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1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美君,欢迎大家来参加我TF3-1的拆书过级。今天我的拆书主题是“学会复盘,精进人生”,时长大约20分钟。
我用三个标签做个自我介绍:拆书家、终身学习者、成长型思维践行者。
【分组】
结合今天的拆书内容,没有需要分组讨论或者演练的环节,所以不专门设置分组。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3分钟
今天我的拆书主题是“学会复盘,精进人生”,拆页片段来自管理学博士,组织学习和系统思考专家邱昭良的《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一书。在拆解前,大家先来看看这样一个场景。
【场景】
到今年四月,我女儿学习围棋将近半年,但是水平一直没有什么明显提升。通过观察她下棋的状态,我发现她害怕输,于是,我把原因归结为对输的恐惧导致她不愿意练习下棋,没有练习,就不会有进步。
然后,我就开始引导她,输赢不重要,提升自己才重要。孩子听我讲的时候还能跟我探讨几个来回,我就觉得我的分析到位了。
但实际情况是,从我们把重点放在不关注输赢,到现在,女儿下棋的情绪是稳定了一些,但是依然没有什么进步。
【提问】
今天来的伙伴有几位是有孩子的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孩子学习没有进步的情况吗?或者说,你们有没有自己学习什么技能始终没有进步的经历呢?
你们是怎么帮助孩子或者自己的呢?
我这样引导女儿的方法,是对的吗?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呢?
【影响】
实际上,场景中的我寻找问题的原因时存在明显的错误,一方面是没有客观剖析问题背后真正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是我错把我的主观感受当成原因。
如果总是带着这样的思路和行动,那我们不管做了什么事、遇到什么问题,都找不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努力的方向出错了,不但问题无法解决,更会产生挫败感,对人生失去信心和希望。
【解决】
那怎么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呢?今天,《复盘+》这本书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梳理问题、寻找原因的好方法,就是“复盘”。复盘是什么,怎么做才是复盘呢?我们继续。
【学习目标】1分钟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完成一件有既定目标的事情后(WHERE),运用复盘法(行为),通过梳理这件事情的全部过程、对比目标与结果、找到问题本质(澄清),制定出下阶段的行动方案(界定)。
【R原文片段】1 分钟
《复盘+》邱昭良Kindle版第一章第1节(具体位置#587)
“复盘”原是围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等等。
这个把对弈过程还原并且进行研讨、分析的过程,就是复盘。通过复盘,棋手们可以看到全局以及整个对弈过程,了解棋局的演变,总结出适合自己和不同对手的套路,或找到更好的下法,从而实现自己棋力的提升。唐代诗人杜牧在《重送绝句》一诗中曾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他与一位围棋高手对弈之后复盘的场景:“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I拆书家讲解引导】10分钟
【WHAT】
这个拆页讲了复盘的由来以及为什么要复盘。
用在我们身上,复盘指的就是亲历者通过整体回顾一件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情的全部过程,梳理出好的做法和不好的做法,找到更好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学习正确的复盘法。
【WHY】
(常见的做法)
复盘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经常会陷入伪复盘的误区里,要么是被旁观者“插一脚”,说你这里应该这样做,那里不应该那样做;要么是事情还没结束就开始提取经验教训,期望以此修正接下来的工作;要么是简单总结,说说做得好的地方,以后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后需要改进;还可能是开成自我批评大会,我这里做得不好,那里也不好,全是问题。
(坏处)
如果进入这些误区,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总结出来的教训都浮于表面,没办法推广和迁移。这样做无法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进步。长此以往,极有可能是不断退步。
由此,我们可以辨析出,复盘的四个要点,第一,亲历者,就像围棋里的棋手一样,谁下棋,谁复盘;第二,回顾全部过程,不遗漏每一个细节;第三,梳理出好的做法和不好的做法;第四,找到更好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案例来深度辨析复盘的概念。
我给大家展示几个案例,大家在我讲完案例后来说一说这些案例中,主人公是不是在复盘,是,在聊天区扣1,不是扣2。
【强化概念讲解——概念与案例折返】(强化概念讲解二选一)
(案例1)
部门工作会,小王主责的一项任务完成后,部门经理讲:这次任务完成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今后注意和改进,第一,第二,第三……
这是复盘吗?
学习者:2
(概念折返1)
大家都扣了2。回答正确。
这项任务是谁完成的?小王。
这段话是谁讲的?经理。
复盘的第一个要点是“亲历者”,谁做事,谁复盘。
(案例2)
小王完成了一项持续了一个月的任务,复盘时,回顾了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安排和完成情况,总结出这些工作环节的预估时长和实际时长的对比,重新制定了下个月类似任务的工作计划。
这是复盘吗?
学习者:2
(概念折返2)
为什么?
学习者:没有回顾全部过程。
复盘第二个要点是回顾全部过程,小王回顾的不是全部过程。
(案例3)
小王完成了十天的日本自由行,复盘时,回顾了从攻略查找、行程制定、机票购买、酒店预订、护照及签证办理、行李准备以及自由行每一天行程的所有细节,发现自己在行程制定和行李准备方面有几点做得不好,路线不合理,导致很多时间都花在乘坐交通工具上,游玩的时间短,行李方面,衣服带得有点多,导致不能采购更多自己想买的物品。
这是复盘吗?
(概念折返2)
学习者有一位回复了1,其余都扣了2。
有一位伙伴回复了1,觉得这个案例是复盘,我们再来对照复盘的要点看一看。可以看出来,小王在前两个要点方面都做得很好,第三和四两个上做得不够好,要梳理出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代替。
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想要做好复盘,一点也不简单。
【HOW】
我在复盘的四个要点的基础上,拆解出由事情亲历者主导的“梳-回-对-探-更”复盘法:
1.梳理全部过程。亲历者把已经完成的一件事的所有环节回顾一遍,包括什么时间,谁,做了什么,有哪些证据(微信、邮件、笔记、备忘等)可以佐证。
2.回顾预期目标。亲历者回顾和检视这件事最开始时设定的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细化的小目标。
3.对照现实结果。亲历者以现实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照,衡量具体的完成情况。比如,某产品的交付品质和效率怎么样;读了一本书写了一篇读书笔记,花了多少时间,阅读量怎么样,评价怎么样……
4.探寻异同原因。在第三步的对照成果上,逐条分析目标完成和未完成的原因。
5.更新行动方案。异同原因找到后,分别整理经验和教训,做得好的留下来,做得不够好的应该如何改进,再整合出一套更新版的行动方案,用来指导未来。
【WHERE】
复盘的目的是精进自我,所以,当某件事情/某项任务对你很重要,你需要从中提取经验教训的时候,你需要做针对性的复盘;当你想要保持持续精进的状态时,你需要保持复盘这个习惯,把复盘用在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比如,你想通过跑步训练来提高心肺功能,那你需要制定跑步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然后计划完成后进行复盘,来对照目标的完成情况,探寻到原因,然后制定新的行动方案。
当这件事对你不重要,做完即止,你无需精进时,比如你出于散心的目的出门溜达了一圈,就不需要专门复盘了。
【举例】
5月4日,哲哲请我做一张活动海报,说一周内做出来就行。
我心想,我到第三天就做出来,因为后面会很忙。
最终第四天,交付定稿的海报。
第四天晚上,我对这件事做了复盘。
1.梳理全部过程。
(1)第一天上午,哲哲说梧桐空间要开直播,想做张新海报,我说我可以做。
(2)第一天晚上,哲哲给了我所有材料,说一周做出来即可。
(3)第二天,我在下班地铁上,找好海报模板。
(4)第三天,我抽空做海报。完稿后发给哲哲。哲哲当时回复说正忙,晚点反馈。
(5)第四天,我比较忙,一整天带娃,哲哲联系我说海报需要修改,提了四五个修改点,包括海报图案布局、导师头像大小及位置、字体大小及位置,说最好在下午五点前改好,她们发布通知。我抽空修改,最终在5点前交付。
2.回顾预期目标。我的预期目标是5月6日交付。
3.对照现实结果。最终交付时间是7号下午5点。不仅晚于我的预期,而且让我那半天过得有点着急和狼狈,在反复修改中产生情绪,也没有好好陪孩子。
4.探寻异同原因。
回顾1中的全过程,导致拖延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我在设定目标时没有考虑哲哲的时间,只考虑了自己的;
第二,在制作过程中,我没有及时和甲方沟通,邀请甲方发表意见并确认修改内容;
第三,我没有预料到6日发送海报可能引发的周日修改,给自己造成了困扰。
5.更新行动方案。
下次再有类似的做海报的事情,我需要这样做:
(1)事情来时,与“甲方”确认:最终交付时间、海报文案信息、海报图片素材、海报风格要求、第一稿发送时间;
(2)根据自己的时间着手制作,尽可能缩短找模板时间,找到模板后与“甲方”确认风格;
(3)修改海报模板,出具第一稿,并发给“甲方”,双方沟通并修改,直至定稿。
复盘的目的是精进自我。从做海报这一件小事,我可以把其中的一些行动方案和思维模式迁移到类似的工作中,从而大大提升自己的效率和做事体验。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8分钟
【A2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
今天的拆为己用是请每位小伙伴独立编写一个小剧本,需要设计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 、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
故事背景和人物设计,可以是你未来有可能遇到的场景,比如你要给即将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复盘,孩子暑假已经进行两周了,给这两周的学习计划做一个复盘……记得用上我们今天分享的“梳-回-对-探-更”复盘法哦,把能让你产生联想的关键词句写在我给大家的剧本框架表里,不需要写长篇大论。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设计的故事。
写小剧本的时候,大家可以把心理活动也描写一下,这样能让你更加代入到这个场景中,等你遇到真实的情况时,你也更能想起和用起今天学了的方法。
时间差不多了,哪位小伙伴写好了,可以分享一下吗?红艳回复说写好了,请红艳来分享一下你的剧本吧。
学习者红艳的案例记录:
由于时间关系,在红艳分享到快3分钟时,予以提示,请她加快分享速度。
非常感谢红艳的分享。不得不赞叹,你对今天的复盘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到这个合适的场景,而且能在对话中把五个步骤都用得这么好。其中有一点,我想提醒一下哈。我们小剧本的要求是“未来有可能遇到的场景”,你的这次训练工坊的时间是7月10-12号,今天是15号,所以小剧本里你设想的复盘时间应该在今天之后,比如明天或者后天。
红艳:对哦,这一点我的确没有在意,我改一改。
好的。时间关系,我们的分享和讨论就到这里。
【结束语】1分钟
“学会复盘,精进人生”,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复盘方法:“梳-回-对-探-更”复盘法,梳理全部过程、回顾预期目标、对照现实结果、探寻异同原因、更新行动方案。请大家以后学以致用,把复盘法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多体验复盘的精妙吧。
感谢大家来参加我3-1的过级,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