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分舵练级2023第30场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提意见和接收意见?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TF3-3拆书分享的现场。我叫唐振,用三个标签做一下自我介绍:首先,我是一名课程顾问,目前在一家教培机构任职。其次,我是一个学习爱好者,喜欢参加读书会之类的沙龙活动。第三,我还是一名朗诵爱好者,喜欢诵读中国古典诗词。

【总目标】在跟随我完成了今天的现场学习之后,大家可以掌握提意见三步法,以及接受意见三步法,在职场上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分组】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先来分一下组吧。从我的左手边开始,两位伙伴一组,这样转一圈过来,正好分成六组,大家都确认好自己同组的伙伴。

【片断之间的关系】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两个片段,一是如何提意见,二是如何接受意见,这两个片段是并列关系。

【图书介绍】在阅读第一个片段之前,我先跟大家说一件上周发生在我们公司里的事情。

【场景】上周开周例会时,老板问各部门员工,对暑期的业绩指标划分还有什么意见。我所在的课程咨询部的主管 Peter说:我对这个划分方案有点意见,我认为课程主管不需要承担个人业绩指标,只需要承担部门总指标就行了,然后把部门总指标划分给每一位课程顾问。他刚说完,新媒体运营部的主管贝贝就说到:课程主管肯定也要做个人业绩的,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下属一起冲。 Peter接到:主管的工作是培养下属成长,而不是自己埋头干活。两人争执不下,几乎要吵起来。最后老板拍板了:七八月份主管仍然要承担一些个人指标,暑假结束以后再讨论新的指标划分方案。例会结束到今天已经一周了, Peter和贝贝两人还是冷脸相对,在公司里互不待见。

【影响】大家可以看到,在这次事件当中,由一次提意见引发了人际冲突,导致同事之间发生了矛盾。这不仅会影响两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也会影响提意见的这个主管在老板心中的印象。

【问题】那在座的各位伙伴,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呢?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公司的奖惩措施等等,忍不住想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往往话一出口就得罪人了。想提意见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如何既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维护和谐的职场关系呢?

【解决】那我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片段,正好就能帮助大家解决“如何提意见才能不伤情面”。这个片段来自于《沟通的方法》一书,作者是脱不花。这本书介绍了职场沟通最常见的18个场景,给出了相应的沟通公式,实用性很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文片断1】下面请大家先阅读我准备的原文片段一:如何提意见,时间两分钟,读完的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R1】拆页1:【关于如何提意见】

我能批评一个人,意味着我对他负有管理责任,也有相应的权力。比如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但如果我们对他没有管理权,也担负不了管理责任呢?比如,下属对领导、乙方对甲方、同事对平级?在这种关系中展开建设性冲突,其实就不是发起批评了,而是提意见。

先发展关系,再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提意见”三个字,一出口就已经输了。不管是谁,只要听到对方说的那句“我现在想给你提个意见”,就会立刻调出自己潜意识里的防御对抗心理。因为这句话背后透露出来的含义是“你这样做不对”。

所以,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改一改自己的语言习惯,用“提建议”这三个字来代替“提意见”。

与“提意见”最大的区别在于,“提建议”暗示你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解决方案。你没有抓着对方的小辫子,说他哪里做错了,而是在想办法让他变得更好——这就提前管理了对方的感受,解除了双方潜在的对抗局面。

所以,即便我们做出的实际动作是提意见,表达时也要想办法把它处理为提建议。这不仅是措辞的调整,更是目标的调整—把解决眼前某个问题的目标,调整为发展双方“共同体关系”,做到“先发展关系,再解决问题”。站在盟友的立场上,提出有益于对方,也有益于我们自己的建议,对方更有可能接受,我们的沟通也更有价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读完了,下面请跟随我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脱不花在《沟通的方法》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核心的概念: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要保持我们跟对方持续地沟通,一定是基于我们跟对方建立了友好的人际关系。

这个片段里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叫提意见,一个叫提建议。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呢?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讲,提意见,意味着你站在沟通对象的对立面,是争输赢的关系。而提建议,则意味着你和沟通对象站在同一边,是双方合作的关系。

把提意见这三个字换成提建议,并不仅仅是文字的改变,而是沟通目标的改变,提意见的目标是要和对方争出胜负,而提建议的目标则是要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

回到前面我说的我们公司上周例会的那件事,很明显,我的部门主管提出的意见,引发了另一个部门主管的不满。

那么如何提意见才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呢?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三个步骤:首先,事先征求同意;其次,定义双方关系;第三,提出具体建议。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事先征求同意。说出自己的意见之前要先打好“草稿”,把想说的话先在脑子里过一遍:准备叙述什么样的事实,准备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以及想达成什么样的沟通目标。这三个要点都准备好了,那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必须是:我对这件事有个建议,你想听一下吗?

第二步,定义双方关系。当你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提意见时,一定要考虑你和对方之间的职场关系。面对直接的领导,本部门的同事,以及跨部门的同事,你提意见的语气和开场白肯定是不同的。

第三步,提出具体建议。这一步是最重要的,要说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这样才能表明你是真心想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想着想挑对方的毛病来彰显自己的高明。

这个提意见三步法,适用于职场沟通,如果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可以直接进行第三步:提出具体建议。如果是亲戚或者朋友之间,那么除非对方主动邀请你给他提意见,否则的话,千万不要好为人师地去指点人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我们学习了“提意见三步法”,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你在公司里将会遇到的某个提意见场景,也许是在公司的某一次员工会议上面,也午是在部门的某一次项目总结会上,或者是某一次你跟同事交流,等等,在那样的一个场景下,你会如何运用上面学到的三个步骤: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再说什么。

你可以先设计出将要说的三句话,先写在便签纸上,5分钟之后,我邀请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伙伴分享】

张:我是一名英语翻译,我的工作的上游是翻译公司的项目经理,经常呢他会给我定一个最后期限(交付的截止时间),这个时间他定得非常死,就是一点都不能拖,我现在就是想跟他提个建议就是给我一点余地。

我按照上面学习的这三个步骤来,首先,我跟他说:我有一个关于截稿时间的建议,你想听一下么?

接着,确定我跟他的关系,他是我的上游,我的口气要委婉一点,不能太直白了。

然后,我提出我的具体建议:你给我定一个最后期限的时间,我能理解,但是我的下游还有审核的老师,有的时候我把翻译稿交给他之后,他可能没有立马就看,所以你没必要把我的时间定得那么死。并且呢,你指定了那个审核老师,是谁你可以告诉我一下,我去跟他沟通好截止时间,这样子呢能把时间更充分地利用好。

【我】好,谢谢张的分享。

以上呢,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1个片段:如何提意见。当然,今天学完之后,我们就不要再说提意见了,而要说提建议。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那既然有提意见,相应的就有接收意见,对不对?这两者是并列的关系。那我今天要分享的第2个片段,就是如何接收意见。

【学习目标2】跟随我学完了这第二个片段之后,大家可以掌握接收意见三步法,从善如流,成为职场里上上下下都喜欢的人。

【A1自测】在阅读《如何接收意见》这个拆页的原文片段之前,我先请大家做一组自测题。一共6道题,每题1~5分,大家选一下,选好后计算出自己的总分,然后举手示意我一下,时间两分钟。

1.职场上,有人给你提意见,你微笑着聆听

2.听完对方提的意见之后,你表示出感谢和理解

3.你能清晰地分辨出对方提的意见中,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情绪

4.你能明确的理解对方,向你提意见的目的是什么

5.你能清晰地告诉对方,他提的意见中,你会照着做的部分

6.你会把对方提的意见中的要点记录下来,以微信或者邮件的方式发送给他

【解释自测】好,我看大家都做完了啊,

25分以上的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太棒了!你是一位非常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15~25分之间的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你在接收意见方面做得也不错,可能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15分以下的伙伴呢,也不要着急,你今天可来着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接受意见的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的!

【阅读片断2】好,那下面请阅读我准备的拆页2,如何接受意见,时间两分钟,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2】拆页2:【关于如何接收意见】

当然,我们还可以转换角色,来看如何接收别人提的意见。

首先,要知道对方在给你提意见前调动了很多心力资源,所以,你要表现出对他情绪的接纳,去理解、感谢他。

其次,一定要给对方反馈。对方的意见你理解了没有?准备照着做吗?不准备完全照着做的话,你应该调用“肯定反射”指出自己准备做哪部分。当你特别认真地接收并落实对方的意见时,你们就在无形中结成了共同体。

最后,在接收信息时要主动“留痕”,即通过邮件或者交谈纪要,把对方提的意见记录下来,事后发送给对方。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你对对方意见的重视,也是在跟对方确认,看他是不是你理解的意思。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读完了啊。下面请跟随我来一起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关于如何接收别人的意见,我们的出发点跟向别人提意见是一样的:也是要基于维持融洽的职场关系。

所以我们要耐心聆听,无论对方提出什么意见,都要表示出理解和感谢。

我们已经学过片段一了,你要把所有的对方提出的“意见”,都当成是对自己的“建议”。

因为我们跟对方是合作关系,不是对立关系,不要一听到意见就上火,马上反驳,甚至跟对方辩论。如果你这样子做,那你就是在职场里树敌,在破坏你的职场人际关系。这对于你的工作是很不利的,职场里面不是争输赢的地方,而是一起合作,共同达成目标,要结果的地方。

而且,职场上能向你提意见的人,是真诚的地希望你进步,如果是要坑害你的人,才不会跟你说,只会默默地看着你犯错。甚至于说,他在背后悄无声息地给你捅刀子,是不会来明着跟你讲,你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

好,那现在回到我在解读上一个拆页片段时,讲的我们公司里发生的那件事情。大家可以一起再回顾一下,我来再简单复述一下。

就是在上周周例会的时候,老板问我们各部门,对于暑假的这个业绩指标划分方案,还有什么意见没?我的部门主管Peter就说我有意见,我觉得作为部门主管,不用承担个人业绩指标,只要承担部门总指标。然后新媒体部的主管贝贝立马就说,主管还是要承担个人指标的,不然怎么带着下属员工往前冲呢?然后两个人就发生了争执。

然后我请问大家,你觉得我的部门主管Peter,在这样的会议上,当着老板的面,这样子来提出个人的意见,合不合适?

【现场】:合适……不合适……

好,有人说合适,有人说不合适。

那么我再请问大家:当我的部门主管提出了个人的意见之后,作为同级部门的主管贝贝,她马上就提出了相反的意见,那么她这样做,又是否妥当呢?

【现场】:不妥当

嗯,在这一点上,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啊。

好,从这个例子里面回来,回到我们的原文片段2。

那根据这个原文片段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归纳出来,如何妥当地接收别人的意见,它也有三个步骤。

第1步:表示接纳。无论对方说什么,我们都在心里说:这是给我的建议。所以我们微笑着表示理解,感谢。

第2步呢,就是给予反馈。这个反馈呢,就表示你在理解对方话里的意思,哪些是他描述的事实,哪些是他在表达情绪,哪些是他这个话语背后的真实的目的。

如果说你有不理解的地方,那当场可以跟他确认:我是这样理解的……你刚才说的是不是……的意思?

确认了之后,你可以跟他讲:有哪些是我立即可以行动来改变的;而另一些呢,可能基于某种原因,现在还无法调整。有哪些你是准备照着他的建议去做的;而另一些你不能遵照他的建议去做的,要跟他说明原因,是为什么。

然后第3步呢,是留下痕迹(30分钟)。

留下痕迹,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把对方表述的建议中非常重要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在微信上面以文字发给他:我接收到了,你刚才表达的是这个这个意思。

或者说你觉得要更郑重一点,可以发邮件给他。因为这样子有一个文字记录下来的话,给对方的感觉就是:哦,你很重视他提出的这些建议。

这是非常有利于在职场上面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很融洽的关系的。

讲到这里呢,可能有的小伙伴要说了,我的同事他平常就是嫉妒,所以要在会议上公开地给我难堪,这不是友善地提建议,而是恶意地泼脏水。

但是在职场里面,不要在公开的这种会议上与同事发生激烈地争辩。如果不同意他的说法,可以私下里一对一找他沟通。或者说,你觉得跟他沟通不了,那就私下里找领导沟通。

好,那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个接收意见三步法适用于哪些场景呢?

这个三步法,适用于我们在职场里面的沟通。

如果说我们和家人沟通的时候,对方向我们提出了建议,那就直接进行第二步,马上给予回应,告诉对方我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如果说我们在社交场合和一般的朋友进行沟通时,对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那我们就微笑着表示接纳和感谢,至于过后到底改不改,并不重要,只要在态度上向对方表示出友善和理解就行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好,那大家刚才跟随我学习了“接收意见三步法”,接下来呢,我们先调整一下分组。现场的伙伴正好12人,我们分成三组吧,4位伙伴一组。

大家确认好各自同处的伙伴。

大家现在就从自己的工作生活出发,设想一个你最近即将遇到的别人对你提出建议的场景,你暂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每一组讨论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5分钟之后,我邀请各组派一位伙伴出来分享。现在开始

好,现在讨论时间结束,我们邀请第1组派一位伙伴出来分享一下。

(好,第1组pass,第1组没有讨论出主题来,有请第2组。)

张老师分享:

我是班主任,跟我搭班的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向我提出意见,不要对学生太温柔,要管得严格一点,下课了没什么事就安安静静地待在教室里,不要让他们在教室外面跑来跑去的,太闹腾了。

我知道他们的目的,他们想让学生好管束一点,不要像其他班的孩子那样疯闹。但是我不认可他们这种意见,我觉得下课了让孩子活动活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对他们有好处。

好,谢谢张老师的分享。那下面有请第3组派出一位伙伴发言:

小王分享(略/45分)

好,是一个很生动的同学之间的小故事,谢谢分享。

为了更契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拆页片段,那我们就选择第2组张老师分享的这个案例,作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张老师作为案主。

那我们现在重新分一下组,就前面这6位老师为第一组,后面这6位老师为第二组,分成两组。

我重复一下张老师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作为班主任老师,他对学生管得更宽松一点。然后另外两位跟他搭班的任课老师呢,就提建议说抓学生的纪律要更严一点。

那张老师现在要对两位任课老师提出的建议作回应,他怎样做是比较恰当的呢?

大家现在可以想一下,在接收意见这三个步骤里面,你觉得最难的是哪一步?(46分10秒)

是表示接纳吗?还是给出反馈?还是留下痕迹?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分组讨论,然后我请两个小组分别派代表来说一说。

好OK,现在大家暂停一下,回到我这边。

那现在请问第1组的各位伙伴,票选,你们觉得哪个步骤最难?

(第1组伙伴):1,表示接纳。

那第2组呢?

(第2组伙伴):1。

哟,大家的意见都一致嘛,都选1。

好,那大家公认1最难。

那接下来继续讨论:表示接纳,为什么这么难呢?

这后面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还是给三分钟时间,大家讨论。

(大家可以把讨论出来的要点先记下来,待会儿从组内请一位代表出来发言)

好,现在讨论时间结束,第1组有请哪位伙伴代表大家出来发言?

(蒋老师):我们讨论出三个原因。第1个是信任度的问题。

因为彼此的信任度不一样,所以难以接纳。

第2个是双方的立场不同,可能一方是站在利他的角度,另一方站在是利己的角度。

第3点可能是提出意见的一方,在表达时带着不能让对方接受的那种情绪。

好,谢谢蒋老师的分享,代表第1组,总结出了3点原因。

然后第2组,是哪位代表伙伴发言?

(王驰驰)我们这一组总结出了4点:

第1点,是由于双方认知水平的不同。

第2点,双方的目的不同。

第3点呢,是一方懒政,不作为,怕麻烦。

还有一点,是双方思考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

好,谢谢王驰驰老师代表第2组的分享。

好,那基于刚才我们两个小组都讨论了,这个第1步表达接纳是最困难的,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那我们下面接着来讨论一下,基于案主张老师提出来的这个场景。

每一组讨论设计出一个方案:张老师要回应两位任课老师向他提出的这个建议。

假如说你是张老师,你会如何回应这两位任课老师?

讨论时间仍然是三分钟,然后每组可以推出一位代表出来,分享小组的回应方案。

好,讨论时间结束,现在第一小组有请哪位代表出来分享一下?

(樊老师):

我们这边总结出来的,第1步呢,就是接纳情绪。

感谢对方跟我们提建议。

第2步,进行重述。就是对方跟你提的建议,尤其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你原原本本地重复说一遍。

这个步骤代表什么呢?就是我认真地完整地听了你说的话,尤其是最后那句话。代表着我对你的尊重。

第3个步骤,就是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说的目的。

最后一步呢,就是根据对方说话的这个目的,来跟对方达成共识。

然后达成共识之后呢,我们就是给予对方反馈。

好,谢谢樊老师代表第1组的分享!

那下面有请第2组的代表,还是王驰驰老师分享

(王驰驰)首先第1步呢,要表示感谢,感谢对方向你提出建议。

先肯定对方。

第2步呢,就是把对方拉到和自己的同一个立场上,简单来说就是,你也是为了学生好,我也是为了学生好,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好,谢谢第2组的分享。

那现在呢,我们把这两组的意见集合一下。

我来总结一下两组的意见的关键。

第1步呢,就是表达出接纳和感谢。

第2步呢,把对方向你提意见的话当中重要的内容重述一遍,尤其是对方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就是让对方感受到你非常重视他提的这个建议,表达对他的尊重。

这样对方他对你的好感度马上就会上升。

第3步呢,就是要了解对方给你提建议的这个背后的目的。

他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基于他想达成的这个目标呢,你来跟他建立一种共识。

这样子的话就会让他觉得:我们俩人是一条战线的。

最后一步就是表达,我听了你的建议之后,我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就是照着对方的建议,会修正自己的一些做法,或者调整自己的一些行为。

好,那我现在问一下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就是案主张老师,你觉得通过我们这样讨论之后形成的解决方案,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张老师:我觉得照大家提出的这样的解决方案,问题能够解决一部分。因为今天没有来之前嘛,我没有想到用这样的方案来解决。说实话效果不太好,因为他们两位任课老师经常拖堂,我还给他俩提意见。

甚至都为此发生过争吵。

跟他们吵完之后吧,然后我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又渐渐地渗透我的一些观点。

然后他们也屈服了。

啊,太棒了!我觉得基于张老师这样的人格魅力,和他这样令人如沐春风般的沟通风格。

他和任课老师之间已经达成了部分共识。

我觉得,他运用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接收意见三步法之后,会和那两位老师达成更深度的共识。

好,我们学习了拆页片段二如何接收意见,刚才大家也讨论了怎样解决张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A2】那接下来呢,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

在接下来一周之内,请各位伙伴回忆一下,你最近一次面对有人向你提出意见的经历,可能是你在职场里面遇到的,也可能是你在家庭里面遇到的,还可能是你在社交场合遇到的。

你回想一下当时你是怎么回应的?如果说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接收意见三步法,你又会如何地做出回应呢?

你回想一下当时你是怎么回应的?如果说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接收意见三步法,你对当时你做出的回应作一个复盘,然后你会有一些怎样的新的感受跟新的启发?

你可以把这些感受和启发记录下来,在最近的一周之内发给我。

我会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到时候再跟大家分享。

【总结】好,我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拆页片段,都来自沟通的方法一书。

第1个片段呢,是关于提意见的三步法,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首先,征求对方同意;

其次,定义双方关系。

第三,提出具体建议。

好,我们第2个片段是如何接受建议。

首先,表示接纳;其次,给予反馈;第三,留下痕迹。

无论是提出意见,还是接收意见,我们整个的落脚点还是回到我们沟通的核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才是追求我们沟通的一个目标和结果。

建立关系永远是第1位的,追求结果是第2位的。

我觉得带着这样的出发点去提出意见或者接受意见,我们在公司在职场里一定会收获一个非常好的人缘。

那么无论什么问题,我们这一次沟通解决不了,我们还有下一次,我们还有下下一次。

还可以继续沟通,因为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