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为了方便随后的讨论,让学习更有效,我将进行分组,以这条线为界,右边的伙伴为一组,左边的伙伴为二组。大家好!我是王礼界,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拆书活动,我的三个标签是销售员、新手拆书家、学习者。
今天,我选择的书籍,是《关键对话》这本书,
F:这本书,由4位美国人共同创作,他们曾在同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中,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并有举例说明。
A:与同类书籍相比较,本书提供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很有效。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B:掌握这些技巧有什么用呢?掌握谈话技巧,让你说话得体,掌握倾听技巧,让你能够,更好的维护好对话氛围,掌握行动技巧,让你的对话更有效,掌握以上沟通技巧,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时,我们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比如分歧,在出现双方目的,不一致的沟通中,即使我们说的话,绝无恶意,可是对方仍然会觉得,我们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者是要,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观点,这样的话,对话就很可能产生争论,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书中就有两个片段的内容,告诉我们,可以用营造对话安全感的办法,来重启对话。
b1:第一个片段说的是,当对方误解我们的目的,或者意图的时候,用对比法,来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安全感
b2:当双方的目的不一致的时候,用创建共同目的的办法,来启动对话,开发出共同目的,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这就是第二个片段的内容,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
因此,片段一与片段二,构成了递进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拆解,这两个片段。
在跟我完成拆页1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沟通中,发现对方,误解我们的目的,或者意图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运用对比法,来消除对方的误解。
下面,我们就来拆解这个片段,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第1个拆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关键对话》片段一 第5章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好的,大家阅读了拆页,大部分伙伴都举手了。
what:片段中说的是,当对方误解,我们的目的,或者意图的时候,不用去和对方争论,可以用对比法来进行澄清,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安全感。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平常,在发现对方误解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进行否认,来维护自己,比如说,不要这样想,或者说,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也就是在否认对方的想法,
槽糕后果:结果,对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想法,很可能,会在情绪上更加抵触,在表达上,更加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对话就很可能产生争论,当然,在迫于压力的时候,对方也有可能会选择沉默,但这也不能解决问题。
反例:比如,有一天,我和老业务员沟通,要增加一名新业务员,进行市场区域划分的事情。我说,你跑东区和盐边,新来的同事,跑仁和、西区和米易,他听了过后,马上就说,这样划分市场区域,就是想让我少拿提成,我听了过后,就说,这样划分市场区域,考虑的就是想让你多分销量,多拿提成,因为,你是老员工的嘛,以前有付出,他听了过后,还是不相信,就这样,说了很久,解释了很多次,最后,他才勉强同意,这样划分市场区域。
如果,用上对比法,有条理,有依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能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安全感,因为,对方产生的误解,也是感觉上的,或者说,依据的事实不足,更重要的是,我们本来就没有那个意思。
how:对比法怎么做呢?根据片段的意思,以及我们实际的应用,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细化原文行动步骤):
1、打消误解。打消对方的误解,否定部份,否定自己不想实现的目的,或者意图,比如,我不希望你认为,这样划分市场区域,是想让你少拿提成。
2、表达目的。表达自己的目的,或者意图,肯定部份,表达自己与对方,统一的想法。比如,这样划分市场区域,就是想让你,多分销量,多拿提成。
3、提供依据。提供支持以上想法的依据。
反例转正例:刚才,我们举的例子中,当发现,老业务员误解我的意图的时候,用对比法来消除他的误解,用上表达句式,我不希望……,那就应该这样说,
①我不希望你认为,这样划分市场区域,是想让你少拿提成,②恰恰相反,这样划分市场区域,就是想让你多分销量,多拿提成,还跑得轻松些,③我统计了一下,过去半年,每个月,两个区域的市场销量情况,每个月,他区域的销量,只有你区域销量的百分之六、七十,还有,远的地方,你又可以不用去跑,这样的话,就能消除对方的误解,避免出现争论的情况。
where:以上说的对比法,适用于在正常沟通情况时,用来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安全感,不适用于他人找茬似的误解。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对比法,来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安全感,下面,为了实际的应用,我们来联系自身,激活相关经验。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生活,或者工作中,在沟通时,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看到,或者听到,他人做的事情,过后,我们就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对方听了过后,立马就说出,我们认为他能力不行的话来,或者说出,我们不尊重他的话,等等,我们听了过后,就说,不要这样想,或者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双方就进入了争论的状态,结果不欢而散。
想一想,这个人是谁,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又是件什么事情?请大家,在小组内轮流分享,每人1分钟以内,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进行现场分享,他的相关经验。
学习者小张同学分享:
时间:7月的一天,
地点:成都
人物:我和孩子
起因:我看到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出来的孩子的成绩单,就找孩子沟通。
我说,期未考试成绩出来了,孩子一听,马上说,没有考好,怪我了,我说,你的考试成绩,说都不能说了,说了你就认为,没考好,要怪你,过后,他就不搭理我了。
刚才,我们回想了,在沟通中,自己被对方误解的场景,现在,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时光倒流的话,回到刚才,自己回想的场景里,面对误解,用上对比法,来消除对方的误解,重新说一次,我们又该怎么做?
请大家,在小组内轮流分享,每人1分钟以内,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进行现场分享,他是如何使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应用的。
学习者小张同学分亨:
我用对比法来重新说一次,就这样说,
①我不希望,你认为,一提考试成绩,就认为你没有考好,要怪你,
②恰恰相反,我认为,你的语文成绩,还可以,有81分,
③成绩单上70多分的还有好多个,我就是想了解一下,答错的那些题,没答对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好改正过来,下次,就能向90多分的同学靠齐,他可能说,我看了,有几道题,都是因为不仔细,才答错的。
刚才,通过第1个片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对比法,来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安全感,在实际的沟通中,我们又会发现,我们和对方沟通不顺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双方的目的不一致,并没有误会在里面,因此,对比法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另外在消除误会的基础上再想其他方法,这就是第2个片段的内容,创建共同目的4步法。因此,就这个来说,2个拆页它们是递进关系的拆页。
在跟我完成拆页2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沟通中,发现双方的目的不一致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运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进行沟通,达到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分歧的目的。下面,请大家,阅读第2个拆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关键对话》片段二 第五章 创建共同目的
现在的问题牵扯到共同目的了,约坦认为自己和妻子的目的不一致。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可能有让双方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时,伊芳既没有妥协让步,也没有固执己见,而是暂停对话,利用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
伊芳:(积极寻找共同目的)不,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希望看到任何让彼此失望的事。我是想找到一种方式,能让我们都感到亲密、彼此重视和互相关爱。
约坦:我也想这样,可是看起来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完全不同。
(注意观察约坦是如何退出错误做法,回归健康对话的。显然是安全感,更准确地说是共同目的建立帮助他做到了这一点。)
伊芳:(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那也不一定,怎样做才能让你感到被爱和受重视呢?
约坦:当你真正想要的时候和你亲热,这样会让我感到被爱和受重视。你呢?
伊芳:你肯为我着想的时候我会感到被爱和受重视。还有我更喜欢你抱我的感觉,而不是总想着亲热。
约坦:你是说只要和你依偎在一起,你就能感到爱意了吗?
伊芳:是的。只有感觉到你是因为爱我而想亲热时,我才会有兴趣。
约坦:(开发共同目的)看来我们得找到一个能让双方都感到被爱和受重视的相处方式才行,你是这么想的吗?
伊芳:是的,这就是我的目的。
约坦:(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好吧,你看这样行不行……
好的,大家阅读了拆页,大部分伙伴都举手了。
what:片段中说的是,当双方的目的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不要去和对方争论,而是要去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对方的需求,然后,结合双方的需求,来创建共同目的。
why:平常,在双方目的不一致的沟通时,我们总是希望,对方接受我们的目的,来维护自己,为此,我们努力的争取对方点头,同样的,对方也是这样想的,那么,对话就很可能产生争论,结果不欢而散,这样的话,不仅解决不了,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如果,用上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通过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来创建共同目的,不仅可以了解到,对方的需求,找到产生分歧的原因,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进行积极沟通。
下面,我来分享一个,在沟通中,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解决因双方目的不一致,产生分歧的案例。
【意译案例的背景交代】,有一个顾客,购买了我们的产品,拿回家吃了一半过后,发现剩下的,另外一半,因漏液,被污染了,找到我,要求给他换货,我说,给他换明年5月份到期的,他又说,要给他换一模一样的,明年11月份到期的。
这个时候,我就没有和他争论,而是暂停对话,用四步法,来创建共同目的。
(意译案例)
我:(积极寻找共同目的)不,我不是想存心为难你。我不想做让我们关系紧张的事。那我们就来想个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既要让你满意,又要我拿得出来。
顾客:是的,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你说了,你没有的嘛。
我:(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我想试着了解一下,你为什么要换一模一样的,明年11月份到期的呢?
顾客:换给我,一模一样的,我就认为,没有吃亏,没有随意打发我。那你为什么不换,明年11月份到期的给我呢?
我:你能够替我着想,这是好事情哦,现在,库房里面没有,明年11月份到期的,现在,我拿不出来。
顾客:意思就是,库房有明年11月份到期的,你就可以换给我吗?
我:是的,等几个月,库房有退回来的,明年11月份到期的,我就可以换给你。
顾客:(开发共同目的)那就是,我要换一模一样的,明年11月份到期的,库房有的时候,你就会换给我。
我:是的,这也是我的目的。
顾客:(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那好吧,你看这样行不行……
结果 ,我们商量好,等库房有退回来的,明年11月到期的货,我就联系他,换给他。
how: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创建共同目的的4个步骤:
1、寻找共同目的。
表达寻找共同目的,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比如,现在,我想下班了,周末来加班,完成工作任务,你又想,现在加班完成工作任务,我们一起来想个解决的办法吧。
2、确定需求(细化原文行动步骤)。
确定双方的需求,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表达自己的需求A,②确定对方的需求B,表达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现在,我想下班了,是因为要去车站,接一位外地来的朋友,然后,还要招待他,你为什么要现在加班,周末不愿意来加班呢?
3、共创目的,合并双方的需求,A和B,得到满足双方的需求A+B,确定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是什么,来创建共同目的,
比如,对方有可能说,周末下午,要去参加学习活动,上午才有时间,那么,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那就是,周未上午的时间,共同目的,那就是,周未上午,可以来加班。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确定,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是什么,来创建共同目的。
如果,不能够确定,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是什么,也就是,双方的需求是矛盾的,那么,就要从长远来看,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是什么,来创建共同目的,比如,对方周末,还是没有时间加班,那么,就要从长远来看,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是什么,来创建共同目的,有可能是,下周一,双方有时间,来加班。
4、共创解决方案。
根据共同目的,双方一起商量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既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满足对方的需求。比如,现在,自己就下班了,对方要加班多长时间,由他自己决定,周末上午,双方一起,来加班完成任务。
下面,我再举个例子,再次强化说明一下,以上4个步骤的具体应用。
场景是这样的,我在一家酒楼,当会计的时候,有一天,厨师长找到我,说酒楼的一个股东,他要办一场宴席,他自己拿虾子来,我们厨房给他加工,不收他的加工费,我说,要收加工费,不收加工费的事情,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先例,这样,我们双方的目的就不一致了。
在这个时候,①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收他的加工费,我又要收菜品的加工费,那我们一起来想个解决的办法吧。②我说,不收加工费的事情,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先例,我要做账目,对其他股东负责,就要收加工费,为什么不收他的加工费呢?厨师长说,他是股东,我是打工的,我要给老板面子,我们厨房愿意,白干活。③我说,你们要给老板面子,不收加工费,我要做账,对其它股东负责,那就是,既要照顾股东的面子,又要收加工费,他说,是的,是这样的,我说,那可以给他打个折撒。厨师长说,对,给他打折,他也有面子,④打多少呢?我说,打折的事情,是他们大堂负责,他们搞销售的,我们去找大堂经理吧,厨师长说,行行行,我们去找大堂经理。
预防异议:
有的时候,在第二步,在了解对方的需求的时候,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为什么不这样做的时候,对方有可能,还是不愿意说,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拿出真诚解决问题的态度来,给对方对话安全感,多问几次为什么,来帮助确定,对方的真正需求。
异议处理:另外,有的伙伴,可能会认为,在第三步,在共创目的的时候,从长远来看,也不能够创建出共同目的,那么,这就牵涉到了,这个方法的适用边界,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没有合作关系的双方,产生的目的不一致的分歧,因为,有合作关系的双方,必然存在,需求一致的情况。
where:以上说的创建共同目的4步法,适用于,有合作关系的双方产生的目的不一致的问题。如果双方没有合作关系的,没有强烈合作意愿的,谨慎使用。
刚才,我们学了,用创建共同目的的办法,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设置一个场景,然后,进行现场演练。
1、(场景)场景是这样的:周未,在家吃完外卖的小两口,小刚和小英都认为,没有吃好,打算晚上到外面去吃大餐,小刚说,晚上去吃火锅,小英却说,晚上要去吃老鸭汤,这样,双方的话就陷入了僵局,产生了,目的不一致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小刚打算用学到的,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
2、现在,问题就是,小刚应该怎样运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
(指令)下面,①请每两人一组,在小组内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刚,一人扮演小英。可以先写下双方的对话台词,再进行预演,6分钟后,②我们邀请二位伙伴,进行现场角色扮演的分亨。
(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主角小刚一定要用上,创建共同目的4步法的4个步骤:1、寻找共同目的,2、确定需求,3、共创目的,4、共创解决方案,来进行步骤明确的对话,达到解决分歧的目的。反馈:行动难点第3步。
学习者现场演练分享:
小刚:小英,刚刚我们2个人都没怎么吃好。要不要再去吃点什么?
小英:当然好呀,我想吃老鸭汤。
小刚:亲,我们来商量下,怎么解决。因为我想吃火锅,你又要吃老鸭汤。咱们好好商量一下,既要你点头,又要我愿意的。(寻找共同目的)你为什么要想去吃老鸭汤呢?
小英:今天,嘴里长了个泡,上火,要吃清淡的,就想吃老鸭汤了。(这是了解需求的过程),那么,你为什么想吃火锅呢?
小刚:我有一年都没吃火锅了,我馋得慌。
小刚:我有一年没吃火锅,你又嘴里长了个泡,有点上火,那就是,既要吃火锅,又还要是清淡的(共创目的)。想一想吃什么可以解决它。
小刚:那么,我们可以点鸳鸯锅撒。小英:这样也可以。(共创解决方案)
小刚:那行,那我们赶紧去吧。
关联原文知识点的反馈:
小伙伴扮演小刚时,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有一年没吃火锅了,再结合对方的需求,嘴里长个泡,上火了,确定出了,满足双方的需求,既要吃火锅,又要清淡的,得到了共同目的,最后找出了吃鸳鸯锅的解决方案,感谢二位伙伴的分亨。
分步催化1、现在,又请大家,设想一下,在将来的,两三个月内,在沟通中,我们有可能与他人,目的不一致的对话场景,有可能是在办公室,你和同事,在讨论工作上的某件事情时,产生的目的不一致,也有可能是在家里,你和家人讨论,怎么按排周未的事情,产生的目的不一致,等等,
需要我们在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对话的画面出来,想像到一个场景就可以了,并简单的写下来,不做其它的事情,然后,1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进行现场分享他想到的场景。
学习者小黄分亨:
将来,有放假的时侯,和老公讨论,耍假的事情,自己想去体验大自然的风景,按路线走,老公又想就在城头耍,逛景点。
分步催化2、刚才,大家设想了,将来,在沟通中,我们有可能与他人,目的不一致的对话场景,现在,又请大家想一想,回到自己设想的场景里,面对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用上创建共同目的4步法,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做。
请大家写好要点,过后,在小组内轮流分享,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进行现场分享,他的应用做法。
学习者小黄分亨:
自己和老公讨论,照顾孩子的事情。
自己希望老公多抽时间陪孩子,老公又希望,要让我多顾家,带好孩子。
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沟通,可以这么做,
①我说,我们双方都希望对方要培养好孩子,协商下,怎么做对孩子更好。
②我平时,要忙工作,周未时还要出差,做培训,你天天都忙得很好,一点时间都没有吗?
③我平时,下班过后,就可在家陪孩子,周未可能外出做培训,老公说,平时要忙工作,周未可以减少应酬,回家陪孩子,
④结果,我们商量好,周一到周五,我照顾孩子,周未,由老公负责。
今天,我们学了,用营造对话安全感的办法,来重启对话的方法,一个是对比法,用来消除对方的误解,另外一个是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用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问题,只要我们,在平时多加练习,就能避免,在沟通中,出现争论的情况,好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以上就是,我的TF2-4的晋级分享,欢迎大家,留言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