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Nana,欢迎来到我的拆书家2-2练武场。我的三个标签是:多年家电行业销售管理专家、终身学习实践者、知行合一探索者。
【分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与探讨,今天现场有六个人,我们分为三人一组共两组。今天的主题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F特征】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获得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A优势】 本书是一本名气很大的书,大到什么程度呢?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非暴力沟通培训。相较于其他同类型的书,书里生动活泼的案例、通俗易懂的底层沟通逻辑,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参考,拿来即用。
【B利益】你是否有在日常生活中想让家人或朋友帮忙做某事,但因为情绪不佳、沟通方式不当产生矛盾冲突的经历?那本次的拆书学习片段,就能够帮助我们平和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达到顺利沟通又能增进关系找到更多的幸福感。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通过自己客观的观察向对方真诚的表达内心感受,提出明确并发出请求,消除与对方因沟通不当发生矛盾的可能。
【R】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
首先就是观察,观察是实现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所有的表达与判断都是基于观察。但是做到客观地观察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肉眼看到的是一个动态的世界和过程,我们表达的途径却是静态的语言。大多时候,在观察的过程中,人们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而非暴力沟通就是让我们去区分观察与评论,将自己所看到的现象,用客观的语言具体地表达出来。
观察不是评论,作为非暴力沟通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一切。在交流当中,观察能够有效地避免冲突和矛盾,这是实现非暴力沟通的前提。
其次是感受,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交流都是基于感受的表达。感受決定了人们的交流方法和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非暴力沟通的感受要素,能够让我们在沟通中更好地认知自己、体察他人,而通过对自己与他人感受的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去了解自己、倾听对方。
人的情绪是多变的,在不同的情绪作用下,我们内心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如果能够确切地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那么沟通中就会少很多无谓的猜想与质疑。体会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沟通能力与技巧,它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容易,而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可以更快地获得和自如地运用。
第三是需要,每一种感受的背后都隐藏着需要,沟通不过是通过语言的交流,让他人意识到自我的需要,从而使它们被满足。所有的沟通形式都是如此。非暴力沟通可以让人们通过观察来体会自我与他人的情绪感受,进而解读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寻求满足的办法。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沟通,我们需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一种联系,让人们在交流中看重井且理解双方的需要,然后去寻求能满足双方的办法。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人与人之间健康的联系,让相互帮助和友爱成为现实。
非暴力沟通还能让我们在交流当中很好地表达自我的请求,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我们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就会明白怎样去做才能满足这些需要,于是有了请求。如何提出请求,是非暴力沟通重点关注的课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请求等同于命令,因此引发了很多冲突。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读完这个片段,我反思了昨天刚与家人沟通不畅的事情。昨天我老公送女儿去上课,途中女儿打电话给我,我顺便让女儿转告爸爸“有空给狗狗洗个澡”。结果等我回到家一看狗狗没洗澡,就火冒三丈的冲老公大喊:“不是说好了给狗狗洗澡吗?为什么没洗?为什么每次都答应了不做!”“你真是太拖拉了!”老公一听脸都黑青了。
【Why】(一般情况)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不顺心或看不惯的事就会无意识的用消极情绪来处理,比如抱怨、控诉、指责、不理等。
(不这么做的坏处)但这样的沟通方式通常会让对方产生反感或抵触的情绪,容易导致误会进一步加深,让矛盾更加剧导致冲突爆发,严重者甚至会伤害对方。通过我的案例,可以看到亲密关系中经常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要么大吼大叫冷言相对,要么冷暴力互不搭理,最终都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疏远甚至恶化,我们需要用更好的沟通方式构建更加温馨和谐的亲密关系。
【How】片段中提到的方法有助于我们避免冲突,即使发生也能和谐处理,具体的行动步骤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观察。区分观察与评论,客观并具体的表达。
其次是感受。通过自己与他人感受的体会,更清晰了解自己、尊重并倾听对方。
再次是需要。意识到自我的需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需求。
最后是请求。提出具体清晰的请求而非命令。
【举个例子】用该片段的方法,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和老公发生的这个事情。
首先是观察:老公今天送女儿上学辛苦了!我刚才看到狗狗还没洗澡呢
其次是感受,我觉得你答应我的事没做到,我有些生气。
再次是需要,我喜欢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以后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做到或有事耽搁要和我说一声
最后是请求,如果没特殊情况,我希望你答应我的事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预防性讲解】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做也太麻烦了,哪有这个必要,一句话不就解决了。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一大堆的人,父母、孩子、同事、领导,光干活和说话都已经累得不行了,还要这么多步骤累死了。
但事实上不这么做可能更麻烦。因为没有用此方法所产生的冲突或问题更容易导致浪费时间、精力……而如果我们尝试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步来沟通,虽然需要一些时间和注意练习,但实际上相比较无意义的单向沟通,这种方法奏效快,效果好。当你认真并用心去感受对方的需求,用更好的方式双向沟通,你就会感受到这微妙的差异背后带来的变化与愉悦。
【Where】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任何沟通场景。特别在我们日常生活容易忽略的沟通中,当我们需要向彼此在意的人或领导表达感受和需求时,就可以采用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分步催化1】现在,设想一下,未来的一周内,你会遇到哪些让你不爽的事情?
比如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进门发现老公正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自己本来就又饿又累,于是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老公:“你怎么回事呀?饭也不做,一回来就玩手机。
再比如小孩每天早晨8点-8:30要用手机读英语,结果到了9点手机还没放回客厅,去她房间看到还在拿着手机,就生气的吼她:“学习总是不自觉,一有空就玩手机!”
给大家2分钟参考以上场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具体场景,不需要讨论,稍候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记录学习者的便签】
(夏天)接下来一周内,因为我弟弟在西安上大学,我和妹妹计划送他去上大学,然后顺便在西安玩一下。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我是当老大的,从小就很喜欢管着他们,因为在我家原生家庭不好的一个点,就是我妈一直是上午的会议,为什么?因为我爸在我9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外出打工,他们可能一年就见两三次面那种,所以我觉得从小就天生有一种爱操心瞎操心的心理,我意识到家里没有一个父亲的角色,然后从小不自主的就会把自己往父亲那个角色去塑造,然后就很会去抓我弟弟妹妹学习,当然他们后面也都考上了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但大学没有考得很好。后面我发现虽然学习上他们有所成就,但是我觉得在性格上我弟弟的性格是很不好的,就特别内向。我觉得可能到时候三个人一起去游玩,可能还是会表现的有点不自然。然后呢,因为我弟弟他成年以后就是18岁在青春期比较任性,他可能到时候就会有喝饮料的习惯,他一天喝两三瓶那么多,我到时候看他买饮料就会很不爽,我可能会直接说他又买这种东西,都跟你说了这种东西喝多了容易得糖尿病各种的,他可能就会直接给我一个白眼,关你屁事,嫌得你管那么多,后面两个人可能就不说话。
【分步催化2】好的,大家都已经将可能会发生的复杂问题记录下来了,现在大家针对刚刚记下来的场景,设想它即将会发生,请思考用今天学到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帮助你如何更好的沟通顺利达成目标。待会我会找一个伙伴来做分享,时间2分钟。
【记录学习者的便签】
(夏天)我想的是他喝饮料的时间,我会态度很好的去问他,这是是今天喝的第一瓶饮料,好不好喝?他就会说这么热的天肯定好喝了,然后我就会说好喝是好喝,但是你看一下这个配料表,就会引导他去看的同时和他说,这里面糖分含量很高,喝多了对身体是很不好的。这时我的感受就是就是担心他的身体,他本来就有一点小胖,很担忧。接下来我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就是我很担忧你的身体,希望你少喝一点饮料,先试着一天只喝一瓶,或者说用替换品酸奶更健康,然后再提出明确的请求,希望你能尽量换成酸奶、牛奶或其他健康类饮品。
谢谢伙伴们的精彩分享,沟通无处不在,当我们不带评判的看到各自需求时,冲突的可能就大大降低。
我们来总结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来直面自己的心灵,感受倾听的奇妙、表达的柔软,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中体验爱的力量。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多多实践应用,学会爱自己、爱他人。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