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欢喜,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展开今天的学习主题:如何处理激动情绪。
【分组】希望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各位能够学会运用定义情绪、加强表达和坦陈希望的三个步骤,正确处理激动情绪,先做到自我平和,精确表达,从而增加与对方达成有效沟通的可能性。
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来进行一下分组。我们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这样分开。谢谢!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设定学习目标。要求: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或动作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运用定义、加强表达和坦诚希望的三个步骤,正确处理激动情绪,先做到自我平和,精确表达,从而增加与对方达成有效沟通的可能性。
↓技能点: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今天拆解这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本书有三个特征:
1、有效性,改变了美国500万+家庭的亲子沟通方式;
2、实践性,内容是作者毕生的一线工作经验的条理化和系统化,可以起而行之。
3、专注性,主要从沟通的角度,让父母有深沉的爱也有正确的方法,让语言的力量以正向的价值而不是巨大的破坏去成就而不是伤害孩子。
这本书的优势:1、作者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毕生致力于教育工作,保持在儿童面前,他说只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行高洁的人。2、倡导先成人再成事,注重语言的力量和行为的示范,针对亲子教育的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把父母期望的目标转化为每天的实践。3、语言自然简洁,十分好读。
你对孩子的期待目标是什么?孩子的表现与你的期待一致吗?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大家都在感慨别人家的孩子,这有标准吗?又怎么做到呢?
本书致力于把父母的期待目标转变为日常的践行,通过沟通与陪伴,帮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是一本切实可用的亲子教育类图书。
我们今天拆页的片段内容提供了处理激动情绪的方法,通过定义情绪,加强表达和坦陈希望三个步骤,正确处理激动情绪,先做到自我平和,精确表达,从而增加与对方达成有效沟通的可能性。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指令;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处理激动的情绪的第一步是给它们明确的定义。这可以提醒相关的人改正或者采取预防措施。这样做的第一步是使用人称代词“我”:“我觉得讨厌”“我觉得被激怒了”。
如果简短的陈述和拉长着的脸并没有产生效果,那么采取第二个步骤,在表达时加强愤怒的强度:
“我生气了。”
“我很生气。”
“我非常非常生气。”
“我气极了。”
有时,仅仅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不用解释原因)就能让孩子停止不端行为。但是,有时候,可能需要采取第三个步骤: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
“当我看到鞋子、袜子、衬衫、运动衫扔得满地都是时,我很生气,生气极了。我真想打开窗戶,把这一摊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大街上去。”
“看到你打你的弟弟,我很生气,心里面像有团火在烧,我决不允许你再伤害他。”
“看到你们所有的人一吃完晚饭就冲出去看电视,把那些脏兮兮的盘子、油腻腻的锅留给我时,我非常愤慨!气得我简直七窍冒烟!我真想把所有的盘子砸到电视上去!”
“我叫你吃晚饭,而你却不来,我很生气,非常生气,我对自己说:‘我煮了一餐好吃的,希望获得赞赏和感激,而不是失望!”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父母释放怒气,而不致引起伤害,而且,它甚至可以是一堂重要的课,教会孩子如何安全地表达愤怒。孩子可能会明白他自己的愤怒也不是什么大的灾难,可以释放出来,而不会伤害任何人。这堂课不仅仅需要父母把怒火发泄出来,还需要父母向孩子指出情感表达的可接受的方式,要向他们说明表达愤怒应该采取的安全、可理解的方法。
——海姆·G·吉诺特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电子版:P91-P93
↓技能点:【I】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的通常做法,并举出了具体的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what】
本拆页讲的是通过定义情绪、加强表达和坦陈希望三个步骤,正确解决激动情绪的沟通方法。
【why】
激动情绪是沟通内容的重点,沟通氛围的保持,沟通方向的节点,也是沟通目标的切口。所以:
激动情绪处理不好,会有三种不良后果:1、破坏沟通氛围,导致沟通终止或制造矛盾;2、偏离沟通内容,让沟通变成吵架或语言攻击;3、影响沟通结果,好的结果没了可能,坏的结果却无限可能。最终伤害相互关系。
相应的,处理好激动情绪会让氛围融洽、内容清晰,结果呈现,并且可能创造更多的额外价值。
【举个例子】(反例)
上周末,孩子用手推车把妈妈的花盆撞倒破碎了。爱人非常生气,先是责怪我没有看好孩子,又多次拒绝或不理睬孩子的道歉。我逐渐感觉到很愤怒,但我没有说,我意识到情绪,却放任它默默积压。
当孩子又去找妈妈,还是不被理睬的时候,我的情绪爆发了,指责爱人刻薄寡恩,把孩子排在自己感受的后面。爱人愤怒反击:道歉就要被原谅吗?我偏不。孩子就什么都要原谅吗?我偏不。
结果,我们大吵一架,孩子吓得哭都没有哭出来,应该受到了更大的二次伤害吧。
【how】
处理好激动情绪,才能确保沟通的持续和有效。那么,如何正确处理激动情绪呢?拆页的三步法:
1、明确情绪的产生:
用第一人称“我”来标注。比如:我觉得不舒服,我觉得被冒犯了。这是在提醒自己,情绪来了,也是在提醒对方。
2、加强表达的程度:
如果第一步无效,就加强陈述情绪的程度。比如:我生气了,我特别生气,我要爆发了。情绪明确之后,需要被更清晰地看到。
3、坦陈感受和希望:
用事实说明情绪产生的原因,准确说出内心感受,同时用可执行的语言表达希望。一个好的句式是: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举个例子】(正解)
回到刚才的例子,孩子打碎花盆,妈妈生气不原谅,我该怎么办呢?用这个方法,正确的处理路径是:
1、当我开始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时,就要表达出来:孩子把你的花盆打破了,你很难过,他却意识不到,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这会不会让你更生气。不过一再看到你不理他,推开他,我也感到很难受,我觉得你把孩子放在花盆后面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这让我有点生气了。
2、当孩子又去找你,你还是不理他,我看到他失望和受伤的眼神时,我更加生气了,特别难过,甚至很愤怒了,我们是成人,我们应该比孩子更懂事一点点。我们犯错都需要被原谅,为什么孩子犯错要如此苛责呢?
3、我看到孩子一次又一次跟你道歉,你却一直不理睬,我感到很难受,似乎在你眼里花盘比孩子更重要,我想你心里不是真的这么想。我希望你抱抱孩子,让他认识到错误,但这并不是一个足以让他感觉好像要失去妈妈的错误。如果你能带着他跟你一起去重新买一个花盆,带他种下一颗花,告诉他你与花的故事,我想这对他会是很好的一个教育。我去收拾,你抱抱他吧。
【where】
这个处理激动情绪的方法,适用于你重视沟通对象且对沟通目标有一个正向预期的时候,当你感到自己要火了,对方要怒了,事情要失控了的时候,为了避免情绪宣泄和语言暴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性结果,就可以深呼吸三次,开始三个步骤,定义情绪、加强陈述和表达希望,来尝试改变沟通。
↓技能点:【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体验。
接下来,要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最近一周或一个月,有没有因为激动情绪爆发而导致了什么不良沟通结果的情况?
也许是和孩子谈学习习惯,和爱人盘点家庭债务,和甲方谈执行方案或者和同事明确工作责任,那是什么情况下,和谁的沟通呢?是谁先有了激动情绪?怎么处理的?结果怎么样?
请大家回想一下用1分钟时间写在便签上,然后每人用大约1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梦梦
上周,我的一个快递到了,给爱人发信息,说你下班帮我取一下快递吧。他说,我哪有时间给你取快递?
一句话把我气死了,我心想这平常让你帮我取个快递,你都没有时间?那还能指望你干什么?我们大吵了一架。到现在还在冷战中。
↓技能点:【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接下来大家仔细想一下你刚才分享的真实经历,如果再次回到那个场景之中,你将如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步法,更好地去处理激动情绪呢?
请在便签上写下具体的应用内容,包括这三个步骤:明确定义、加强描述和表达希望。
并且,在小组内分享,还是每人约1分钟的时间。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梦梦
我要这么解决这个事情?
第一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因为他说这话,我就感觉到有点生气了。
第二步,我就要告诉他,你这样让我很生气,因为取个快递两分钟的时间,你都没有,这很不合理,我感觉到自己没有被重视。
第三步,我希望你下班之后抽出两分钟时间帮我取一下快递,如果实在不行,我自己取,但我们不要因为这件小事吵架了。
——感谢梦梦的分享。
从梦梦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你的真诚,你的收获和你传达出来的正能量,相信这对大家都是有益的。
处理激动情绪是有方法可以使用的,我们很多时候不是愚钝,也不是恶意,更不是为了解决对方,我们只是看错了角度,用错了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处理激动情绪的方法:
首先能明确定义,我感到怎么样了;
其次加强描述,我现在非常怎么样了;
最后我为什么激动,我感受是什么,以及我希望可以怎么样。
通过这三个步骤,正确识别、理解及处理激动情绪,相信沟通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大家的分享也让我受益良多,我的拆页就到这里,我们同学共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