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2023年第十场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四步法

开场: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庄宇亮,三个标签,马拉松爱好者,有趣有料的小说作者,终身成长者。今天我要过的是TF3-1,用时15-20分钟,主题是:“移情聆听”四步法

【分组】

待会儿我们会有小组讨论环节,由于现场少于6人,就分为一个大组

【书籍介绍】

【事件】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身的一个案例,我6岁的小孩老是看奶奶的手机,我老婆呢每次看见都要把小孩子骂一顿,最后弄的家里鸡飞狗跳。老婆简单粗暴的做法,每次都让我很头疼,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而且这种状况老是会重复发生。

【提问】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互动环节)

是的,这种情况一定要与妻子做进一步的沟通。

【影响】

如果不能及时与妻子沟通,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会重复发生,孩子的心灵也会受到伤害,家里也会弄得鸡犬不宁。

【解决】

今天就向大家推荐这本斯蒂芬.柯维的《七个高效能人士的习惯》,书中为大家提供了如何高效沟通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下“移情聆听”。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能够现场编写一个剧本,在剧本中,能在他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运用“移情聆听四步法”,探索对方真实需求和想法,达到与他人进行深度沟通效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文片段】《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著)P260-261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如此聆听效果显著,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在沟通中如果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就很难建立起别人的信任,增进双方的感情。比如:在夫妻关系中,可能会导致双方冷战,感情淡化,甚至最终导致离婚。在职场关系上,如果上下级之间不能及时沟通,会导致工作出错,甚至丢了工作,影响个人职业生涯。

【what】

那什么是“移情聆听”呢?

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以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为目的聆听方式。简单来说,只要能同时做到专心聆听对方表达、细心解读对方意图、用心体会对方感受,必须具备这三个关键要素,那才是“移情聆听”。

下面,用我和妻子的对话案例讲解一下什么是“移情聆听”

【概念折返1】

我妻子对着看手机的孩子,大吼,还一把夺过她的手机,对我也同样说:“你看看小孩子,都成这样子,你还不管管吗?”

我说:“你想让我管管小孩。”

这是“移情聆听”吗?

不是。

这其实是专心聆听对方话语后做出的复述,缺少了细心观察解读对方意图和用心体会感受后的真正理解。

【概念折返2】

我说:“老婆,你想让我管管,其实是想让我跟奶奶说一下,不要老是给她看手机,这让小孩子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让我跟奶奶沟通一下,对吗?”

这是“移情聆听”吗?

不是。

这其实是在专心聆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解读出对方真正的意图和想法。作为真正的“移情聆听”,缺少了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概念折返3】

如果我说:“我能感受到你现在很愤怒。”

这是“移情聆听”吗?

不是。

这是用心体会对方感受后,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与回应。作为“移情聆听”,缺少了细心解读对方的意图或想法。

【概念折返4】

如果我说:“你让我去管管小孩,其实是想让我与奶奶沟通一下,不要老是把手机给小孩,这让她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你现在感觉到很愤怒,对吗?”

这是“移情聆听”吗?

是的。

真正的“移情聆听”就是同时具备“专心聆听对方表达”“细心解读对方意图”“用心体会对方感受”三个关键要素的聆听方式。

【How】

那该如何做到“移情聆听”呢?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总结和归纳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即“移情聆听四步法”:

1. 回复述。用“你....”的句式复述对方的话,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能继续愿意跟我们谈话,为下一步创造安全的条件,这边可以继续引导对方说下去,我们可以继续复述,说复述可以有两次。

2. 做解读。用“你是想/不想...,对吗?”这样的句式来解读对方真正的意图或者想法,并确认,让对方感觉自己知道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3. 表感受。用“我能感受到你....”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对方的感受,体会对方的心情,在情感上,让对方感受到被认同,

4. 合情理。用“你对....(意图或想法),感到。。。(感受或情绪),对吗?”这种复合句式,表达感受的同时加以理性的解读,左右脑并用,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地理解对方,做到真正的“移情聆听”。

【案例】

背景:妻子看着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孩子,大红,还一把夺过她的手,并对我说到。

“你看看小孩子,都成这样子,你还不管管吗?”

我说:“你想让我管管小孩。”(说复述)

妻子:“那肯定是呀,你看看这个手机是谁的?”

我一看,原来是奶奶的,瞬间明白。

我说:“老婆,你想让我管管,其实是想让我跟奶奶说一下,不要老是给她看手机,这让小孩子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让我跟奶奶沟通一下,对吗?”(做解读)

妻子双手叉腰,又口吐芬芳。

“你终于知道了,我的妈呀!”

我说:“我能感受到你现在很愤怒。”(表感受)

妻子说:“那是”,她的情绪终于缓和了一些。

我说:“你让我去管管小孩,其实是想让我与奶奶沟通一下,不要老是把手机给小孩,这让她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你现在感觉到很愤怒,对吗?”(和情理)

妻子:“你啥时候去沟通一下吧,这事归你了”

于是走到房间,看她爱她的偶像剧去了,气也消了。

【where】

适用场景:

亲密关系,对方情绪失控,有负面情绪的时候;

不适用场景:

日常工作汇报或者正常简单沟通。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按照这个“移情聆听”四步法的话,现实生活当中来讲,太死板了。

是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为了熟悉这个环节,但是如果你真正掌握了“移情聆听”的精髓,能够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理解对方,那完全可以跳出前面三个步骤,直接将最后一个步骤,表达感受的同时,并同步解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编写小剧本】

下面,请在座的各位小伙伴,自己编一段小剧本,一个小故事,时间是发生在未来一周或一个具体的时间。剧本结构要完整,要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起因、经过、结果),其中,对话中要体现“移情聆听”四步法,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然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演练一下,这个演练不是两个人之间互相的演练,而是把一个剧本讲出来就可以了。

例如:

小剧本:老妈与女儿苏白关于早起的对话

时间:下周五

地点:家里

人物:老妈与苏白

起因:老妈希望女儿苏白早起

经过:关于早起的辩论

结果:女儿用“移情聆听”四步法,成功的与老妈达成和解。

对话过程:

老妈:“今天晚上早点睡,在10点之前关灯睡觉,再让我看见你,你就别想吃饭了”

苏白:“好好好,没问题”

老妈:“你个小骗子,晚上再让我碰到你没有早睡,怎么办?”

苏白:“你是希望我10点关灯睡觉是吗?”(说复述)

老妈:“对,天天熬夜刷手机,对你身体很不好,等你老子,有你受的”

苏白:“你是担心我熬夜刷手机,伤害身体对吗?”(做解释)

老妈:“我能不担心吗?你们现在这孩子,都不停老人的话,吃亏以后是你们”

苏白:“我感觉你有点担心我,而且还有点失望,对吗?觉得我每次都在应付你是不是?”(表感受)

老妈:“难道不是吗?每次都忽悠我,应付我,还不是天天不早睡”

苏白:“哦,原来是我说话不算话!担心我熬夜刷手机,伤害身体,而且还有点担心,有点失望,但明天是周末了,10点之前好像做不到,12点之前倒是可以的”(合情理)

老妈:“我可以退让一步,但是你必须说到做到!晚上要是再做不到,以后我就再也不相信你了”

苏白:“好,这次我一定说到做到,不然你就不相信我了”

老妈:“好吧,那你就早点休息吧!”

鉴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活动结束后,小伙伴可以将剧本微信私发我,继续探讨。

【结束语】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移情聆听”的四个步骤,即说复述、做解释、表感受、合情理,同时,也在现场通过编写故事剧本的形式,应用了它,希望大家回去之后,把这个方法真正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

感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