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叫唐佳妮,是今天的拆书家。我要讲的主题是4个步骤让“纠正式教育”发挥最大功效。内容包含五个部分:自我介绍、图书介绍、原文片段、拆解学习、拆为己用。
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挑战,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早教老师,负责0-3岁宝宝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个标签,我正在挑战一对一的入户式家庭陪伴。我很愿意和大家探讨关于孩子的养育问题。
我选择的书籍是《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这样批评,孩子改正快!》,这是一本育儿类的早教经典工具书。它结合了儿童心理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我们掌握表扬、批评的技巧。作者布丽奇特.巴恩斯和史蒂文.约克是美国知名培训项目“育儿常识”的活动统筹者和资深培训老师。
我的片段就来自这本书的第114到116页。下面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片段有2页,请大开看完后开麦告诉我或者在屏幕上敲一个“1”。
R:片段来源:《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这样批评,孩子改正快!》P114-116
4个步骤让“纠正式教育”发挥最大功效
关于“纠正式教育”的步骤,前面就已经提到过了,综合使用前面所学方法,就能让你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采取一种简便、实用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纠正式教育”的各个步骤:
1. 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通常,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他自己就会有感觉。就算事情不能引起小家伙的负罪感,家长的神情和语气也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不过,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小孩子都能自动意识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所以,你就需要告诉他哪里需要改进。
清楚地告诉孩子他哪里做错了,也就是在告诉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你可以这样开头:“你刚刚…”或者“我刚才听见你说…”然后尽可能使用简练的词句描述孩子的不当行为,比知“我刚看见你打了弟弟”。
如果你没有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事情的经过,你同样可以凭着搜集到的信息去判断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如果两个孩子同时跑到你面前“控诉”对方抢了自已的玩具,你就能判断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该使用怎样的方法纠正。这时,家长必须决定该如何处置:是简单地让孩子弥补错误、多做家务,还是实行“纠正式教育”。如果行为比较严重,又屡屡发生,或者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那么就要使用“纠正式教育”了。
2. 给予消极后果。
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消极后果诸如面壁思过、剥夺某些特别待遇等,在“纠正式教育”中通常很管用,所以家长们不要省略了这一步。在给予消极后果的时候,你可以先对孩子说明“因为你做了…”,这样,孩子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
3. 示范并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不管我们怎么批评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以后会有所长进。所以,除了批评以外,家长还应该明确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示范并告诉孩子正确的言行,能让孩子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通常情况下孩子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但要想真正杜绝某项“恶行”,孩子更需要知道该怎么做,你可以用“下次,你应该…”这样的话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很多时候,家长也可以教孩子一项社交技巧,好让孩子下次面对相似的情形时,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
4. 进行练习。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动手实践是孩子学习与记忆的最佳途径。不管教孩子什么,家长都应该给子女们练习的机会。勤加练习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大错也好,小错也好都是“练习”的好时机。这样,再怎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能对孩子有所帮助,有所裨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中提出了一个概念:“纠正式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指正”。但是,有的批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还有的批评孩子愿意改,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而“纠正式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改变自己的言行。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中批评教育孩子,同样也适用于职场中上级对下级的批评指正。
“纠正式教育”有4个步骤:
第一步:告诉孩子或同事错在哪里
可以这样说:“你刚刚推了妹妹一下”或者是“你早上8点10分来的会议室,会议已经开始了10分钟”。
1、 给予消极后果
消极后果是为了让对方愿意配合而避免的他不喜欢的后果,如:“失去某种特权、承担某些后果”。可以是“没收孩子的玩具”或者“让同事给客户道歉”等等。
2、 示范并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
除了知道错在哪里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教给对方正确的做法,可以说:“下次你可以这样说:‘我能玩一会你的玩具吗?’”。
3、 进行练习
反复的练习是学习的最好方法。只要对方努力尝试了,就给予肯定。
A1: 接下来,我举个例子。上周末的时候,我女儿用铅笔在墙上画了一个库卡娃娃,被她爸爸看到了,爸爸就批评她,说:“又在墙上乱涂乱画,看你把墙上搞得这么脏,以后不许在墙上画了。”我女儿嘟着嘴巴,一脸的不高兴。爸爸的批评制止了她当时的不当行为,但是到了第二天,我发现她的书桌上用铅笔画了几个娃娃的图案。这样看来,爸爸的批评并没有让她改正错误,学会正确的做法。
A2: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如果我看到她在桌上或书上画画,我打算这样引导她。
第一步:告诉她哪里错在哪里。我说:“我看到你的书桌上用铅笔画了一些图案,白白的桌子变成了一张小花脸,显得有点脏。”
第二步:给予消极后果。我说:“我们一起来擦一擦,看能不能擦干净?”把桌子擦干净是一件她不愿意做的事情,对她来说是一种消极后果。
第三步:告诉她应该在哪里画。我就问她:“你想要画画,是吗?可以在哪里画呢?”她应该会说:“在白纸上或图画本上。”
第四步:进行练习。然后我会让她在白纸上画她喜欢的库卡娃娃。
我相信这样的批评,我女儿愿意接受并改正错误,学会正确的做法。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回想一下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批评教育孩子的场景或者在职场上你的领导给你或同事指正错误时,或者你作为领导给同事批评指正的场景。
利用大家回想的时候,我先来分个组。由于
想好的小伙伴可以开麦和大家分享。
时间是5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扎扎老师:今天的五一长假,女儿从外地回来六天,有五天都在外面玩。在家没有帮父母做家务,也不去遛狗,狗是她要养的。父母觉得她太贪玩了,有些生气,想指正她的错误。
梦莉老师:上班时间9点,我的同事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是9点过几分钟到达办公室。我作为领导,想就这个问题跟她谈一谈,指正她的错误。
现在到了写便签的环节,请各位预想一个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纠错场景,然后用今天学到的“纠正式教育”的方法写下你打算在这个场景里的具体做法。
要求写出具体的时间期限(比如说“下周内或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和你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比如:你想要孩子改正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习惯,能在10点前上床或者我想让同事改正迟迟不提交周反馈的问题,想让他在周五下班前提交)。
学习者案例记录:
扎扎老师:七月份女儿马上要放假了(未来会发生的场景)
第一步:告诉她哪里错在哪里。我说:“暑假期间,你回家了。我们很开心,但爸爸妈妈太累了,家里有很多的家务活,每天还要遛狗。”
第二步:给予消极后果。我说:“如果你一周有五天在外面玩或者不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我们会很辛苦,很伤心。“
第三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我说:“你可以一周有三天的时间帮我们洗碗、洗衣服、扫地等;每天遛狗一次。”
第四步:进行练习。”如果你不会或者不想做,可以要我们跟你一起做。“
扎扎老师对于这个方法的应用掌握得很好。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今天的片段主要讲了 “纠正式教育”。它能有效地帮助家长纠正孩子的错误,或者是职场上上级对下级的批评指正。
“纠正式教育”有四个步骤:一、告诉对方错在哪里;二、给予消极后果;三、示范或告诉对方该怎么做;四、进行练习。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大家有帮助。
片段来源:《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这样批评,孩子改正快!》P114-116
4个步骤让“纠正式教育”发挥最大功效
关于“纠正式教育”的步骤,前面就已经提到过了,综合使用前面所学方法,就能让你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采取一种简便、实用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纠正式教育”的各个步骤:
1. 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通常,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他自己就会有感觉。就算事情不能引起小家伙的负罪感,家长的神情和语气也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不过,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小孩子都能自动意识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所以,你就需要告诉他哪里需要改进。
清楚地告诉孩子他哪里做错了,也就是在告诉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你可以这样开头:“你刚刚…”或者“我刚才听见你说…”然后尽可能使用简练的词句描述孩子的不当行为,比知“我刚看见你打了弟弟”。
如果你没有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事情的经过,你同样可以凭着搜集到的信息去判断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如果两个孩子同时跑到你面前“控诉”对方抢了自已的玩具,你就能判断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该使用怎样的方法纠正。这时,家长必须决定该如何处置:是简单地让孩子弥补错误、多做家务,还是实行“纠正式教育”。如果行为比较严重,又屡屡发生,或者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那么就要使用“纠正式教育”了。
2. 给予消极后果。
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消极后果诸如面壁思过、剥夺某些特别待遇等,在“纠正式教育”中通常很管用,所以家长们不要省略了这一步。在给予消极后果的时候,你可以先对孩子说明“因为你做了…”,这样,孩子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
3. 示范并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不管我们怎么批评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以后会有所长进。所以,除了批评以外,家长还应该明确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示范并告诉孩子正确的言行,能让孩子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通常情况下孩子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但要想真正杜绝某项“恶行”,孩子更需要知道该怎么做,你可以用“下次,你应该…”这样的话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很多时候,家长也可以教孩子一项社交技巧,好让孩子下次面对相似的情形时,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
4. 进行练习。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动手实践是孩子学习与记忆的最佳途径。不管教孩子什么,家长都应该给子女们练习的机会。勤加练习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大错也好,小错也好都是“练习”的好时机。这样,再怎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能对孩子有所帮助,有所裨益。
片段中提出了一个概念:“纠正式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指正”。但是,有的批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还有的批评孩子愿意改,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而“纠正式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改变自己的言行。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中批评教育孩子,同样也适用于职场中上级对下级的批评指正。
“纠正式教育”有4个步骤:
第一步:告诉孩子或同事错在哪里
可以这样说:“你刚刚推了妹妹一下”或者是“你早上8点10分来的会议室,会议已经开始了10分钟”。
1、 给予消极后果
消极后果是为了让对方愿意配合而避免的他不喜欢的后果,如:“失去某种特权、承担某些后果”。可以是“没收孩子的玩具”或者“让同事给客户道歉”等等。
2、 示范并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
除了知道错在哪里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教给对方正确的做法,可以说:“下次你可以这样说:‘我能玩一会你的玩具吗?’”。
3、 进行练习
反复的练习是学习的最好方法。只要对方努力尝试了,就给予肯定。
A1: 接下来,我举个例子。上周末的时候,我女儿用铅笔在墙上画了一个库卡娃娃,被她爸爸看到了,爸爸就批评她,说:“又在墙上乱涂乱画,看你把墙上搞得这么脏,以后不许在墙上画了。”我女儿嘟着嘴巴,一脸的不高兴。爸爸的批评制止了她当时的不当行为,但是到了第二天,我发现她的书桌上用铅笔画了几个娃娃的图案。这样看来,爸爸的批评并没有让她改正错误,学会正确的做法。
A2: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如果我看到她在桌上或书上画画,我打算这样引导她。
第一步:告诉她哪里错在哪里。我说:“我看到你的书桌上用铅笔画了一些图案,白白的桌子变成了一张小花脸,显得有点脏。”
第二步:给予消极后果。我说:“我们一起来擦一擦,看能不能擦干净?”把桌子擦干净是一件她不愿意做的事情,对她来说是一种消极后果。
第三步:告诉她应该在哪里画。我就问她:“你想要画画,是吗?可以在哪里画呢?”她应该会说:“在白纸上或图画本上。”
第四步:进行练习。然后我会让她在白纸上画她喜欢的库卡娃娃。
我相信这样的批评,我女儿愿意接受并改正错误,学会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