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分组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根据今天现场人数,我们将分成*个组,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自我介绍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高庆茹。1我毕业于周恩来的母校—南开大学,2是一名90后双子座HR,3喜欢逛菜市场的一枚吃货。今天我要为大家拆解的书籍是《专注力 心流的惊人力量》。
一、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本次的拆解学习,能帮助各位在接下来的一周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有效能的目标,并进入高度专注的工作模式中,减少分心次数,提升一点点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为什么想要分享这本书,是因为我自己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惑,经常忙忙碌碌,想东想西,刷刷手机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克里斯·贝利的这本书《专注力》就是帮助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提升专注力提升效率。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那市面上可能已经有很多讲提升效率的书,而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他采用数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并结合大量真实的案例,可以真实有效的帮助我们提升专注力,提升幸福感。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所以,当你拆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这本书能帮助你拥有前所未有的专注力,帮助你缓解压力、提升效率和幸福感。
如何进入高度专注模式
科学研究表明,专注模式会经历四种状态。首先,我们开始专注(而且有效能);其次,我们开始走神,即使我们没有分心或受到干扰;再者,我们觉察到自己走神,这需要一点儿时间,尤其是你不经常检查占用自己注意力空间的内容(一般而言,我们平均每小时会觉察到自己走神5次;最后,我们将注意力拉回到最初的专注目标。
要进入高度专注模式,你必须:
1.选择某个有效能、有意义的专注目标;
2.尽可能清除外在的和内在的分心物;
3.专注于选定的目标;
4.不断地将注意力拉回到这个专注目标。
最重要的步骤是有意图地设定专注目标——任务越有效能、有意义,我们的行为就越有效能、有意义。例如,如果你的意图是专注于辅导新员工、使某个重复性任务实现自动化或者想出新的产品理念,就比在毫无意图的自动模式下工作更有效能。
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家庭生活:我们的专注目标越有意义,我们的生活就越有意义。和父母当面交谈、和家人共享美餐,设定这样的简单意图,我们就可以体验到高度专注模式带来的好处。我们会学到更多,记住更多,更有深度地处理我们的行为。因此,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有意义。要进入高度专注模式,就必须做到第一步——意图必须先于注意力。
进入高度专注模式的第二步是尽可能地清除外在的和内在的分心物。我们分心的原因很简单:当下的分心物,比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工作和家庭生活都是如此。电脑屏幕角落里跳出来的电子邮件通知,往往比我们在另一窗口所做的任务更有诱惑力。在酒吧,同伴身后的电视往往比交谈更有吸引力。
提前处理分心物要容易得多——等到分心物出现时,再想保卫我们的意图往往已经迟了。我们还必须控制内在的分心物,包括我们想专注时冒出来的那些随机的(有时让人感到别扭的)记忆和想法,对没有吸引力的任务(比如办理纳税、清理车库)产生的心理抗拒,我们想保持专注但大脑又想走神的时候。
第三步,对选定的目标预设专注的时间段,就可能进入高度专注模式。这段时间既让你觉得舒适又具有可行性。我们在高度专注模式的前两个步骤准备得越好,在这个步骤就会做得越深入、越自信。
高度专注模式的第四步,是走神后将注意力拉回到最初的目标。这一点,我会反复强调,因为它是本书最重要的观念之一:研究表明,每天47%的时间里我们都在走神。换言之,如果我们每天醒着的时间有18个小时,那么,我们专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走神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控制走神,这样我们才可以将时间和注意力用于眼前的事情。
此外,分心或受到干扰后,平均需要22分钟才能重新回到工作任务。如果是自我干扰或分心,情况甚至会更糟糕——需要29分钟才能重新回到最初的工作任务。越是经常评估占用注意力空间的内容,回到正轨就越快。现在不用太在意,我会在本书后面进行具体讨论。高度专注,可以总结为一句简单的话:工作时,你的注意力只需要集中于某个重要的、复杂的目标。
Why:好哒,当我们需要做有一定难度挑战度或者重要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希望自己能够专心,能够高效,但是常常事与愿违,会走神,会忍不住刷手机,会想东想西,所以,能够在需要专注的时候进入高度专注模式,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效率,还可以降低焦虑自我攻击,进而提高一整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那有什么好方法呢?
How:今天阅读的拆页给了我们非常具体的四步骤,1.选择某个有效能、有意义的专注目标;2.尽可能清除外在的和内在的分心物;3.专注于选定的目标;4.不断地将注意力拉回到这个专注目标。
可能产生的异议: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1、我们选取的目标要有意义这样你才有动力去做,同时目标还需要具体详细可操作,可参照SMART原则去选择合适的目标。比如,“8月底租到新房子”,可操作的目标就是“8月10号-17号,在贝壳APP上找好3家以上喜欢的房子,并实地看一下,8月底之前敲定签好租房合同”。再比如,宝妈们“回家后不工作,陪伴孩子”可以改为“回家后,手机断网,电脑放到另外一个房间”等等可操作的层面。2、走神分神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这个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也是需要长期刻意练习才能养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宽容一些,对自己有耐心一些。
我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刚刚经历的一个小故事1、上次紧急通知给大领导做第二天讲党课要用的PPT,目标是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涉及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不能出现错误。2、为了清除外在分心物,直接把电脑从公共办公室搬到无人的空会议室,一整天都无人打扰,除了一杯水什么都没有,快速阅读讲党课的文字稿,一遍阅读,一遍拿A4白纸画逻辑图,眼睛和手并用,避免自己走神。3、做到中午饭点的时候,为了专心做事,避免浪费大量时间挑外卖拿外卖,直接联系了大办主任,安排食堂打包好饭菜送到指定会议室。4、一旦累了,走神了,我就和写讲稿的同事沟通已做的部分是否合适,通过讨论强制性把注意力拉回正轨。最后全文核对所有字词,确保不会出现政治问题,圆满高效完成任务,得到领导认可。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进入实操。设想一下,明天又是周一了,你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倒上了第一杯热水,准备开启新一周的工作,你想起今天我们的拆书,你试着在内心问自己,这一周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让自己更有幸福感?请大家在小组内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来展开分享。
现场学员案例:
1、选择“关于绿色发展部分的村务管理”。2、分三步,(1)先花10分钟处理其他小事情,定时一小时专心工作(2)选一个无人打扰的会议室(3)提前把一些不重要紧急的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处理。3、定时的一小时里专注做这件事。4、注意力漂移的时候,提醒自己回到手头上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