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开心,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1.二级拆书家
2.教育工作者
3.爱阅读
技能点:设定清晰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今天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核心习惯筛选法”(澄清),帮助他人从多个习惯中找到(行为)核心习惯(界定)。
技能点:场景介绍法进行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上周六,同学聚会,大家一见面就家长里短说起没完……后来,方方姐说出了她的一个困扰,她说:“我知道习惯养成很重要,所以这半年,我就践行了许多的习惯,早起呀、午休时间背单词呀、晚上陪孩子阅读呀、写周记呀、每周四练瑜伽……,然后呢?后来发现:有的习惯是敷衍了事,有的干脆半途而废了,不但弄得我筋疲力尽,感觉自己也没啥提升,没啥突破,还很是气馁,唉!我想多养几个好习惯,有那么难吗?”
【提问】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你是否做了很多努力,想通过养成多个好习惯来改变现状、提升自己,但是到头来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呢?
【影响】
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努力了却不能产生想要的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所做事失去信心和动力,甚至干脆选择放弃。
【解决】
今天的这本《习惯的力量》,2012年在美国出版,作者是查尔斯.都希格,是一本风靡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书,里面提出的一个叫做核心习惯的概念,明确指出你只要发掘自己的核心习惯,优先践行,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成功体验。我相信你学习完后会发现他比你想象的更之用,更神奇。
那么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大家花2分钟看一下片段原文。
R原文片段:
技能点:阅读原文拆页
原文片段《习惯的力量》P118-119
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利的杠杆。书中的第一章节介绍了习惯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们的形成和改变过程。然而,善用习惯要从哪里着手呢?问题答案在于了解核心习惯:最重要的习惯是那些自身变化后,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见大部分小伙伴都看完了,伙伴们的注意力要回到我这里来了。
【WHY】随着生活的日积月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的生活习惯;即使这样,我们还要不断地为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培养更多的新习惯、好习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么多习惯的时候,分配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却没做过仔细的分析,不知道哪个对自己更重要。所以无论是重新建立一个新习惯,还是重点培养某个原有习惯,总之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个最重要的习惯,专注于对它的培养,让它不断地长大,去驱动和重新塑造其他一系列行为模式。而且注意这个重要的习惯往往就是没有被我们关注到的小习惯呢,
【WHAT】我们从原文中得到核心习惯的定义:它对人们一定是最重要的习惯,而且一但这个习惯自身发生变化,就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改变。
我们提炼出核心习惯的要素有:
首先,核心习惯一定要是个习惯,而不是一个偶发的行为;
再有,核心习惯要具有驱动性,就是能够带动、促进其他行为的积极变化;
还有,核心习惯具有重塑性,就是要有重新调整、重新塑造其他行为的功能;
因此,核心习惯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习惯性、驱动性和重塑性这三个要素,去找到自己的核心习惯,调整它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分配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它一点点长大,去促进和影响其它行为发生变化。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核心习惯,我们接下来通过几个案例来进行辨析:
要素1—习惯性。
比如:这次考试我的成绩还不错,是因为头天晚上我突击复习大半夜。请问“突击复习”是核心习惯吗?
学习者答:不
拆书家:非常好,它肯定不是。
这只是个偶然的突发行为;而习惯是已经被我们模式化的行为,它是时常发生的。
辨析要素2—驱动性。
比如:我每天晚上都有刷牙的习惯。
请问:这算是我的核心习惯吗?
学习者答:不是
拆书家:很好,它不一定是。因为如果它只是个单独的生活习惯,没有对其他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它就不是核心习惯。核心习惯一定具有驱动性,比如说我想练习书法,而我先培养自己每天看字帖30分钟的习惯,这个习惯会让我把字的结构、写法印在大脑中,对我练字产生驱动效果,帮助我把字写好。
辨析要素3—重塑性:
我晚上睡觉时,习惯在床头放一杯水。这是我的一个核心习惯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回应:是的,它也不一定是,因为这是一个通常的生活习惯的话,如果它不能促使其他行为发生变化,没有重新调整或塑造其他行为的功能,那么它就不是核心习惯。拿上面说的练书法的例子:我先培养每天看字帖30分钟的习惯,这个“看帖”的习惯不但促使我把字写好了,它还能用在别的地方。比如通过养成看比赛录像的习惯,来帮助我提高打乒乓球的水平等。
【正例】
接下来看这个例子:半年的时间,我每天坚持早晨6点钟起床,起来后的心情和身体感觉都非常好,那接着我就开始冥想、读书或运动等。半年的时间,身体变得越来越好了、精神面貌好了,交到了书友,然后我还把“早”行动这个习惯带到了工作中,遇事提前做准备,事先做足做工作计划的好习惯,请问“早起”这是核心习惯吗?
学习者答:是
拆书家:对,因为早起这个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它自身的改变也引起了其它如冥想、读书、运动等一系列行为的改变,驱动我们从身体到内心都发生的很大程度的变化;而且,我还把“早”行动的思想复制到工作中,重新塑造了我的工作习惯。
【强化概念】所以说,核心习惯一定是个习惯,它具有驱动性和重塑性的特点,就是一但它本身发生变化,就能引起其他一系列行为的改变。
核心习惯对我们来讲即可以是一个新的习惯,也可以从原有习惯中去找。
那如何找到我们的核心习惯呢?
【HOW】我总结了从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核心习惯的三步筛选法:
第一 列出小成功:列出对于我们来说比较容易养成的那些习惯。因为核心习惯不一定是很大的、很重的那种,不是每天跑一个马拉松,每天读一本,这样很难养成,养不成就全白搭了;所以它一定要容易养成,一但成功了,那这个小成功会对信心的建立,经验的积累帮助极大。比如:每天读一个故事
第二 筛选驱动性:从列出的“小成功”习惯中,找到那些能够对其他行为产生新的影响的,对它们有关联和驱动作用的。它就象“自带小马达”,一但它一天天“长大”,就会促进其它行为发生变化。比如,上面举的看字帖习惯;
第三 筛选可塑性:上接第二步,从中再找出那个可提取出经验的,可复制的,就是可以帮助其他行为重新建立、重新塑造的。比如,把上面看字帖,复制为看录像、看比赛等。
【我的案例】:利用这个核心习惯筛选,我对自己的习惯养成做了一个筛选。
第一步 列出小成功:
我会每天读半小时书;我还有个习惯就是吃完饭就要立刻把厨房都收拾干净;还有就是我早晨会空腹喝一杯水。这样我写了三个小的成功习惯。
第二步 筛选驱动型:
那就是要看一下:这三个小成功习惯,是不是自带小马达。那我想了想:每天读半小时书,我还会发一些朋友圈进行分享。你看这就驱动了我一个和伙伴们分享的习惯养成。吃完饭就刷碗,看一看干净整洁的厨房,就觉得心情特别好。这个应该也是有一定的驱动性。但是早起空腹喝一杯水呢,想了想,没有引起那个其他行为的改变。
第三步筛选可塑性:
从我刚才选出的两个行为习惯当中再筛选:吃完饭立刻把厨房收拾的干净,虽然,刷完碗,都会让我感觉到心情好,但是没有复制到其他的那个行为模式当中去;但是读书,然后去分享这件事儿呢,我倒是把读书运用到亲子沟通上了。因为什么呢?我就会习惯去关注孩子喜欢读的书,然后和孩子读同一本、同一类的书,再去和孩子交流书上面的内容,增加了我和孩子之间的许多共同语言。构建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说每天读书这个习惯具有重塑性,重新构建了我的那个亲子关系上面的习惯,以前跟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觉得无话可说或是简单粗暴的形式。哎,这个每天读半小时书就是我的一个核心习惯。
【适用边界】
每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核心习惯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复制粘贴。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
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拆书家提问设计】
有一个重要的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在大脑中演练一次,就相当于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了一遍。
接下来,请你编一个小剧本,请你试想:方方姐通过学习核心习惯筛选法,践行了半年,改变了心态而且自己在某一方面也得到了提升,然后呢在新年同学会上,当她惊艳全场后,同宿舍小八忍不住追问大姐大是不是得到了什么仙人的指引,方方姐该怎样分享经验呢?
时间是今年年底的某个周末,剧本中场景包括、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我给大家一个模版,大家可以写下关键词,用5分钟的时间编写。5分钟后我邀请小伙伴讲一讲他的剧本。
剧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人物对话。2、要是用刚刚学过的核心习惯筛选法:
剧本:
主题:
时间:地点:人物A:人物B:事情起因:
经过:人物对话:
结果:
【学习者分享小剧本】
郭建老师分享:
学习了核心习惯三步筛选法之后,我打算积极地践行半年,估计我个人的精神面貌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改观。到了今年腊月23左右吧,大家都放假了,我要参加一个同学会。地点就定在咱们廊坊的某一饭店,人呢,都是我十几个廊坊的同学。然后,我准备在餐桌上告诉大家这个关于如何找出来核心习惯的方法。
大家都坐定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我会跟大家这样说:你看了吗?我现在的状态还是不错的吧?身形健硕、容光焕发,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变成这样吗?
那肯定有同学要好奇:哎,老胡说说呗,看看你有什么好方法也传授给给我们试一试。
我说:行,我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啊。咱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习惯,但是呢,你要是在每个习惯都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弄得我们筋疲力尽,达不到好效果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找出一个核心的好习惯来,然后让这个好习惯引导很多其他的行为习惯,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个习惯就叫做核心习惯。
大家肯定都非常好奇,肯定会问:那怎样才能找到核心习惯呢?
我就跟大家说:第一步,列举几个很轻松就养成的小习惯。比如说我每天早上读一页书;每周二四六跑步,每次跑一公里;每天早晨起床后先练五分钟冥想。
第二步、第三步,我进行一下筛选:看驱动型,看重塑性。我发现每天冥想可以让我心态沉淀、做事专注很高效,工作呀,学习呀,还有家庭啊好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冥想这个习惯可以带动其他的习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促进了其它好习惯的养成。
那么,你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筛选方法,去寻找自己的核心习惯,然后,优先践行它,让这个核心习惯带动其他好习惯顺利养成,那大概经过半年或者是一年的时间,咱们再相聚的话,肯定大家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分享的核心习惯筛选方法,让大家也受益。同学们对我很认可,而且还提高了我的个人影响力。
好,我分享完了。
【拆书家总结】
好的,感谢郭老师的分享。希望大家通过:三步筛选法,也找到自己的一个核心习惯,优先践行、强化践行,引发其他好习惯的持续出现,增加更多的成功体验。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