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请问观察家收到我的预备表和记录表了吗。
【自我介绍】
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我的TF3-1的过级。我叫俞雯清,坐标德国。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德国注册执业医师是我的工作,健康知识传播 是我的人生使命和学习促进者是我今年的学习目标。
欢迎大家!
开始之前,先请今天可以互动的小伙伴扣一个111。
【介绍图书】
场景:前两天我因为一句话跟老公吵了一架:辅导娃学习娃不配合,我忍不住吼了一句,老公路过,说了一句:“你怎么老是发脾气。” 我顿时火了,生气的说:我哪里就老是发脾气了?我一直特别注意耐心,最近一周都没吼娃了,一次忍不住就被他这么说!
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这种,被对方的负面评论伤到而产生误会、争吵的经历呢?遇到这类事情,你之前是怎么反应的?
影响:其实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别人习惯性的批评,指责,我们自己也其实也经常评论他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把道德评价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它们蒙蔽了爱,使人疏远,隔阂,误解。
解决: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就是要教会我们,不再用评论来隔阂彼此,而通过关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这四个要素更好地与人沟通。
【学习目标】
在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的学习后,可以区分观察和评论,在和他人沟通时不再进行评论,而是可以应用“表达观察4w法”来客观表达一次自己的观察。
接下来就给大家1到2分钟的时间来读一下下面这个原文拆页。请看完的小伙伴扣111。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I拆书家讲解引导 10分钟
好,小伙伴们已经阅读完了,我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我的理解。
Why
以上这个片段特别生动得给我们展现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作者希望大家区分观察和评论,并在沟通时尽可能用观察,因为当我们把评论和观察混为一谈,人们就更倾向于听见批评和否定,而且产生逆反心理,阻碍双方的沟通。
what
那么首先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它们有什么核心区区别:
观察:指的是不带个人的分析判断的,尽可能客观详细得描述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发生的事件。这是客观存在的,可衡量的。
评论:则是对于发生的事或人进行分析后而表达主观的推理,判断或预测。这个因观察者的改变就会产生差异。
[概念对比和匹配例子]
让我们来看看原文片段里举的例子:
例1:一位老师说:校长是“大嘴巴”
这是评论还是观察?觉得是观察的可以扣1,觉得是评论的可以扣2。
学习者:评论/2
显然是评论,之前我们讲到,这句话里“大嘴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换一个人来可能就不会这样形容校长。
例2:“校长话太多”
这是评论还是观察?
学习者:评论/2
显然还是评论,“多”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词,10分钟算多,还是半个小时算多?是不是也因观察者不同而有异?所以这个也是一句评论。
例3: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
这是观察还是评论:
这个就是一个观察。
主体是校长回忆童年经历这件事,一个客观的观察我们经常可以找到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各个要素。
在这个例子中:
时间:在全体教员会议时
人物:校长
事件:讲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超过20分钟
这里显然不会因人而异,是客观存在可衡量的事件。
最后再来看一个例子:
例4 小王上周开会迟到了3次,每次都超过20分钟。
这是观察还是评论呢?请大家敲出你的答案。
对。这里就是一个观察了。
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找到:时间:上周 ;地点:开会时;人物:小王,事件:迟到:具体描述:3次,每次超过20分钟。主体是小王迟到这件事情,并不会因为观察者不同而改变。
经过这么几个例子,大家是否清楚观察和评论的区别了呢:
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
客观和主观的不同:观察是客观存在可测量的,评论则是主观的,它因人而异,含有主观判断或推测的词汇。
而且观察往往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这个明显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来很好的识别和表达观察。
How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如何表达观察:
我们可以使用“表达观察4w法”:即我们平时讲一个故事需要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那做表达观察时我们也应该这样做:
1wenn:
描述具体时间/时间段/频率
如果是一个事件,具体讲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如果是一段时间,尽可能描述清楚发生的频率(多少次),避免使用“经常,总是,很少”这样模糊的频率词,因为这些词是有主观的判断在里面的.
2where
描述具体地点或者特定的情境:开组会的时候,家里等。
3who
谁参与了。
4 what
具体描述事件本身,尽可能不使用概括性的形容词。
当然,也许不是每一次的描述都有这四个w,不过核心在于不带主观的判断,只尽可能详细具体得描述事情本身。
举例
下面,请大家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时间:下周日晚上
地点:女儿的房间
人物:女儿和我
起因:我发现女儿的房间没有收拾,我们说好每周日晚上要收拾房间的。
经过:
我(有点不高兴):亲爱的,我们不是说过周日要整理房间吗?你怎么这么懒,到现在还不收?你看你这个房间也太乱了吧?
女儿(正在忙着做手工,听见我说话,不高兴得抬起头):哪里乱了?我觉得蛮干净的呀!
我:(马上意识到我刚才的话是评论了,她可能觉得我在指责她,我换了种说法):我看见你的房间靠近书架有3本书摊在地上,房间中间有你脱下来的睡衣,角落里还有做手工剪下来的纸片。(表达观察4w法),我们说好了要每周日收拾房间的,你可以收拾一下吗?
女儿(看了眼地板,不好意思得说)好的,我马上就收拾。
结果:女儿做完她的手工后,把地上收拾干净了。
【适用边界】
表达观察4w法可以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沟通情境,特别是当我们要对对方提出请求,希望对方改变做法时,特别要注意不混入自己的评论。
【预防异议】:
也许有小伙伴要说:完全不带评论的观察实在太难做到了,有必要吗?确实不容易,但这是非暴力沟通的基础,只有不带评论得讲出你的观察,你才能更容易表达你的感受需求以及你的请求,对方也更愿意接受,否则一开始可能对方就已经对你关上了耳朵,不愿意再听下去了。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应用“表达观察4w法”,我们接下来做一个小练习,实际的演练一下。
【编剧本】
下面请各位设想一下,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内可能会出现的向对方表达观察的场景,编写一个小剧本。剧本中要体现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的角色要用到刚才的“表达观察4w法”,来对应前面学到的技能内容;
这里有小伙伴写过剧本吗?没有的话也没关系,也可以参考一下我之前例子的这个模板:
剧本框架
时间:下周日晚上
地点 :女儿的房间
人物:女儿和我
起因:
我发现女儿的房间没有收拾,我们说好每周日晚上要收拾房间的。
经过(包括人物对话,动作等,需要使用到表达观察4w法。
我(有点不高兴):亲爱的,我们不是说过周日要整理房间吗?你怎么这么懒,到现在还不收?你看你这个房间也太乱了吧?
女儿(正在忙着做手工,听见我说话,不高兴得抬起头):哪里乱了?我觉得蛮干净的呀!
我:(马上意识到我刚才的话是评价了,她可能觉得我在指责她,我换了种说法):我看见你的房间靠近书架有3本书摊在地上,房间中间有你脱下来的睡衣,角落里还有做手工剪下来的纸片。(表达观察4w法),我们说好了要每周日收拾房间的,你可以收拾一下吗?
结果:女儿做完她的手工后,把地上收拾干净了。
1.为了方便大家练习,在屏幕左侧我给各位放了一个模板作为参考,大家可以对应的来编写。
剧本框架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包括人物对话,动作等,需要使用到表达观察4w法。
结果
2.下面给大家3-4分钟的时间编写出你们的小剧本,写好的伙伴可以语音或留言示意我,等会我们邀请小伙伴来给我们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周保江:待会5:30的时候,我要去到一个亲戚开的餐厅里面,然后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中午给我打电话说他的管理软件出了问题。参加的人,就是我里面的工作人员或者是负责人,然后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判断它从软件硬件,然后各个环节的一些参数或者指标,尽量避免像是“你为什么不早“跟我说”或者说“你这个软件不行”等等的一些评论性的东西,尽量以客观事实作为依据,然后需要即便是需要更换,需要整改的话,也要就以事实为基础,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向他提出相应的在我能力范围内的一些建议和方案。这样可以吗?
拆书家:
我觉得是这样,就是你是大概有一个设想,但是这个不叫做剧本,是要你讲一个故事,也就是说你要想象一下,发生了一项什么样的事情,不是一个你对将来的一个计划,而是一个对将来自己编一个故事。它这里需要你的那个动作对话,你不用说很多的细节,就比如说,起因是你在表达时候发现它有怎样一个实际的问题,于是你就会这样来说,对方怎么说,然后你又怎么说?你要不要再试一试?
周保江:
我去到那里,我就问他什么问题,然后他就说:我的管理软件的打印机打不出来,然后我就问他是什么时候不出来的,或者说遇到什么情况?他就带我去看,发现打印机是可以打印默认的测试页,初步判断,打印机是有工作的可能性的,然后又顺着这个线路去排查,那我问他你是怎么操作的,然后他有演示给我看。发现从电脑到打印机的信号,它是发不出去的。我就给他做一个测试,看从从软件的这种方式能不能连得通,结果是连不通的。然后他问我要怎么办?那我就说这个这边信号是没过来,打印机那边网络的灯亮着就说明那边的网络信号通,但是又没通到这边。那整个中间流程就说明有它的问题,那他就问我怎么办?让我说排查你这个信怎么接过来,然后他就说不知道。然后我就说之前涉及到这个事情的人都逐步问一下能不能问出一个解决的方案。如果还是不能,再给其他方案,比如说我要更换条新的线路,或者说再等等。然后这一次处理就就这样子结束了。
拆书家:
好,谢谢这个保江给我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其实真把它演出来的话,会是一个非常棒的剧本,这个故事中间也有涉及到一些专业的东西,但是我也听到了他这个里面表达观察的描述。非常客观的来描述这个打印机它现在是什么样的问题,中间没有出现情绪,或是责怪或是评论的任何的情况,所以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剧本,非常感谢宝江刚才非常努力的来尝试这个剧本的表达。
【总结】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时间差不多了,我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通过:表达观察4W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得进行沟通,减少冲突和误会。希望大家可以运用到生活中。谢谢今天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