3步法,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习者:没有了

拆书家:好啊,因为我们下面要多次在小组讨论,我们再明确一下分组。一桌自成一组。然后我们确认一下组长。戒森哥做第一组组长。第二组小姑娘做组长,让她多一点展示自己的机会。第三组就Claire。组长的任务就是组织现场讨论,然后分享的时候指派组员出来分享。我们下面就正式进入我们的现场演练环节。

【明确问题】

拆书家:结合你们过去训练孩子生活技能或训练新员工工作技能的场景,也可以结合刚才我给出的案例,你觉得“花时间训练3步法”哪一步会最难呢?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好,时间到,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的结果


学习者1组: 第三步,有效行动。

学习者2组:第三步,有效行动、

学习者3组:第一步,明确标准

拆书家:1组和2组意见一致,都是有效行动难。3组认为明确标准比较难。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就先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先来讨论共性的问题,也就是有效行动难的这个问题上,这样可以吗,3组的伙伴们?

学习者3组:可以

拆书家:那我跟大家确认一下,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是:训练孩子时,如何让他们有效行动?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明确了问题,那我们接下来就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我们都知道问题的本质就是指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或核心要求。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你们觉得孩子们无法有效行动起来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大家可以结合过往经验和我刚才教女儿洗碗的例子,尝试在小组内互相追问、探讨一下。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组长记录一下讨论结果,一会分享。

拆书家:我们5分钟的讨论时间到了那我们来请小组分别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习者1组分享:我们探探寻了两个本质,都是动机方面的,第一个孩子会认为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啊,意义何在,跟我关系到底在哪?第二也是动机,做这件事儿的难度比较大,有可能导致孩子动机不足,动机下降。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所以1组的观点是2个,一是发现不了做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所以动机不足,二是因为太难导致动力不足,动机下降。


学习者2组分享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什么你说让他做什么他就要做什么。第二点是他觉得这件事对他不重要。第三点就是他觉得做这些事比较麻烦,可能还是因为比较难,比较繁琐,所以不想做。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2组共分享了3个本质,一是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你让他做啥他就干啥。二是找不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三是觉得比较麻烦,费时费力,难不想做。

拆书家:那我们听听3组的分享。

学习者3组分享:我们一致认为是有三个点,第一个点就是目标的拆解还是不够简单,不够清楚。那它会影响他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第二个就是他不知道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所以他动力会不足。第三个没有设置一些相应的奖励去支持他的这个行动。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3组的3个观点,一、目标不清楚、二、没有意义三、没有奖励。

关于问题的本质这一块,大家还有想要补充的吗?

学习者:没有了。

【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谢谢3个小组的精彩分享,我们目前一共收到8条本质。我们来看一下有没有相同的可以合并的内容。请小茉现场帮我们输入投屏一下。

我们看到1、4、7都讲到了找不到做这件一只的意义是本质,那我们同类项合并一下得到第一个本质:找不到做这件事的意义。


另外8,奖励其实也是一个小的层面的上意义,做这件是是会给我糖果还是奖励我出去玩,所以也可以归到意义,是这样吗?


3独立的个体想要表达是只有我认为有意义我才会去做,所以也可以归到意义里面去。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拆书家:我们接着往下,25提到了难和麻烦,这2个有包含关系,所以我们把它们定义为难,得出第二条本质,太难了不想做,这样可以吗?

学习者:可以

拆书家:还有单独一条:目标不清楚。

拆书家:好,那我们就有了3条本质,一找不到意义,二有难度、三、目标不清晰,大家认同吗?

学习者:认同。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我们来看一下这3条,我们来看一下这3条,其实如果我们能找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其实难度再大你也会去做,目标再不清晰,你也会主动沟通去找到一个清晰的目标,是不是这样?所以从这3条讲,找不到意义更本质,是吗?

学习者:是这样,找不到意义更本质。

拆书家:这样梳理下来,我们现在真正要讨论的问题就变成了在花时间训练孩子时,如何让孩子找到意义,从而让他们更有效地行动?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一、确认目标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是达到目标了。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我们一会分享。

拆书家:时间到了,我们来请各组分享一下。

学习者1组分享:只要孩子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就可

学习者2组分享:只要孩子肯参与进来有行动就可以

学习者3组分享:只要孩子肯参与进来有行动就可以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好的,综合3组的内容,合并23组的相同答案后,现在大家对做到什么程度都明白了,一是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就可以,二是只要能动手去做就可以,是这样吗?

学习者:对的

二、引导方案讨论

拆书家:那我们现在明确了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案。具体该怎么做?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到时我们来分享

学习者1-成员讨论:

小茉: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帮孩子们找到做事的意义,让他们可以有效行动,你的想法是什么?

戒森哥:我觉得首先得让他们知道做一件的长期价值

小茉:是,这是不是有点你你的培养习惯的方法,只有了解了长期价值才能有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戒森哥:对,有点像,其实人们做好多事的动力就是能不能发现它的意义。比如我跑步,我觉得它对我保持身体健康和体型很有帮助,那我就会去坚持它。

小茉:那这个长期目标是我们告诉他的,是不是还得他认可才行呀?

戒森哥:嗯嗯,这个很关键,不仅是告诉他而且要让他认同才可以。

小茉:以上2点等于解决了他的心理卡点,那下面是不是就可以行动了?

戒森哥:对的,这时候就可以让他直接动手试一试了

小茉:所以总体来说,就是告诉长期价值、认同长期价值、动手实践。

学习者2-成员讨论:

妈妈:宝贝,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

女儿:我觉得首先得是从态度上尊重我,让我有选择的权力,不是你们说啥我就得做啥

妈妈:让你有选择你就会做了吗?

女儿:那可不一定,我还得感觉到被需要才行呀

妈妈:你说的这点挺关键的,那还有其它的吗?

女儿:我觉得到这一步,我可能就会愿意试一试了

妈妈:嗯嗯,那我们总结一下我们的步骤:一首先要从态度上尊重 ;二要有被需要的感觉 ; 三动手实践。

学习者3-成员讨论:

雯雯:我觉正向地引导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你觉得呢?

Claire:我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正向引导给他们输出价值观这事会比较难。

雯雯: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一个过程,我通常是引导他去看看相关的一些书或者电影。

Claire: 你这个方法挺好,比单独说教有效

雯雯:是的,正向引导只是个开始,沟通让他们认可这个价值才行吧,否则他不认可,等于白说了?

Claire: 对的,不认可他肯定还是不会做

雯雯:解决了上面2点,是不是就可以行动了?

Claire: 我觉得可以了

雯雯:那我们就是3个步骤:正向地引导价值观,沟通一致,最后行动


【请每组派代表讲解自己的成果】

拆书家:5分钟时间到了,我们请小组分享一下个自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

我们按顺序来哈,先请1组分享。


学习者1组分享:我们讨论出了3

1、直接告诉他们做这件事的长期价值。

2、还有一点就是得让他认同我提出的这个长期价值。

3、然后就是动手做了。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1组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点,长期价值,这个确实与意义直接相关。还有其他人要补充吗?

学习者2组分享::我们是从3个方面考虑这件事的:

1、从态度上尊重孩子,让他有选择的权力

2、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别人需要的,是价值的

3、动手实践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2组提到了从态度上尊重孩子和让孩子有价值感,还有其他人要补充吗?没有我们就请3组分享


学习者3组分享::我们也是3点

1、正向地引导他价值观,让他从看书或者电影之类的学习到这些

2、沟通一致让他认可这此价值观

3、动手试一试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3组的答案基本与1组一致。谢谢3个小组的精彩分享。我们现在一共有9条步骤,这些步骤有些是类同的,有些是包含关系,我们合并一下同类项并梳理一下。


1、7告诉孩子长期价值和正向引导他价值观这两项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告诉孩子长期价值

2、4、8从态度上尊重孩子、沟通谈话让他认可这此价值观、让他认同我提出的这个长期价值,这三条是不是可以归类到从态度上尊重孩子并达成一致?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还有一条是让孩子感觉有价值感,感觉自己被社会被家庭需要。第四条那就是动手去做,动手实践。

价值是你对一件事的意义和重要程度的看法,一件事你觉得值得去做,哪怕需要付出相应的带价,只要你觉得值了你就会去做;确定长期价值其实也就是心里认可了这件事是重要的值得去做的。被尊重和被需要是一个人情感需要,决定着他是否会会心甘情愿地合作和行动。

对上面的解决方案,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认同吗?

学习者:没有疑问了,认同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太好了,今天我们通过微行动学习的5个步骤,明确问题、寻找本质、明确本质、探讨解决方案、确定解决方案,最后共创出了在花时间训练时,如何才能让孩子了解事情的意义并有效动手实践的4个步骤:

第一步:告知孩子长期价值

第二步:态度上尊重孩子(沟通一致)

第三步:让孩子有价值感(被需要)

第四步:鼓励动手尝试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这是我们共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个烧脑的过程中,我们都感觉到了挑战,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我们的付出鼓掌。


【A2】催化学习-布置任务

为了强化学以致用,接下来我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在未来的几天里,用花时间训练的3步法,帮助孩子或同事完成一项他不太熟悉的一件事和一项工作。

比如:训练孩子打扫房间、训练孩子做爱吃的蛋糕,训练同事使用新进的食品等等

请大家记录下3个步骤推进的完整过程,然后用微信的方式发给我,谢谢!

戒森哥的作业:

【强有力的总结】

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正面管教中的2个工具,第一个工具,和善与坚定并行,它是正面管教的第一条标准,也是正面管教的基石。第二个工具花时间训练孩子,是培训孩子掌握必须生活技能的良方。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不惩罚不娇纵,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帮助孩子获得需要的生活技能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应该负有的责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