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200期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表达事实和感受

开场:

开场:请问观察家收到我的预备表和记录表了吗。

【自我介绍】

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我的TF3-2的过级。我叫俞雯清,坐标德国。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德国注册执业医师是我的工作,健康知识传播 是我的人生使命和学习促进者是我今年的学习目标。欢迎大家!

在开始之前,请可以互动的小伙伴敲111。今天人比较少,我们自成一组。

【介绍图书】

场景

前几天我半夜发现老公还没睡还在看手机,我其实是担心他睡不好明天没精神,

我说:“你看看都几点了?明天你还起得来吗?”

老公却因为我的话生气了,他可能觉得我在指责他,不耐烦得说:"知道啦,知道啦,不要烦了!"

我好郁闷,明明是关心他,结果他这种态度。。。

提问

大家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种,原本是好意,却因一句话不合而产生误会、争吵的经历?遇到这类事情,你之前是怎么反应的?

影响

其实因为我们平时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想法会以评论的形式出现,对方就更倾向于听见批评和否定,而产生逆反心理,阻碍双方的沟通,使人疏远,隔阂,误解。

解决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就是要教会我们,不再用评论来隔阂彼此,而通过关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这四个要素更好地与人沟通。

【学习目标】

在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的学习后,在和他人沟通时不再进行评论,而是可以应用“表达感受三步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A1自测题】

开始今天的拆页学习之前,首先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测题,并在最后计算出自己的总分。

这个评估帮助你了解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和表达感受的程度,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不用纠结分数,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即可(1分完全不符合,6分非常符合),打完分请大家将每题得分相加计算总分,时间为2分钟。

我看小伙伴们都做完测试了,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测试结果。

1、20分以上,恭喜你,你的成绩优秀,你非常善于表达事实和内心感受;希望今天的学习可以让你更有所精进。

2、11-20分,说明你能比较好地表达事实和内心感受,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困扰;希望在今天的学习之后可以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3、1-10分及以下,说明你在表达事实感受方面还有不少提高的空间,那么相信这堂课一定可以给你很大的帮助。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就请大家用1-2分钟时间来读一下下面这个片段,读完的请扣1示意我。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

【What】

【简短互动,精确控场】

大家已经把拆页都看完啦,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原文片段是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学生似乎因为室友音响的声音放的很大,他很受困扰。有哪位小伙伴能告诉我刚才片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学习者:感受 ,看法

是的,可能有小伙伴问:那什么是感受呢

有没有小伙伴来举几个感受的例子?

学习者:开心,难过;喜怒哀乐。。。。。

对,这些都是感受,那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感受呢?

感受:是个体在外界刺激后自发产生的情绪波动和身体感觉,包括心理感受和身体感受,比如:高兴,伤心,愤怒,郁闷等等。

那么,刚才拆页中的这位大学生因为室友音响放得很大而睡不好觉,当作者问他他是什么感受时:他的回答却是“我觉得在晚上不该那么大声”,“声音大了会打扰到别人”这个到底是不是感受呢?

学习者:不是

那是什么?或者说作者说这是什么?

学习者:看法

是的,作者说,这是看法。大家回答的都很到位,这位大学生一定有强烈的感受,可能是生气,也可能是烦躁,也可能是郁闷,可是他自己却体会不到,他表达的一直都是他的看法。

那到底什么是看法呢:

看法:则是在经过大脑分析加工后得出的推理,判断及评论等,比如你好笨,我好差劲等。这是非常主观的。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吧:

例1:小丽和小王是恋人,约好10点约会,小王迟到了30分钟。

小丽说:“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在乎我!”

这里是表达想法还是感受呢?

学习者:(想法)

对,是想法,因为这是小丽经过分析得出的判断,并没有表达感受。

那如果小丽说:你迟到了半个小时,我很失望,因为我特别期待和你见面。

这是感受还是想法?

学习者:(感受)

对,这里,小丽说了发生的事实以及自己感受“很失望”.

例2 妈妈看见女儿房间很乱。

妈妈说:你房间太乱了,怎么这么懒?

这个是看法还是感受呢?

学习者:(想法)

对,是想法,这里”很乱”,懒”都是母亲经过分析后的评论。

妈妈可以这么说:我看见你的房间地板上有很多玩具,我有点生气。

这样就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了。

大家根据例子可以看到,想法是主观的推理判断及评论,而感受是基于事实的,跟自身有关,并不带对他人的评论。

【Why】

为什么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想法呢?因为想法经常是主观的评论,往往会让对方理解为批评,否定,就很容易逆反,不接受,而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传递了一份真诚,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而且,主动表达感受更能够加深家庭,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How】

那我们如何来体会和表达感受:

1体会感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有哪些表达感受的词汇。

下图大家可以看到,人有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如果仔细细分,又可以在每一种又分出多个不同的情绪来。

世面上还有许多其他工具,比如情绪轮等,帮助我们来识别不同的情绪。只有我们首先能体会到自己的情绪,才能真的去表达。

当然,情绪并不完全等于感受,感受更加丰富,不过我们可以从识别情绪开始,慢慢学习体会自己的感受。

2描述事实

感受首先是基于事实,所以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前,具体详细得描述事实很重要,要尽可能客观,避免使用“很多,总是,经常”这类模糊的频率词,而采用: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四要素来描述。

3表达感受

用“我感到xxx”的句式,而非“我觉得”来把感受表达出来。因为觉得带出来的往往是看法,是带有评论的。

【举例】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我介绍的这个场景:前几天我半夜发现老公还没睡还在看手机,我其实是担心他睡不好明天没精神,

我说:“你看看都几点了?明天你还起得来吗?”

老公却因为我的话生气了,他可能觉得我在指责他,不耐烦得说:"知道啦,知道啦,不要烦了!"

我好郁闷,明明是关心他,结果他这种态度。

如果我用表达感受三步法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前几天我半夜发现老公还没睡还在看手机。

我担心他第二天没精神上班(体会感受),于是我说:老公,你看现在凌晨两点了,我看到你还在看手机(描述事实),我有点担心你明天上班精神不好(表达感受),你早点睡吧!

老公也许就会说:哦,我就是之前老睡不着,我马上就睡。

这样不仅没有矛盾,老公还体会到了我关心他的心情,自然就不会有误会啦。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沟通过程中,特别是对对方有请求希望对方能够改变做法时,不带评论的表达事实以及自己的感受容易拉进双方距离,促进沟通,夫妻之间,亲子,朋友之间,包括同事之间也都可以使用。不过,可能在下级对上级的沟通中不是特别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学习了那么多之后现在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请大家看下面的场景:

小丽的儿子才刚满一岁,因为小丽和老公都是双职工,所以小丽的公公婆婆帮忙照顾孩子。最近小丽发现公公婆婆经常给儿子吃甜食,多次提醒后也没用,两个老人觉得她小题大做。今天奶奶还给孩子吃了软糖。小丽事后吓了一跳,那么小的孩子吃软糖有可能会窒息,她觉得一定要和婆婆好好谈谈这个问题。

下面就请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一下,小丽应该怎样和自己的婆婆来沟通呢?要求要运用到“表达感受三步法”.

讨论的内容可以参考这样几个问题:

小丽的感受到底是什么的?

小丽怎样说才是表达了感受而不是想法?

小丽如何使用表达感受三步法来和婆婆交流?或者,你有没有更好的步骤建议?

婆婆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给大家5分钟的准备讨论时间,然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为代表来角色扮演,展现一下他们的讨论方案。

学习者实录:

芷旭:我觉得小丽的感受肯定是很担心,可能也会很生气,因为屡次说了也不听,愤怒,生气也会有,担心也会有。

拆书家:有其他小伙伴的补充吗

芷旭:可能也会有害怕?因为小朋友可能会窒息

保江:综合的感受吧:因为不能亲历亲为,有失落感。

拆书家:我看还有小伙伴说,怕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对。

芷旭:第二步里面,如果没有学过这个方法肯定会埋怨: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能给孩子吃,你怎么又给孩子吃啊。一般都会去表达看法,因为想阻止她,改变她。婆婆肯定要吵起来了,不是没事吗?他要吃我怎么办啊?然后就会去争吵了。

拆书家:有小伙伴还补充说:婆婆可能会误解说:我还能害孩子吗?

拆书家:我们已经把负面的情况充分讨论了,那我们继续,如果用这个方法,小丽应该怎么和婆婆沟通呢?

保江:首先表示肯定或感受:感谢爷爷奶奶的付出,但同时又有点担心,就说出来为什么会担心:给她看一下吃糖会窒息的小视频,也不强求她马上改变,而是逐步的改变,保持耐心。

拆书家:非常感谢,我刚才听到一个特别棒的地方,因为我们之前也说,是不是有更好的步骤建议,保江提出一开始先肯定和感谢婆婆在照顾孩子方面的辛苦和负责。然后再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还有其他小伙伴有补充吗?

芷旭:我来试试,整合一下,一开始先说,爸爸妈妈,感谢你们来帮忙照顾孩子,要是没有你们的话,我们都没办法好好去工作,非常感谢。今天我看见你给孩子吃软糖,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吃软糖,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不要给孩子吃软糖。

拆书家:我觉得我们这个讨论很棒,刚才两位小伙伴已经把我们的步骤丰富了。显示表达感谢,然后事实,感受,然后提建议。

保江: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让老公来说。

拆书家:对,这个提议非常棒。 我想我们讨论的已经很充分了,下面我想请一个小伙伴把刚才的讨论内容来总结一下形成一个方案,可以吗。

芷旭:我们讨论的方案,之前加了一个感谢肯定,后面加了一个建议,或者说请求吧。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帮我们来照顾孩子,有你们让我们非常安心。今天我看见你给孩子吃了软糖,我其实还是会有点担心,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吃软糖可能会有窒息的危险。这样我们可不可以不给孩子吃软糖这一类的食物。

拆书家:时间关系,我们讨论就到这里了,感谢所有参与讨论的小伙伴,我们在讨论中也丰富了步骤,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表达感受三步法,或者说是五步法掌握得很好了。

【A2 催化应用:特定任务】

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接下去一周中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场景中可以用到“表达感受三步法”呢?

比如老公经常加班,陪伴你和孩子的时间太少?

比如小朋友不肯整理房间。

比如老人不按时吃药不注意身体?

等等。请大家挑选一个场景写下来你将如何使用“表达感受三步法”的计划,并在接下去的一周内尝试根据今天的计划,用表达感受三步法进行沟通。然后请在下周六8月12日之前把你的尝试结果私信给我。

学习者实录:

【总结】

时间差不多啦,感谢今天所有小伙伴的互动参与,结束之前我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今天我们区分了想法和感受,用表达感受三步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沟通。三个步骤分别是:体会感受 描述事实以及表达感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