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要求: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现场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澄清)描述出(行为)如何通过自测练习从检索过程中记忆新知识(界定)。
开场分组(目标:简单自我介绍开场,分组)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你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我是贵阳第二筹备分舵的杨朵,大家可以叫我十八,此时我是一名二级拆书家,也是一名宝妈,我想成为孩子亦师亦友,引以为傲的母亲,所以终身学习必不可少,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向内求,做到漂亮的活好。
【分组】今天是线上,鉴于学习的内容以及我们到场参与互动的人,我们就不用分组。
图书介绍(目标:用场景法介绍图书。要求: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今天的片段出自《认知天性》,在拆解前大家先来感受下我的经历。
【事件场景】还记得在上学时期,每次上课我都非常的认真,做笔记,划知识点,一节课下来,书上是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也是不断的翻看笔记本,感觉自己记住了,可是一考试,就一塌糊涂,而我们班的学霸的书就比较干净,字写的比较少,但是考试成绩就比较好。
【提问】你们是否有过这种情况?(有的敲1,没有的敲0)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是天赋不行?还是是学习方法不对的?
【影响】长期这么下去,我就给自己贴了个标签,我很笨,我记忆力不好,我不是学习的料。而且长期的负面情绪导致杏仁核(消极情绪控制中心)过度活跃,真的影响记忆。
【解决】这本《认知天性》是11位认知心里学家通过10年的团队研究,发现了认知规律和学习的紧密度,不但解读了人类普遍的学习规律,还结合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推导出有利于大脑简单的学习方法。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折页内容就是用自测练习从检索的过程中记忆新知识。
[A1]大家自测:通过测试,激活经验
听完我上面的经历及对书本的介绍,相信你学生时期相关的记忆也不断浮现,现在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了解一下你曾经有关记忆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凭第一直觉为自己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可以将你的总分数直接发在评论区:
[I] 解析自测:解释测试目的
好的,我看大家都做完了,
这个自测能帮我们了解你是否善于使用检索来记忆新知识。总分30分。
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
总分在21—30分:
说明你还不擅长使用检索式的学习,很多时候都喜欢重复阅读,而且容易给自己负面的评价
总分11—20分
说明你知道而且也会使用检索式学习,但当想不起来的时候,你特别容易放弃,喜欢去看自己做的笔记。
总分在5—10分
说明你非常善于使用检索式的学习,虽然回想新知识时你感觉非常不容易,但你不会轻易的放弃,更不会给你自己负面的评价。
现在请大家先用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原文片段。
【原文】《认知天性》 P216-217
为什么检索练习的效果更好?在读过一两遍同一篇课文后,自测的学习效果要远好于继续重读。为什么会这样?第2章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要点。
反复阅读可以让你熟悉一段文字,创造出一种已经学会的假象,但这并不代表你已经掌握了这些资料。流畅地阅读一段文字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不能代表你已经学到了东西;二是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误的印象,以为自己记住了这些资料。
相反,用主要概念和术语背后的含义来考查自己,有助于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思想,而不是次要的材料或是教授的措辞上。小测验是一种可靠的衡量方法,可以评估你学会了哪些内容,以及哪些内容是你还没有掌握的。此外,小测验会阻止遗忘。遗忘是人的天性,但练习回忆新学问可以让它们在记忆中更牢固,也有助于你在今后把它们回忆起来。
通过自测的方式定期练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可以加强你对它们的理解,也可以增强你把它们和先验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有规律地进行检索练习的习惯,就可以避免填鸭式学习或熬夜“抱佛脚”。同时你在备考的时候便不需要怎么学习了,在考试前一晚复习资料,要比从头学起更简单。
运用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和重复阅读相比,自测会带来生疏和沮丧的感觉,在你很难回想起新知识的时候更是如此。你会感觉这样做不如反复阅读课堂笔记,以及课本中的重点段落有效。但是,就在你费力检索新知识的时候,每一次努力的回想实际上都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只不过你感觉不到这一点,这样做要比你不去回忆的效果好。努力检索知识或技能,可以让它们保留得更为持久,而且也会加强你在今后回忆起它们的能力。
(最后30秒时)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没有读完的也没事,接下来跟我一起来看下这个片段:
[I] 讲解引导:体现出和学习者的简短互动,还要举例子。
【提问】在文中我们看到是哪两种学习方法在做对比?大家直接打在聊天区
【现场】填鸭式学习,检索式学习(小茉)
是的,填鸭式学习也是反复阅读,反复阅读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其实检索式练习也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的,检索练习就是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的一种学习方法。如今天拆页结束后就可以使用检索练习来想一下今天所以过级人员的名字和拆页的主题。
【Why】但是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大多数时候我们喜欢反复阅读,因为反复阅读时大脑觉得是不费力的,而且容易给我们一种记住了的错觉(不这么做的坏处),而且熟悉并不代表真的掌握了这个知识。
检索练习虽然容易有挫败感和生疏感,但每一次检索练习都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力,检索的时候越困难,记忆的就越清楚,记忆的时间就会越长(这么做的好处)。
【what】原文中诉我们检索练习的好处及使用时的感受。而且还提到了一个检索练习的方法。
【提问】这个方法是什么呢?请小伙伴们打在聊天区
现场:通过测试,有目标的去学(主持人);有目的的去学(小茉)
我:感谢两位老师的回应,其中主持人提到了测试,文中这个方法是自测。检索练习有很多种方法,自测只是其中的一种,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自测要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检索练习记忆新知识的目的。
【how】
简单的总结为一个认知和两个方法,下面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首先、建立新的认知:告诉自己,检索虽然做起来有不熟悉感,甚至会产生挫败感。但这个是符合大脑的简单学习方法,而且检索时感觉越难,一旦掌握后越不容易忘记。
其次、两个方法:
方法一,学会自问:在读一片文章时时不时停下来问自己4个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概念或术语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他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
方法二、选择做自测:
自测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选自测的类型。很多课本后都有设计提问,利用这个做自测,或者用课本资料做自测
第二步、固定时间。每周固定留出一点时间,测试上周所学的知识
第三步、检查答案:以便于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第四步、再次学习:集中精力学习自己最薄弱的环节,牢牢的掌握住。
在这里,建立新认知是用来调节挫败感等负面情绪的,两个方法是关键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和掌握的。
【正例】
在22年我报考了一级注册消防师,在这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这类知识,我咨询了很多相关行业的人,有的说比考一建还难,有的说这个好比高考,知识点特别的多。我考虑很久,决定还是报了,先听了一遍所有课程后。我就选择了自测的这个方法。每当回忆新知识点我没记住,有挫败感时,我就告诉自己,这是复合大脑的简单的学习方法,有这种感受很正常(建立新的认知)。第一步,我是根据重点知识做自测(选自测的类型);第二步,我固定当天学习的第二天回顾,隔7天后再复习一下重点,由于知道点多,还做了一个自测备忘录(固定时间);第三部:没想起来的写下来(检查答案);第四步,再次记忆不会的知识点(再次学习)。经过每天4个小时,连续两个月的努力,最后考过了两门,还有一科今年继续努力。
【where】
这个方法里建立新的认知是通用的,是用来降低挫败感等负面情绪的。
方法一适用于爱读书,想要提升的成年人,当然,学生也可以使用,只是年龄太小的一二年级孩子可能有点太超前,不建议强求。
方法二适用于职场中要考证的人士,如一建,职业药师等等,更适用于在校的学生,通过这个方法,有助于把知识记得更牢,有助于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问使用这个方法就能长久的记住吗?其实我们的大脑记忆区就是一片森林,你见过的东西永远在某一个位置放着,之所以想不起来是因为去那里的路径不明显,甚至没有。所以我们要多次检索,让这个路径逐渐的变成宽阔的马路,就很容易的想起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结合《考试脑科学》看一下。
有人可能还会说,知识点不是被忘记那是什么,你想一想,是否曾经你见过某个人,读过某篇文章,但是你就是想不起来,再次见到时,有一种熟悉感。
【A3]促动参与:给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案例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演练,最后邀请一组当众表达或角色扮演
【提问设计】
好啦,听完上面有关检索练习一个认知两个方向的分享,我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练习。我将给出一个场景,大家进行组内讨论,随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当众表达呈现出来。
【场景】
比如:冯晨一名初级药士,已经工作6年啦,最近工作不忙,有空闲的时间,准备考药师,报了一个辅导班,是网课的形式。自己也学习了一个月,知识点也特别的多,听课的时候都能听的懂,也能理解,感觉自己像记住了,但是一做测试题,就几乎不知道了,对此,他特别的气馁,觉得自己老了,记性也不好了。假如你是他的朋友菲菲,你如何利用今天所学的给她信心并同时给他建议。
【指令】接下来大家进行讨论,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时请运用到今天所学的检索练习记忆新知识的方法,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角色扮演来给大家分享讨论内容。
由于我们今天是线上,人数不多,所以所有人自成一组。大家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可以直接开麦问我哦
【组内讨论】
好,那我们请两位小伙伴开麦讨论,一人扮演冯晨,一人扮演菲菲。我把这个一个认知两个方向的内容放在App上,也给了对应的句式,可以借鉴。
【当众表达】
好,时间到,我们有请两位小伙伴来角色扮演一下。
[现场学习]
主持人(冯晨):哎,我最近报考了药师,听课的时候感觉听懂了,学会了,也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啊效果就不是很好,感觉很气馁
一茉(菲菲):喔,那你一定觉得很郁闷
主持人(冯晨):是啊
一茉(菲菲):那考试是在什么时间?
主持人(冯晨):在三个月后
一茉(菲菲):那还有很多时间,最近我学习了一个挺好的方法,可以分享给你
主持人(冯晨):那太好了,是什么呢?
一茉(菲菲):就是用自测来检索记忆新知识,首先要在认知上做一个调整,遗忘是天性,想不起来很正常,不要灰心,但是检索时越难,一旦掌握了就记得时间越长。明白吗?
主持人(冯晨):哦,原来遗忘是正常的啊,我还以为是我记忆力不好了呢,那可以详细的介绍一下吗?
一茉(菲菲):好的,首先就是你每天学习完可以做自测题,这个题可以选择课后的或者你跟网科的老师要一些题,其次要固定时间来测试,比如每周三和周五,接着,做完后要检查答案,确保那些是你知道的,那些是不知道的。最后就集中精力再次学习你不知道的那一部分,把它牢牢的掌握住
主持人(冯晨):好的,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随后三个月我就试一下
一茉(菲菲):好的,那你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们可经常交流沟通哦。
主持人(冯晨):好的,谢谢你菲菲。
【反馈】
非常感谢小茉和主持人的扮演,两位扮演的冯晨和菲菲都是非常爱学习,喜欢接受新方法的!再次非常感谢
其实这个方法里的一个认知是非常关键的,当接受了检索是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方法,在检索感到陌生和挫败时,就不会轻易的否定自己。
[A2]催化应用:给学习者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拆书家提问设计:
【布置作业】(特定任务)
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邀请其他小组继续分享了。
以教促学,所以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在未来1周里,将这个方法分享给身边的人,可以是要考证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正在上学的孩子,或者是喜欢读书的朋友。
以微信方式分享的可以直接截屏给我,如果是口述的可以发微信文字给我反馈一下分享的对象及当事人的回应。完成作业的小伙伴会得到神秘礼物哦。期待小伙伴们的作业
结语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用自测来练习检索记忆新知识的方法,有一个认知:检索是有利于大脑的简单有效学习方法,两个方向,一是自问,二是自测。
以上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陪伴与赋能,谢谢大家。
愿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来自小茉的分享,小茉是通过当面和朋友小丽沟通的,所以直接发来了对话
我有个朋友小丽最近正在准备奋战一建,每天学习到焦头烂额,却进度缓慢,学了这个方法正好跟小丽分享。
我:上次你说学习的很头大,有时候也会没信心,是吧。
小丽:是啊,还有2个月就考试了,感觉准备的不咋地,花了时间感觉也没记住。
我:这样啊,我昨天刚学的一个检索练习自测的方法,分享给你吧,希望能帮到你。
小丽:太好了,说来听听。
我:首先是一个认知,遗忘是很正常的,对吧?要是每个人学习一遍就记住了,那学习不就没有难度了吗?
小丽:有道理,可是这跟我的学习也没啥关系啊!
我:其实非常有关系啊,当我们转变自身的认知后,遇到困难时,就不会给自己贴一些不太好的标签了,而是更静下心来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觉得呢?
小丽:你说的很对,我要改变一下认知,遗忘是正常的,不熟悉的我多学几遍就是了。
我:是的呢,改变认知是第一步哈,接着给你分享后面的部分哈,尤其适合你这种正要考证的。
小丽:听你说的我好期待呀!
我:你在学的教材后面有没有自测题呀?或者你之前花钱买的课,有没有提供类似测试的习题集。
小丽:这个倒是有的。
我:那你就把他们给用起来,选择一种自测方式(课后题或者习题集),在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对学习的内容,做一下测试,对照答案,看看自己是哪里熟练掌握了,哪里还不太会;对于还不太会的部分针对性的再重点学习。
小丽:听你说完,我感觉思路清晰多了,之前老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感觉自己哪哪都不会,难怪学着学着就没信心了。这么梳理完之后,重点很清晰。
我:嗯嗯,期待你用起来哦~
小丽:好滴,后续实践了再给你反馈。